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色动能释放!成都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产量上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8月6日上午,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简称“重汽成商”)厂区道路上,刚刚下线的新能源重卡穿梭其间,技术人员驾驶车辆进行产品性能测试,待各项参数达标之后便驶向产品停放区。目前,企业产品停放区排满了即将销售的新能源重卡、轻卡等产品,就在这一天,又有一批全新采购的零部件运抵企业,随即投向产线。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车间


上半年,公司新能源重卡和轻卡的产量与订单量实现双增长,其中,新能源产品累计实现超3亿元产值。下半年将抢抓订单生产,拓宽产品海内外市场销路。

——重汽成商相关负责人说道


上半年成都制造业基本面,不止汽车产业释放绿色动能。上半年成都动力电池及新型储能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锂电池产量增长近三倍


通体绿色的车身、宽大的车厢、充电只需1-2小时,换电只需5分钟……近年来,来自重汽成商的纯电动自卸车和纯电动搅拌车行驶在成都大街小巷。


重汽成商在青白江拥有两个厂区,车间采取柔性生产方式,布局了西南地区商用车领域规模最大的总装线下线,既能生产传统燃油车,也能生产新能源汽车。在企业车间,每天可实现5分钟下线一台重卡,3分半钟下线一台轻卡。每下线一台新车均要经过技术人员调试,然后停靠到产品停放区等待发货。


“目前,公司新能源车主要有纯电、混动、氢燃料等产品系列,覆盖轻型、中型、重型三大类别,已面向市场推出了针对渣土运输、混凝土搅拌、港口运输、干线物流、冷链物流等应用场景的产品,成都市场占比较大。”


重汽成商相关负责人说,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产量和销量实现同比增长,新能源重卡产量占比最大,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产值超3亿元。


产量增长动能来自哪里?重汽成商相关负责人介绍,订单需求推动企业产量提升


“今年5月,我们联合希迪智驾与蒙古的矿山客户签订了一批智慧矿卡订单,打响了智慧新能源商用车出口‘第一枪’。”


该负责人介绍,除了出口业务外,新能源车订单主要来自成都、上海、湖南、山东、福建等地,上半年一直在抢抓国内外订单生产,推动产量实现同比增长。


在成都的汽车产业版图中,不少生产燃油车的车企近年来也转型升级生产新能源汽车,初步形成涵盖高中低端乘用车、大中小微型客车、重中轻微型货车以及各类专用车的产品体系。上半年,除了重汽成商外,成都大运汽车、领克汽车成都工厂等车企产线均持续下线新能源车,推动本地新能源车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市场需求牵引,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成都车企保持既有车型生产,也推动新车型放量,这些都成为上半年成都新能源车产量提升的主要动力来源。


来自政策的刺激也成为一大助力因素。据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执行秘书长李海文介绍,今年3月出台的《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对整车企业研发或导入新能源车型(含二类底盘)并投产上市实现销售的,给予单个车型最高5000万元的产销奖励。李海文说,政策还给予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奖励,比如,鼓励支持整车企业、零部件总成企业联动行业商协会等单位引入零部件供应商。


“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50%,而产量的提升直接推动公司营收增长。”


成都中建材总经理潘锦功说道,今年1-7月,公司碲化镉发电玻璃产量同比增速达210.86%,尤其是上半年产量占比最大。


晶硅和碲化镉薄膜是成都光伏产业的主要技术路线。成都中建材研制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分为不同的尺寸,产品主要应用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


“产品的尺寸、色彩、透光度等均可实现定制化生产,可以替代传统建材,让当下的建筑既满足建筑功能,又满足美学功能,还实现节能环保。”潘锦功举例说道,在成都,一块1.92平方米的碲化镉发电玻璃一年的发电量大约是270度,它每生产1度电仅排放11克二氧化碳,能耗远低于其他发电方式,“在成都绿色转型发展背景下,给企业产品带来更多应用机会。”


谈及如何扩大企业产能?潘锦功说,技术创新是关键


“今年新开发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岩瓦系列,以模块化装配式的方式丰富了碲化镉发电玻璃与建筑结合的形式,以此提升产品应用率。”潘锦功说,下半年研发投入会扩大,继续提升发电玻璃转化效率。


另一家光伏企业——通威太阳能(组件)金堂智能制造生产线,一片片太阳能组件产品持续下线,这是通威布局的西南首家GW级光伏组件工厂生产场景。通威太阳能(组件)金堂基地的定位是,建成后形成年产16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产品生产能力。在成都市双流区,通威还将投资20GW光伏组件项目。


上半年成都锂电池产品产量实现增长,这背后一批大企业发挥支撑作用。中创新航成都一期项目自投产以来就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城经济圈内的一些车企成为企业下游客户,比如,领克汽车成都工厂、重庆长安汽车等,客户产量提升刺激了其锂电池产品生产。


对中创新航而言,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如何争取更多订单?据了解,技术突破成为企业的一个发力点。今年4月,中创新航全球首发的“顶流”圆柱电池在上海车展首次亮相,该项产品的前期关键技术研发就来自成都。


成都还吸引蜂巢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璞泰来、巴莫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扩大成都动力电池产业“朋友圈”。蜂巢能源即将在下半年投产,这意味着,成都动力电池产业将再添绿色动能。


来源:成都商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