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未来生态金融建设背景下新金融是“场景+媒介+体验”模式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黄桷树金融 2022-08-05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未来生态金融建设背景下新金融是“场景+媒介+体验”模式

源:金融魅丽   

编选: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编辑:WE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导读:


生态金融是两种金融模式的融合,从客户需求的场景出发,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渠道,通过最合适的媒介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最佳的客户体验,而这种最佳的客户体验既包括了功能性的需求,同时也包括大量情感上的满足,生态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在于三点:场景、媒介、体验。


未来生态金融建设中,传统金融在寻找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什么呢?是产品加高黏性的场景,再加上互联网媒介,再加上高感体验,它等于生态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接下来,黄桷树金融工作室选取中国银行网络银行部副总经理董俊峰的一席发言,带您从生态金融的角度了解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发展脉络。


董俊峰在传统金融机构跟互联网最为接近的部门工作,他清晰描述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路径和原由。互联网从支付起步,获得客户流量和信任,积累大数据,再开发利用大数据进行直接撮合交易。从金融的外延服务,逐步走进了金融的核心。

马云曾说过:“我们做淘宝的目的不是为了卖货,而是获得所有零售的数据和制造业的数据。 ”从这一点看,马云是很有战略的企业家。


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不同的基因,正沿着两种路径发展。一个从高粘性的客户出发,挖掘客户需求,设计便利的交互性产品,极致体验特征非常明显。而传统的金融则是从产品端出发,创新产品之后推送给客户,却不能在互联网时代很好的抓住场景、强化体验。


董俊峰认为,两种金融模式融合正在打造一种新的生态金融,从客户需求的场景出发,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渠道,通过最合适的媒介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最佳的客户体验,而这种最佳的客户体验既包括了功能性的需求,同时也包括大量情感上的满足,生态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在于三点:场景、媒介、体验。



以下是中国银行网络银行部副总经理董俊峰在第十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上的发言实录:

今年9月24日,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先生在天津参加第18届国际监管官大会的时候有个致辞。我清晰记得他有一句话,他说道“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银行才能获得持久的成长动力。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阿里上市这件事情对传统的银行业来讲,它既不是福音,也不是梦魇,但它标志着一个E金融时代的来临。”这句话我反复地玩味,什么叫E金融时代。阿里上市包括蚂蚁金融的成立,还有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的诞生对我们传统银行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从事日常的工作是网络金融,所以会接触到互联网金融里很多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公司的,这两年大家谈天,一个特别的话题将会产生很多分歧,就是在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经常听到的一种论点是把这两者认为是楚河汉界,是对立的。


所以,创新是互联网金融新玩家的菜,不是传统金融的强项。传统金融在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讲,是落后行业的代表。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个人是很难苟同的。我今天汇报三个观点。

第一,从发展的趋势和视角来看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样的演进路径。

金融脱媒早就已经开始了,十年前,转接金融支付已经快速接入了金融服务的领域。


据统计支付机构每年处理的互联网在线支付的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5万亿。之后余额宝出现了,余额宝使支付宝这样的虚拟支付帐户金融服务场景进一步地向前延伸,拓展到了两高一低的服务,就是高流动性、高回报、低门槛这样的互联网理财新的领域。

随着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再往下走会出现什么,随着电商平台交易数据不断丰富,基于电商信用评价和基于信用分析的网络小贷开始出现。再往后走就出现了直接去撮合资金供求和投融资需求的P2P、众筹的平台。

所以,我们回顾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的历史,这一条金融脱媒的演进路线是十分清晰的,从互联网支付出发,以最高频度的交易黏性获得客户流量和客户信任。

在获得高频率客户黏性之后它会依托海量的用户基础,衍生出的一个庞大的虚拟帐户体系,去开展余额理财服务。再往后随着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生态圈的不断延伸和跨界,它会挖掘出网络投资、网络信贷这样的需求。我个人观点,互联网业态新兴核心是高频率需求带来的流量金融和场景金融。

第二、到底新金融业态和传统金融是什么关系?金融脱媒和互联网创新是否缔造了新金融?


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热议,给出了非常多的观点和结论,我觉得说新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还为时尚早。但如我开篇所引述田董事长所谈到的,互联网金融开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诸多金融市场新进入者的创新实践,实实在在地呈现出了非常多的趋势性变化和特点。我个人总结了五个特点:


1、创新的主体最初是从简单的去中介开始的,是去中介的外围,跑龙套的角色。但你发现它目前在不断往金融服务核心地带,向金融服务最中央舞台进军。它已经逐渐演化为跨界金融服务机构,直接扮演了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它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庞大的弱实名的虚拟支付帐户体系直接获客。

2、创新主体从流量经济,长尾,或者说屌丝市场培育出了虚拟金融信用体系。信用是金融最核心的灵魂。虚拟金融信用体系出现之后,它就会具备一个条件,成为直接撮合金融资源供求的新兴投融资平台和财富管理机构。

3、数字货币的出现,过去一年里我们见到比特币,后来有rapple,这些数字货币的出现,对以纸钞为代表的法定货币和以信用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实现了迭代。虚拟货币实现了跨主权货币诞生和虚拟财富跨时空价值交换。

4、金融产品的支点逐渐转移到从产品到场景,没有场景的创新是伪创新,场景是未来一段时间里金融聚焦的焦点,也是金融服务创新的赛点产品创新里不可缺少的是金融服务的互动性,通过和客户的情感交流,提升客户情感诉求的满足度。

5、金融资源流动标的物来看,以前我们讲金融电子化,这是一种纯粹的数字簿记的信息交换的概念,但目前我觉得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金融资源流动的标的物,已经从简单纯粹的信息交换变成有生动内涵的价值交换的载体。会从纯粹的数量媒介转而更有互动性内容和品质内容的媒介。

这种新的趋势出现无疑给传统金融市场注入活力和新的游戏规则。新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会从客户、服务出发,裹挟着大量的客户流量和黏性,利用这些黏性的优势和客户基础去慢慢地挖掘金融服务的空间,你会看到这种挖掘非常得自然。它的方向和我们是反的。

它的场景最贴近客户,社交的场景,电商购物的场景,搜索的场景,它对金融产品的频度和交互度更强,它的体验和媒介分布得更广,所以,它会不断从最靠近客户体验这一端实现跨界服务,从支付、理财、融资延伸到P2P和金融众筹。

我们是从传统金融产品出发的,希望把产品创新出来之后通过渠道推送给客户,销售给服务对象,你的方向和出发点和他们是反的。你的优势是产品的定制能力,渠道能力,你的客户基础,品牌基础,还有以前积累的存量交易数据、帐户数据,但你的弱势在于你是不是能在互联网时代很好地抓住场景,抓住媒介,强化体验。

两端方式不一样,但目标是一样的,怎么样在互联网金融生态打造能力,出发点不一样。如果纯粹对立为颠覆或谁取代谁的关系,我个人不认可。

传统金融从信用模式出发向生态迈进,而新金融创新者是从互联网流量入口启程,不断抽象和提炼金融服务的机会,这两个方向的探索最后会形成一种共鸣,形成新金融的主旋律。

信息时代,互联网金融插上了有无限想象空间的翅膀,生态金融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刚才我讲过,传统的金融服务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一种垂直销售模式,生态金融是从客户需求的场景出发,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渠道,通过最合适的媒介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最佳的客户体验,而这种最佳的客户体验既包括了功能性的需求,同时也包括大量情感上的满足,所以除了客户、渠道、产品、服务这些传统金融要素以外,或者把它叫做金融要素禀赋,生态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关健词我认为在于三点:场景、媒介、体验。


场景为王,到这个时代应该讲场景为王,场景决定了客户关系和销售机会持续性稳定和延展,而媒介是互联网时代超出了渠道这样的范畴,它和客户互动的全新工具和全新手段。体验,除了金融产品能提供功能性满足以外更关键的是你要去关注和呵护客户情感,满足他的心理诉求。


在这三方面,我们会觉得新兴互联网服务机构有它的优势。而且从互联网生态来讲更具有亲源性,从互联网支付到理财,再到投融资会是自然而然演进的过程。从商业和纯粹服务出发的金融创新,往往决定了在客户体验上更加彰显它的颠覆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创新服务没有经过长期的金融实践的考验,也没有经过顺周期和逆周期完整的风险周期的检验,所以,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对监管规则有选择性的漠视。

我最近看到央行潘功胜副行长的讲话,谈互联网金融并没有经历过长周期金融风险的洗礼。传统金融机构其实是以制度安排和金融监管规则为底线,在不断地去拥抱互联网。

在未来生态金融建设中,传统金融在寻找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什么呢?是产品加高黏性的场景,再加上互联网媒介,再加上高感体验,它等于生态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案例比比皆是。工行和建行在运营自己的电商平台,平安银行在构筑银行体系之外的一些互联网机构,比如陆金所、平安好车、平安好房,中国银行打造了金融级的开放平台,通过中银易商这样的互动合作平台在打造自金融、泛金融、非金融和易金融的全新跨界生态模式。

前两天我还看到光大银行的发布会,他们通过瑶瑶缴费,把后台跨平台缴费产品进行封装,开放给合作伙伴,凡此种种,都是在组织机制和服务模式上在体现从技术到资本这两个维度生态金融全新的尝试。所以,我们能够预判,今天的传统金融机构在未来一定会脱胎换骨。今天的宇宙大行在明天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转型中的传统金融机构、新兴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消费者、大公司客户、中小企业,把所有这些参与者通过场景连接在一起,再通过技术和资本双重放大,它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效应呢?在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跨境经济、倍数经济等经济范畴之间它会循环往复,最后制造出越来越生态金融的玩家。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汇报:作为客户,我们未来其实不一定真的需要传统金融服务,但未来我们一定在生态金融的海洋中翱翔。Eco-system是大家常用的词,后面加一个Finance,Eco-system Finace,生态金融会成为互联网时代金融的新常态。


注:本文章为黄桷树金融工作室从网络中精心挑选,仅供交流学术,分享心得,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敬请谅解,同时可联系黄桷树金融工作室,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黄桷树金融”,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感谢您的关注!!!

投稿邮箱:huangjsjr@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