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中师范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点击关注👉 博雅数据库 2022-03-19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湖北武汉,教育部直属“211 工程” 、“双 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到1903 年的文华书院大学部,1951 年在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85 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双一流工程,一流学科:政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

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A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A-:政治学、中国史 ;B+:数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2019届就业 


2019 届毕业生共 7898 人,其中男女比例1:2.7。湖北生源29.67%。
本科毕业生 4407 人,非师范生 2599 人,公费师范生 1252 人,普通师范生 556 人。
硕士毕业生 3297 人,
博士毕业生 194 人。

1、年终就业率为 90.49%。
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 89.79%(公 费师范生为 100%,普通本科生为 85.64%);
研究生就业率为 91.35%(博士95.41%,硕士91.11%)。
部分毕业生就业有明显延迟的趋向,“慢就业”趋势明显。

2、初次就业率明细如下:
3、本科生就业情况
公费师范生就业率100%。
普通师范生就业率69.42%,
非师范生就业率(64.91%)。
4、本科生未就业原因


 二、深造情况 


1、本科深造情况
①总体深造24.12%。
去除公费师范生基数,深造率33.7%。
②保研情况
根据教务处推免名单公示:2019届推免生共350人。
本科总体保研率7.9%。
去除公费师范生基数,保研率11.1%。

2、本硕国内升学
共有 1093 名。其中本科毕业生中共有 844 人,硕士 248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
其中91.95%的毕业生流向了“双一流”建设高校。
3、本硕博境外留学
235 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留学,其中 本科毕业生 219 人,硕士研究生 16 人。
出国(境)留 学院校主要为伦敦大学学院(14 人)、香港中文大学(13 人)和墨尔本大学(12 人)。


 三、工作就业 


针对毕业去向为“协议就业”的毕业生(共 4743 人)分析:
1、就业地点
省内就业人数占比为 24.20%;
省外就业流向地区主要集中于广东省(15.67%)、 河南省(6.49%)、浙江省(4.34%)和福建省(4.17%)等地区。
公费师范生就 业地区以华中地区(24.28%)和西南地区(23.72%)为主,
普通师范生就业地区以 华南地区(29.86%)、华东地区(24.43%)和华中地区(20.36%)为主,
非师范生 就业地区以华中地区(32.14%)、华南地区(28.55%)和华东地区(25.66%)为主。
2、就业行业
本科生就业行业:
研究生就业行业:
3、就业单位
本科毕业生(74.57%)和硕士毕业生 (43.41%)主要依托中初教育单位就业,博士毕业生(90.38%)主要流向了高等教育 单位就业。
4、师范生、非师范生就业流向
2019 届本科毕业生中,师范生主要流 向中初教育单位从事教学人员;
非师范生流向的单位类型集中于其他企业(38.07%)、 中初教育单位(28.55%)和国有企业(21.10%),行业布局以教育(40.28%)、信 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4.14%)领域为主,所从事的职业类别集中于教 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5、薪酬
2019 届毕业生月均收入为 5854.70 元。月薪区 间主要集中在 4001-6000 元(35.73%),其次为 6001-8000 元(20.55%)。
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 5745.40 元,毕业研究生月均 收入为 6773.37 元;
在北上 广、浙江省及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薪酬优势较高,其中本科毕业生在广东就业的 薪酬为 10056.99 元/月以上,毕业研究生在广东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就业的薪酬均处于 10000 元/月以上;而在中西部地区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主要就业行业薪酬分布:

华中师范大学2018届就业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2017届就业报告
湖北高校2019届保研率
华中师范大学2020届保研情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