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只小小双鱼盘,竟藏着7000年的中国文化!

小素 上海龙华素斋 2019-09-22

鱼是人类最早的图腾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鱼为纹饰不仅代表了幸福美好、年年有余,更具有鱼符信契、诚信为商,鱼跃龙门、金科高中的美好寓意。唐宋以后,文人多喜欢在文房中置双鱼洗,以观鱼乐、养心游心。元代后佛教八宝文化又给双鱼赋予了新意。


▲ 书画 / 韩敏



壹   原始图腾,丰收多产

鱼纹是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图案纹饰之一,在中国仰韶文化的彩陶中就有大量的发现,其中最著名是1955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


一般考古和人类学家都认为,这些陶器上出现的鱼纹和网纹的图案应当与早期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渔猎和采集,到了新石器时代逐渐开始营村聚落,才有了农业生产。鱼纹不仅代表着以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更是早期先民聚落文化的一种信仰图腾。

▲ 仰韶文化早期半坡型彩陶人面鱼纹盘

现藏国家博物馆

▲ 仰韶文化早期半坡型彩陶鱼纹折腹钵

现藏国家博物馆

到了商周时代,许多与水有关的青铜器具上的图案仍多采用鱼纹。其中比较著名的是1963年在山东省肥城县孙楼公社小王庄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鱼龙纹盘。汉代以后,双鱼扁壶、双鱼铜镜等以双鱼为造型的器具开始大量出现。

▲ 春秋时期青铜鱼龙纹盘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时至今日以鱼作为一种吉祥寓意,仍然是许多中国人的普遍共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鱼为主题的木板年画。

古人利用文字谐音,使鱼的主题更具有美好的生活寓意。比如:鱼音“余”,鲶鱼的“鲶”与“年”谐音,两条鲶鱼在一起,就表示“年年有余”;鲑鱼的“鲑”与“贵”谐音,鲑鱼纹样便喻意“富贵有余”。


鱼纹与其他图样相配,演绎出更多美好含义。如鲤鱼的“鲤”与“利”谐音,渔翁钓得鲤鱼就成了“渔翁得利”;鱼与莲相伴,就是“连年有余”;鲤鱼在龙门前跃起,预示鲤鱼跳过龙门,将化为龙,表示“登科进士”;金鱼在池塘中游动,便寓意“金玉满堂”。

贰   鱼书符契,诚信之本

盛唐诗人王昌龄《独游》:“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到了晚唐李商隐闲居洛阳时作《寄令狐郎中》,又云:“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这两首诗中的“双鲤”并不是真正的鲤鱼,而是形若鲤鱼的信函,诗人以此代指书信。经学者考证,大概从大唐贞观年开始,民间就使用厚茧纸制信函,其形状如同鲤鱼,两面俱画鳞甲,腹中可以藏书,故名曰“鲤鱼函”。


而以鲤鱼为信使,大抵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讲:“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这首烹鱼得书的民歌,铺衍出了鲤鱼传书的故事。到了唐代孟浩然的《送王大校书》也说得很明白:“尺书如不吝,还望鲤鱼传。”独孤及《送何员外使湖南》亦曰:“王程尚未复,莫遣鲤鱼稀。”自此以后书信也唤作“鱼书”,信使也被雅称为“鱼雁”、“鸿鳞”。


鱼不仅作为一种书信函传的象征,在隋唐两代鱼更是一种信契文化的代表。

《隋书·高祖纪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又《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

政府和地方官吏之间,常用一种三寸长铜质鱼形物,作为彼此联系凭证,上铸文字分成两半,一存政府,一由官吏本人收藏,调动人事时就合符为证。官吏出入宫廷门证,也作鱼形,通称“鱼符”。所以后世也以“铜鱼符”、“铜符”作为郡县长官或官职的代称。


另外在唐代还有一种镀金的铜锁钥,一般也都雕铸成鱼形,称为“鱼钥”。其用意是以鱼目日夜不闭,可以防止盗窃。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官民皆通的制度,上至王宫城门,下及首饰箱箧,无不使用取鱼形而为。


▲ 唐中晚期神策军调兵铜鱼符

香港佳士得拍卖资讯2012年刊

后来的商贾喜欢佩戴鱼坠子,也是取鱼符信契、诚信为商的寓意。而一般的士人举子喜欢佩戴鱼形玉佩则是出于“鱼跃龙门”、金科高中的美好祝愿。

▲ 宋代鱼莲巾环

现藏国家博物馆

叁   鱼戏之乐,逍遥自在

《庄子》中的“濠梁之辩”、“濠梁观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名的故事,记载的是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水桥上的一次哲理对话。

▲ 画作 / 陈佩秋


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说:

鲦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

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

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抛开哲学层面的物我相观,古人从庄子这里体会到更多地是对于逍遥和自由的一种思辨。


庄子有时直接把“游”字和“心”字结合起来,将自由称为“游心”,比如在《人间世》中他讲要“乘物以游心”,在《德充符》中他讲要“游心乎德之和”,在《应帝王》讲“游心于淡”。反观濠梁观鱼本身,借鱼乐为旨对物我的体验、对人性本真的探究,都是要导人修心、养心,最终追求的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自由,也就是游心。


魏晋以后,士人的这种观鱼之趣更是集中体现在文房水洗的造型上。我们今天能看到最古老的双鱼纹瓷器,是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特大双鱼纹洗。其装饰的表现形式主要还是线条刻划。同时期在陕西出土的三国时期蜀国双鱼纹铜洗虽然质地与之不同,但其造型和装饰工艺上仍然是比较统一的。

▲ 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特大双鱼纹洗

现藏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

▲ 三国时期蜀国双鱼纹铜洗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去年中央电视台有一档非常有名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拿出来的镇馆之宝就是“何家村遗宝”。在这其中,鎏金双鱼纹银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文物。这个碗内底采用捶揲法制作出突出的鲵、鱼,周围衬以水草,水草也为捶揲制成,纹饰鎏金,鱼尾、鱼鳍等细部使用錾刻和线刻手法加工。整体造型从平面走向立体,和之前我们所见的三国时期的双鱼洗线条雕刻制法有了很大的进步。

▲ 唐代鎏金双鱼纹银碗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非常重要的是唐代的制瓷工艺出现了模印贴花的装饰技法,这就是一种模仿金银器中的捶制镶嵌技术的方法,可以制造出浮雕的立体效果。这个技艺在后来的两宋制瓷中大量应用,我们今天看到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南宋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纹洗就是这种工艺的代表作。这件器物敞口、折沿、圈足。洗心内塑贴两条游鱼,外壁刻凸菊瓣纹一周。口沿两侧各有两个穿孔,相互对应,可用于穿饰金属提环,以便于提携。此器釉色青翠,塑贴鱼纹清晰,是南宋龙泉窑的精品。2014年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南宋龙泉窑官窑双鱼纹洗,成交价260.19万人民币

▲ 南宋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纹洗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肆   佛眼慈视,八宝瑞祥

从元代开始,藏传佛教逐渐进入内地并影响中土佛教的艺术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佛教八宝元素的推广。


八宝,又称八瑞相、八吉祥,依次为宝瓶、宝盖、双鱼、莲花、右旋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相传释迦牟尼诞生时,天上献下种种供品,此八宝即为天人所供,又有说八宝代表释迦牟尼成佛时身上的八个部位,并各有喻意。

1. 宝瓶代表佛的颈,因佛法皆从佛口中流出,故宝瓶又为教法、教理的化身,既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露、福智圆满、永生不死;


2. 伞盖代表佛顶,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


3. 双鱼代表佛之双目,代表佛眼慈视众生,又为智慧的表征;


4. 莲花代表佛的舌头,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5. 法螺代表佛的三条颈纹,象征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


6. 吉祥结代表佛的心,又称为无尽结,此结无首无端,代表佛心法无尽;


7. 尊胜幢代表佛无上正等正觉,是为佛教的胜利;


8. 法轮代表佛的手掌,象征佛法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熄灭。


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又以八宝双鱼纹饰最为突出,其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髓,又被赋予了佛教文化的内涵。


八宝中的“鱼”为金鱼,藏语音为“塞尔聂”,因多绘制为双鱼形,故有“双鱼”之名。“双鱼”在藏传佛教中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寓意,代表着佛眼慈视,放眼亮光、抛弃无明。


《甘丹达杰林寺法事经典》中这样描述:“它们带着一切皆知的慧眼在海面浮出,并在利他之水中游动,象征方便与智慧两者的结合。它们的金眼就是互利(利他利己),它们挥动鱼翅覆盖四周。愿吉祥宝鱼赐福于十方。” “双鱼”在水中自由畅快地游动,象征着自由与解脱,象征着佛法无边、阳光普照。

▲ 清中期御制漆金八宝法器

北京翰海2015秋季拍卖会

从仰韶文化到礼乐文明,从何家村遗宝到宋代名窑,从世俗美好到佛教智慧。这一只小小的双鱼盘,竟藏了7000年的中国文化。

文/子峯   编辑/礼路




龙华香棕礼盒

火热抢购中

不论是祝福学子登科

或是商贾诚信生财

或是文人雅士文玩自得

或是善男信女礼佛修身


这份香粽礼盒都是你不能错过的佳品!


限量发行 188元/盒

(含龙泉双鱼洗一只,龙华香棕十只)


此双鱼纹龙泉窑洗造型古朴规整,胎釉坚密匀净,制作工艺符合古制,以南宋标准制品。高4.5厘米,口径17.5厘米, 底径10.5厘米。


龙华素斋线下门店

龙华寺门店、圆明讲堂门店现已开售


龙华素斋网上商城

5月20日淘宝商城和微信商城即将开售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龙华素斋 官方微信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