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中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2%留鄂,月薪7273元

点击关注👉 博雅数据库 2022-03-19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武汉,教育部直属“211 工程” 、“双 一流”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政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如下:

一、2020届就业
2020 届毕业生共 8253 人。
  • 本科毕业生 4365 人,男女比例1:2.78。湖北生源24.81%。
  • 硕士毕业生 3682 人,
  • 博士毕业生 206 人。

2020 届本科毕业生中,
  • 公费师范生 1248 人。
    其中数学与 应用数学专业(15.06%)、化学专业(12.02%)人数占比相对较高。
  • 普通师范生 513 人。
    其中音乐学专业(14.23%)、体育教育专业(12.48%)和英语专业(12.28%) 人数占比相对较高。
  • 非师范生 2604 人。

截止 2020 年 8 月 31 日),初次就业率为 72.65%。
  •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 72.07%,其中公费师范生1248人全部协议就业。
  • 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 73.30%(其中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73.11%、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76.70%)。
注:初次就业率虽然不高,但自由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较少,数据十分真实,没有水分,极具参考价值。

其中本科生就业明细如下:

2020 年底, 就业率为 89.51%。
  • 本科生落实就业去向 3826 人,就业率为 88.56%(公费师范 生为 100%,普通本科生为 83.92%);
  • 研究生落实就业去向 3593 人,就业率为 90.57%(博士研究生为 98.48%,硕士研究生为 90.16%)。
相较于初次就业率有较大幅 度的提高,部分毕业生就业有明显延迟的趋向,“慢就业”、“缓就业”趋势明显。

2020 届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共 2257 人,占比 27.35%。
二、深造情况
1、国内升学
有 1096 名毕业生国内升学深造。
  • 其中本科毕业生中共有 877 人。
  • 硕士毕业生中,共有 219 人。
部分升学高校如下:
2、境外留学
有 243 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留学
其中 本科毕业生 224 人,硕士毕业生 15 人,博士毕业生 4 人。
部分留学高校如下:

3、本科生深造情况
公费师范生1248人,全部协议就业。
非公共计3117人,非公深造情况如下:
4、非公保研情况
根据学校2020届推免公示:保研名单:391人。
保研率12.54%。
考研率15.59%。
与上届相比:
保研人数,较上届增加。
考研略减,国内升学总体略增。
境外留学,不降反升。
总深造增加。

三、工作情况
“协议就业”的毕业生共 4601 人。
1、就业地点
留湖北就业1013人,较上届减少135人。
去北上广均略减,去四川、浙江、江苏、山东等略增。

2、就业行业
3、就业单位
2020 届本科毕业生中,师范生主要流 向中初教育单位从事教学人员;
非师范生流向的单位类型集中于其他企业 (37.57%)、中初教育单位(33.22%)和国有企业(19.48%),行业布局以教育 (44.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13%)领域为主,所从事的职 业类别集中于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毕业生留鄂就业 1013 人,其中留汉就业 804 人。留鄂留汉就业毕业生 均主要流向了基础教育领域、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建筑业等重点领域。

4、求职
落实工作渠道主要集中于校园招聘会/学校线上招聘会、双选会 (71.05%),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就业信息网、微信、QQ 群等)(56.29%)次之。
2020 届毕业生月均收入为 7273.07 元。
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 6271.27 元,毕业研究生月均 收入为 7844.21 元。
在广 东省、北京市、浙江省及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而在中西部地区 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薪酬优势较高,这与我国当前普及发展“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密切相 关。而在“教育”领域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领域就业的毕业生薪 酬相对较低。


2019~2020高考数据汇总
30省市投档分、位次、一分一段表
2019届本科深造率(就业详情)
关于👉博雅数据库
2020大学数据库
中国高校2021届保研率排行榜

华中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2018届就业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2017届就业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2021届非公保研率11.6%

湖北高校2019届保研率

华中师范大学2020届保研情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