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1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互联网人做到哪几点,才能在十年之后不失业?

2017-11-20 开发者技术前线

摘要:互联网公司本身结构比较扁平,管理岗位较少,我们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和技能储备,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过去十年,互联网的飞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岗位需求。然而事实上,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人才动态都显示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

首先要正视的事实是:整个行业的人才储备越来越充裕,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逐年提升,并且质量还越来越高。就拿 2016年的数据来说,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6 年有高校毕业生 765 万人,为历年最高;而与编程相关的专业毕业人数达到了总人数的 8% 以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专业也成为了近年来多所高校的热门专业,不仅每年申请人数众多,录取分数线在众多专业中名列前茅,同时转专业和旁听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加。 清华大学 2016 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转专业录取人数与申请人数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 1/40 。

其次,互联网行业的野蛮生长时期已经接近尾声。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基础招聘需求逐渐萎缩,BAT 等巨头企业 2016 年的校招需求数量均不足前两年巅峰时期的一半,与此相对的是对高端招聘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根据 100offer 全网平台的数据显示,2016年,企业在他们的平台共发出 40305 封面试邀请,其中高端人才的面邀占 12270 封;2017 年 1 月至今,企业共发出 29400 封面试邀请,其中高端人才的面邀占 13979 封。

企业给高端人才发送的面邀率从 2016 年的 30% 提高到了今年的 48%。(高端人才选取标准:职位描述中包含「资深、专家、CTO、产品总监、技术经理、senior」等关键词)

创业公司更是面临大批死亡和被收购的困境。以前几年火爆的垂直电商领域为例,随着淘宝、天猫等传统电商的成功,垂直领域的电商在 2014 年顺势而起,然而三年之后活下来的企业少之又少。而共享单车从异军突起到开始收割仅仅是 1 年半的时间。越来越短的行业周期很难继续为基础研发的工程师提供稳定大量的岗位需求。而创业公司的大规模倒闭也戳破了行业中的薪酬泡沫。

最后,科技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岗位的增加,相反,有时也会意味着岗位的减少。以测试为例,曾经测试都是以手动测试为主,而如今一二线互联网公司已鲜少见到手动测试,大多都是开发自动化测试工具的测试开发,因而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大幅度提高,而数量需求则大幅度减少。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如今,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很多支持类的研发岗位都有可能被效率更高的程序所代替,而专注人工智能的公司将会把相关技术在行业内大规模普及。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楚地得出结论:在需求侧趋于平稳,而供给侧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互联网人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除此之外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公司本身结构比较扁平,管理岗位较少,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和技能储备,才能在10年之后从激烈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呢?

以下是 100offer 通过咨询平台上的职业顾问,以及行业内的资深猎头,总结出的几点建议:

一、拓宽业务场景

我们会在很多场合听到对「精钻」这个词语的推崇,包括在职场上,我们常常听到前辈教导我们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但事实上,在某一方面做到万里挑一的大牛是一条可取的道路,却不是职业发展的唯一道路。

尤其是对于那些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是进入明星创业团队担任负责人的互联网人来说,在之前的积累过程中寻找机会尽量多地接触各类业务场景并寻找解决方案,可能是一条更可行的路径。

这里的业务场景分为大业务场景,也分为小业务场景。大业务场景即不同的细分行业,如电商、内容、视频、共享平台等等。我建议互联网人们在进行工作选择的时候不要被自己原先所属的细分领域太过限制,认为自己原来在电商公司以后也必须在电商公司。事实上,多去尝试不同领域的公司,去了解不同领域的公司有什么异同,对于互联网人更深入地理解技术是很有帮助的。

尤其是当今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某一细分领域很难在一个人 15-20 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如果之后又出现了新的细分市场,复合背景积累的经验会帮助互联网人快速切入到新的细分市场。

而小业务场景则是指同一个技术在同一家公司的不同业务范畴。攻坚某一领域是一条发展路径,横跨不只一个领域也是一条发展路径。这就需要互联网人们自己把握机会,不断跳出舒适区去承担新的业务和需求。

比如我们曾经服务过的一位候选人陈先生,他之前在 BAT 某公司任职 6 年,在不同的研发 team 都参与过项目,因此在广告、排序、推荐、NLP和用户行为研究领域都有一定经验,但却没有深入的研究。对此他自己也在跳槽的时候表示过担忧:「业务在哪儿需要就打到哪儿,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背景非常受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欢迎。在经过了几家面试之后,最终陈先生拿到了一家已经 D 轮融资的公司算法负责人的 offer,薪水也比之前有了大幅度提高。

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可以做到在某一方面非常精通,然后对其他方面有所了解,将自身培养成「T字型」人才。

二、把握职场节奏

在职场上有一个时间标准:3 年。 3 年时间,一定要在工作内容和职级上有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通过升职得到,也可以通过跳槽达成目标。

初入职场的 3 年,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夯实基础,此时基本处于「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这样的阶段。但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不能仅仅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不断思考为什么上级要布置这个任务,这个需求是怎么来的,用于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等等。

之后的 3 年,也就是职业生涯的 3-5 年,作为互联网人,需要达到一个小 leader 的层级,即带领一个小团队(可以仅仅有几个人),此时在上个阶段积累的经验和关于解决方案的各种想法的作用便凸显出来。而此时作为小团队负责人的角色,更多地需要关注上下游的逻辑,能够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工作经验的 5-8 年,此时已经进阶成了业务负责人,可以独立负责某一个产品,可以成功地推动产品从 0-1 的阶段,此时更多需要关注的便是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确保流程的按时交付。与此同时,更多地关注一些设计、运营方面的内容,会对进一步的晋升很有帮助。

最后一个阶段,即工作 10 年以上,此时达到总监或是更高的职位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而对于这个层次的要求,是对于整个行业能有比较清晰深入的判断,能够感知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为公司提前布局。

三、训练复合技能

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要尽量培养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例如演讲、写作等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些兼职机会,如主讲相关的直播课程、参考文章或书籍的撰写等。类似的机会在提供报酬的同时也会增加员工的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更有甚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相关文章之后,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开始合伙创业,有了更大的机遇。

就算没有这些额外的收益,复合技能的人才在公司内部也会受到青睐。

四、保持紧密沟通

根据以往服务候选人的经验来看,那些有意识在工作之余关注行业动态,积攒人脉资源,并且乐于与同行沟通的互联网人,往往在职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

一方面,互联网人可以通过这些方式随时评估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和优势。当行业的风向发生转变时,及时对自身查漏补缺,避免被时代抛弃。另一方面,人脉资源的积累,有时也能对自己下一次换工作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可见,行业信息、公司动态的互通有无对于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准确地把握行业动态有助于员工抓住一些转瞬即逝的机会。

而对于信息的获取,自己的朋友、前同事、公司 HR 还有靠谱的猎头、100offer 的职业顾问等,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展览、峰会等线下活动。尤其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技术方向,尽量积累一些人脉资源,一次有效的内推往往比海投简历更有效果。

总结:

经历了「全民创业」的疯狂和「资本寒冬」的洗礼后,互联网行业已逐渐进入规范期。创业公司倒闭潮、中大型公司裁员潮、中年职场危机...谁能想到那些十年前轻易就能找到工作的互联网人,会在十年后面临诸多职场困扰。

这更加给我们以警醒:时代的变化太快,为了在将来不被淘汰,互联网人们要从现在开始未雨绸缪,制定清晰的职业规划,把握节奏,全面综合发展,才能避免成为35岁以后被时代抛弃的人。

开发者技术前线 汇聚最新最热的技术干货,

职场动态,热点思维,和一线面经!

赞助方

优秀人才不缺工作机会,只缺适合自己的好机会。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精力从海量机会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个。100offer 会对平台上的人才和企业进行严格筛选,让「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公司」相遇。

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 100offer,谈谈你对下一份工作的期待。一周内,收到 5-10 个满足你要求的好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