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这几条老街,深藏这座城市的烟火与魅力~
大家记忆中的老街,
是不是被时光改造成带有现代特色的模样,
很多人说老街失去那份独有的气息,
但当你置身其中,
还能看到过去熟悉的烟火气。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三亚老街,
走进老三亚生活......
团结街
东起春园路西至三亚湾
800米的街道
存放了几代人的记忆
吃不腻、逛不腻
团结街,
位于热闹的步行街和明珠广场中间,
东起春园路,西至三亚湾,
这条老街藏着太多浪漫和乐趣,
一头抵着三亚河,
一头望着三亚湾,
河海就在这条街上两两相望。
团结街真实记录了三亚的发展,
这条街遍布了老三亚人的记忆,
是很多人从小到大最常逛的一条街,
这么长久地陪着三亚人长大。
繁华、悠哉,
是三亚人对这里的印象。
这条老街好像从没有变过,
所有新鲜里还有熟悉的一切。
重走一次团结街,
一家家美食小摊、常见的居民生活,
无一不在展现着“人间烟火气”。
看着有些老旧建筑的外墙和熟悉的老路,
虽然这里刻画上了岁月的痕迹,
但依旧能一眼就爱上。
建设街
建设街是少有的没有被重建的街道,
成片的树荫,
小时候经常光顾的鱼煲店,
缝鞋垫修钟表的老师傅
以及浓浓家乡味的粉汤......
都还是三亚人记忆中的那个模样。
建设街以和平街为中线,
一边是以各种商铺为主的小吃街,
一边是各种企事业单位的居民楼。
小吃街主道长约200米,
是三亚历史比较悠久的美食街之一,
虽然没有过多的宣传,
但是以前一提起建设街,
人们就能想起很多五湖四海的美食。
建设街除了拥有五湖四海的美食,
在小吃街的另一头,
还有着充满浓浓人情味的三亚生活。
走进这里,
老旧的房屋有着明显的年代感,
一切都还是记忆里的模样。
在如此快节奏的当下,
走在建设街里就好像时光停止了一般,
在这里点上一份老爸茶,
看老街百态,听老街趣事,
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老三亚人会对它念念不忘。
金鸡岭
如今的金鸡岭,
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样子。
焕然一新的街景,
越来越多的高楼筑起,
街边的小店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金鸡岭社区的美食街、
新盖的农贸市场楼、
整洁热闹的金鸡岭桥头公园……
我们在见证它变化的同时,
它也在见证“金鸡岭人”的成长。
这条通往海的街,
承载着太多“金鸡岭人”乃至三亚人的回忆。
在金鸡岭,
不仅有本地人,
同时还有许多外来人口,
他们在这租房子,
开个小店做点小买卖,
在这条充满烟火气息的街,
过着慢节奏的生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想和你慢慢来。”
一起把金鸡岭街走个遍,吃个遍。
金鸡岭街有尽头,
但我们的故事依然继续着,
不管这条街以后变成什么样子,
至少现在深深刻在脑海里。
群众街
说起群众街,
许多老三亚人都知道在哪儿,
但在谈到它时,
却更习惯用另一个更本土化的称呼——北黎街,
得此别名的背后,
有着一段特别的历史。
数十年前,
许多来自东方、儋州、临高等地的人
迁徙来到原三亚水产码头
(今老渔港海鲜广场)工作。
最开始,
这些工作人员都居住在三亚河河滩附近,
后来集体搬迁到了群众街。
由于其中东方北黎地区的人最多,
便有了“北黎街”的称呼。
三亚人懂生活,
也热爱琢磨美食。
对于三亚人来说,
那些关于美食的记忆中,
“北黎街”占据着一席之地。
群众街不长,
但是却藏满了三亚各种传统小吃。
最开始,
群众街内只有几户人家制作传统小吃,
但因为好吃又实惠,
很快就吸引了附近的居民过来品尝。
随着食客越来越多,
群众街上的小吃摊也越来越丰富,
一眼望去满是各种传统美食,
凝聚成为老三亚最具市井气息的场景之一。
红旗街
听说,
小时候三亚人的新衣服都是红旗街承包的,
大家都会叫他“香港街”,
因为这里有着太多新奇的玩意。
在老三亚人的回忆里,
从前的三亚似乎只有“一个港口,一条解放路,
一条红旗街,一个菜市场”,
那时候,
三亚的商业中心就在红旗街,
仿佛一条红旗街,
就能装下整个三亚的时尚。
红旗街,
就像是当年“弄潮儿”的聚集地。
小时候同学们穿了什么好看的衣服、鞋子,
或是新书包、文具,
不用问,
一定是在红旗街买的。
长大后,
红旗街的年货大军、运动潮牌店、
裁缝店和路边用绳子给别人去脸毛的挽面娘,
这些都成为了三亚人对红旗街最鲜活的记忆。
人们都说,
夜市是一个城市最具有烟火气的地方。
夜色渐暗,霓虹微闪,
紧挨着红旗街的夜市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人潮不断涌动,
街道喧闹里混着叫卖声和欢笑声。
琳琅满目的商品,
大到衣服包包帽子鞋子,
小到金银配饰手机贴膜,
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
只要想到故乡,
老街就会出现在脑海中,
带着温度,带着色彩,
带着气味,带着触感。
对于老三亚人来说,
老街是无法抹去的专属温暖。
总 编丨王菲菲
审 核丨符丹露
编 辑丨洪嘉峰
来 源丨三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