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技术前线 ,汇集技术前线快讯和关注行业趋势,大厂干货,是开发者经历和成长的优秀指南。
当年的三本学渣,最后 6 家大厂还不是随便进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码农翻身 Author idea
点击上方“开发者技术前线”,选择“星标”
18:35 在看 真爱
来源:码农翻身 | 编辑: 可可
我是一名普通的三本大学生,自学开发,相继经历了外包,创业,合伙人跑路等一系列事情,从一开始对于计算机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拿到了一线互联网企业的 special offer,磕磕碰碰,一路走来,可谓辛酸苦辣。
我就读的专业偏计算机理论,当时感觉学校老师讲课的效率有点低,实践很少,平时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基本上课都是自己看书,偶尔听听老师讲的内容,然后就回宿舍敲代码。
到了下半学期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学校内在举行一场网页开发的比赛,我想做一个影评网站去试试,于是花了一个星期自学了HTML5和CSS3,然后又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学习了PHP这门语言。当时真的是第一次尝试做项目,没有任何经验,什么都不懂,几乎所有的功能点都是靠搜索来实现的。
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影评网站完成了,交上去参赛。比赛结果也不用猜测,连初选都没有通过。
但是那一次比赛却让我开拓了很多的知识视野,让我明白了前端和后端的差异,从那次比赛结束之后我就开始渐渐明白自己比较擅长的是后端开发这一技能了,于是就专心开始了自己的后端研发学习道路。
大一暑假,我也没闲着,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系统的自学了一遍Java和JavaScript,大二开学的时候,接了第一笔单子,居然是要求做一个电影影评系统,真是巧合!但是大一写的代码太差劲,业务又不一样,只能重写。
Java基础还不够扎实,所以还是用了PHP,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交货。
那一次交货之后,系统运行还不错,因此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信心。
大二下学期,和几个同学一起写了一套校园内的二手交易网站系统,想通过项目把刚学的Java EE练习一下。
一开始采用了“原始”的JSP技术,写得比较痛苦,后来看了马士兵老师的ssh教学视频,进行了系统重构。也正是因为这位老师的视频,让我对Java的热情大大高涨,可以说马士兵老师是我的Java方向学习的指路人了。 后来这个系统被某个老师看中了,把我们推去参加了比赛,最后进了省赛拿了个奖。
2017年,大三这一年可以说是整个大学里面改变了我最多的一年了。
大二暑假,我学习了当时热门框架的SpringBoot,,同时接了一个爬虫的项目,花了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后来通过客户的推荐和介绍,又接了一个单子,赚足了一学期所需要的生活费用,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没有向家里要过生活费了。
在学校里面接的单子多了,也开始有了一些名声。 有一天,学校里面有个创业团队开始找技术合伙人,用Java从事小程序的后端开发, 当时自己的课程也比较少,于是就答应了。
这是一个线上销售零食的平台,主要卖夜间零食。 后端一共只有两个人,采用了当时比较热的SpringCloud框架。
学期结束后,开发还没完成,学校不让留校,我们只好外边租了一间工作室,但不幸的是,工作室没有装修完善,房东将我们安排在了一间湖边的木屋里面。
那段时间里,天气寒冷刺骨,九个创始人挤在了三张床上睡觉(全男),九个人每天基本的伙食开销只在45-80块之间。
由于创始人是学生,我们也没好意思要什么报酬,当时就是觉得能学到东西就很满足了。就这样忙了一个多月,一个月下来瘦了大概7斤,那一个月的薪水大概就拿了500块钱左右。
大三下学期,我们回到了学校,通过我们的微信小程序在学校开始推广,当时尝试了很多种方式,结果发现模式不合理,于是对系统进行了修改,加入了商家合作功能,也找了很多的学校内爱做生意的同学进行入驻。
第一个月里面的盈利基本为两位数左右,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完善之后,小程序的收入达到了四位数,订单量开始渐渐提升。
当时自己和队友们也没有太关注线下的实际运营,每天都在后台维护系统,学习技术知识,迭代开发新功能,也就导致了后边的一起事件发生。
由于当时在学校里面触碰到了某些同乡会组织的利益,一天晚上,被他们叫去了“喝茶”(一群人围着你,强迫停止营业,不然就......,只能说这里面的水太深了......)。线下的业务就这样被砍断了,线上的系统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后边团队成员也开始出现了分派,不知不觉,大家就这样解散了....
2018年的四月初,我和原来的研发团队成员拿着这个小程序应用去参加了好几场省赛,连续拿了好多的奖项和荣誉,但是这些对于我来说都不过是一些虚有的称呼罢了。
我自己挺喜欢造轮子的,在团队解散以后,就开始造各种各样的轮子,这个爱好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习惯直接对招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轮子保存在码云上: https://gitee.com/IdeaHome_admin
即将要步入社会找实习了,是时候对自己的能力做一次重新的定位和检测了。
我发现大学曾经学过的数据结构,算法,网络,操作系统这些知识基本上都忘记的差不多了,于是又投入时间将这些基础知识打扎实。之后在广州尝试投递了两家中型规模的游戏公司,有一家给了offer,但是当时并没有答应(主要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打游戏),便继续花时间投入在了JVM,操作系统等知识的学习和总结上了。
有一次遇上了深圳的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招聘实习生,当时面试官了解了我之前造轮子和在校经历之后立马给出了Offer。
从原来创业公司到互联网企业,无论是从技术还是规范方面都有很高的一个提升,这也扩展了我很多的视野。现在很感谢当初带我进门的面试官,将我放在了一个重点项目组,进入公司之后,便被分配到了一个千万级数据量的项目中,当时在由于时间紧迫,逼着自己学习了很多的新知识然后就开始进入实战中了,后边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同事们开始对我认可,逐渐分配了越来越难的任务给我这边。
2018-12 互联网寒冬,公司因为业务发展不太好,必须裁掉一部分人员,我因为手头项目刚刚完工,被划入到了“优化"名单之中,就是上午还在修bug,下午就被裁掉了的那种。
秋招已经结束,这个期间段裁掉了我,让我一下子生活变得十分迷茫,没有了稳定的收入,加上互联网寒冬就业困难趋势愈发严重,经历了裁员之后的我心态可以说是异常焦虑。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后边似乎又想通了, 在大学里面就可以靠接单子养活自己的我,怎么现在变得如此的焦虑了呢?
于是我靠着人脉又去接了好几份毕业设计的单子,花了大概三周的时间赚来了足够的生活费用,然后开始静下心来准备春招。
从2018年12月中旬到2019年的2月中旬,每天都在坚持写博客输出,知识思维导图总结,看一些经典书籍,期间也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边总结了大概100篇博文左右:
2019年2月,春招开始展开了,这段时间里面各大厂开始大面积招聘应届生岗位,我一共面试了6家大厂,最后6进4出,在考虑了多方面因素之后,选择了其中的一家给出Special Offer的研发岗位。
互联网寒冬,加上春招竞争激烈, 从裁员到重新拿到Offer, 这段经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面试之前我找了很多身边做架构的前辈们请教,很多人都和我说扎实的基本非常重要,大厂的面试更加注重的是深度而不只是广度。
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基本上每周都会抽些时间来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新技术的学习,并且进行一些博客的记录,花了很多的时间总结了很多宝贵的思维导图, 例如:
netty思维导图
(友情提示:可点开放大看)
可能个人总结的某些点还是有些许的不到位,希望读者们愿意帮我指出修正。类似的思维导图我还有很多,都放在了gitee上边,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一波或者star一下:
https://gitee.com/IdeaHome_admin/programmer_repository/tree/master
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的爱折腾加上一些好的运气,让我在春招寒冬中逆流而上吧。自己也因为创业的那段经历,改变了自己很多的价值观,未来的路还很长,以后的生活会更加起伏不定,只能为了目标而不断奋斗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