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4、回到初为父母时,原来我们可以做得那么好

晓书童 晓书童频道 2022-12-10

点击上方音频

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解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4、回到初为父母时,原来我们可以做得那么好


这期节目,我们回到为人父母最初的阶段,聊聊怀孕和孩子才出生的那些事情。我其实挺懊恼的,因为有太多事情我当时并不知道。如果7年前,在我老婆怀孕分娩的时候,在我女儿还是襁褓中的时候,就有这本书了,当时我就不会手足无措。

搞不清楚倒是哪里出了问题,要怎么给老婆提供帮助,用什么样的的态度对待孩子,以及如何面对自己角色的突然转变和当时内心的负面情绪。

现在回头想想,确实也走过来了,但有太多的问题其实当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也不用经历那么多的茫然无措与无谓的自责。

今天要聊的内容,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初为父母的那段时光你可能体会不到,但它确实太有用了:直接阐明问题,给出答案。能帮我们消除掉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把孩子当做“人”而不是“事”


话说有一位妈妈,她和自己的老母亲常年以来都只有礼貌性的交谈,相敬如宾。这让两个人都觉得很不自在。每次回去探望母亲,她都要勉强告诉自己:“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一望便知,母女俩的关系肯定是出问题了。她也尝试过想要改变,曾经有一次鼓起勇气向母亲袒露心声,自从和丈夫离婚之后,状态一直很糟糕,时常感觉抑郁。

但是坦诚只换来了母亲的一句:“是吗?我过得挺好的。”然后对话就结束了,这让她非常的失望。

当有了女儿她希望:自己老了之后,女儿不只是义务性的来探望我,而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想来陪伴我,和我分享生活中所有的快乐与悲伤。

因此她下定决心,尽其所能的对女儿真诚,接纳女儿的所有情绪,不仅仅只是微笑。面对孩子无休无止的哭闹,她也时常心力憔悴,甚至大半夜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会和孩子一起放声大哭。但她愿意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后努力展现关爱,用自己希望被照顾的方式对待女儿。

她不想按照育儿手册来做,她要做自己。因为她希望在女儿长大之后,面对她的时候,也能真诚的做自己。

初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从一开始就把孩子当做是一个“人”来看待,当成培养终生亲密关系的对象。

面对新生儿,我们很容易把它当做是一件重要紧急的“事情”来“处理”,而忽略了“真诚”与“感受”。久而久之孩子长大了,我们会发现,就像刚才我们提到的母女俩,心与心之间是有难以言说的隔阂的,始终无法相互理解,只能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

孕期禁忌?


亲子关系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了,我想每位准父母一定都经历过类似的信息轰炸,告诉我们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信息不仅给我们带来紧张焦虑,更重要的是会带给我们一个错觉:以为真的有所谓的最佳怀孕方式,相信真的有完美的父母能生出完美的孩子。

方轻松些,不是这样的。不要过分的相信怀孕、分娩是可以优化的,我们不是要把一个打造得尽善尽美的产品带到这个世界,它是一个生命,是一段将伴随我们一生的关系。怀孕和养育不是我们要完成的一个“工作项目”,千万不要去追求不可能的完美,

关于那些怀孕期间的建议和禁忌,比如吃了什么东西,就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害,这一类的风险警告实在太多了,不要过分的迷信和紧张。

从根本上来说,怀孕就是做不到绝对安全的,生育过程必然伴随风险。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我们是在创造一个人,而并非是某种工业制成品,因此不需要符合那些严苛的所谓完美标准。

比方说,怀孕期间要多吃,毕竟一个人要吃两个人的饭,不能吃火锅,烧烤,不能吃辣,不能吃冰激凌,不能喝碳酸饮料,会影响胎儿的肠胃功能和皮肤状况,甚至不能吃酱油,宝宝会变黑。这些都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其实只要食品是安全卫生的,注意营养均衡就好了,没有这么多不能吃的禁忌。

再比如说,怀孕期间要尽量避免接触辐射源,不要使用微波炉,电磁炉,手机,电脑,甚至家里wifi都不要用。这可真是文化程度越低,辐射越大,禁忌越多。网上卖的孕妇防辐射类产品,销量竟然很好,妥妥的智商检测产品。

还有说孕期不能吃药的,不能养宠物的,以及绝对不能同房等等。其实在有的文化当中反而鼓励孕期尽量多同房。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要辟谣,也不是让大家什么都不管不顾,而是面对信息轰炸保持理性的判断。

怀孕最大的风险在于胎儿畸形或者夭折,所以定期的产检非常重要。这类风险,除了医学之外,任何魔法都帮不了我们,就算避开自己听说到的所有禁忌,也于事无补。

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准妈妈自己的感受,把自己从那种焦虑和恐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保持乐观的心态。

为了孩子好,我们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他会顺利降生,健康的成长,而我们需要在怀孕期间就养成这样乐观的习惯。这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选择,未来将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肚子里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家伙建立关系。

怀孕18周以后,宝宝就能听到声音了,这时候准妈妈可以大声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是说给孩子听的,更是说给自己的听的,帮我们意识到,孩子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坚持这么做,等宝宝出生以后,已经养成了和他说话的习惯了,也会习惯把宝宝当做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


父母的不同类型重要吗?


家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管控型和引导性。顾名思义,控制型就是以家长为中心,循规蹈矩。引导型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试图让孩子适应家长。

管控型家长更强调规矩和习惯,让孩子清楚的知道每天发生什么事情,减少意外情况,进而让孩子和自己都获得安全感。喜欢秩序,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心里才踏实的人,会倾向于掌控型。

引导型家长当然也不希望发生意外,但他们并不需要确定性所带来的掌控感,他们给于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而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家长的及时回应。所以这一类家长为孩子付出的时间和关注要更多一些。

我们并不需要争论这两种类型孰优孰劣,很多时候我们是如何长大的,就影响了我们成为什么类型的父母。比如说我更偏向于管控型,我很在意规矩和时间,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而我老婆更偏向于引导型,更注重自由,也投入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随着情况的变化,我们自己的类型也会流动变化。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可能是引导型,只有一个孩子需要照顾,我们可以更多的配合孩子的需要,可当有二胎之后,可能就需要建立更多的规则,更多时候遵循惯例。比方说为了送老大上学,就没办法让小婴儿继续睡觉了,只能跟着我们去学校一趟。

之所以要说这些我们是想强调,很多时候父母双方并非是同一类型的家长,一方是管控型,另一方是引导。我们不需要为此而争论对错。

需要非常明确的是,我们偏向于哪一类型,只是因为这个类型和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相关,更加适合我们自己,而并不是说哪一类就一定对孩子更好。

两种类型的父母都可以做得很好,亲子关系的关键并不在于是规矩多一些还是自由多一些,而还是在于关系的建立,在于更多感情的接纳,在于更多心与心的沟通。

引导型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情绪更容易波动,而管控型的母亲比较不受影响。引导型的母亲会为自己怀孕带来的内在变化而惊叹,把胎儿视为想象中的朋友,管控型的母亲则希望尽量保持自己原有的正常角色不变,甚至觉得怀孕是一种侵扰和威胁。引导型的母亲把分娩视为自己和孩子的人生转变,管控型的母亲更可能把分娩视为一种痛苦的经历。

之所以要细数这些差异,是为了把这些感觉给正常化,它们没有是非对错,就是一种感觉而已。

把孩子视为朋友没错,不希望自己原本的生活角色受到颠覆也没错;分娩对于自己和孩子来说是大事儿没错,我害怕分娩带来的痛苦也没有任何问题;积极的奔向为人父母的道路很好,但依然伴随着焦虑不安也实属正常。

很多文章和书籍都试图说服我们,告诉我们某一种感受是不好的,成为某一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更好。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诚实的接受自己,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倾向和感受。

如果在听我分享了一些养育孩子的理念之后,觉得自己之前做错了很多事情,感觉压力很大,请立即原谅自己。学习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一种掌控感,进而做的更好,不是为了自责,觉得自己已经造成了无法修复的裂痕。要相信,此前我们根据当时所拥有的知识和资源,已经做了最好的决定了,自责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但现在就能用新的理念和知识,着手去解决亲子关系中的问题。

放松一些,我们不是要做到完美,我们只是要做得更好一些。


父母也需要呵护


当孩子降生之后,占据了所有关注的目光,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被忽略了,其实太多的父母也是需要得到呵护的。

有位妈妈说:我曾经有过想要伤害自己孩子的可怕念头。

“晚上孩子哭个不停,不断的吵醒我,我很想使力的摇晃他,甚至想把他给扔出去。”这位妈妈对自己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感到非常的愧疚,之前唯一有过类似的想法,是青春期的时候想要杀死自己的父母。对女儿冒出这样的想法她觉得很害怕,因为她有可能真的就伤害到孩子。

她鼓起勇气向姐姐倾诉。姐姐听了之后说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每一位妈妈都这样想过。姐姐的做法是承认这个想法是存在的,但是当做自己主观意识之外的一个声音,任由他说,不为所动。

在姐姐劝说和帮助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妈妈内心想要伤害女儿的冲动也逐渐消散了。

需要呵护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不妨大胆的寻求支持。这种支持可以使实际的帮助,请家人帮自己带带孩子,让自己得到些许解放。这种支持更可以是诉说和倾听,让自己的感受被接纳,消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我们需要知道:初为父母,有负面情绪再正常不过了。想象并不会伤害到孩子,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才会。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把那些不得体的想象都埋在心底,只会让它变得更加的强烈,更难管理。大方的说出来,找个地方宣泄很重要,这样才不会真的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

读过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这些想法不只我有,很多父母都有,不是我特殊,我有问题,而是成为父母之后的一个普遍现象。这让我能够平静的去处理自己的想法。

我们需要身边人的支持与包容,因为我们的孩子也需要我们同样的包容,包容他所有的感受,而不是觉得他是有错的,将他视为麻烦。人类是群居动物,是团体的成员,我们要坦诚的向周围人求助。

如今要养活一个家庭比上一代困难多了,生活成本是过去的好多倍,向上一代人寻求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这很正常,这一点都不丢人。我们需要协助,这样才有良好的状态和孩子培养亲密关系,而不是陷入育儿的疲惫中无法自拔。

为何孤独?


新晋父母很容易遇到另一个心理问题,是孤独。

中国式的大家族到我们这代人已经完全消失,都市人群基本就是三口之家,运气好些的话,两边的父母能提供些许的帮助。原本的生活逐渐消散,新生活尚未确立之前,新手父母感觉到孤独无助是很常见。

我们经常把孤独与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差或者是性格古怪联系在一起,所以孤独有被污名化。不应该这样看待,任何人都会陷入孤独。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去寻找同伴,寻求帮助。就像是需要吃东西的时候,就会感觉饥饿,就像需要远离炙热的火焰,就会感觉疼痛一样,需要和他人在一起,让自己获得关注和接纳,我们就会感到孤独。

当我们脱离集体一段时间之后,一方面不断的被孤独感包围,但另一方面又很难再回到之前的状况,重新融入一个新的集体。这是因为孤独感会引发一种对于威胁和排挤的高度警戒状态,让我们对自己可能遭受到的排斥和冷漠异常的敏感。而当我们心存戒备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导致自己遭到拒绝和孤立。

举个例子。

一位妈妈32岁有了自己的女儿,但是爸爸在孩子出生之后就离开了他们。他完全没有想到会遭到伴侣的抛弃,而且父母对自己的处境也漠不关心,顿时孤立无援,束手无策。

丈夫的离开让这位妈妈的信心一落千丈,她觉得自己“很没用”。几个月之前她还是一位称职的人力资源部专员,离开工作岗位,生完孩子之后,她再也没办法融入任何一个团体。一想到要加入父母互助会,或者去参加当地的母婴合唱团,她都毫无动力,只想蜷缩在家里,大门紧闭。

这样的变化似乎令人诧异,但其实也很正常。

陷入孤独的人,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无论是觉得自己更优秀或者更糟糕,都会因此蔑视社交,并以此作为不加入团体的借口。一边是“我太好了,才不要加入这样的团队”,另一边是“我不够好,不适合加入这样的团队”。这都导致一个人日益退缩,并强化自己的社交孤独感。

只有在承认我们自己的孤独,并且说服自己放弃以上的念头,然后走出折扇封闭的大门,和他人一起,才能排解自己的孤独感。

这位妈妈后来通过网络加入了一个母亲互助会,得到了积极的改善,他们每星期都会组织聚会,交流经验。她也可以给别人提供支持,就不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不仅仅是新晋的父母,陷入孤独是很多人都正在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不否认它,不要因此对自己妄下负面的判断。但也要知道,作为社群动物,孤独感是一种危险的警告。当面对团体时,感到不屑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优越感和自卑感,进而破除那些让自己与他人隔绝的接口,主动的走出去。


产后抑郁


我们再说说产后抑郁的问题。

15%的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会患上抑郁症,症状包括易怒、极度的悲伤、焦虑,甚至是绝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觉每件小事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心力,想要逃避他人,甚至会有自残的念头。

产后抑郁的很大原因来自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在怀孕之后,孕激素和雌激素大量分泌,让孕妇保持比较开心和亢奋的状态,挺着大肚子其实是很辛苦的,但激素调节让女性不觉得很累。

分娩之后,孕激素水平极速下降,情绪和感受会被数十倍的放大,感受从未有过的敏锐与激烈,这对察觉宝宝的需要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其实是有一定帮助的。

当时我老婆生完孩子之后就出现过产后抑郁的状况,现在回想起来她说自己当时每天都在崩溃的边缘,任何小事都触动着她的敏感神经,我要出几天差,或者是早上出门上班,她都会哭。当时我们是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的,并不知道这是体内激素水平波动造成的。如果我当时知道,就能很好的帮到她。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妈妈的心情就会逐渐好起来。那在抑郁之中我们应该如何排解呢?还是和之前说到的一样: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反应,让自己得到老公,家人的接纳。你并没有错,只是暂时情绪不好罢了。

我们表达的越多,就越不会把自己当成怪物,就算有想要抛弃孩子,轻生厌世的想法,但那仅仅只是想法而已,想法其实是无害的。但是如果我们任由情绪发酵而不去处理,想法就又可能变成实际的行动。

一定要记住:当孩子诞生之后,你的感受和想法没有对错之分,无论你觉得那些想法有多么的怪异和不可理喻,都不要把它们藏在心里。活在当下,寻求认同,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


当婴儿第一次来到世界


最后问你个问题:“你记得自己当婴儿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吗?”

你肯定说这怎么会记得呢?是的,三岁之前的记忆最多就是零星的画面,襁褓之中的感觉我们谁想不起来。但是作者佩里说,当时的感觉就算想不起来,但它还是会存在于无意识的记忆之中,它一直都在,并对我们造成持续性的影响。

任何事物的最初体验都会形成最深刻的印象。随着不断的长大,形成第一印象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陌生人,只会对那个人产生印象,而不会改变我们对一般人的整体观念,因为那是很久之前就确立的了。

如果我们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度假,遇到的人都很友善,还有很舒服的天气,就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日后都会对那里新生怀念。同样的道理,如果婴儿对世界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是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那之后无论遇到什么麻烦,只要他觉得自己总是受到重视的,有归属感的,他就不会轻易的偏离轨道,即便稍有差池,也会很快的回归正轨。

婴儿就是从父母那里获得这种最初的,最深刻的感觉的。

我们再想想看,自己突然身处沙漠一种,没有住所,也没有食物和水,独自一人孤立无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之后会是什么感觉?如果突然看到远处有两个人,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我们一定会发疯似的招手呼喊,拼命的求援。或许,婴儿刚来到世界上,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如果独自置身沙漠是我们这辈子的第一次体验,那我的世界观就形成与此。别人在我求助后的反映,就形成了我们与这个世界不同的依附关系。

如果在襁褓时,我们的需求通常都能得到满足,长大之后我们会觉得其他人都很好,对他人会有更多的信任,更容易培养起亲密关系。认同自己也能欣赏他人,这有助于过上美好的生活。

就像是在沙漠中,不需要拼命呼救,自己也能获得帮助。这是我们想要培养的目标,形成安全的依附关系。

如果在襁褓时期,我们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需要长时间的哭喊,才能得到回应,有时怎么哭喊也无济于事。这时候我们是什么感觉?会感觉自己遭到了漠视,他人的帮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奢望。这就会形成不安全的依附关系。

如果更进一步,情况更加糟糕,我们的内在信念会变成:“反正我都无法获得关注,又何必再尝试呢?”我们不再相信自己对别人有影响力,也不在期望别人理解自己,变得独来独往。这将形成逃避的依附关系。

最后再试想一下,我们在沙漠中,别人从不理会帮助我们,就算停下来,也不满足我们的期望,甚至还会虐待我们,对我们造成伤害。这会对我们的信念和人际关系带来什么影响呢?我们很容易把别人就视为伤害的来源,不可能培养出同理心,也不相信道德和善良。结果塑造了排斥型的依附关系。

同学们可以试想一下,我们自己在儿时所形成的依附关系是哪一类的?而父母的那些行为组成了它?我们又希望把什么样的关系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呢?

您的每一次“赞赏”与“在看”,我都认真的当作是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