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锡的自豪指向——无锡的地域性格、人文个性与卓绝辉煌的历史文化成果(二)

陆永基 无锡文艺界 2023-12-18

编者按



去年12月,市文联积极响应市委提出的要把城市当作艺术馆来打造的要求,组织专家学者就“山水之间如何做好艺术文章”进行咨询、研讨,与会专家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原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陆永基提出,无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要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并在会后将所思所想整理成文。


今天,我们将他的主要观点分六期连续刊出,欢迎大家就本话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同时,市文联根据市党代会、市人代会的要求,拟定了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若干课题(点击征稿启事查看),欢迎大家积极来稿,并将在本公众号陆续刊登。






(接上篇,点击上篇查看)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该甘愿承认,无锡没有值得自豪的,特有的历史文化了呢?


不是,而且完全不是。


无锡不仅有值得自豪的特有的历史文化,且成果卓绝辉煌。在质量上、品格上,深度上、影响力上都出类拔萃,超过不少早就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在整个中国都该属翘楚之列。


其形象可用8个字概括:清操独秉,兀然奇峰。


问题在于,无锡这些真正值得自豪的,特有的历史文化,不同于那些显性的,容易被人直观认识的类型——譬如三星堆呀、古长城呀,乐山大佛呀,山西晋祠呀,敦煌石窟呀,王家大院呀,平遥古城呀等等。


无锡特有的历史文化,更多的是偏向于非直观的意义深蕴性类型——这也是造成无锡人自豪意识容易有起伏性的原因之一——并且带有鲜明的地域性格与人文个性特征。


这个初一听,好像有点玄乎。但如果一一列举出来并细加阐述,也就是说,有些指向性提示,或许就会有说服力,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说这些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无锡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版图上的位置究竟如何?


这一点,比较直接、客观的衡量就是行政建制。


无锡在行政建制上地位一直很低,就苏南几个城市来比,是最低的。


南京就不必说了,那是六朝故都。镇江古称京口,曾是江苏的省会城市。苏州、常州至少没有低于过州府的位置。无锡呢,一直是县,而且很多时候还都被常州管辖的。


这里面,无锡有个很大的憋屈,或者说被一个人有意无意地坑了,那个人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画像


泰伯落脚无锡梅里,并在梅里建立了最初的吴国都城。历经19代 ,吴国的国力已经相当强盛,新的吴王是阖闾。阖闾当上吴王属于篡位,而暗中支持他的就是伍子胥。所以,阖闾对伍子胥特别倚重。  

          

伍子胥是个公报私仇的典型,甚至是个害国贼(他的母国是楚国,因为他的父亲和兄长被当时的楚平王杀害,他就对楚国特别仇恨,带着孙武来到吴国,发愤要借吴国来灭了楚国,以报杀父杀兄之仇。后来吴王果然灭了楚国。楚平王当时早死了,可伍子胥不罢休,竟然从坟墓里挖出了楚平王的尸体,还鞭尸数百下,以解心头之恨。由此,伍子胥后来还被称为中国盗墓贼的鼻祖)。


伍子胥此人还有点神神鬼鬼的。他说:都城必须有险可守,根据天象和风水,梅里这个地方无险可守,“乃危亡之地也”,而他看上的姑苏则非常好。


这样,阖闾就听他的话,将都城迁往了姑苏。


大家都知道,一旦哪个地方成为了都城,那么很多的资源都会朝这个地方倾斜。所以,自这以后,无锡梅里就开始式微,而姑苏就开始越来越繁荣了。


后来,很多有识之士,对梅里和姑苏的地理情况作了对比——这不是在现、当代,而是在古代就有了——认为恰恰无锡梅里风水很好且有险可守,而姑苏远不如梅里。甚至认为吴国之所以灭亡,跟都城从梅里迁往姑苏大有关系。


 ▲无锡梅里


但有什么办法呢,这都已经成了既定事实了。如果没有伍子胥出的那个鬼主意,那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就会变成“上有天堂下有锡杭”了,根本就没苏州什么事。


无锡梅里式微之后,就再也没有受到过特别的重视。这样,无锡不管怎样,也一直被限定在“县”这个很低的行政建制上,资源倾斜这样的好事从来轮不到无锡。






但无锡并没有因此而自甘沉沦。


无锡毕竟是吴国的发祥地。泰伯南奔,一路肯定到达过很多的地方,之所以会选择无锡梅里,或者说无锡梅里会接纳这个流亡的,不仅没有任何权势资源,甚至会招惹麻烦的泰伯,并且独具慧眼地拥戴他,和他一起,做出了那么多开创性的辉煌业绩,定然有着基因本源性的东西。


这东西就是特有的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泰伯固然给无锡带了很多的惠泽,譬如中原文明,譬如他“三让”的道德操守等等。但更宏观的,该是无锡特有的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成就了泰伯,成就了吴国。


说地域性格可以。说人文个性,有人可能会说,泰伯来到无锡的时候,无锡还是一个蛮荒之地,土著民甚至都没有开化,所谓“荆蛮之地”,谈得上什么人文呢?


我很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中原人将无锡这些地方称为“荆蛮之地”,我觉得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其一、中原人的傲慢:当时的中原地区因为在社会形态上显得比较发达,常常对没有认识的地方采取鄙视的态度,从某种角度看,这种傲慢也带有无知的性质;


其二、中原人的自然称呼:“蛮”本意是不文明,但意义后来也有转化。譬如古代中国人将外国、外民族称作胡、蛮、夷、戎、狄等等——“南蛮,北狄,西戎,东夷”。这不一定完全是贬低他们不文明,而只是一种中性的自然称呼。否则,也就没有赵灵王“学习胡服骑射以成七国之雄”的典故了。


事实上,即使在当时,外国、外民族的文明程度也有很高的。去看看埃及的金字塔和卡纳克神庙也就知道了。特别是卡纳克神庙。建造于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相当于中国的商朝时期。


商朝标志性的文明是青铜器,非常了不起。可埃及的卡纳克神庙也实在是太壮观了,里面大柱、神堂、方尖碑和许多精美的浮雕,都让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134根石质的大柱,其中 12根都有20多米高,非常庄伟,浮雕也美轮美奂。其文明成就完全能同商朝的青铜器相媲美。


▲卡纳克神庙


就是无锡所在的太湖流域地区,在泰伯到来之时,也根本不是毫无开化的状况。


这一点,看看史前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就知道了。








良渚文化的产生距今已有1万2千多年。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相当进步。稻谷有籼、粳稻之分,并普遍使用石犁、石镰。


良渚文化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都达到较高水平。


尤其是琢制的玉器,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玉器上的纹饰主题神人兽面纹,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就是文字的雏形,在形体上也都早于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有句话,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这“上帝”不该是指西方所说的“上帝”,而该是最浩瀚宇宙的视角。


在宇宙眼里,人类不管将历史研究得多么透彻,有着多么高深的见解,都是很幼稚的。


因为宇宙的奥秘是无法穷尽的。


你以为将人类的起源以及文明的发展都阐述得非常科学非常具有逻辑性了,甚至还知道地球曾经有过多次的生物大毁灭,知道大冰河时期等等。但宇宙是无限的,时空也是无限的,在宇宙眼里,地球连颗微尘都算不上,更何况生息于地球上的人类了。


你说,人类起源是什么什么,那你知道什么什么的之前又是什么?而且,这什么什么的之前,是没有穷尽的,是永远看不到它的源头的。


这可能有点扯远了,也有点虚无主义了。现在还是拉回来,就一些实际问题说明一下。


这里所要说明的就是:无锡就基因本源而言,似乎就有着它特有的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



“基因本源”是个借用词,我对它的严谨性还不是很有把握。只是觉得,就宇宙奥秘的无法穷尽性而言,这个说法应该有点道理,至少不能全然排斥。中国古代的《易经》里也早有相关性的一些论述,可以借鉴。


至于无锡带有“基因本源”性的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是怎么形成的?——那该是一个需要非常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尤其还需要借助很多至今没被完全发掘出来的带有历史记忆和历史实证的东西,其难度近乎对生命诸多奇妙现象的真正合理的解释。


比较便捷的方法,可以从泰伯奔吴的背景和无锡梅里在创建吴国的种种作为上去寻找源头,因为这是无锡最早见诸文字的历史人文记载。


事实上,下面我将粗浅概括的无锡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的那些特征,很多都来自于此。


但我总觉得这似乎还远远不够。


因为泰伯奔吴之时,无锡就应该早已存在基因本源性的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了:良渚文化已有1万2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该有多少未被发掘出的历史、人文事件?


而良渚文化之前也还该有更早的源头。泰伯的到来,只是对其起了丰富、提升的作用。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记载和历史实证的匮乏,暂时还没有完善可靠的方法准确地去前溯源头、探究规律。  

     

然而,这些特有的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毕竟有着确凿的客观存在性,所以,并不影响我们对其进行价值的考量。


此外,我也想到,此类基因本源性的东西,其特殊的意义,乃至特殊的美感,或许就在于它难以确探的神秘性。


这样,我们目前只能对无锡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的一些较为外显的特征作些粗浅的概括,而且确定是不全面、不精准的。


因为这些特征是有变动、进化、累积、淘汰性质的。


同时也该看到,这些外显的特征往往也是其内在的本质,就形式与内容而言是有一致性的。


初步归纳了一下,无锡的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似有以下几个特征:审时度势的通达性、放眼天下的宏观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随时俗的先觉性、敢为人先的独创性、经世致用的务实性(这些特征,其他地域也有参差显现,但无锡尤其突出且集中)。


证明这些的,便是无锡所创造出的许多清操独秉、兀然奇峰式的卓绝辉煌的历史文化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特征相对比较抽象,对应所创造的历史文化成果,并非全然准位绝对契合,该有动态的统观和悟会。笔者在此提出,更有抛砖引玉的本意。



(待续)


文字:陆永基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推荐

无锡的自豪指向——无锡的地域性格、人文个性与卓绝辉煌的历史文化成果(二)

线上观展|艺术凤凰2022——张新权油画新作展  

以文抗疫|无锡战疫诗歌选篇(二)

一曲《如愿》 为无锡加油!我和艺术的故事|

无锡中青年文艺名家 | 蒋君慧:在书法中寻找自我



无锡文艺界

荟萃文坛精英 力推原创佳作

注重文化底蕴 追求高雅品位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