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林、郭清:科教兴国战略视域中弘扬科学家精神研究
王炳林教授
第一作者简介:
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曾任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等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8项,所主讲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摘要:
新时代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新一轮大国博弈挑战的关键举措,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弘扬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精神动力,既有助于大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也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坚持促进科教融合、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坚持舆论宣传引导,使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各方面人才砥砺前行、团结奋斗。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家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进行阐释,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1]35科学家精神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因此,深入探讨科教兴国战略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确保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以科学家精神助力我国走好人才强、科技强、国家强的发展之路,激励各方面人才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理论创新是引领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不断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统筹谋划、一体部署,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33的根本定位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33的战略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逻辑的科学把握,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和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与时俱进、不断深化。
(一)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根本途径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如今“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2]6,这不仅加速了经济社会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也使得科技、人才、创新越来越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影响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演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科技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三者同向而行、互有需求、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容。其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遵循。科技可以驱动高质量发展、带动生产力变革,不仅是贯彻新发展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强大引擎。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旨在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从而在形成比较优势中突破瓶颈制约,努力占据科技战略制高点,赢得发展先机。其二,“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依据。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队伍建设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基业长青的重要支撑,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的水之源、木之本。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旨在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创新人才,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变为现实发展优势,努力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重大转变,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保障。其三,“创新是第一动力”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把我国创新能力不强问题比作“阿喀琉斯之踵”,并强调“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3]9。科技创新是改善供给质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支撑,也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旨在落实“创新是第一动力”,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进而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33。
(二)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应对新一轮大国博弈挑战的关键举措教育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民族兴。伴随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科技实力的进步,必然会出现更加复杂艰难的国际关系新问题,经济领域的摩擦对抗也会进一步蔓延到科技、文化等领域。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杠杆和动力,是外交角力的重要砝码和强国地位的显著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否在激烈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的重要因素。唯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置于自身力量基点之上,才能根本上保证国家发展更加安全、更为可靠。历史地看,从“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到“向科学进军”,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3]36基于此,我国制定了以创新顶层战略设计引领科技强国之路、以构建多层次国家创新体系支撑科技强国建设、以激发创新活力打造良好创新氛围的目标任务,努力将有限资源和优势力量投入到高效率科技活动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4]教育作为前瞻性的社会事业,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传承知识和文明、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中国作为承载全球将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口资源是中国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但也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人才问题关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关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唯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把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人才优势,夯实国家人才力量之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三)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以“五位一体”为总体布局,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为重要标志的目标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作用。政治建设方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发展秩序,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人的头脑,引导人们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国家安定团结。经济建设方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大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生产,这就要求劳动者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创造出数量日益庞大、质量日益精美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实现科学技术向第一生产力的转化,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文化建设方面,人们实现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有赖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高,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科学文化,可以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以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理性思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社会建设方面,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架起代际人才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强化和提升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进而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二、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精神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33,同时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1]35。2019 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将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概括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5]4-6,并提出要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赓续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精神动力,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加快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
(一)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大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治国者德政,必重器教育。科学家不仅是传播知识和真理的学问之师,也是塑造灵魂和人才的品行之师。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既是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真实写照,也是科技事业发展甚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大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育优良作风学风,是顺应科教兴国战略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1. 科学家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支撑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符合自身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确保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支撑,也是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坐标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院士“传播真理、传播真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提携后学、甘为人梯”,要“继续在传播科学知识上学为人师,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上身体力行”[2]23。教育不仅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科学家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是青年科技人员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学习榜样,也是培养青年学生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的“引路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家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将毕生精力倾注于祖国科技事业,以慧眼识才之能和传帮带的育才之举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为中国科教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将科学家精神融入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等育人全链条,是聚焦党的事业、选拔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支撑,有助于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形成向上向善力量,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肩负家国重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科学家模范形象,“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5]14,并使其成为受推崇的精神品格,引导广大青年赓续践行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可以更好地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为大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精神支撑。
2. 科学家精神是涵育优良作风学风的精神依托
优良学风作风是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线”,是科技人员应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科学家精神诞生于科技领域,内蕴中国科学家的优良道德品行,不仅明确表达了从事科研活动的准则和科技界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同时也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即通过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等方式来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科学家是提携后学、成就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才的“铺路石”。他们在扎实学识的基础上不断磨砺精度、拓展广度,努力提升自身学识魅力,满足学生延绵不绝的求知欲,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赋予铸魂育人生涯中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厚度。同时也在崇尚学术民主中秉持着“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始终把破除观念、大胆用人放在重要位置,为青年人才搭建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平台,自觉担负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要“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19。老一辈科学家是坚持正确科技伦理观,遵循伦理价值、把握伦理原则、担负伦理责任的典范,秉持着科技向善的价值标准,以谦虚严谨、坚持真理的治学态度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深耕细作,不仅聚焦科技成果本身的技术可行性和先进性等问题,也充分考虑道德伦理与社会期望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5]5。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切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推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决心和勇气,有利于科技界坚决反对门户偏见和“学阀作风”,有效遏制和防止浮夸浮躁、急功近利、“圈子”文化等不良风气滋长、不端行为蔓延,涵育科技界浩然正气,对于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积极作用。
(二)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研究既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也不是浅尝辄止地装点门面,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不断协同合作、创新创造中攀登科技高峰。创新、求实、协同是科技工作者在勤勉治学中应当持有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也是科技进步乃至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的现实需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齐心协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是顺应科教兴国战略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1.科学家精神是齐心协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精神动力
科学作为一种探索性的认识活动,解决难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仅需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来瞄准方向、擘画蓝图,也需要集智攻关、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来集合精锐力量通力配合、攻坚克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在前沿和新兴领域获得了一批领先世界的重大成果,这不仅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得益于我国科技领域创新创造、严谨求实、协同攻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尚。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部分科技领域仍存在痛点,譬如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还需要加以解决,“卡脖子”难题、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在科学理性基础上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既是中国科学家的使命责任,也是科学家精神的主旋律。要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就要汇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1]35,通过集中统筹配置人力、物力等科研资源,使科技工作者勠力同心,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实现许多尖端领域的重点突破,推动核心科技不断迈上新水平。只有不断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才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满足推进科学发展的时代需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事关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助于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紧紧抓住用好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确保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抢占制高点,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的重要方式。
2. 科学家精神是推动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精神力量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7]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科学家实现与祖国建设同行、与社会发展共振的必要条件。梳理我国自主创新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创新精神是向旧的束缚人类社会进步的传统观念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是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法宝。早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就提出要“密切地结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设计和生产适合于我国具体需要的新产品”[8] 。此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创新愈加重视,创新精神也在科技领域蔚然成风。从钱学森、黄旭华到屠呦呦、南仁东,等等,这些名字映照着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一段段艰苦奋斗、激扬创新的岁月,昭示着中国科学家始终秉持着勇攀科技高峰的执着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毅坚韧。他们不畏挫折、敢于试错,不断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科技创新之路上越攀越高。从理论研究来看,我国科学家坚持在理论上守正出新,在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上寻求突破,促进自主知识产权“量质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科学家们不断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智力支持、创新支持。从实践创新来看,我国科技创新策略从“国防驱动下的自力更生”到“经济驱动下的自主创新”再到“战略驱动下的全面创新”,不断在国家建设实践中得到具体实施和贯彻应用,如今已转化为推动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十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6]8,这些成就既离不开党的领导和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体现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
(三)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9]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科技总是承载一定的社会价值,科学家也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引领社会风气、涵育人才价值观念上发挥表率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有助于增强全民族价值观自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也有助于激励、汇聚各方面人才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是顺应科教兴国战略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
1. 科学家精神是增强全民族价值观自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精神财富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0]18科学素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与科技创新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自1995 年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后,我国不仅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也十分重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及计划纲要,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等,明确表达了科普工作作为一项国家事业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10]18科学家精神承载着老一辈科学家爱国爱民、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代表着科学理性、创新求实的思维方式,有助于鼓励公民“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11] ,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终身学习、拓展与更新知识,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全社会的每一部分肌体都焕发出强大的创造活力。此外,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积极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任务。科学家精神作用于人民群众可以激励引导社会成员自觉砥砺高尚道德品格,提升自身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在传承精神根脉中担当时代使命,在积极投身实践中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在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中鼓励创新创造,推动形成崇德扬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逐渐汇聚起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强大合力。
2. 科学家精神是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汇聚磅礴人才力量的精神支柱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36回首历史,我国科学家创造出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保障了国家安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昭示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本规律:人才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要素,发展科技离不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推动。无论是攻克技术难题还是把握战略主动,都需要以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为主体,发挥科技人才在攻关技术难题、消除科技鸿沟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我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主导权。
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科技人才铸牢思想基础和价值观念。赤诚爱国、竭诚奉献代表着科学家精神在思想认知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青年人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功立业之本。老一辈科学家凭借“国为重、家为轻”的家国情怀和“择一事、终一生”的价值追求,执奉献之笔,书爱国之章,不断为祖国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一个符号象征,滋养着一代代中国青年和科技人才成长,托举着科技强国之梦、民族复兴之梦。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广大科技人才正确认识处理“小我”和“大我”的价值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将自身发展与国家需要、人民需求、社会发展进步相结合,努力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升华个人价值,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中奉献青春、贡献智慧。
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正所谓“独木不成林,百川聚江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可以让每一位科技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长处与价值,激励科技人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激发潜能,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发展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打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恢宏气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三、科教兴国战略视域中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现实进路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 思想的伟力不只在于理论本身的魅力,更在于可以成为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行动指南。科学家精神是一种具有自觉性、感召性和能动性的强大精神力量,重在培育与延续。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遵循,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坚持促进科教融合、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坚持舆论宣传引导出发来弘扬科学家精神,是促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有效举措。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政治立场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1]64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鲜明政治优势,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纲”和“本”,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政治保障。要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原则,“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科技工作全过程, 筑牢科技界共同思想基础”[5]3。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政治立场。一是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确保对科技人才的正确政治引领,建设一支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科技人才队伍。广大科技人才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群体,怀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政治立场、砥砺政治品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将国家长远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更好地承担科研工作、发挥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身体力行地践行科学家精神,将科学追求和一腔热血融入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中。二是要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通过党委统筹领导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各个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总体布局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把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5]15。同时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宏观思维、倡导专业精神,进一步明晰职责、规范职权,建立完善分层分级责任担当机制,加强统筹谋划,处理好“放管服”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工作模式,形成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从而确保弘扬科学家精神取得实际成效。
(二)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激发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体自觉
科技人才既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承继者,又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参与者。要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激发主体自觉,筑牢精神弘扬的依靠力量,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依托实践在服务国家需要、引领时代发展中展现科学研究价值,为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支撑。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激发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体自觉。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支持和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9] 。通过赓续老一辈科学家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严谨求实的精神风貌,扩大科研主体自主权,激发科技人员活力,将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供给。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引导科技人才“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10]10。通过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促使创新主体的有效参与,从而发挥科学家精神的引领作用。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引导科技人才自觉履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通过努力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1]36,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促进人才聚集和重大战略实施同步谋划推进,加强各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导科技人才秉持人文情怀,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爱民之心创造出更多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科技成果,以创新引领、丰富供给来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护航人民高品质美好生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12,形成使命驱动和责任驱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现科学家精神的代际传承。
(三)坚持促进科教融合,明确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鲜明导向
科教融合是站在“大科学”与“大教育”的战略高度,符合育人形式的内在逻辑要求,是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激发主体的创新意识与科研内驱力,促进知识融合和协同创新的有效衔接。
坚持促进科教融合,明确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鲜明导向。一是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家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内容逻辑存在高度契合性。科学家精神丰富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路径,对于培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强烈的家国情怀、积极的道德素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韧的意志品行,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71具有重要作用。二是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社会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要做好科学家精神的创新、转化、通俗化和大众化工作,使其能够真正为人民群众所认知、所认同。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以科学精神武装社会公众,调动全社会成员参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使全社会激发出创新创造的自信和改革进取的勇气,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提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制度保障
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弘扬科学家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强化章程引领,通过建立和完善符合科技事业发展客观规律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从而构建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扎紧制度笼子中形成合力、提高效力。
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提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科研制度。科研领域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场域,必须遏制不良风气,建立以信任为前提、以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评选等工作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坚持学术标准、发扬学术民主,形成良好且符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制度环境。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正确发挥评价导向作用。要坚持问题导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表彰奖励等各项制度和收入分配机制,制定和完善评价体系和创新平台等相关配套措施,推进和优化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根据现实需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进一步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科学家精神在培育科技人才使命感、责任感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注重利用监督效能,建立完整健全的反馈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还存在阐释不到位、功能不聚焦等问题,影响其弘扬效果和实践成效,要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督反馈质效、减少实践阻力,强化对科研管理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守好科学研究底线,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奠定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五)坚持舆论宣传引导,营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13]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主导作用,结合科学家精神的宣传主题,通过全媒体渠道,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积极弘扬主旋律,不断增强内容穿透力和理解力,提升宣传的实践效度。
坚持舆论宣传引导,营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良好氛围。一是要高度重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到表彰的科学家们的宣传报道。从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入手,大力表彰和宣传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国家脊梁,利用大量鲜活、真实、典型的案例来讲述科学家们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和爱党爱国爱民的深厚情怀,引导人们对科学家精神形成感性认知和理性认同。二是要创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话语表达和呈现方式,结合不同受众的思想认知实际和兴趣特点,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形成多层次的传播途径。譬如“建立科技界与文艺界定期座谈交流、调研采风制”[5]14,运用诗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出反映科学家精神的文艺作品,让科学家精神更能触动灵魂、引发共鸣。三是要加强科学家精神的研究队伍建设和宣传阵地建设。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适应、结合新兴媒体格局的变化和特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实践和文化宣传基地的同时,加强网络宣传平台建设,打造出线上和线下一体化的宣传格局,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传播范围。此外,还要通过组建科学家精神的学术研究团队和宣传队伍,加强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研究和宣传,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以确保宣传达到预期效果,让更多人了解、理解和共享科学家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4:2.
[5]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9.
[6]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1.
[7]习近平.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M]//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0:24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5.
[9]习近平.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 求是,2021(24):4-15.
[10]习近平.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
[1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1:2.
[12]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501.
[13]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9-10.
END
责任编辑 | 姜洪明
审核 | 王旱祥
01
02
03
04
05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sydxskxb
中石大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