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锡中青年文艺名家丨王梦晗:沉心静气写众生万相



初见王梦晗,她正在无锡美术馆内为她的个展《写相——王梦晗中国国家画院学习汇报展》做着忙碌的准备,举手投足间,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静敏锐气质,一如她笔下的人物,朴实稚拙中夹带着一股浓烈的野性张力。


理工家庭开出艺术之花

王梦晗的父母至亲都是理科出身,多从事医生、工程师职业,唯独王梦晗从小喜欢写字画画,用她的话说,这份传承大概来自于“文艺范”的医生外婆。幸运的是,她的爱好不仅得到了家人支持,还遇见了非常好的开蒙老师。这位从南艺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带着她,从速写素描到国画经典,让她一头扎进了绘画的世界,从此心无旁骛地爱上了中国画。


△ 美院教师 46x68.5cm 2021


高考志愿填报时,王梦晗面临两个选择,南京艺术学院或者北京服装学院。家人出于就业考虑倾向于后者,她却遵从内心坚定地奔赴南艺美术学院,就读国画人物专业,直至研究生毕业。2016年8月,王梦晗回到家乡,进入无锡美术馆成为一名专职画家。


△ 最后一公里——文化展演下乡行 189x192cm2021


回想从前,王梦晗笑着说,中学时看到“数理化”就头疼,别人的草稿本上满是公式解法,而她的尽是些信手涂鸦。头顶呼呼的风扇、七扭八歪的桌椅、为人刻板的女老师……都成了她绘画的对象,“那些在功课里受的气,一股脑儿被我发泄在画里。十三四岁少言寡语的少年时代,画画是我唯一擅长的表达方式。”也是从那时开始,王梦晗逐渐确立了未来以绘画作为职业的人生目标。


拨云见日回归写意初心

从本科时期开始,王梦晗马不停蹄地从少数民族画到都市人物,从写意画到工笔,最后又逐渐回到写意。


大二那年,也是青藏铁路通车第二年,王梦晗坐着火车去往拉萨。这次旅行给她的绘画生涯烙下深刻印记。她常常在清晨跟随当地人去转经、喝酥油茶,他们黝黑的面孔、厚重的服饰以及那些叮当作响的配饰,令她心动不已,创作的题材也就顺势落在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在前期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中,她尝试了写意、线描、工笔等多种表现方式,创作了一批例如:《轮回》《藏民》《大凉山》《凉山女》《早茶》等作品。


△ 早茶 纸本水墨2013 180x97


通过这批作品,借助民族题材,更快速地去理解和把握笔墨造型之间的关系,锻炼笔墨,提升造型敏感度。


△ 法相红云 180x197cm 2017


随后的一系列工笔创作如:《一床一梦》《伊人惊梦》《缱系列》等作品也逐步开展。


△ 一床一梦系列6 70x47cm 纸本设色 2015

△ 一床一梦系列9 70x47cm 纸本设色 2016

△ 一床一梦系列10 70x47cm 纸本设色 2016


在看过众多的男性艺术家对于女性题材的表达后,王梦晗愈发地产生了对于女性视角的阐述欲望,在画面中诉说那些微妙的、女性自我对话中的柔情,以及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性别的认知和理解。在她看来,应对这样的题材,工笔既能精准触及她想表达的,又在气质上与女性题材相契合,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载体。

在那些日夜勾线染色的时光里,她的内心还是丢不下写意,日常的训练也是围绕写意开展,但又觉着还有许多问题琢磨不透,生怕唐突间提笔的不满意,令人兴致寥寥。

2019年9月,王梦晗赴京参加“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课堂上,老师要求大家每日写生。于是也就有了《王梦晗中国国家画院学习汇报展》。


△ 写意人物之一 189x48.5cm 2021


王梦晗介绍,她从这批课堂写生作品中挑选了八件作品参展。其中,有的完成度很高,有的不太成熟,有的则明显带有探索实验的痕迹。于她而言,它们是学习的经历,更是绘画路上一个新的起点,“从这里开始我更明确了心中所想,清晰了自我追求,且能够更畅然地追求写意的意趣,更坦荡地用画笔书写我的志向。


释放潜力不断觉知自我

画画之余,王梦晗也热爱运动,瑜伽游泳坚持了很多年,这几年又在尝试滑雪拳击和攀岩。“大学时和同学一起练瑜珈,坚持到现在的只有我一个。”王梦晗说。


△ 画展间隙 138x69cm 2021


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拳击运动,“一见钟情”倾心至今,“有时候卡壳画不下去了,就会放下画笔去锻练,再回到画室时,整个人就很放松,心里更没有负担。”运动的训练更像是一场跟自我的对话,枯燥机械式的基础动作,最终会在擂台上变成保护自己的壁垒,在水下变成享受另一个世界的渠道,在雪场上变成最靠近飞翔的助力。通过这种磨砺所得到的,也是王梦晗在她绘画生涯中的所求——“这些东西让我觉得很真实,像拳头一样打在脸上,痛”。运动让她不断了解自己的潜能,挖掘潜力,保持清醒。更清醒地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作品。

 

△ 写生人物之四 138x68cm 2019

△ 写生人物之五 138x68cm 2019


在时光流转中,画画已然成为王梦晗生命的一部分。年幼时学画,她的周末消磨在公园里,花在笔尖,开在纸上,落在心里;进了大学,她的画桌面对着一面窗,早起趴在案上写晨课时,阳光一寸一寸从笔间滑走,镂刻成最好的岁月;而后,她在爱好里遇见职业,亦算是一份荣幸;关于将来,她说:“未来的路,更希望能够坚守一份自我觉知”。



艺术家简介


王梦晗,1989年生于徐州,师从周京新教授。201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无锡美术馆(无锡市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获奖经历

· 2021 作品入选“百年华彩——2012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

· 2021 作品获得“首届倪云林全国美术作品展”入会资格

· 2021 作品入选《艺术百家》江苏省优秀青年美术家提名展

· 2021 作品入选“丝路·新纽带——中国画青年扶持计划双年展”

· 2019 作品获“中国第二届插画艺术展”入会资格

· 2019 作品入选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

· 2017 作品入选第二届“江苏美术奖”美术作品展览

· 2017 作品入选第三届江苏省文华美术奖,优秀美术作品展

· 2017 作品入选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

· 2016 作品入选“丝绸之路 翰墨通渭”首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 2014 作品获“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 2013 作品入选 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 2012 作品入选“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展

· 2010 作品入选江苏省第三次新人新作展,获佳作奖

参展经历

· 2019 地理志——徐州籍中青年水墨邀请展

· 2018 她视界——当代女画家邀请展

· 2017 “运河风情”中国运河城市美术作品展

· 2017 “金陵新脉·花的声音——江苏省青年女艺术家作品提名展”

· 2017 都市童话——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人物画提名展

· 2016.5 “工行记”——新生代工笔画家作品展 第二回

· 2015.10 “写意一族”学术邀请展第四回 (北京今日美术馆)

· 2014.11 “写意一族”学术邀请展第三回

· 2014.3 “花开六尘”女艺术家作品展

· 2014.3 “三月花会”女画家展

· 2013.12 “写意一族”学术邀请展第二回

· 2012.11 “写意一族”学术邀请展

· 2012.3 “彤管流芳——三月画会”女性画展

· 2011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交流展

公共收藏

上海中国画院,无锡博物院,无锡美术馆



策划:殷国新、韩玲

文字:张庆

供图:王梦晗

排版:幽倩

往期推荐

江阴篇丨深入生活实际 书写美丽无锡

以“非遗”之名,行“创新”之举,这场研讨会共话“惠山泥人传承和创新”

喜讯丨市文联人才培养获2021年全省文联工作创新奖

经典赏析 | 跟着沈周逛江南,感受文人清雅

宜兴篇丨深入生活实际 书写美丽无锡

杜小刚会见参加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无锡代表:让现代文明典范成为无锡最鲜明标识



无锡文艺界

荟萃文坛精英 力推原创佳作

注重文化底蕴 追求高雅品位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