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店前村口白鹭飞

阿珠 阿珠的小木屋
2024-09-05




老家表妹结婚,我陪父亲回了趟老家。


我老家店前,属白水洋镇。以前大家都叫店前街,诞生了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朱洗,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他于民国期间创办了琳山农校,十大校董赫赫有名:李石曾、蔡元培(化名蔡周竣)、周至柔、巴金、朱洗……琳山位于村子的路边,店前小学没建前我在山上读过几年。



以后会单独写朱洗老先生和琳山农校


三年前曾带朋友去琳山,看那里的九间洞。传说一共有九个洞直通,深不可测,里面全是黑乎乎的蝙蝠,充满神秘。几十年过去,蝙蝠们仍在,只是不知道已过去了多少代。然后去看了我的老屋,只是尴尬的是我竟然找不到,路过的邻居认出了我带我去的。“你竟然都找不到老家了啊!”还被朋友笑话了。


故乡似乎与我渐行渐远


我家住在村子中部的东边,称三台里。以前东面都是一片农田,一眼看到对面的大园村。夏天的晚上我们经常坐在邻居家门口的石墩上纳凉,一路之隔的邻居家是个大院落。院子里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杏梅树,开白色带粉的小花。小孩的我们都特别馋那些果子,成熟的果黄中带红,咬一口酸酸甜甜,如同青涩的年少时光。只是前几年因为大风吹倒了,然后砍了树,有点惋惜,我再也无从考证确切的树种。


自从少时外出求学,我逐渐离开店前。接着因为父亲的工作弟弟的学业,我妈一起搬到白水洋居住,后来又举家住到临海,我爸也卖了老家的房子。那四间带院子的二层楼,曾经留下我太多年少回忆的家。


从那以后,我在这一头,故乡在那头。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大园村的紫藤花开”,我隔壁的村庄。看到那么多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甚至国外)人们的留言,我无限感怀。诗人余光中曾说过:当你不在中国,你就是全部的中国。只有当身体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对故乡的依恋与责任才会油然而生,并感受故乡对自己精神的塑造与占领。


“能够思念故乡的人,才是故乡的贵人。”这是知道我是店前人后私信给我的,说是比我爸小几岁,那也是七十多了。当我看到这句留言,那一刻,我忍不住充满了感动。


从此,故乡每天在我的心坎里。


人人心中都似有一故乡情结,舍不得,放不下,屡屡想起屡屡惆怅。那些曾经逝去的时光、生于斯长于斯的小村庄。一直深深地埋藏在人们的心中,只是等待某一刻的唤起。



都不记得以前什么时候来过村里的老街了。没到饭点,正好发小也在,就带我四处走走。说到发小,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住三台里,同年同月生。只是他念书没跟上我,我早一年读而他总是滞后。


走过朱洗老先生的故居,穿过边上的弄子来到曾经最中心的老街。只是如今已没了曾经的模样,只留下一段光滑铮亮的石头路。那几百年来的时光印迹,似乎在告诉人们它们曾经的辉煌。这里曾是附近村庄最热闹的集市,只是如今也已繁华不再。


越接近故乡,面对着这些衰败,也难免会有失落。就如同被岁月带走的年华,我们同样无能为力。



那棵520年的樟树

村的西面有块地叫茅此园,也不知是否这三个字。那里曾经有一片樟树古木丛,现还留着两棵,已经保护起来。一棵正好520年,另一棵450年。当我看完樟树抬头竟然看到远处一群白鹭,终于写到今日主题了。它们正展翅飞往边上一棵高高的树上,白色的翅膀与翠绿的大树相辉映,田里秧苗青葱,远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


想到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我欣喜异常,赶紧冲到前面去近观,留下他们两人在我后面惊诧不已。因为没带长焦无法拍摄,心想周末我一定要再来。大树的周围都是水稻田,平时应该都在田中各种捕食,大树便是它们的栖居地。


偶尔农田上看过它们的身影,也见过朋友拍的图片。知道这些鸟类对生态环境非常挑剔,被世界环保组织称为“空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这也就意味着店前村有着非常好的生态环境。



许少华老师拍的,非常美的画面。


周末我风雨无阻地又来到这里,与几个朋友、其中一个也是老家店前的摄影人,一起过来拍白鹭。第一次来拍鸟,就象以前去大园,第一次拍摄种植的紫藤花,其实更多的是乡情作祟。“人有故乡,文学也有故乡”;博物学有本土性;我想摄影也是。虽然文学、博物和摄影我也并没沾多大的边。


故乡,永远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冒着淅淅沥沥的雨,我蹲在路边,雨太大朋友们都心疼我的相机了,但我显然更专注这些鸟。看鸟儿们时而伫立、时而泥泞中边走边啄食、时而飞快地掠过水面,或鸣啭、或啁啾、或唧唧喳喳,跟着手扶拖拉机在翻过的田里觅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如诗般画卷。一块小水田有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属于农村特有的美丽。



这里看来有多种鸟类,回来查了一下,大概有7、8种,只是图片有所欠缺。如果有兴趣,老师或家长可以带孩子们去田野看鸟、观察自然,聆听自然,那必须是一篇生动的作文,农村这些自然资源是城市所望尘莫及的。可惜我在我孩子小的时候也不关注自然,每次想到都懊悔不已。没有孩子会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只是需要我们大人的带领。


人是自然的一部份,回到自然,才能找回天性,心也会平静好多。所以生活在繁华都市,很容易产生不正常的生态饥渴。这也容易理解这几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城市人回农村建房,周末小住。

随着年岁增长,也慢慢理解了那些远离家乡人们心中的那份情愫,更是逐渐释然了家乡的衰败与变迁。时光总是匆匆、太匆匆,我们终将放下所有的不忍与不甘,与岁月握手言和。

熊培云《追故乡的人》里说,“我是一个追故乡的人,有时候追回故乡,有时候追到天边,有时候追入文字,更多的时候是追进梦里。”

就象那首歌里唱的: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

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

…………


他乡也有情,

他乡也有爱。

我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





献给我的老家——店前


东头塘依旧完好地保留着,水质还是那么清澈。这是我们以前吃喝洗的地方,少时我也会在这帮家人洗洗衣物。右面最角落一口小方塘是可以食用的水、并排的洗菜、依次过来洗衣服、最后一排是洗农具之类的。



对于一个迷恋自然有博物情结的人,拍了这些鸟类那是一定得去认识名字的,就如同我去山里拍摄的那些野花。我总是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做这一些,也让我人到中年的业余生活充满了喜悦与宁静。为了不影响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我把这些强行科普放在了最后面,也希望能给看文的你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触。


图片里可见的鸟:八哥、黑领椋鸟、池鹭、牛背鹭、家燕、几种白鹭

八哥,整个外形都是黑色,嘴乳黄色,脚黄色。翅和部分羽有白斑,飞翔时能明显看到。(视频里找)
黑领椋鸟,整个头和下体白色,胸部黑色向两侧延伸至后颈,象条黑色领环,飞翔起来极为醒目。表示我也不大一眼能认得出来。(视频里找那个带领结的家伙)


池鹭,有白色的翼、红棕色的头羽,身体有深栗色纵纹。还是比较容易辨认的。虽然常见,但人家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牛背鹭,体型稍较肥胖,头和颈部及胸部有橙黄色点缀的。因时常在牛背上歇息故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野生动物之一(图上的就是,糊是糊了一点,但至少能认出来;上面这张清晰的飞翔图为朱新拍摄,飞得好傻好可爱,哈哈)

家燕,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还闪着金属光泽,腹面白色。飞行时好像镰刀,尾部分叉像剪子,飞行迅速如箭。(飞太快拍不了)



最后是几种白鹭,都是国家列入保护名单的野生动物。我也不大分得清小白鹭和中白鹭、大白鹭。白鹭显然是这群鸟类里颜值最高的,飞翔起来,翩翩如仙。上面为阿喜拍摄,下面这张有没觉得象油画)


第一次拍鸟,看来的确不适合我。听拍鸟大师说拍鸟1要运气2有器材3才是技术,当然运气都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们。雨太大了,鸟儿们似乎都不愿出门。希望有机会下次再去那田野看看鸟,这些鸟儿们都会一直在那等我的。我知道它们的家,就在水稻田边的大樟树和苦楝树上。



农田边种的美人蕉,让我想到日本水稻田边种的绣球花。这植物花期长无须养护太适合农村了。建议多种一些,这个分株种植就好,如果整条路边都是,那必须是最美的田野。




1.大园村的紫藤花开

2.白水洋的油圆、荷叶湾的花。
3.黄坦路边的野花



配乐介绍:《乡愁》
蒙古著名青年马头琴演奏家贺西格的作品。
淡淡的伤感,细腻真挚情感。
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回不去的故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阿珠的小木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