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沙乡年鉴》为例,谈科普科幻作品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本喵很萌 瓦尔瓦拉 2021-10-25



 


本文字数:2124字

阅读时间: 7 分钟


前不久,在北京亦庄举行了2019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其时,我们班《寂静的春天》整本书阅读教学正在推进中。在大会发言中,我笑称从《沙乡年鉴》到《寂静的春天》是一场持续不断、“蓄谋已久”的阅读。我向与会者展示了我的学生升入初中六年级以来(我校是五四学制),截止到目前为止,围绕科普科幻主题所开展的教学过程。


这个过程是长周期的,又是有次第的,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实践四个打通:不同学段前后打通,单篇与整本书打通,课内课外打通,听说读写打通——更为重要的,是我通过科普科幻作品的阅读实践,努力在语文与生活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教材推荐阅读书目中包括《昆虫记》和《寂静的春天》,这两部作品之间的阅读理解难度差距过大。基于种种考虑,我将《沙乡年鉴》作为《昆虫记》与《寂静的春天》、学生与《寂静的春天》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我用三份读书单串联起《沙乡年鉴》阅读的全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11月8日《科普时报》第八版本专栏文章完整地刊登了这三份读书单;11月15日《科普时报》第三版,则结合《沙乡年鉴》读书单,着重为大家介绍设计此类科普作品读书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近来我的工作异常忙碌,本期公众号索性一次性刊登这两篇专栏文章。各位看官不妨边读边将《沙乡年鉴》与《昆虫记》《寂静的春天》做个比较。下一期公众号将刊登《寂静的春天》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敬请关注。



《沙乡年鉴》的三份读书单

注:读书单第一份的第一题,第二份的第二题,设计创意均源自温州温兴标老师。


“四个维度”与“三个步骤”

——科普科幻作品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要敦促学生真的读书,让阅读真正的发生,笔谈绝对是好办法。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科普作品阅读方法外,《沙乡年鉴》的每一份读书单中都有侧重解决整本书阅读通读问题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类的问题,答案基本上能从书中筛选和概括,这类题目重在培养学生的低阶思维能力;书单中更有价值的是那些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笔谈题。


比如第一份读书单中,让学生仿照《沙乡年鉴》的笔法,描述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里,某一个月中印象最为深刻、最喜欢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景观;


第二份读书单中,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法官/教师/政府官员……你会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生物?现在,你只是一名学生,你又该怎么做?”


第三份读书单中,要求学生分析归纳关于部分动植物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原因,我国的情况与《沙乡年鉴》中所分析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以及谈《沙乡年鉴》一书能给今天中国的发展与建设以哪些有益的启示


——开篇曾戏言这是一场持续不断、“蓄谋已久”的阅读,我作为课程设计者,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这些题目中隐藏我更为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做事要讲方式方法,如何进行科普科幻作品阅读教学的设计,道理亦是如此。我将自己在教学中摸索出的规律,总结为“三个步骤”与“四个维度”


  步骤一


第一个步骤:理清科幻科普作品的教育价值,建立“四维立体坐标系”。


科普科幻作品的阅读不能是单摆浮搁的,它是“立体坐标系”上的“一个点”。学生的精神建构、思维品质培养、作品文体特点、学科教材体系,这四点共同构成了科普科幻作品阅读教学“立体坐标系”的四个维度


学生的精神建构方面,初中阶段主要是要教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


思维品质培养方面,上文已有涉及,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重视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培养;


科普作品文体特点方面,科普作家叶永烈曾把“科普”比作“变电站”,说“科普”是把“高压电”——高深的科学知识转变为“低压电”——科普作品,再进入千家万户。这个比喻生动形象非常贴切,可视作科普作品的共性;而每一部科普作品关注的重点可能各有侧重;表现形式、写作手法也不尽相同,可谓个性鲜明。优秀的科普作品一定是共性与个体协调统一的,教学时要把握作品文体特点的维度。


而教材体系的维度,不妨参见我于2019年08月30日发表在《科普时报》第三版上的文章《语文教学如何助力学生科学素质提升“不断线”》。


步骤二


有了“四维立体坐标系”,科普科幻作品阅读教学的设计的第二个步骤就变得相对容易了:在“四维立体坐标系”中寻找单篇与整本书教学的定位。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所考虑的问题必须更聚焦于帮助学生学会上——要考虑学情、学生认知水平如何;要针对学情以及单篇或整本书教学的定位确定教学对策;要为学生们会学和学会搭建学习支架;要进行各种资源开发与整合……


步骤三


第三个步骤则是设计科普(科幻)作品单篇阅读或整本书阅读的方案。


在这个步骤开始前,其实课程设计者还有好几项必做的功课:


首先是阅读原著,且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

边读边形成自己的认识,对作品价值的判断。这一点至关重要。


原著读了两三遍以后,还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一方面,了解对作品已有的研究进展、评价,另一方面,建构、扩展教师自身的知识版图,同时,在阅读过程中遴选适合学生的阅读拓展资料,找到教师教的或学生学的支架。


做足了准备功课,教师要展开深度思考,寻找能将阅读引向深入的“突破点”,有意识地建立作品与现实的“连接点”。这一点如果做不到,阅读教学只是“纸上谈兵”,无法与真实生活建立联系,也就不能真正服务于今天的社会生活。



《沙乡年鉴》的学习单重点解决的是通读和专题阅读的落实。实际教学中,还需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与展示。


有了上述周密的思考与准备,设计一份高质量的科普(科幻)作品单篇阅读或整本书阅读的方案不是难事。

总结:


“四个维度”与“三个步骤”提纲挈领式的总结,是我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逐渐摸索出的规律,不仅适用于科普科幻作品,也适用于其他文体的整本书阅读。


学生完成的《沙乡年鉴》第一周读书单



学生完成的第二周《沙乡年鉴》读书单



相关阅读链接: 《带上她的眼睛》助读资源推荐——兼谈如何让孩子爱上科幻
转化 | 科普科幻作品进课堂的必经之路——以马传思的《冰冻星球》教学设计为例
《带上她的眼睛》助读资源推荐——兼谈如何让孩子爱上科幻
 以STEAM+PBL的方式开设科幻课
 厘清底层逻辑 构建科幻教育生态系统



重拾阅读习惯

为生活埋下微小的

本文作者 周群

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

北京市特级教师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