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何醉心奥派经济学

2017-10-21 郑翔贵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

大约2001年夏,我初涉并逐步痴迷奥派,至今已逾16载,仍载渴载饥,不改初心。初始时间记得这么清晰,一因沪深股市创出长期繁荣顶部,连我这个一直沉醉于文史的书生,居然都听说了股票这个东东;二是正因奥派,带来学业商业双收获这一学术研究副产品,进而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轨迹,这令我终生无法忘却。


我之开启奥派之旅,完全是盲人摸象,随机求索,孤零自习,一路误打误撞的。1996年硕士毕业后,百废待兴又茫然无奈,彷徨苦闷与一无所有交织相伴。为了一个现实而庸俗的目的--------挣钱改善生活,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我是个书呆子,除了爱看书,百无一用。我想只有通过读书摸索求利之道,碰碰运气了。我视力不好,爬格子绝非长久之计,且我的工作几乎就是写材料,机关文稿任务接踵而来,应接不暇,现实逼迫我不得不告别稿费,事实上离开校园后我也没有主动挣过稿费。我痛下决心另辟蹊径,开始了解经济学法学等实用社会科学。我拙于雄辨也不会找到法律业务,很快就放弃法律集中精力聚焦于经济学。上学时知道经济类研究生都有较高的高等数学要求,而我数学还不及初中,因此开始一年多来我总感到忐忑不安,不知何往。


做了几年学术史追溯,才知道,经济学原来可以不需要数学,早期经济学者和古典经济学者多数从其他领域转行而来,奥派则从根本上反对科学主义实证主义,认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截然不同的,彻底否定数学在经济学的运用,这打消了我的数学担忧。学术史还告诉我,经济学虽异彩纷呈,各领风骚,总体上却是分析过去头头是道预测未来云遮雾罩,但令我震惊的是,一百多年来,西方市场经济历程潮落潮起,有且只有奥派成功预测经济繁荣与萧条的重大节奏,有且只有奥派的预测是明晰的。一百年前,就有美国学者指出,"用历史证明经济理论之正确,那不费吹灰之力"。只有奥派才是分析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才是刻划市场潮汐的经济学,才是预测财经晴雨的经济学。结缘奥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之偷懒本性,力图少看书。奥派名著就那么几本,往往一二十年都鲜有原创性的大的推动,不象其他学科理论创新层出不穷,学术进步日新月异。就这样,奥派吸引我必入虎穴一探。


当时大陆几乎没有相关中文版著作,说来凑巧,上海人民出版社刚好出版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不久我有幸出差香港复印了《人的行为》,多年来工作之余日夜与这两本书相伴。直到2007年,其他奥派著作才开始陆续在大陆出版,今天,简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书单上的著作大体都有中文版了。文献奇缺,难免抱怨,不满于对西方学界之隔膜,也产生“万山不许一溪奔"的感慨。今天回想起来,却感到十分幸运,反受其益。因为奥派思路观念大异其趣,极难理解,极难接受。这种新奇玄妙、艰深晦涩之著作,需要反复阅读,不断品味,用心思考,逐步领会其奥妙。没有十遍以上精读,我想多数人难以看到此学科门囗,遑论登堂入室。那几年,结合对财经大势的观察与思考,我时刻琢磨这两本书,真正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奥派著作,我印象最深获益最大有三本书,依次是前述两本和罗斯巴德的经济史。二战前一百年人类思想史可称为“维也纳人的世纪",产生了几个若干世纪都难得一见的思想巨擘,如心理学之弗洛伊德和经济学之门格尔。他俩皆秉持个人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个人的主观世界,因此我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还有勒庞的社会心理分析,但不包括今之心理学派行为学派)也看成奥派。弗洛伊德之如雷贯耳已无须赘言,门格尔则专注于个人主观世界在经济方面的分析,是他为理解现代经济生活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石一一这个生活中的常识变成分析市场运行原理的利器,可谓居功至伟。《国民经济学原理》是开创性著作,几乎所有奥派思想都可在此找到渊源,这是独上巅峰之作,经济学至今仍无出其右,堪称几个时代的思想绝唱,完全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几本思想巨著之一。此书在经济学的地位,至少相当于《史记》在中国史学的地位。《人的行动》把真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市场运行分析的如此透彻,贴近生活,相当罕见。这是几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经济学大作,教你如何在大海中冲浪,若你处于被市场淘汰边缘,相信本书可以让你提高到平均水平,在市场上活下去,虽然这只是大写意,也不忘提醒你如何轻舟舞潮头。作为最好的经济史著作,罗斯巴德《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和《古典经济学》则以极高的智慧和非凡的洞见,揭示了经济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是不可或缺、别开生面的经济学著作;同时,爬梳整理了浩如烟海的史料,甄别发覆,还原历史本相,是才识兼优、考据入微的历史学著作。


流质易变是我学习兴趣最显著的特点,我只求简单,不求深刻,满足于浅尝辄止。涉猎奥派之前,我阅读兴趣广泛,每过段时间就有新的趣味,真正的见异思迁,不求甚解,很少在一个小领域用心两年以上。但对于奥派,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渴望,想继续相守一窥究竟,似乎永远还缺少点什么的。比如《原理》,记不清看了多少次,毫无厌倦,反而觉得常看常新,不时有新的感受。十年磨一剑,接受理解奥派绝非一蹴而就,必然需要一个长期历练过程。自孩提时代起逐渐形成的习惯养成、生活体验、思维方式和观念积淀,就算不与奥派格格不入,也风牛马不相及,鲜有共鸣。看了奥派,才知道价值纯粹是个人的主观感受,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的主观世界通过价格信号对经济领域的反映,而不是经济现象本身,不是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本身。经济学不需要数学不需要实证,也没有什么宏观微观生产消费供给需求财政金融会计统计等庞大的学院式专业分科。想想看吧,一个人要整体转换自己自小形成的观念思维该有多不容易,没有几年时间怎么可能呢?奥派之经济分析,堪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因此研习奥派更显困难重重,个中艰辛,只有同道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研习奥派,最美的风景始终在路上,时隔不久总会产生如朝旭升天、新荷出水般的新鲜感,这让你欲罢不能,难以移情别恋。


幸运女神的垂青,为我的奥派之旅提供了两方面良好的基础条件。两个基础条件都是当时自然的或唯一的选择,并非我主动选择或刻意为之,与研习奥派也没有任何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是研究生三年的学术训练,打下了学术研究的基本功。如果没有史学积累,我难以自己寻找到奥派这个新的学术兴趣。如果没有硕士论文《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撰写,我的奥派之旅会有更多茫然无措时刻,或许某一天就进入死胡同转不过身来,决不可能走得这么长久不可能走到今天。从历史学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从实证考据到理论推演,从历史穿越到现实分析,我从未感到存在什么冲突或隔阂,而是前者让后者更加踏实,乃至相得益彰。二是十多年一线城市大机关工作经历。这为我接触社会拓宽视野分析形势提供了难得的平台,而奥派不能囿于书斋,恰好因我的工作受益匪浅。同时,从科员到正处,我的主要职责始终是起草领导讲话、调研报告、重要文件和理论文章等机关材料,很少琐碎的日常事务,整天在琢磨怎么写材料,而勤于观察、体会、思考和领悟也正是研习奥派所必须,写机关材料就这样给研习奥派带来有益的外部性。为了寻求新的挑战和变化,几年前我辞职成了商界蚁民,但我依然庆幸公务员经历。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揭示市场人性,刻划潮落潮起,洞见经济节奏,(预知战争胜负)。我不知道括号这句是否言过其实,但前三句还算贴切,至少不会太过份。在我看来,只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才真正反映了市场规律,预知市场节奏变化,踏准价格韵律。有了奥派,就有了独到独立的财经分析利器。它将让你变得更少恐惧焦虑,更少徘徊踟蹰,更少瞻前顾后;它将让你对日常的财经事务很少出现模糊不清,对重要的财经事实都会有坚定而清晰的判断,尤其对财经大趋势的理解更加透彻;它将让你告别"总是认为自己就是(或差一点就是)诸葛亮而不是事后诸葛亮"的窘境。比如,本世纪初西方对大陆银行忧心忡忡,因为不良资产占比太高,国内亦视其成功解决为巨大经济成就。其实就算不剥离不良资产,只要信用持续快速扩张,高企的不良率也会飞速降低。40年来M2年均增速接近20%,只要4年就翻番了。而且每年增速始终以19%为轴上下波动,何曾见过中央信用扩张进退失据,乱了方寸?又如,一线楼市从约2005年起势,没有10倍多涨幅怎么可能见顶?美英法德日和香港楼市大潮都涨10倍多,我们还有M2和少子化助阵,怎么也得10几倍吧。全国人民来买房,还有其他收入,而且投资者更重涨价,当时咬咬牙买房,只要过5年房租就足以支付按揭,租金回报率高得很,还谈什么该市人均工资和低租金呢?再如,在金融市场上,更是错误深受欢迎,为事实辨护很难。同一市场,统计的每日资金流入和流出不等,上涨时往往流入多于流出,下跌则相反。真荒唐之至,买价卖价毫无二致,资金流入和流出怎么可能有丝毫不等呢?买卖都是自主决定,皆非强迫,何来被动盘?何来什么主动买(卖)盘被动买(卖)盘之分?还有,对于当前热点大数据,只要理解奥派,就清楚:数据固然有用,但它从属于情绪,是个体情绪产生并支配大数据而非相反。唯有大众情绪洞见市场价格,而在这方面,数据就像该死的谎言一样言之无物。经济运算所依赖的“数据”从未为了整个社会而“赋予”一个能由其得出结论的单一头脑,而且也绝不可能象这样来赋予。无数财经分析从选择不当的理论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果,甚至事倍功半,从事财经分析,请选择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与多数著名的思想流派不同,奥派从不曾掀起过什么社会运动,门格尔米塞斯等奥派学者与当时维也纳多数学者一样,把学术研究当成一种超然的审美情趣来追求,没有什么目的论指向。奥派鲜有如日中天的影响,常有式微之势,连米塞斯都终身未获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有薪职业,一百多年来虽薪火相传,但只有在经济繁荣萧条大周期转折点才获较大关注。我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逐利本性。文学物理学等学科是优胜劣汰,而经济学一旦揭示了市场的本质,由于其潜在的商业利益,人们倾向于保守秘密和歪曲解释,遑论倾力传播知识。流行的经济学是想让你知道的,而不是你应该知道的,用以忽悠而非揭示经济规律。二是奥派太过深奥晦涩,又无数学无实证,更多的是观察体验心领神会,不容易标准化,以致不易接受和传播。三是奥派成果相对稀少,而且成果更像解释和应用,看上去不如原创那么高大上。有的学科原创成果都可以如暴雨横潦,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派繁荣景象,这才有利于评职称有利于成名成家。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也许象阿方索所唱的那样:如同阿拉伯的凤凰,大家都说它确实存在,它在哪儿无人知晓。今天,如果有人对经济方面的事物感兴趣,那么,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阅读奥地利学派的作品。


庙堂之上,经济学讲政治,谋求国势富强;草野之中,老百姓图实惠,在乎预测前瞻。预测,才是普通经济学唯一的试金石。米塞斯曾说,在经济自由和民间的原创力、企业家精神和资本主义方面,中美两国分别处在两端。规模越大市场化越彻底则奥派越有用武之地。我不自量力,愿选择中美两国三项大势作出预测:一是中期预测。道指在构筑长期繁荣顶部,2018年夏构筑完毕。二是长期预测。一线楼市(京沪深广杭等)趋势向上,2023年之前不会见顶。三是远期预测。原油价格25年内不会突破历史高点147美元。



长远而言,是观念,因而也是传播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进程——哈耶克


iOS端读者可直接扫下方二维码给

作者赞赏,谢谢大家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