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油轮爆炸沉没,我们该追问什么?
“桑吉”号事故
2018年1月6日,伊朗属巴拿马籍油轮“桑吉”号(Sanchi)与香港籍货船“长峰水晶”号(CF Crystal)在东海相撞。撞击点位于在长江口以东约260公里处。“桑吉”轮迅速起火,船上32人(伊朗籍30人,孟加拉籍2人)全部失联。"长峰水晶"货轮上的 21名船员所幸获救。
此后,“桑吉号”火势愈发失控,并向东南方向漂移。由于火势猛烈、有毒气体弥漫、天气恶劣、能见度低,救援工作一度受阻。中方救援人员冒险登船搜救,只抢运出两具遗体,带回了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
1月14日上午,“桑吉号” 突然发生爆燃,火焰冲上800-1000米高空。四小时后,桑吉号沉没。溢油面积突增数倍,出现长达10海里,宽1-4海里的油污带,仍在燃烧。
失联的伊朗和孟加拉船员,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
专家表示,本次事故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凝析油泄漏事件”。桑吉号一旦沉没,船载的凝析油如果在未来数月、数年计的时间内缓释流入东海,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本次事故发生地点为中日敏感海域,碰撞事件起因被疑与密集的渔业作业有关。而向韩国、中国等国家出售作为天然气副产品的凝析油,是伊朗绕过西方制裁的重要贸易形式。伊朗国内的动荡局势甚至特朗普的强硬对伊政策,也不可避免地被牵扯进来。
漏油事件将造成多大环境问题?怎么监控?怎么解决?对东海生态环境和渔业会有什么影响?两船相撞的撞击原因又是什么?如何索赔?都值得我们持续追问。
救援人员登船
危险的凝析油
“桑吉”号载有13.6万吨凝析油,从伊朗出发前往韩国。碰撞为什么会发生,目前还没有定论。
从2014年起,绕过制裁的“漏洞”式凝析油贸易给伊朗带来了可贵的经济来源。各国从事国际的海运船员都十分幸苦,一般为家里的顶梁柱。在得知无人生还的噩耗后,伊朗船员家属在新闻发布会上情绪失控。伊朗定于1月15日全国哀悼一日。
凝析油(condensate oil)不是大家熟知的褐色、粘稠原油,而是一种透明的、接近无味的浅褐色的超轻型油。凝析油主要成分为由丙烷,丁烷,戊烷或己烷(3-6个碳原子)组成,也可含二氧化碳,硫化氢,芳烃和环烷烃等杂质(impurity),经常作为天然气生产中的副产物出现。正是因此,即使面对石油禁运的制裁,在不违反对字面意思的前提下,伊朗得以向中国及其他能源饥渴的亚洲市场以“天然气副产物”的名义出售凝析油(1)。
“桑吉”号所载的凝析油卡塔尔与伊朗海域的北-南帕斯(South Pars/North Dome)气田,含有较高的硫化物,一旦大规模挥发、发生燃爆,对人体危害极大。伊朗船上的海员,也许在撞击后不久,就在大火与毒烟中痛苦地殒命……
“最坏的情况”
我们熟知的原油泄漏后,会困杀海鱼、海鸟,造成迅速可见的惨剧。而凝析油对海洋生物的伤害方式与原油不同,其最大危害可能是慢性、隐性的。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esse)引述驻阿拉斯加、漏油问题的学者斯坦纳(Richard Steiner)表示(2):
“与原油不同,凝析油在溢出时不会形成传统的浮油。相反,它会产生一种海洋中不可见的有毒水下油气。与东海这些碳氢化合物接触的鲸鱼,海豚,海鸟,鱼类和浮游生物将迅速死亡,或者发生生理损伤,生殖衰竭和慢性疾病等亚致死性损伤(sub-lethal injuries)。
“该地区也是许多大型鱼类的重要产卵场所,这些鱼类的卵和幼体无疑暴露在有毒化合物中。恰恰是没有传统的表面浮油,并不意味着影响最小,虽然泄漏的毒性阶段可能只持续几个月,但对人的伤害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本次事故的危害很大程度上决于凝析油的泄漏量。一旦无色无味的凝析油混入海水,检测与遏制都十分困难,只能等待凝析油自然稀释或挥发。
目前已知的凝析油海上泄漏事件通常涉及不超过一吨的油量,各国都没有处理大规模凝析油的经验。常规的化学分散剂等,本身也具有一定毒性。原油可以在自然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而凝析油会杀死分解石油的微生物。
中国水科院环评与环保首席科学家沈新强表示(来源《新京报》),凝析油伴随沉船落入水底后,“很多因素不可控,工作不好展开” “未被燃烧分解的凝析油可能通过物理手段回收”。
虽然一部分的凝析油在爆燃中消耗、进入大气。考虑到到沉没前的船身状况堪忧,即使13.6万吨凝析油中,只有一、两成泄露到水中,情况也令人悲观(5)。
桑吉号倾覆前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凝析油以外,“桑吉”号还可能有超过近1000吨的燃油——重型柴油。虽然不如凝析油易燃易爆,但重型柴油是造成污染最严重的油类之一(6)。
外媒担忧,鉴于一周的燃烧和最后的爆炸,没有任何货舱或燃料舱能保持完整,因此未燃的凝析油和重型柴油,全部都会释放入海。虽然海水稀释与洋流,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两种油可能缓慢、长期地混入海中,长期造成局部影响,“就像埋下了定时炸弹”(5)。
在一周的艰难救援中,各方都在担心“桑吉”号会倾覆沉没。南安普敦大学国家海洋中心的西蒙·博克索尔(Boxall)在BBC的节目采访众说,桑吉号一旦沉没,船载油将在未来数月、甚至以年计的时间流入海洋,造成慢性污染(3)。就连《环球时报》也称沉船为“最坏的情况”。
现在,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燃烧的海面油污
东海之殇
海洋生态系统是层层嵌合的链条网。也许我们看不到大规模的海洋动物死亡,但某些关键浮游生物的消散,就有可能埋下崩塌的祸根。东海的生态在长三角排污之下已经越变越糟,又面临过度捕捞的重重压力。任何一次大规模漏油、任何一种油,都可能打破原本脆弱的平衡。
英、美专家表示,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桑吉”号沉没的危害堪比1989年阿拉斯加港湾漏油事件。1989年3月24日午夜,埃克森油轮瓦迪兹号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触礁,4万1千立方米的原油泄漏。当地鱼类和野生动物大量消亡,渔民赖以生存的捕鱼业不复存在。埃克森公司花费了近二十亿美元清理水面,支付了数以百万计的赔偿金额,至今官司还没打完。而威廉王子港的海水下面,还有藏着没有消散的原油,成为美国近代环境历史的最大耻辱。那一片冰冷而美丽的海水,“永远都不可能恢复原样”(7)。
阿拉斯加漏油清理
2011年中海油渤海湾(蓬莱19-3)溢油事故发生后,大约7%的渤海海水收到污染,劣四类海水面积高达840平方公里,海洋生态至今没有恢复。事发地渔业、海水养殖业遭到重创。企业对污染实况的隐瞒,让媒体对真相的探寻与追责、渔民的维权之路举步维艰。而渤海之滨的每一次赤潮,都能让人回忆起当年的噩梦。
2011年渤海湾事故报道(来源:腾讯网)
“桑吉”号油轮已经沉没,除了作业和打捞,我们急切地想知道凝析油泄漏的程度及影响。有多少油进入了海中?会有哪些影响?希望有关方面及时能公开监测和评估结果。
两艘巨轮到底为什么碰撞?是人为操作失误,还是为了躲避其他船只?虽然事发地点敏感,涉及多国,公众也希望看到全面的调查与追责。每一次的环境事故,都需要让公众知情。只有吸取教训,才是为生命负责,无论是为人还是海里的生灵。
《环时》热评一览
尽卷疏帘通水气,静听密罟得鱼声。此时的东海,又到了黄花鱼、刀鱼、白腹鲭的越冬的季节。
年复一年,灰鲸、座头鲸、露脊鲸也从这里游弋而过,完成祖祖辈辈的迁徙。在它们看来,海就是家,没有政治、没有国界。
它们从来没有做错什么。
BBC《蓝色星球II》
https://www.afp.com/en/news/15/china-races-tackle-expanding-oil-spill-after-tanker-sinks-doc-wo6ms3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2692853
http://www.greenpeace.org/eastasia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news/asiapacific/oil-tanker-s-sinking-off-china-raises-environmental-fears-9862348
https://www.nytimes.com/2014/08/13/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with-a-natural-gas-byproduct-iran-sidesteps-oil-sanctions.html?_ga=2.6632251.82535258.1516052246-2108044952.1496920297
https://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8/01/oil-tanker-sanchi-accident-china-condensate-explosion-s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