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佛---隽永的肃穆和震撼之美

饰迦 2019-05-23

佛语讲的真好:“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缠身”,如能感悟,则其一生将受用无穷。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希望你是那个有缘的人!

记得某佛寺的一幅偈语是:

如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讲得就是菩萨对世人的慈悲与救渡众生的宏愿,同时也道出了众生的愚痴与不悟。古人造佛像必穷其技,尽其力,静其心,悟其道,沐其身。心静则佛土静,愿观佛之人得此之道。

明宣德 无量寿佛



纵观中国古代史,与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普遍认为,汉人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在三国时期已传入中国,但其普遍盛行则是到了隋唐之后,由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广泛流传而产生。观世音菩萨形象的来源除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外还有《无量寿经》等净土经典中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作为阿弥陀佛胁侍菩萨。另外则是《大放光佛华严经》的流传。在《入法界品》中记载观音菩萨住在南方光明山的西方,善财童子曾去拜谒,向菩萨问法。经文上说:「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木葱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


明  水月观音像



本件《明代水月观音像》就是由此而出:一池绿波,荷花绽放,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唤起一种对善良清静的本性追求。观音头戴化佛宝冠,身上璎络华美。身上以白线勾勒,并填充锦地,以展现薄纱似的效果。观音以莲花坐姿于海中山石之上,犹如水中之月。这种构图也是对自然瞬息万变的隐喻。在画面的左下角善财童子恭敬合掌,挚诚面对观音菩萨,以问佛法。


水月观音自唐代以来,其基本的形像一直延续,至宋代又加之与当时的诸多哲学思想相契合而流行更为广泛,直至明清。在时代变迁中,佛教思想的传播与这一曼妙形象艺术价值的不断演进,让彼岸世界逐渐接近现世世界。

明  代水月观音像



明洪武  三十众佛像



明永乐 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54.5 公分, 2.4亿港币。这尊释迦牟尼像右手下垂持触地印,并维持在禅定冥想的坐姿之中。这样的图像源自于佛陀的心灵传记,说明在佛陀证悟真理之前战胜魔(maravijaya)的重要事迹。那时,佛陀立下誓约将保持禅定冥想的姿态,直到透悟真理实相为止。但他遇到了魔罗,那是一位试图让佛陀分心,阻碍佛陀证悟世间实相的恶魔。对于一切试图破坏佛陀追及理想的种种诱惑,无论是喜悦或是厌恶的干扰,佛陀均不为所动。依据传统记载,魔罗展开最后的攻击,试图、动揺佛陀慈悲的菩萨胸怀。对佛陀追寻心灵觉醒的理想与脱离轮廻获得最后的解脱、魔罗提出了质疑。在精神毅力的支持下,释迦牟尼想起自己在多次以动物与人类身形的转世过程中,曾以无量的慈悲愿力帮助一切的有情众生。于此觉悟的关键时刻,释迦牟尼理解并坦然面对命运。为了回应魔罗的质质疑,禅定坐姿的释迦牟尼移动膝上的右手,触碰大地,并说「请大地为证」,以此坚定不移的动作使得魔罗,魔军与女色诱惑溃散败逃,留下释迦牟尼独自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vajrasana)体验伟大的觉悟。这个场景是发生在印度东部的菩提迦耶,据说该地拥有奇特的力量,加快促成了佛陀的觉悟。


依据传统,永乐时期的宫廷艺术,制作的工匠都隐匿其名。但是他们所制作的鎏金佛像被视为佛教世界最重要的作品,其特色是精緻无暇的铸造技术与丰厚的鎏金技巧。在 Ulrich von Schroeder,《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2001年,卷2,页1237-91,记录了四十五件刻有「大明永乐年施」的永乐佛像,都是来自西藏庙宇的鎏金铜佛。这些作品之所以能保存在西藏,主要是在永乐皇帝执政时期,皇室盛行馈赠佛像给西藏宗教领袖或是寺庙。这是源自于明成祖朱棣(1360-1424)在执政的永乐年间致力于强化与西藏宗教领袖之间的紧密关系。


但是,永乐时期宫廷内的所有的铜像并非全部都为了西藏而制作,而佛像也并未完全遵循西藏严谨的造像仪规。于是,为数不少的佛像是依据汉传佛教图像形式而制作,这类佛像并未流行于西藏。这些应该为宫廷佛教信仰而铸造,西藏佛像传统一般作加彩,不仅佛像的题材来自于中国,造像仪规也遵循汉传佛教的传统。从这铜佛细部并未如可推测这类佛像应是御作坊为宫廷供奉所制,而非作餽赠西藏宗教领袖之用。


本件藏品是迄今为止,记录上最大的一件永乐佛像。此件藏品拥有典型永乐鎏金铜佛的特征。明显之处包括身躯与腿部上宽松的衣褶,自右肩垂落而下的衣袍,还有莲花底座的球根状花瓣,以及配置均衡的圆型连珠。



十五世纪  西藏中部铜鎏金释迦牟尼



此尊巨大的释迦牟尼像为铜鎏金材质,肉髻高挺,宝珠顶严,粒粒靛蓝螺发清晰硕大,均为右旋,可见造工精良细致。阔额方颐,杏眼半睁半闭,眉间施白毫,鼻眉相连,高鼻小口,嘴角含笑,福耳长垂,面相丰满端正,表情静穆柔和,面部作泥金处理。


袈裟的装饰亦甚为精巧,衣缘以双行连珠纹作边饰,连珠纹之间錾刻花纹,增添视觉美感,而每块袈裟的补缝处亦以连珠纹作过渡,上身穿着袒右肩式袈裟,左肩覆搭袈裟边角,折痕线条流畅,表现轻柔的质感。肚脐的刻画以及衣物轻薄贴身的处理手法,更加突显结实巨大的身躯。可想而知铸造过程的复杂程度。这种袈裟是由许多长方形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之景,故又名「田相衣」或「福田衣」。


四肢强壮有力,尤其上身右臂的肌肉处理及比例都处理得十分到位。释迦牟尼左手置腹前施禅定印,右手垂地结触地印,是为得道相。近看手指及脚指柔软生动,细腻写实。整体造型饱满,气势恢宏,风格明显,用料精良,材质金光亮丽,熠熠生辉,是西藏中部造像的典范。



明宣德  铜鎏金观音菩萨像 



观世音菩萨可以说是在众多菩萨之中最受欢迎的一位,观音菩萨具备六根大圆通智,能变现三十二种化身,为众生解救各种苦难;同时她还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能为众生来世安排美好的归宿。


此件庄严的宣德雕像,以细腻的手势传达了菩萨的慈悲关怀,象征着慈悲与安慰的含意。这一造型在永宣宫廷造像中最为典型,19-22厘米的永乐宫廷造像最为常见,宣德宫廷造像并不多见。


这类完美的汉藏融合风格的造像自出明代永乐和宣德宫廷御用监「佛作」,主要赏赐给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工艺和宗教价值,见证了明朝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和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体现了明朝藏式佛像和宫廷艺术的极大成就。


在冯.施罗德(Ulrich von Schroeder)上世纪对西藏庙宇藏品作大规模的探查过程中,只发现三件属宣德时期的铜像,相对于五十四件永乐时期的观世音菩萨铜像,宣德雕像的数量显得格外稀有。这个数量似乎与明初官方文献鲜有提及宣德年间馈赠佛像给西藏寺庙高僧的状况吻合,亦与永乐频繁和大量的馈赠大异。尽管馈赠数量激减,但宣德铜像华丽卓越的特质证明了艺术成就的延续性。


永乐与宣德铜像的相似度,从比对这件宣德观世音菩萨像与存放在拉萨布达拉宫的一件永乐文殊铜像可窥一二。无论是项链、宝冠乃至于耳环的设计,或是宽松衣袍的形式的几乎同出一辙。这两件雕像莲花底座的宽阔花瓣也非常相似。宣德铜像与永乐铜像在风格上极为相近,但外观上常有明显差异,就是前者体积比绝大多数永乐雕像都来得更大。此外,永乐时期莲花底座的莲瓣作织细修长者,仅见于体形较小的雕像。它们的平均高度约为19-22厘米,似是较切合皇帝作赐赠用途。此类小巧雕像不曾于宣德一朝得见,盖该朝的塑像高度平均多介乎25-27厘米之间,甚或更大。


所以大多数的永乐作品拥有较为孅细雅致的外观,是因其体型远比宣德雕像来得小的缘故。至于大型的永乐雕像,在风格上往往几乎无法与宣德者区分开来。此类大型的佛像应似为作庙宇供奉朝拜而铸作,多于作私人禅定修行的用途。


本尊菩萨造像异常华丽,束发高髻,头戴宝冠,面相方正,脸颊丰圆,眉眼上挑,下视云云众生,眉间饰白毫,面容秀美,神态安详,完美的表现了观音菩萨善男子形象。宽肩细腰,腰部柔软而有动感,细部刻画精细入微,生动传神。菩萨身着天衣绸裙,上身胸前饰项圈和长链,项圈下缀U字形连珠式樱珞,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带,腰带下前并左右亦有U字形连珠樱珞装饰。双肩披帔帛,帔帛从肩部垂于手臂内侧,然并从内侧折回向外搭在手腕上,极富装饰意味。裙子与帔帛采取写实手法表现,衣纹流畅,质感较强。菩萨手和足皆饰钏躅,左手当胸结三宝印,右手置膝作施与印,舒坐于双层仰覆莲台上。上下各饰有一道连珠纹。仰覆莲瓣秀长饱满有力,内缘尖端呈卷草状,主瓣间露出下层莲瓣的一角,微微上翘。莲座正前方台面之上镌刻有「大明宣德年施」楷书款,字迹清晰遒劲,具有书法的韵味。表明此像是明代宣德朝宫廷御用监佛作所造,为宣德皇帝的赏赐施供之物。整像造型优美,工艺细腻考究,像身比例舒适,手、脚等细部极具写实性,既符合西藏佛像的相好标淮,又融汇了汉地的审美观念和传统表现形式,堪称明代佛教金铜造像的巅峰之作。


此精致罕见的宣德观世音菩萨像面容端丽祥和、姿态举止庄严优雅、溢发尊贵气度。雕像最引人注目的是富丽而细致的鎏金色彩,显然数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细心善护,除表面仅有细致的鎏金磨损外,迹近其原始完美状态。雕像内的装藏物与封印的金属箔层原封未动,封存装藏物的铜合金箔片依旧留有红色的朱砂漆,此箔片上刻有十字金刚杵的图案,代表此基座不可动摇的特质。


元代  铜自在观音



此尊自在观音铜制而成,虽金漆剥落但风采不减。其上身笔直,左腿自然垂地,右腿蜷缩,左手并撑,右手搭膝,呈现舒坐的自在妙相。上戴宝冠,正面施化佛,两缕发辫卷曲倚肩而下。福耳长垂,曲须微扬,双目垂俯,嘴角含笑,面庞圆润,相貌恬静。身着宽袍法衣,衣褶曲走流回,线条流畅,质感十足。


颈部佩戴珠链樱珞,光滑圆润,长裙腹前之结带飘逸自然,工艺细致,各处皆惟妙惟肖,巧夺天工。观音菩萨无量悲心,慈誓莫穷,受众生崇拜,其形象万千,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此尊观音坐像法身姿态优美,极为大气,古铜上之漆金仍绽放光芒,怡神静心。


元-明  铜鎏金男相自在观音



 此观音菩萨呈面庞丰圆,长发垂于两肩,须眉虬卷,眉似弯月,双目细长,目光下敛,面相饱满,表情静穆和悦,神情恬然。头戴戒箍,正面饰有化佛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的重要标识。上身横阔,身穿通肩式大衣,衣缘錾刻花纹,袒胸处璎珞简洁,中间饰有如意装饰,在微细之处起变化。右腿屈起,左脚下垂,右手扶膝,左手后撑,姿态优美,舒坐于台座上。肌肤及衣物均作鎏金,坐姿轻松,给人感觉自在大方。


而在造像风格演变过程中,唐代以前观音的面相都属于男相,至宋元间,则开始流行女相观音。到明代女相观音更是被赋予送子等诸多神力,男相观音非常少见。此铜鎏金男相观音绝对是佛教造像演变的见证,用料厚重,铸工精细,是为上乘佳品。


明早期  铜观音立像



据《妙法莲华经》指,「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令其转危为安,遇难呈祥。」


观音头顶观音兜,发束双髻,戴卷叶式宝冠,正中安坐化佛,为观音菩萨身份的重要标识。菩萨双眉舒展,目光微垂,眉间白毫突现,鼻梁尖挺,唇角含笑,安祥自若,似低垂凝思。秀鼻小口,面相慈善略带笑容,为典型的明代仕女相。胸结莲花形樱珞,腕饰圆钏,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双手交错于身前,手指纤细修长。下着长裙曳地,赤足立于海水祥云之上,体态闲静秀丽,衣褶轻柔飘逸垂坠自然。


观音铜质精良,胎体厚重,体态纤美优雅,面相安详恬静。衣纹精简,细微结构都处理得繁复而华丽。神、形、气面面俱到。雕塑水平可以说是代表了明代中原地区人物雕塑的最高境界,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此观音造型多见于明代中原地区,然不同之处,此观音发饰双髻,与常见的明晚期单髻不同。根据文献记载,明代中期以前,仕女多流行双髻,到明中期开始,仕女才开始流行单髻或高髻,到清初仕女发髻较低,高髻已不见,松鬓扁髻为明末清初汉族妇女的时髦发式,此观音的双髻装饰在明代铜造像中十分罕见。


北宋  铜漆金文殊菩萨像



此菩萨像头戴宝冠,额际宽广,双目微俯,眼睑低垂,相容和煦。上躯袒露,腰部细敛,胸前佩戴项链璎珞,臂挂钏镯,帛带绕于肩臂,下着天衣绸裙,裙装柔软律动。菩萨左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左手或持剑柄,舒坐于骑狮上。文殊菩萨的宝剑象征其智慧能斩断烦恼孽障,消弭悲苦痛楚,狮子昂首阔步,壮健雄伟,张口作怒吼状,象征佛智勇猛无畏,也衬托了菩萨的安祥持重。下承莲花座,上升一小莲茎让菩萨踏脚。主尊及坐骑背面有「王公仪」、「王宗王玄」款,而通体也旧日漆金的痕迹,古意犹存。整像端庄秀丽,形神兼备,极富艺术及收藏价值。


王公仪(1023一1093),为北宋仁宗至哲宗时人,主要活动于宋神宗前后,大体同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同时。其官至左中散大夫、知径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上柱国、清源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


十七世纪  银铜泥金四臂观音



四臂观音是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是雪域西藏的守护神,代表大悲、大智、大力,四臂寓意是慈、悲、喜、舍四无量,是密乘行者修心的法门。与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合称「三部怙主」。


 四臂观音双目低垂,表情慈悲柔和,以菩萨慧眼凝视众生,凡被其观者尽得解脱。头顶有一化佛之头,与四臂观音一样作泥金。主臂双手合十,代表智慧与方便合一双运,后方右手念珠(已佚),表每拨一珠即救度一众生出脱轮回,左手持莲花,以示清静无恼。上身袒露,靛蓝之发披于两肩,胸前饰项圈、璎珞,镶嵌艳彩宝石。下身着长裙,腰系连珠式腰带,连珠纹延展到结全跏跌坐的腿上,繁复精美,做工精细。长裙叠披于莲花座上,前方放一金刚杵,莲座造型大气,上下各沿饰一圈连珠纹,莲瓣一周,饱满圆润。头光背光皆在,卷火云纹大小、起伏不一,变化万千,为主尊添圣严。主尊银泥金宝座及背光铜质材料,此种搭配较为少见,尺寸亦不小,是不可多得的造像精品。


明中期  铜鎏金观音像



此观音以铜鎏金铸成。面相饱满丰润,双目冥闭,直鼻垂耳,嘴角含笑,静穆慈祥。头戴镂空花冠,冠叶正中一叶置化佛,为观音的重要标志。宝缯于耳际曲卷上扬,耳珰长垂,余发披肩,胸前挂璎珞。身穿天衣,衣褶层叠,满饰花纹,轻柔美逸。右手拇指食指轻拈杨柳枝,左手于腹前托净水钵,是汉传观音的常见形式之一。全跏趺坐于莲花台上,莲瓣尖挺饱满,排列规整,层次分明。莲座下承六方海水台座。


此造像注重刻画佛像的面部神态,故头部比正常的宽大,为明代汉地金铜造像特点之一。整体金光灿烂,亮丽夺目,极富神韵。


明  铜漆金观音



观音菩萨头戴宝冠,正面安住化佛阿弥陀佛,缯带上扬,余发束绺垂搭两肩,脸型方圆,秀眉凤眼,目光下敛,高鼻小嘴,现慈悲女相。身着通肩式大衣,下着僧裙,衣缘铸刻精美花纹,衣褶转折起伏自然,胸前佩饰璎珞,体态丰腴。右手上举执杨柳枝,左手托净水碗。结全跏趺坐于多层仰式莲花座上,下方是六角式莲池形台座,刻水波纹。


通体以铜质作胎,加朱沙金漆,犹如红霞中微泛金光。此像是明代流行的观音造像样式,但体量高大,造型完美,雍容大度,朱砂漆金具在,铸造工艺精湛,甚为难得。


明  铜鎏金阿弥陀佛



此件阿弥陀佛造像高肉髻,螺发密集,发正中有硕大的髻珠,面相慈祥,五官匀称,脸型宽厚饱满,鼻梁挺拔,身披袈裟,袒露前胸,胸前现「卍」字符,颈部有三道弦纹,袈裟内露出束带的裙腰,左手当胸托钵结禅定印,右手下垂作与愿印,神态寂静端庄,威严中包含着慈善。


阿弥陀佛赤足站于莲花座上,更显圣严庄重之势。圆形莲座造工精湛,仰起的莲瓣尖昂挺拔,下覆的莲瓣则肥厚宽大,莲尖更刻有三粒宝珠纹,装饰华丽。其姿态生动优雅,衣饰华丽,衣袍处理如行云流水,舒畅有度,表情深沉内省而慈祥,表现手法即写实又超脱,十分难得。


明  铜鎏金大日如来



大日如来,又称毗卢遮那,梵音名号Mahavairocana,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尊奉对象,被认为是佛教所说理性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此尊宝像头戴五叶莲花宝冠,冠叶上铸刻五尊小化佛,肉髻高耸,宝珠顶严。面相丰腴,双目垂俯,白毫突显,高鼻薄唇,嘴角微颔,相容和煦肃穆,生动地表现了佛的气度。圆形大耳珰垂肩,缯带顺肩而下。双手于胸前结拳智印,着通肩式衲衣,内着僧祇支,腰前系带,是汉地佛像衣物的主要特征,衣缘处錾刻莲花纹,繁复精美。双腿结全跏趺坐,本尊与莲台分体铸成。下承仰式莲花座,拔挺饱满的莲瓣错落相间,层层分明。


每片莲瓣都象征着一个佛的国土,整个莲台就表现了佛教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体现世尊宽大慈悲之怀。座底作一圈镂空卷草纹,整尊大日如来以铜胎鎏金,胎体厚重,金色亮丽,工艺非凡,实属弥足珍贵的传世佳品。


清乾隆铜鎏金无量寿佛



此无量寿佛为为典型的京造汉藏风格造像,黄铜鎏金,肉身泥金,单体浇铸而成。头戴五叶宝冠,卷花茂盛自然,正面冠叶底部有仰式莲纹,较为特别。后方束髪高髻,宝珠顶严。面相方圆,长眉细目,时代特征明显,眉间白毫用东珠装饰,极为珍贵。鼻梁高挺,表情沉静,耳垂圆珰,束髪垂肩,缯带从耳际向上飘起,耳穿大圆珰,帔帛搭于双肩弯曲而下,绕过两手腕对称搭于身体两侧。躯体健壮,体态匀称,结构合理,上身袒露,胸前饰有璎珞,臂部、手部、踝部都饰有钏环。全身各种饰物都有镶嵌宝石,如珊瑚、绿松石、青金石。下身着长裙,采用了汉地写实性的表现手法,裙边錾刻细碎花纹,两腿间的裙褶呈放射状自然流畅铺于座面之上。全跏趺坐于莲花坐上,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托宝瓶。束腰仰覆式双层莲花座上下沿饰两圈连珠纹,莲花瓣排列规整,秀美精致,原装封底刻有十字金刚杆纹。


此尊造像为标准的乾隆宫廷造像,工艺精湛,品相完好,仍保留着完美的宫廷气息,非常难得。


明永乐  铜鎏金无量寿佛



无量寿佛能满足现世人间众生的对于寿命绵长的追求,亦能接引善良的众生死后超脱轮回之苦,故此是佛教信仰中广泛流传的神祗。


明代宫廷造像主要指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制作的藏式佛像,又称「永宣宫廷造像」或「永宣造像」,由宫廷专设的造像机构制作。宫廷造像融合汉藏两种艺术因素于一体,风格纯熟,造型完美,材质优良,雕工精细,雍容华贵,流光溢彩,具有宗教、历史、艺术和科学多方面价值。它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同时也体现了明代藏式佛像和宫廷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了明代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清康熙  木漆金二十四臂观音像



清康熙  鎏金佛母像


尊胜佛母被看做是寿神,与无量寿佛和白度母是为长寿的组合,其右手所持阿弥陀佛像为尊胜佛母的重要特征之一。



清康熙  铜鎏金释迦牟尼  高23.5厘米



清代满州贵族兴起于关外,入关之前已信奉藏传佛教,入主中原之后,藏传佛教更成为皇家信仰,其中尤以康雍乾三朝为最,康熙皇帝更曾受哲布尊丹巴传授长寿秘法及长寿佛之灌顶,对藏传佛教崇信更趋极致,所以宫廷造办处制作了相当数量的造像以在内廷和各处皇家寺院供奉,本件释迦牟尼佛即是一件北京宫廷所造、带汉藏风格的铜鎏金重器。


释迦牟尼为印度梵语音译,「释迦」汉译能仁,即能以仁慈之心悲悯众生,「牟尼」汉译寂默,意指佛的心境清静无垢,湛然不动。此件释迦牟尼像身躯挺拔,肢体比例把握准确,表现出极高的造型功力。螺髪排列规整,顶部肉髻圆凸,上饰宝珠顶严。面部脸颊丰满,双目微合,眉间嵌有青金石白毫,双眉细长,鼻梁坚挺,双眉与鼻准相连成优美曲线,显得格外俊朗,气度恢宏。


双腿结全跏趺坐,左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右手于垂膝前结触地印,指头柔软生动。身着袒右式袈裟,一角反搭盖住右肩,胸部露出内束裙腰,转折流畅自然,袈裟上錾刻有细致精美花纹,明显借鉴了织绣上的装饰图案。莲座为仰覆莲式,沉稳宽大,上下层均饰有细密的连珠纹,珠粒晶圆,虽是铜铸,却让人感觉到玉石的圆润,莲瓣造型宽阔,每一瓣均有两层,瓣尖有卷草纹装饰,是典型的康熙宫廷造像制式。


明宣德  铜鎏金无量寿佛  高27厘米



此尊无量寿佛作菩萨妆,头戴五叶花冠,顶结高髪髻,耳侧缯带翻卷,耳垂圆形花珰。面容庄严肃穆,厚唇仍带朱砂漆。双肩宽厚,腰部收束,显得躯体柔软。上身饰连珠式璎珞和长链,手和足部穿钏躅,珠串上宝石硕大厚实,造型较之同期的造像变化多端。


下身着长裙,双肩披大帔帛。裙子与帔帛表现手法极为写实,纹褶转折起伏,流走自然,颇为洒脱生动,表现出丝织物的柔软质感。结跏跌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宝座上,双手置脐下结禅定印,手心托长寿宝瓶。莲花座造型规范,花瓣饱满有力,每瓣的宽度较阔,为宣德造像之特征,同时尖端饰有卷草纹,上下边缘各饰一周圆形连珠纹。整体造型端庄,比例匀称,堪称明代宫廷造像中的上品之作。


其身姿的装饰风格主要源于西藏,手、脚等细部极具写实性,符合西藏佛像的相好标准,但面相又包含了汉族的饱满祥和,融汇了汉地的审美观念,体现了皇家气派的佛像样式,是永宣时期融合汉藏造像风格的一大突破。


这尊造像无论在造型还是工艺上,与带刻款的明代宫廷造像完全一样,特别是工艺上甚至优于一般宫廷造像,其繁缛的装饰,精细的工艺,硕大的体量,细密的铜质,远非一般宫廷造像可比。类似风格和工艺的金铜造像现存不少,经常现身于国内外博物馆和拍卖会,说明它们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它们共同见证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这些造像亦皆出自明代宫廷,它们的用途在于满足皇宫内外佛堂和皇家喇嘛庙殿堂的供奉所需,而不像那些刻款宫廷造像(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用于赏赐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所以它们不带刻款,也无需刻款,属于明代宫廷造像的另一种形式。


明中期  铜鎏金观音菩萨像  高38厘米



此铜鎏金观音像头戴花冠,额前露出髪根,顶束高髻,其上安坐一化佛,为观音重要标识。耳侧缯带翻卷,下垂圆珰环,颈施三道。眼睛半张合,开脸神态祥和。上身不着衣,胸前饰繁密璎珞,珠纹的刻画有力,设计华美,承永宣宫廷造像之风。双肩披帔帛,于臂腕间绕成环状并垂于莲座正面。下身着长裙,裙折优美流畅,衣缘刻精美卷花纹。左手置胸前结说法印、右手垂于腿上施与愿印,手指纤柔细软。手心各执一莲茎,莲花齐肩开放,左肩承经筴。最为用心的是莲花形态各异,分别是含苞待放、盛开及凋萎三种状态,象征菩萨能超脱过去、现在、未来三界之限,证悟佛法。


双腿盘曲结跏趺坐,下承双层仰覆莲座,论造型宽大稳重,饱满有力,办尖皆有回卷草纹,可见是跟永宣造像一承相承。莲瓣满工一圈,身后朱砂漆金而没有鎏金,露出铜胎紫金之色,亦甚为特别。


整尊造像体格硕大,承永宣宫廷造像之姿,工艺精湛,保存至今,除面部少许磨损失金之外,其他地方鎏金锃亮,极为难得。


十六世纪  铜鎏金嵌宝石莲花生  



H 17.8cm 莲花生(梵文Padmasambhava)为古印度邬仗那人(即今巴基斯坦),在公元751年与寂护受赤松德赞之邀进入吐蕃传播金刚乘密法佛法,是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要人物,开创了西藏密宗红教宁玛派。


此尊头戴折沿式宝冠,宝冠顶饰摩尼宝剑及象征理智合一的日月图案。面庞圆腴,目光深邃,面相庄严肃穆。耳戴银制大花礑,嵌饰绿松石、珊瑚及各式宝石,色彩艳丽,极之华美。身着交领长袍,外披袒右式袈裟,其上錾刻缠枝花卉纹,衣折厚重写实。左手托嘎巴拉碗,左腋下夹骷髅杖。端身正坐,双脚穿鞋,结跏趺坐。莲花座为双层束腰式,莲瓣舒展圆润,饱满有力,上下对称工整排列,莲座之下一周卷草纹。


整体造像铸工艺精美,金水亮丽,原封底亦作鎏金,更具收藏价值。与本尊造像莲座类似的造像多见上师题材,且皆为上品。



清康熙   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H 18cm   铭文:「大清康熙戊辰年丙辰月戊子日诚」此观音像头戴花冠,顶束高髻,其上安坐一化佛。耳侧缯带翻卷,耳下垂环。额间白亳嵌饰东珠,神态慈和。上身不着衣,胸前饰璎珞,双肩披帔帛,于臂腕间绕成环状并垂于莲座正面。下身着长裙,裙折优美流畅,衣缘上刻有精美花纹。左手置胸前、右手垂于腿上结说法印,手心各执一莲茎,莲花齐肩开放,形态各异,分别是含苞待放、盛开及凋萎三种状态,象征菩萨能超脱过去、现在、未来三界之限,证悟佛法。身体重心略为右倾,右腿舒展,左足盘曲,呈游戏坐姿。


双层仰覆莲座宽大稳重,莲瓣饱满有力,办尖皆有卷草装饰,具康熙宫廷造像风格。封底刻十字交杵纹及扫有红漆,座后刻有汉字铭文「大清康熙戊辰年丙辰月戊子日诚」。这种汉藏融合风格的造像制作目的应为宫廷赏赐给西藏上层僧侣,配合朝廷的宗教笼络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及宗教价值,见证了清朝汉藏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清康熙  铜鎏金燃灯佛  



H 27cm 燃灯佛音译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大智度论译曰燃灯。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或称为锭光佛。


此尊铜鎏金燃灯佛面相饱满,面貌刻划清晰,棱角分明,双眉间点白毫,鼻梁直挺,双耳垂肩,温和端祥。身披佛衣,其上刻细密花纹。右胸及右臂袒露,双手于胸前结转法轮印,即说法印。双腿结跏趺坐,所穿佛裙亦雕刻精美,层迭有致,铺于莲台之上。莲花底座莲瓣硕大饱满,整像工艺精美,金水浓厚,华丽生辉。


本尊造像融含汉藏风格,体格宽厚饱满,肢体生动有力。造像所用铜质精良,鎏金厚重,金色锃亮,为标准的康熙宫廷造像。


清康熙  铜鎏金观音像 



 H 12cm 此观音通体鎏金,高梳发髻,头戴风巾,长发垂肩,耳穿花珰,面相丰腴,垂眉低目,凝神肃穆。通肩披风,袒胸挂璎珞链,下着裙衣,贴伏身躯,衣襟錾刻花纹。双脚结跏趺坐,右手持柳枝,为观音之重要识别。


从面相来看仍带有浓厚的中原地区造像风格,这是康熙时期北京地区造像特征。尺寸虽小,但胎体厚重,鎏金锃亮,工艺精湛。


十五世纪  铜鎏金观音像


  

H 46cm,此观音坐像呈中年女性形象,双目微闭,眼睑厚大,表情慈祥宁静,法相庄严,使观者崇敬之心犹然而生。观音头顶一尊小化佛,是其身份的重要标识。身穿带有风帽的长裙,长裙束于胸前,以襟扣连结,双手于脐前结定印,结全跏趺坐。长袍部分皱褶自然下垂,如海浪般摆于腿前。观音开脸及长裙衣褶明显遗存在宋元之间大理佛像特点,其艺术表现形式,存世少见。


隋  铜鎏金思维菩萨像 H 11cm



此尊菩萨头戴宝冠,面相丰满,肌体圆润。绸裙轻薄贴身,帛带长垂至座前,褶纹清晰。菩萨身驱倾右而坐,左手垂搭于腿上,右腿曲起,右手屈肘上抬,指点脸颊,双目微合,作思维状,姿态甚美,神态恬静,结构准确,手法简洁。台座下方镂空镂四只狮子,肢爪有力,金水锃明。思维菩萨像为汉地工匠所创,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后代渐少。



明  木胎金漆释迦牟尼佛坐像  高 36.5 公分



京造宫廷工艺此件作品为木胎上披麻灰,再施予厚金漆,全身金相,发髻施蓝色矿物彩,嘴唇朱红彩。释迦牟尼左披棉帛,右肩袒露,右手施触地印(又称降魔印,是佛成道时所结印相),左手施禅定印,双足结跏趺坐,身型健硕饱满,双目半闭如下弦月,鼻子高而直挺,下巴圆润,大眼,耳垂及肩。开光时留下两个长方型口,分别位于头与后背。


虽然样式属于藏传风格,但此件木雕却是在帝都所作,为十五世纪、明代中早期宫廷样式。这样的造型及印契在佛教艺术中很常见。印契在密宗有着重要的地位,修行者以双手手指结各种手势,目的在于产生与佛相应的力量及意念。佛菩萨及本尊的手印,象征其特殊的愿力与因缘,也成为我们判断佛本尊的一个基本依据。


明代时,汉族再次统治中土,虽然改朝换代,但信奉密教的元代与明代对佛教之重视是一致的。明代不仅有了新的汉藏融合风格,从永乐皇帝开始,与藏地高僧之间的关系亦更为和睦、紧密,史书及留下来的佛教文物中皆可为证。


明  铜漆金观音坐像  高 54 公分



莲花手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称号。公元6~10世纪时,在古印度斯瓦特地区很流行莲花手菩萨之自在式坐姿造型,或是一脚弯曲,另一脚支撑于地的随意式立姿造型。到了12~15世纪时期,莲花手菩萨造像更是广见于尼泊尔、西藏,慈悦的开脸,丰盈多姿身躯,极盛一世,之后这样的造型风格也在中原流传开来。


救度六道众生的菩萨,造像大多以持莲花为标志,以立姿为首席,坐姿造型亦深受喜爱及重视。大多数莲花手菩萨来自藏地或尼泊尔、印度,此尊莲花手观音则是出自汉地。

此作品尺寸较大,高54公分,精炼黄铜制。铜胎厚度适宜,整体铸造精良,打磨及细节处理十分到位。华冠五叶后有一小化佛,刻画精细。双目静思,鼻梁挺拔,嘴角微扬,宽肩细腰,腰部略由右向左扭转,身披棉帛,胸前、手臂及腕上饰有缨络手环及钏带。左手中指和拇指相捻成说法印,右手则安放于右膝施与愿印,坐姿呈右舒相,右脚掌踏一莲花,台座上的莲花瓣立体精致,两旁另开两朵小莲花。此等大尺寸造像及工艺水平,非官家不可企及,应为中原地区汉藏风格莲花手观音之精品。


清早期   御制金髹木胎作菩萨像  高 121 公分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耗时八十九年建成,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距北京仅有180公里,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所组成,占地564万平方米,也是清帝为了安抚塞外边疆少数民族,以及巩固国家统一之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外八庙为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始自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终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陆续建成。


清朝时,承德与北京共有四十座直属理藩院的寺庙,京城三十二座,承德八座,因承德地处北京与长城以外,故称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这八庙涵盖了拉萨布达拉宫的气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雄伟、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访者还能一睹新疆伊犁固尔扎庙的身影,及世界最大的木制千手千眼观世音像,集结了汉、满、蒙三大民族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的精华。1994年12月,外八庙与承德避暑山庄皆正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尊清代金髹木胎观音菩萨坐像应来自清朝皇家寺庙或承德外八庙,因其体型硕大,适合陈设于大型寺庙中。菩萨全身施以金箔,底层髹以朱漆,漆灰混合施于麻布上,附着质地良好,漆、灰、布、金漆、金箔多层工序,精细严谨,若非御制不会如此。开脸尤其一目可识,结合了汉满蒙三族血统特色。这样的脸相为康、雍、乾颠峰时期所特有,表现出清朝皇室对民族融合之用心及重视。


菩萨高华冠,高发髻,双耳垂肩,配戴两只耳珰雕琢精美,华冠后方两侧宝缯,双盘跏趺,足边饰有缨络,左手食指捻拇指,似安慰印与禅定印,手指、手掌有力,且有长形指甲,显出菩萨之美韵,女性之柔感。衣饰线条流畅,高贵端重,底座华丽,为仰覆双层莲瓣台座,工整大气,莲花两瓣可分、可连,整器与菩萨共逾121公分高,气势摄人。


宋十二 / 十三世紀木雕加彩观音菩萨半身像  



13,840,000 港币。此观音菩萨雕像工艺超卓,有别于释迦牟尼,璎珞华带满饰一身,展现菩萨庄严神圣。从深雕衣褶、瑰丽佩饰、尚存华彩,可设想昔时置满绘壁画之寺中坛前,立于一众描金加彩佛纸罗汉之间,是何其宏伟庄观。


金元两朝,上等雕塑皆为木雕,刷涂底料再施色添彩,嵌石贴金,以显尊贵。如此硕大造像,则须採拼雕,以竹或木质榫卯固定。十一至十三世纪佛寺,至今仍存不少,见证故时建筑、绘画、雕塑的辉煌结合。



北魏   石雕释迦牟尼佛立像  


 

高88厘米; 宽36厘米; 长17厘米。外衣边缘刻画出起伏较大的几字形褶皱,身体两侧的衣裾显著外侈。两前臂缺失,当右手皆无畏印,左手结予愿印,通体散发静谧宽厚的气质。 此尊石释迦牟尼为北魏末期山东地区造像风格,其面容清秀,神态庄严,慈祥温和。佛头顶肉髻浑圆,满布圆形螺髪。五官线条硬朗分明,双目低垂,微微弯曲,鼻梁挺拔,嘴含笑意;双耳硕大,与螺髪俨然一体。身躯修长,着通肩式袈裟,袈裟衣领厚实,两襟下垂至胸腹部围合成 U 字形,形成有宽窄变化的片状结构,其中右襟在腹部呈月牙状外翻后搭于左臂上,袈裟垂领中露出的僧只支自左肩斜向右胁。   


造像中佛头髪髻细密的圆颗粒状,似为表现经典所说如来的「八万四千发相」。螺形髪髻源于中印度贵霜王朝的马图拉佛像,其外形符合佛教经典的记述。该类髪髻于 5 世纪中叶就已出现在中原北部,在东魏北齐之际成为主流造型,并持续到隋代。佛身所著袈裟为棱角状双领下垂式,此类造型相对较少,已知最早的实物为北魏神龟元年孙宝憘造像,另有北魏正光六年贾智渊夫妻造像碑的造型最为典型。


从雕刻技法上看,这一时期佛像的袈裟宽大厚实,衣褶大多呈清晰的棱角状。这种棱角状的衣褶有阳刻和阴刻两种形式。阴刻与阳刻的棱角状衣褶相互转化并组合,形成了山东北魏晚期佛像造像中袈裟衣褶的基本形式。此外,在此类佛像胸部的袈裟与僧只支之间以及在下垂的束带与袈裟之间都有明显的上下迭压关系,袈裟下摆与中层和内层的佛装间有也明显的层次。山东北魏晚期流行十余年的佛像袈裟造型的样式开始变化,厚重的棱角状衣褶逐渐让位于略微变薄、以阴线表现的衣褶样式。


山东佛教早在十六国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山东北部佛教石刻造像兴起于北魏正光年间,在较早的造像中,其风格与龙门宾阳中洞中佛立像式样有密切的联系。北魏迁都洛阳后,佛教造像在中原北方空前繁荣。有研究表明,山东北部北魏晚期造像是以洛阳地区的石刻造像为基础,并吸收定州金铜佛的造型因素而形成的。此尊佛像的年代大约为北魏晚期,上承北魏,下启东魏,可谓北齐造像风格之滥觞。


清乾隆  御笔《心经》御册


玉册共四片白玉,每面皆阴刻填金,背面是韦陀菩萨像。乾隆登上太上皇位后,每年要抄写《心经》二十八遍。



清乾隆  御制丁云鹏、徐世昌书《十八罗汉-心经》十二开图册(部分)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饰迦”致力于原创古董首饰设计,购买首饰等事宜请加微信洽谈。

古为今用,历久弥新


长按以上二维码可填加好友



推荐古玉鉴赏公众号:

古玉华光,源远流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