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2、所有不快乐,都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晓书童 晓书童频道 2023-03-21

点上方绿色标示

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解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2、所有不快乐,都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前情回顾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了“儿童自我状态”,是每个人自我最开始形成的重要内核,当一个人成年人处于儿童状态之中,就会和小时候的感受行为如出一辙。

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两个部分: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前者由快乐、悲伤、恐惧和愤怒,这些最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情感构成,而后者则是孩子在生命最初的阶段,为了应对父母,而发展出的一套包括顺从、取悦、道歉和依赖的行为模式。

蛤蟆先生用童年这把钥匙开始理解现在的自己,明白当朋友投来指责与批评的时候,为什么会那么的自责,为什么会有“只要能让朋友重新喜欢上我,我什么都愿意做”的念头。

因为儿童自我状态塑造了我们的人格雏形,无可避免地影响了现在的行为模式。有多少人从来没有真正地长大,尽管已经成年,始终用顺从和取悦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始终像一个巨婴一样的,依赖着别人,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交给周围的人。

我们继续蛤蟆先生的故事。

“受害者”还是“共谋者”?


新一周的咨询日到了,蛤蟆垂头丧气地走进咨询室。苍鹭问他:你感觉怎么样?平时从来不爆粗口的蛤蟆竟然回应道:真特么的糟透了。怎么回事?

原来在前一天,獾来找过蛤蟆,獾是蛤蟆父亲的朋友,他总是以长辈的姿态高高在上的予以指责和训斥,这次也不例外,训斥之余他要求蛤蟆主动辞去学校董事的职务。因为蛤蟆最近状态很差,缺席了近几次的董事会议,獾甚至都已经和学校领导商量好了,只要蛤蟆一辞职,自己就立马取而代之。

蛤蟆一直都很喜欢这份工作,他非常地生气,但面对獾,却敢怒不敢言,说给自己2天的时间考虑。到了晚上,蛤蟆平静了下来,愤怒转变成了自我怀疑,他觉得獾或许是对的,他比自己更适合当校董,他有能力,有决心,有动力,相比于自己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校上。而自己呢?学校让我当校董,或许只是想在自己偌大的蛤蟆庄园里举办夏季活动罢了。

蛤蟆告诉苍鹭自己正准备写信辞职,这样对大家都好。

苍鹭没有报以安慰,反而略带嘲讽地说:“我得祝贺你,你的游戏玩得可真棒,你玩的心理游戏叫做,证明自己是一个弱小可怜的人。”

你抱怨獾对你的训斥与轻视,完全不在乎你的感受,但其实是你让自己变回了小时候那个弱小可怜的自己,是你在积极地配合对方,给自己制造不愉快。最后你也成功说服了自己,觉得獾更适合出任校董。

与其说你是被害人,不如说你是共谋者,这一切都是你亲手造成的,没有人可以让你不开心,让你感觉悲惨,除了你自己。

听到这些蛤蟆很生气,我让我自己不快乐?我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悲惨?这听起来实在太蠢了。

苍鹭告诉蛤蟆:确实如此,你有这样的抵触我很理解。越是深入地了解自我,就越容易引发内心激烈的对抗。因为我们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了,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而看到的那个自己并不一定是我们所喜欢的样子。要变成那个理想中的“我”,需要经历蜕变,需要努力、勇气与决心。

父母自我状态


苍鹭继续深入:“你觉得獾来访的时候,处于哪一种状态呢?”
蛤蟆很肯定地说獾一定不是处在“儿童状态”,我真的很难想象他曾经也是一个孩子,他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
苍鹭告诉蛤蟆,獾处在“父母自我状态”。

这种状态下,会表现得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评判标准,成为我们衡量世间一切是非对错的标尺。父母的价值判断,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成年之后的行为与感受。

如果父母对我们是挑剔的,那我们长大之后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有时候说话带着怒气,有时候沉默冰冷,爱指责和批评别人,愤怒、严厉都是父母自我状态的显著特点。

蛤蟆和獾之间的交流,一直都是在重演固定的剧本。獾在父母状态,愤怒,严厉扮演那个批判者,发号施令的人,而蛤蟆则总是处于儿童状态,顺从,取悦,扮演一个可怜的,服从命令的人。

借此蛤蟆理解了獾的行为,也理解了他和自己之间的关系模式,为什么獾总是对蛤蟆这么挑剔,总是面对獾总是让蛤蟆想起自己的父母,现在他都明白了。

但同时,蛤蟆也有一个新的疑惑。
父母状态,确实让我很好地理解了獾和其他人的行为模式。可是我自己几乎不发火,也不会去苛责别人,挑人家的毛病。就像是每个人都有儿童自我状态一样,每个人也都有父母自我状态,那我呢?怎么我会没有呢?

苍鹭说:“你有,而且异常强大,只不过你的父母状态运作起来和獾的方式不一样。”

我们把“父母状态”想象成一个法官,有的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人定罪,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惩罚别人,獾就是这个样子。

你也有法官,但这个法官审判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蛤蟆低头沉默了……

听到这里你的感受是不是和蛤蟆一样:天啊,我的内心真的住着这样一个法官,我一直在用严苛的标准,不断地自我审判,甚至是自我惩罚,我能不能不要这样,我想要过得快乐一点。

那当我们内心的法官举起法槌的时候,就请问问自己:我能停止自我批判吗?我能对自己好一些吗?我能开始爱自己吗?能够帮助到我们的,一定是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

当能够有这样的自我察觉的时候,就能获得一些力量,审视那些让自己情绪沸腾或者是不安与害怕的想法。
我们常说“要跳出画框来看画”,反观自身,一旦这样做了,就不会再被强烈的情绪波动牵着鼻子走,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的心境,进而做出一些改变。

蛤蟆了解到自己在“适应型儿童状态”里待了很久,也明白了他时常审判和惩罚自己,正如小时候父母对他那样。而当他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好的改变就已经发生了。

周末他参加去聚会,和朋友们一起划船,聚餐。朋友们也发现他变得比过去更加的平和友善,也更加的快乐了。

蛤蟆思考着苍鹭医生所说的“共谋”和“证明自己弱小的游戏”,自己无意识地配合獾谴责自己,让自己不快乐,他知道该怎么答复了。
此前他从来都不敢反抗獾,但这一次他给獾写了一张字条:我考虑再三,身体已经好多了,我不会辞职的,如果你想要这份工作,那么就请等到董事会重选的时候,你再向学校推荐自己吧。

蛤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那些悲伤的情绪,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的感觉依然还是会出现,但蛤蟆不会让这些情绪占据整个自我,而是把它们驱赶到心中的某个角落里去,不再被负面情绪所主导。

成人自我状态


当再次来到咨询室,苍鹭医生问蛤蟆:“你现在处于一种什么自我状态?”蛤蟆坦言道:“我肯定不在父母状态,也意识到自己不在儿童状态了。我既没有表现得像父母,也不会感觉像是孩子,而是更像个大人,更像是当下的自己。”

听到蛤蟆的话,苍鹭非常的高兴:“太棒了,欢迎来到,成人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意味着我们是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不被脑海中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而是基于当时当下的实际情况,来思考计划,决定我们的行为。

父母、儿童和成人状态,是三位一体地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人格结构,我们不可能抛弃儿童和父母状态,只留下成人状态,这三种状态是演化了千百年而来,都对生存有价值,都是必需的。

成人状态的特殊性在于,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学习,成长进而达成改变。为什么?

在“儿童状态”下,我们会不断地再现过去的情景,困于过去的情绪。在“父母状态”下,我们不是在挑剔教育别人,就是在惩罚审判自己,无论哪种,都是在重复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价值观,反复地证明它的正确性。

而只有在“成人状态”下,才思考当下,评估自己的行为,既不依赖别人,也不苛责别人。能够倾听别人的看法而不是立马驳斥,去证明自己的过往经验是对的。

蛤蟆很疑惑,既然“成人自我状态”那么好,为什么苍鹭不直接带自己进入“成人状态”并告诉自己怎么做呢?这不是省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吗?

但苍鹭却说:“没有人能强迫你进入成人状态,作为咨询师能做的只有提供鼓励,决定只能你自己来做。更何况,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让你进入成人状态,我能做的只有引导协助你,你自己寻找到的,才是你所需要的答案。”


不快乐,是自己的选择

想要进入成人状态,需要我们艰辛地努力与刻意地思考,我们在另外两种状态的时候,是不需要思考的,只需要像父母或者孩子一样的行事就可以了,对此我们是轻车熟路,完全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

就好像是出演一个我们最喜欢、最了解的角色,所有的台词和动作都烂熟于心。比方说要扮演一个生气的人,能不假思索地切换到愤怒的语调和音高,自动筛选出合适的用词,整个姿态都在表达愤怒。

这样做是容易的,因为完全不用动脑子,只要遵循脑海中的固有剧本演下去就好了,而且越演越熟练,越演越传神。困难的是叫醒自己,意识到我可以不这样做,愤怒并非身不由己,而是我们选择了愤怒。

之前我们曾经说过这么一个例子,话说一位母亲正在大发雷霆地训斥自己的孩子,这时候电话响了,是单位的领导打来的,母亲的语调马上就调整得彬彬有礼,客客气气地完成了通话之后,挂断电话,又切换回愤怒的状态继续训斥孩子。

从“原因论”的角度来看,是女儿犯错导致了母亲的怒不可遏,但从真实的“目的论”角度来看呢?其实真相是母亲为了要震慑女儿,选择了愤怒的手段。没错,不是被动的不可控的生气,而是主动的可控的选择。

苍鹭医生也认为:没有人能够闯进我们的内心,强迫我们产生愤怒、悲伤之类的感觉,说到底都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这些感受,和愤怒一样,是我们选择了悲伤,选择了不开心。只是意识到了这些之后,我们就没法把负面情绪的责任推给别人了。

但谁又会主动承认是自己选择了负面情绪呢?更准确地说,这种选择是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

就像是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因为通过训练,狗把铃声和喂食关联到了一起,习惯了这个关联之后狗就无法控制,变成了一种自动的反应。

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的情境下,不经思考就能做出自动的反应,让我们如同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形成条件反射。

对于这段时间自己糟糕的人生和不快乐的情绪,蛤蟆选择了责怪别人,责怪獾的训斥,责怪鼹鼠的嫌弃,责怪父母的苛责。

苍鹭问蛤蟆,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呢?责怪别人是处在“儿童状态”里做的事,而处在“成人状态”的人应该为自己的所有的行为负责,也包括所有情绪。这样你才能获得对自己的主动权,有力量改变处境,改变自己。

而对于你的父母,他们都已经不在了,你能做的事情也只有一件,那就是停止责怪,选择原谅他们。

蛤蟆主动问苍鹭是否想了解自己经历的一切,因为蛤蟆一直很想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苍鹭,这样苍鹭就能懂他。而苍鹭也很乐意听蛤蟆的故事,于是他们便约定了在下次咨询时由蛤蟆讲述他的人生故事。


总结


第一,与儿童自我状态相对的,是父母自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表现得和自己的父母一样,父母的价值观与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成年之后的行为与感受。

第二,我们很容易继承父母对自己的挑剔,长大之后也用严厉、愤怒、批评、指责的方式对待别人。就像是内心里住着一个继承了父母所有价值观的威严法官,不断地去控诉和惩罚被人。而有人心中的法官,从不审判别人,只审判自己,于是出现了强烈的自我批判,这是自己给自己的痛苦的无期徒刑。当察觉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能重新审视那些让自己不愉快的想法,更好地理解自己,进而获得解脱。

第三,在儿童和父母自我状态之外,还有一个成人自我状态,这三种状态三位一体的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人格。尽管我们已经明确了深陷儿童和父母状态的弊端,但也不可能完全抛弃它们,三种状态都是进化的产物,都是对特定时期的生存有利且必要的。

处在成人状态之下的人,不会被父母过去的声音驱使,也会不被童年的情绪困扰。而是基于当下的实际情况,用理性代替情绪化进行决策。

想要进入成人状态,需要艰辛的努力与刻意的思考,如何像孩子或者父母一样行事,我们轻车熟路,所以在儿童或父母状态下我们是不需要思考的,这是熟悉与安逸的。

第四,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无意识地配合对方,给自己制造不愉快,与其说我们是受害人,不如说是共谋者。没有人可以闯进我们的内心,强迫我们产生愤怒、悲伤之类的负面情绪,说到底,是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己选择了它们。

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类似的情境下,不经思考地做出自动的反应,就如同巴普洛夫的狗一样,形成铃铛与食物的条件反射。

第五、不要再因自己的不快乐而责怪他人,处于成人状态下的人,应当为自己的所有行为与情绪负责,夺回主动权,才有力量改变我们自己。

您的每一次“赞赏”与“在看”,我都认真的当作是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