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桷树金融•观点】黄英君: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支持“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保险要补短板促创新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黄桷树金融 2022-08-05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导读: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文件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对“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而保险作为“三农”领域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在当前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主要就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涉及到保险的一些方面做出阐述和解读。首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来看,文件指出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政策,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文件还首次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在农业保险方面,“保险+期货”的模式将是未来服务农业经济一种主要手段,但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在失业保险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关注失业保险和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最后,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总之,要充分发挥保险业在“三农”领域的风险保障优势和支持保护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以下正文,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将与您一起分享,也期待您在我们这篇公众号文章后留言,参与我们对于该主题的进一步讨论!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生产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改革开放以来第22个、新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于2020年2月5日正式发布,进一步凸显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这份重要文件明确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认为,要实现上述两大目标,“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保险作为“三农”领域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为十多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为农业增长、农村发展、农民保障等方面贡献了行业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在当前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保险业助力脱贫攻坚,仍然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文件全文约1万字,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2020年两大重点任务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并提出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保险作为和老百姓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进一步凸显“保险”与“三农”的关联性日益紧密,全文12次提到了保险(含医保2次、“银保担”1次作为简称提及)。针对保险业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我们从中央一号文件中主要涉及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就业保障和“银保担”等几个方面,做一些简单的阐释。


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

被提倡

关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中央一号文件第1部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提到:对特殊贫困群体,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第2部分“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中提出,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应当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

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正所谓老有所养,其实光有吃住等简单照料还不够,老人们更需要心灵上的关爱,以及内心世界中得到长期陪伴。互助式养老可谓正当其时,其以唤醒和提升老人生命活力作为养老的第一要素,通过运动、饮食、起居与情绪管理形成系统的健康生活指导方案。农村互助养老是基于农村传统的非正式互助网络,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等多元组织力量,将以居家的老年人为主的各类农村人力资源有序组织动员起来作为主要行动力量,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资金互助、服务互助、文化互助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提倡多形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改善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中央已经连续八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农村养老问题,与此同时也凸显了该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平均老龄化水平是16.7%,农村老龄化水平是18.5%,城市是14.3%。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农村60岁以上独居老人约占43.4%,远高于城市老人的29.8%。另外,据2016年民政部摸底排查,全国约有1600万农村留守老人需要照料。但是,城市化进程促使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421”家庭结构的形成,以致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而更为严重的是,未来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农村老龄人口数量将会不断增加,对农村养老服务需求也会逐渐增多。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而居,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几乎空白的现状,未来农村互助养老可以作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具体操作形式可以进一步探讨和优化。


进一步强调优化

“保险+期货”试点模式

在农业保险方面,中央一号文件第3部分“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指出,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第5部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强调要优先保障“三农”投入,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农业保险具有分散农业经营风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自2016年我国首次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以来,时至今日“保险+期货”已经是第五次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及。不过,今年的提法与往年相比略有些许变化。从2016年最初提出的“稳步扩大”,到2019年强调“扩大”,再到2020年的“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说明推行五年之久的“保险+期货”模式在试点规模和范围上已实现“稳步扩大”,而后期还需进一步“优化”试点模式。从实践运营中来看,我国在“保险+期货”试点的保费构成大部分来自于期货交易所的补贴,少部分来自农业农村部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基于我们的前期研究,未来需要建立一种可复制性的“保险+期货”服务农业经济模式,需要进一步稳定保费的资金来源。譬如,通过保险公司、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及农民(或农业合作社、供销社、农村信用社)共同协商合作的模式,促进“保险+期货”服务农业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目前尚未上市玉米、大豆的场内期权,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不得不通过复制期权在期货市场上频繁对冲风险,这样既影响交易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手续费等交易成本。基于此,建议推进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准许进行场内交易,规范农产品期权市场,使得农产品期权市场交易更加高效。


放宽失业保险申领条件

扩大就业保障范围

在就业保障方面,中央一号文件第3部分第五条“稳定农民工就业”强调,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放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领条件,提高农民工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关注失业保险和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预计对着力稳定农民工就业和劳动保障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优化“银保担”模式

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我们前期研究一直强调,农村金融的发展一定要关注保险对于信贷的支撑作用,不能脱离农村实践单一推进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工具以及担保、典当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尤其要关注农村资金互助社(会)和农业互助保险等形成合力的新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银保担”就是这种新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实践应用,中央一号文件第5部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指出,要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县域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是根据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提供的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而保险公司由于偿付能力远优于担保公司,银行信贷相当于是保险公司提供了保障,保险业在“银保担”模式中的作用显然是举足轻重的。更进一步地,由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特殊性,其实更应着力搭建一种全新的“政银保担企(户/社)”合作模式,政府部门搭台,银行、保险、担保机构以及农业企业(农户、合作社)协同推进,通过积极打造金融支持农业企业(包括专业养殖户/种植户、农业合作社)发展,不断加快探索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推动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农户、合作社)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政银保担企(户/社)”五方合作成效进一步扩大,实现增进信任、加强沟通、互利共赢。

保险业是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市场力量。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立足发挥保险业功能和作用,明确“三农”领域保险发展目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大病保险、民生保险等,创新保险扶贫体制机制,才能保证充分发挥保险业在“三农”领域的风险保障优势和支持保护作用,在助推脱贫攻坚收官战中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保险业需继续发挥风险保障功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简介

黄英君,男,1979年9月生,金融学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黄桷树金融工作室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成果鉴定专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咨询专家(并曾任原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教育后援专家,并曾参与《农业保险条例》制订并推动条例实施),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产业发展顾问,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优秀挂职干部,主持制订重庆市綦江区、渝北区等重庆市辖区内若干金融产业发展规划。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招标课题1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5项、其他类课题10余项,参与和主研国家级课题多项。已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民商法学》等全文转载;出版独立专著《机制设计与发展创新——破解中国农业保险困局》(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版)等3部,合著1部;参编教材3部等。学术旨趣在金融风险管理(侧重于方法论视角)、金融市场与公司投融资(侧重于与实务的结合)、保险与社会保障(侧重于医养结合模式等)、扶贫问题研究(基于金融扶贫问题的延伸性研究,诸如教育扶贫等)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以及金融领域实践运作资源,曾主持或参与重庆市金融领域重要实践项目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2015年,黄英君教授主导发起成立了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同步推出“黄桷树金融”微信公众号。2016年新年伊始,正式推出酝酿已久的“黄桷树金融Seminar”,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形式进行,每次有固定的主题讨论(Topic);与此同时,拟计划推出每年一度的“黄桷树金融Forum”。黄桷树金融Seminar和Forum,主题均围绕金融经济发展的理论热点和实践发展展开,立足理论,服务实践,目前在金融圈有着较大影响。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黄桷树金融•荐读】十年•十大经典并购案例解析

【黄桷树金融•观点】黄奇帆: 疫情下对中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改革的建议

【黄桷树金融•观点】国寿研究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及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黄桷树金融•观点】梁建章:隔离的经济账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疫情下的金融科技发展“危与机”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苏州率先出台10大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共度疫情难关!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银保监会 证监会 外汇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如何?——基于历史回顾的研究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中国未来40年的大趋势

注:本文章为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团队原创,图片为黄桷树金融工作室从网络中精心挑选,仅供交流学术,分享心得,非商业用途,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若有版权争议,敬请谅解,同时可联系黄桷树金融工作室,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黄桷树金融”,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感谢您的关注!!!

投稿邮箱:huangjsjr@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