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薪普遍超10万,深造超5成——985名校2018届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博雅数据库 博雅数据库 2022-03-19

最近,各大知名高校相继了公布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其中39所985高校中,仅剩几所暂未公布。

本科生大多选择深造

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规模与上届几乎持平,本科以深造为主、就业为辅,深造率几乎保持稳定。除华南理工低于40%外,大部分名校本科深造率超过了5成。

国内升学率:微涨,仅很小一部分高校略跌。

境外留学率:小幅下跌,仅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个别大学出现了增长。


本科生以就业为辅
研究生以就业为主

本科生主要流向:IT业、制造业、金融、公共管理、商务服务、教育。

硕士主要从事:IT业、制造业、科研、教育、金融、公共管理。

博士主要从事:科研、教育。


(▲哈工大毕业生就业行业)

大多数毕业生流向北上广一线城市

各大高校毕业生中签约较多的单位主要包括各大知名互联网公司、大型央企、重要科研机、世界 500 强企业。


(▲西安交大毕业生就业重点单位)

除武大、华科毕业生首选工作地点为广东外,大部分毕业生首选本地省市,去北上广、长三角等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也较多 。

C9高校中,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有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西部地区就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则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总体来看,大多数顶尖高校毕业生流向了北上广深等地。

华为依然是接受各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企业

华为依然是接受名校毕业生最多的企业,虽然2018年华为的招聘人数少于2017年。

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成为选调生

选择成为选调生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很多高校都有上百人选择成为选调生。

如,👉南京大学2018届考取公务员450人,选调生192人。

👉东南大学 ,共115 人考取选调生,选调生数量较往年实现倍增。

👉浙江大学,共有 302 人进入选调生队伍。

👉西安交通大学 ,全校共有 107 名毕业生被录取为选调生和公务员。

👉武汉大学,共632人进入机关工作。

👉北京大学,21.5%的签约就业毕业生从事公共管理,共566人。2018年共29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60余个市(区)来校进行选调生招录或专项人才引进工作,其中,457人签约成为定向选调生,选调生签约人数最多的院系是软微、法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硕士是各地选调生的主力军,占比高达78.34%。

就业年薪普遍超10万元

数据显示,这些重点高校毕业生们普遍年薪超过10万元,其中研究生普遍要高于本科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721 名被调查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为 15.31 万元。其中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 10.58 万元,硕士毕业生平均年薪 16.10 万元;博士毕业生平均年薪 18.31 万元。

北京理工大学

有超过两成的本科生年薪在 15 万元以上,近一成的本科生年薪在 20 万以上。硕士生:近五成硕士毕业生年薪超过 15 万,超过两成的硕士生年薪在 20 万以上。七成以上博士生年薪超过 15 万,超过四成的博士生年薪每年在 20 万以上。

南开大学

本科生平均月薪 7406 元,研究生平均月薪 9725 元。相比 2017 届,2018 届毕业生月均收入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本科生平均薪酬增长 328 元/月,涨幅 4.63%;研究生平均薪酬增长 1937 元/月,涨幅 24.87%。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生的平均年薪为 7.28 万元。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薪为11.98 万元。

中南大学

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 6842 元、8546 元和 11545 元。

本科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学院是建筑学院(9080 元),较低的学院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5764 元)。专业层面,较高的专业是城乡规划(9785 元)、市场营销(9781 元),较低的专业是应用物理学(5643 元)、生物制药(5660元)。

电子科技大学

本科生初始年薪平均为 10.6 万元,其中年薪 8 万元及以上的比例为 67.63%。其中,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安全)等 15 个专业的平均初始年薪高于全校平均值。

各校就业数据信息量较大,正在陆续整理……

先睹为快→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