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勺园的历史:一部《红楼梦》的浓缩精华

2017-09-21 zhx 一塔湖图的燕园

新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房产忘不了


古今庄园今何在


大学、公园和景点



话说明朝万历年间,米芾的后裔,书画家米万钟在北京海淀,如今北大勺园所在地,圈了一块地建园林,以“海淀之水滥觞一勺”之意,起名为“勺园”。


米万钟在江南做过县令,特别喜欢江南水乡,新建的勺园具有江南水乡风格。


《春明梦余录》描述了勺园的景观:“海淀米太仆勺园,园仅百亩,一望尽水,长堤大桥,幽事曲榭,路穷则舟,舟穷则廊,高柳掩之,一望弥际。”

“旁为李戚畹园,巨丽之甚,然游者必称米园焉。”

勺园旁边是皇亲李氏的畹园,虽然十分宏伟漂亮,但游玩的人不说畹园,必谈勺园。


勺园成为明朝末年北京最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

万历至天启年间,京都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皆到米氏三园(勺园、漫园、湛园)游览。

京都名流皆赞:米家有四奇,即园、灯、石、童。


对于勺园,当时京城文人骚客这样赞叹:

米家一奇

 

一奇奇是米家园,不比人间墅与村

天与山川共赏会,人将鱼鸟共寒温

莫非地转昆仑圃,定是池非阿耨源

试想主人游涉日,仙耶佛耶任评论



米万钟于万历四十五年手绘《勺园修褉图》

此图现藏北大图书馆


米万钟自己写了一首七律《海淀勺园》诗,便是他对造园构想的揭示和对园景的概括。

海淀勺园

 米万钟


幽居卜筑藕花间,半掩柴扉日日闲

新竹移来宜作径,长松老去好成关

绕堤尽是苍烟护,旁舍都将碧水环

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败家石搬运事件过后,米万钟被削籍夺职,米家开始衰落。

后来魏忠贤倒台,米万钟得到起用,但当时的朝廷,政治腐朽,内忧外患,米万钟终究回天乏力。不久积劳成疾去世,终年59岁。


(详情→勺园主人米万钟趣事


个人命运受家族命运影响,家族命运决定于国家命运。 在宏大的历史车轮面前,个人和家族的力量是渺小的。

在明清改朝换代之时,米家勺园逐渐衰落荒废……

虽然米万钟的儿子米寿都、孙子米汉雯很为祖上争光,做过清廷的县令,但那时勺园早已换了主人……


米家勺园的历史,就是一部缩小版的红楼梦。


到了清初,勺园已“荒落不堪”(摘自《燕园史话》)。

清初,王崇简在《米友石先生诗序》中说:“……残陇荒陂、烟横草蔓……嗟乎!四十年来沧桑生死之变,可胜悲哉……”。




1


康熙年间,清廷在勺园旧址上,重建弘雅园,为郑亲王邸第。



2


嘉庆年间,弘雅园收归内务府,改作集贤院,即“文职各衙门堂官的公寓”,就是“从城里赶来的上朝官员落脚休息的地方”。



3


1860年,集贤院同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

 


4


民国初年,勺园旧址被燕京大学购得,用作校园用地。



5


80年代后,北京大学在勺园故址上修建了如今可见的留学生楼群。



6

勺园重获新生

如今,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早已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在它的旧址上现代化楼群平地而起。

经过历史的大跨度,勺园又重新成为接待外国宾客的场所,有“小联合国”的美称。


 


 

——关于弘雅园。历史记载并不多,但介绍弘雅园这一节时总有一件事必定会被提及,那就是在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王室第一次派特使马噶尔尼出使中国,当时使团的住所就恰恰被安排在弘雅园。这一事件在中国官方档案和使团成员回忆录中均有记载。而从当时使团秘书斯当东和马噶尔尼本人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大约可以知道弘雅园的建筑布局——“园径蜿蜒,小溪环一岛,小林种杂树,间有青草地,高下不齐,顽石乱堆”,“屋舍则堂厢环对,各为庭院”。

——如今,勺园成为了北大校园中专门接待外国学者和留学生的地方。历史兜兜转转仿佛又回到了原地,情景和时空奇妙交错和重叠。



思 无 邪    无 涯年轻时学,为了理想中年学习,补充营养学习到老,一种境界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请分享给朋友~关注公众号,留言互动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