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发布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黄桷树金融 2022-08-05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发布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作者:周东旭

编选: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编辑:Cassiopeia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导读:

2016年,中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G20议题,倡导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主持。在杭州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发展绿色金融达成重要共识,并对《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表示欢迎。该报告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性文件,对推动绿色金融主流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德国在担任G20主席期间决定继续讨论绿色金融议题。在刚刚结束的G20汉堡峰会上,研究小组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和改善环境数据可获得性的倡议写入《G20汉堡行动计划》。日前,德国已正式发布了研究小组提交汉堡峰会的《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G20杭州峰会就发展绿色金融向全球传递了积极的政策信号,帮助推动了全球绿色债券等市场的迅猛发展。2016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800亿美元,同比增长一倍多;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2017年上半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同比增速仍然达50%。一年来,包括中国、欧盟、法国、德国、英国、印尼、印度、墨西哥、阿根廷、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落实G20杭州峰会共识,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的政策措施和金融创新。


报告认为,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金融机构对环境因素可能转变为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且许多金融机构尚不具备识别环境风险和量化评估其影响的能力。报告指出,若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考虑环境因素,就可能无法对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进行适当定价,从而可能高估污染性和高排放行业的价值和投资机会,低估绿色行业的投资潜力,不利于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为鼓励金融业开展环境风险分析,报告提出了五项可选措施:提升对环境风险分析重要性的认识、改善环境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鼓励公共机构评估环境风险及其财务影响、评估并明确金融机构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的责任、加强金融业环境风险分析的能力建设。


报告强调,公共环境数据是金融业开展环境风险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所谓公共环境数据,是指由公共部门机构(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提供和报告,且能用于金融分析的环境数据。公共环境数据能够帮助金融和非金融企业评估各类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并识别绿色投资机会。报告给出了九类公共环境数据的例子。报告指出,由于多种原因,许多金融机构尚未有效利用公共环境数据。为改善公共环境数据的可得性和可用性,报告提出了四项可选措施:推动环境风险分析和环境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的共享、改善公共环境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支持联合国环境署和经合组织开发公共环境数据指南、各国在国内推动支持金融分析的公共环境数据共享。(完)


附件:


1.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中文).pdf

  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英文).pdf

2.增强金融决策的环境风险分析(英文).pdf

3.改善公共环境数据的可得性与可用性(英文).pdf

4.2017年绿色金融进展报告(英文).pdf


如想阅读报告全文,可前往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进行下载或在本文下进行留言,小编将尽快进行回复。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注:本文章及图片均为黄桷树金融工作室从网络中精心挑选,仅供交流学术,分享心得,非商业用途,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若有版权争议,敬请谅解,同时可联系黄桷树金融工作室,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黄桷树金融”,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感谢您的关注!!!

投稿邮箱:huangjsjr@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