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清华毕业生离开北京的背后:落户太难,去留尴尬

2017-12-22 zhx 博雅数据库

清华、北大历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留京比例逐年下跌:本科生2016年较2014下降幅度达30%,研究生跌幅17.8%;清华本科生留京比例仅1/5。


清北毕业生留京比例↓


离开北京的学生,大部分去了深圳和杭州。有下列原因:①雾霾②华为、腾讯、网易。

但,最大的原因是:③落户北京越来越难


1政策收紧,落户越来越难


拿到北京户口有多难?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落户都困难!


【2017年新闻】

“老师也劝我们,如果用人单位不给落户,就先不要草率签下‘三方’协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陈希对记者说。

在北京上了7年学,现在却得打道回府,感觉挺没面子的。”陈希叹了口气,她打算回重庆发展。


“有户口才有归属感,才有坚持留在北京的意愿。”陈希的同学娄倩也曾陷入焦虑。研究生期间,她一直在某房企实习。然而几个月前,她却被告知转正后“解决不了户口”。对此无法接受的娄倩只好重新踏上求职路,所幸她赶上了某高中补录编制内语文教师的“末班车”,拿到了北京市民的“入场券”。


对此,用人单位同样顾虑重重。由于无法确定是否能申请进京指标,当有询问时,只能回复“不承诺”“不保证”,失去了许多优秀应聘者。


2户口指标大幅骤减


北京户口指标大幅骤减趋势始于2015年。

2014年:北京人社局负责人表示,进京指标不超过1万人。

2015年:引进指标不超过9000人,各中央单位在2014年基础上指标压缩17%。

2016年:只减不增。具体指标未公布。

2017年:总量封顶。具体指标未公布。


总量封顶以两个刚性指标作为考量。

《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到2020年,北京人口总量必须控制在2300万以内;

到2020年,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要比2014年下降15%。


3对人才筛选更加严格


引进人才标准更严:

严控6城区引进规模。严格控制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这6个主城区的引进。

严控禁限产业引进毕业生。以业选人,在禁限产业方面严控引进毕业生。

根据《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食品制造、纺织服装、汽车制造、批发零售等行业都属于禁止新建和扩建范围。也就是说,这些产业都属于严控落户外地生源的行业。

以“落户”吸引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每年人才引进,都会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人才引进目录。比如,此前几年,服务业人才、IT类、工程技术类都算是紧缺人才,但现在退出了紧缺之列。


4积分制度会非常严格


“总量封顶”会对相对中低端,以及不属于北京四个中心领域的专业人才产生影响,这类人才或许会离开北京。


积分落户制度会非常严格。它必须为‘总量封顶’的目标服务,以‘总量封顶’形成倒逼机制,从而进一步修订积分落户制度本身。


5留下?离开?去留都尴尬


以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毕业生为例:

就业4大热门:IT务业20.8%,教育19.1%,金融业13.76%,公共管理17.5%。累加合计:71.2%。


教育、公共管理:考公务员,进入机关事业学校,可直接落户。但收入低买不起房。

IT业、金融:收入高,但属于企业。积分落户,或在央企论资排辈等指标,就像那根萝卜,看得到,吃不到。


清华本科生留京比例只有北大的一半。因为清华从事制造业的较多,教育、金融少,因此去机关事业人数少。


留下,没户口。

离开?不甘心。

去留都尴尬!



6硕士博士组团抢本科生饭碗



因为北京户口,所以出现了这个引起轰动、热议的新闻事件:

人大附中招聘老师,清华、北大、人大的硕士、博士抢着应聘


部分名单如下▼

这些硕士博士为什么一定要留在北京?

二三线城市,容纳不了在北京淬炼过的灵魂?


你们这么干,本科生怎么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28hcwia9&width=500&height=375&auto=0

▲如没有指标,积分留京几乎没可能

👉 图解北京积分落户,可能只有一丝丝希望

👉 化学学院2017届:本科生落户北京困难

👉 清北学子逃离北京,去了哪儿?

👉 物理地空国关国发院北大第五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