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后,留在武汉的母亲、病人和外卖小哥
普通人的生活还好吗?
2020年1月23日凌晨两点,武汉宣布封城。许多人的生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我们采访了几位留守武汉的普通人,他们中有快递小哥,年轻妈妈,留校学生和刚做完手术的病人。
置身停摆的城市,每个人都努力维系着日常生活的运转。
正是这些平凡的个体,构成了这场疫情最厚重的底色。
一
三天三千五,搞还是不搞
@老弟
22岁,外卖骑手
老弟住的地方,离华南海鲜市场只有1.7公里。
封城那晚,他流了鼻血,把自己吓了一大跳,赶紧发朋友圈问:“一天没出门,该不会感染了吧??”
从那天开始,老弟就不怎么接单了。
他听说病毒怕高温,就躲在出租屋里,吹着31度的空调暖风,打游戏,“把自己封得死死的”。
“家是最安全的。网上不是还说吗,呆在家里就为国家做贡献了。”
老弟还去超市买了两百块钱的零食,雪碧红牛辣条花生罐头方便面。
他不敢叫外卖,“你敢吃吗?万一食物里有病毒怎么办?”
受访者供图
这是老弟干外卖的第三年。
封城那天,平台定点分发口罩,每人最多拿五个,但他在家睡觉,没去领。
后来他给自己买了10个一次性口罩,算了算,每天成本一块钱。
老弟觉得贵,又跑去买了两个N95,虽然28块一个,但据说洗后可重复使用。
谁知道回家一拆包装,发现自己买到了假货。
受访者供图
25日,外卖平台发布了一条通知,要求骑手全程佩戴口罩,如遇身体不适,立即报告站长。
此外,平台还为骑手推出了“无接触配送”的服务选项 —— 外卖员可以将餐品送达指定地点,拍照并发给用户,待对方确认收到后,即可点击送达。
1月26日,平时热闹的江岸区街头变得有些空旷。阿伟 摄
据老弟回忆,19号似乎是个分界线。
从那天起,群里频繁出现疫情加重的消息,许多骑手开始自觉佩戴口罩。
单子也开始变多。
光20号和21号两天,老弟就挣了八百块。
正逢过年,骑手本来就少,疫情爆出后更没人接单了,配送费涨到最低12块。
另一个配送平台为了鼓励骑手,还发出了奖励活动。
老弟算了下,三天能赚三千五。
他有些纠结,“搞还是不搞啊。我要有套防护服就一定搞。”
不过,为了保命,老弟还是放弃了挣钱的念头。
只有除夕的早上,他出门跑了一小时的单,“想看看外边什么情况。”
那一小时,他接了四个单,都来自同一家炸鸡店,赚了五十块。
“武汉成空城了。一个人都没有,店铺也不开门。”
他也一直关注着骑手群的消息 —— 目前的大部分单子,都是各地网友点了送往医院的。
水、红牛、食物……也不说给谁,就备注个“放护士站”。
不过愿意接医院单的骑手太少了,“都是拿命去赚的钱。”
老弟不敢,他宁愿窝在家里吹空调,“我就想知道武汉什么时候能好,我什么时候能赚钱。”
二
带孩子不崩溃,封城才崩溃
@小新
27岁,全职妈妈
这个春节,小新是和公婆、女儿一起度过的。
封城通知下发时,小新早已关机睡觉。
正在外地出差的老公,原本定了23日早晨的飞机,收到消息后立即赶往机场。
生死时速,连安检口都进了,却在登机口被拦下。
最后只能回到酒店,囤些泡面过节。
“不过他不回来,我们倒更放心。不团聚就不团聚了,安全就好。”
小新家的年夜饭。受访者供图
小新没想过离开武汉。
“离开又能怎么样呢,病毒已经扩散出去了,况且家就在这里,怎么逃呢。不添乱就好。”
女儿叮当有着浓密的睫毛和眉毛,脸蛋白嫩嫩的,像个小馒头。
两岁的小朋友虽然能懂一点道理,但她不喜欢的事,是坚决不做的 —— 比如戴口罩。
不管是示范、鼓励、奖励还是命令,都没用。
小新没辙,只能让她勤洗手,好好宅着别出门。
禁足也要费一番功夫,得耐心告诉她,“外边现在有可怕的病毒,会让叮当生病的。生病了要打针吃药。”
幸好公公婆婆都通情达理,看着儿媳妇在群里的资讯轰炸,口罩都戴起来了。
对年轻的小新来说,照顾小孩和老人都不太费心。秩序混乱,才是最糟糕的。
“真要外逃的,收到消息半夜就逃出去了。真正措手不及的,是我们这些普通市民。”
一大早,公公婆婆就出门屯菜了。超市里人挤人,两位老人看见什么就抢什么。
最后花了三四百,买了两袋蔬菜和面食,起码能撑一星期。
隔壁的盒马超市也被搬空了,好在下午就补货,让他们对吃食安心了点。
家里屯的食物。受访者供图
新闻专业出身的小新,担起了为家人甄别信息的责任,无奈获得信息的渠道太少。
拿自己小区来说,物业在业主群说做了消毒,但用的什么消毒液,消毒频率是多少,小区里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又有多少?
“什么都不知道,加剧了恐慌。”
好消息也是有的,比如物资在向疫区输送,武汉“小汤山”正在建设,各地医疗队伍也前去支援。
一家人只能静静等待着,春暖花开的那天。
年夜饭剩下的腊鱼,老人家不舍得丢,“说不定明天就没吃的了,省一点”。受访者供图
三
我刚做完一场全麻手术
@知寒
21岁,大四学生
疫情在社交平台爆发时,知寒刚做完一场全麻手术。
她清楚记得,20号回到家后,她拿起手机,铺天盖地都是武汉的消息。
“比sars还厉害”
“潜伏期时长不定”
”全国的病例都是从武汉出去的“
仿佛身处风暴中央,却没有听到一丝风声。
知寒一下就爆炸了,让爸妈赶紧出门买口罩。但跑了好几家药房,只能买到最普通的纺布口罩。
知寒特别后怕 —— 动手术前,她和家人去了好几个医院的门诊,根本没戴口罩。
知寒形容,出院后,外面恍若翻了天。受访者供图
过了两天,封城的消息传来,知寒还在睡梦中。
她从来没想过跑。“我是武汉人,大学也在武汉,我刚做完手术需要在家躺着。”
但就是慌,因为毫无准备,措手不及。
好在家里有车,爸妈还能开去超市囤货,顺道送去外公外婆家。
知寒还问妈妈,有没有看见60块一颗的大白菜,回答是没有,供给都正常。
带着口罩去超市囤货的市民。受访者供图
一线医生崩溃大哭的视频在各个群里转了又转,看得人心都提起来。
知寒每天刷着高强度的官方通报、专家访谈、民间解析……试图从某个字眼里读出情况好转的证明。
“但总有一种看不到头的感觉。”
许多同学都来安慰她,不会把整个城市都放弃的,不会让你饿死在家里的,别瞎操心。
“但我本来就容易把情况想得很糟糕。”
这一刻的武汉,似乎每个人都有熟识的医生或患者,每个人都和死亡无限接近。
拆线换药成了最大的麻烦。
去医院本来就危险,路上暴露的时间也危险,但又不能不去。
知寒去医院换药,一路上几乎没看到行人。受访者供图
除了换药,知寒再也没出过门,只能在家等着下一个“重大通知”,走一步看一步。
她安慰自己,总算有时间刷电影了。
如今支撑着武汉人的,也许只剩下“这场劫难终究会过去”的信念。
知寒家窗外,可以看到严阵以待的医院。受访者供图
四
我建了个搞笑群,只发段子
@小谢
24岁,公司职员
小谢原本有两次离开武汉的机会。
第一次是21号的卧铺票,他担心火车站客流量大,易感染,就把票退了。
22号下午,小谢去了一趟超市,买了一袋米、六袋面和一些零食,估摸着能撑半个月。
第二次是封城前。小谢向来晚睡,看到新闻后,他立刻打开了购票软件,还有一趟回家的车。
那时已经很晚了,街头却迎来骚动,想离开的人正在赶往高速、机场或火车站,哪儿的票都行,能离开就好。
而小谢躺在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思绪芜杂 ——
回家吗?
万一身上携带着病毒传染给父母怎么办。
不回吗?
不知尽头的封城,让他想到加缪的《鼠疫》: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未来已经成为那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虚无缥缈。”
思来想去,还是父母的安全重要。
1月26日,武汉,一辆停在路边的救护车。阿伟 摄
夜晚是最难受的,恐惧感挥之不去。
“我有很多朋友还在武汉,以及湖北其他的城市,还有的朋友小区都有人确诊了。”
焦虑还体现在发布朋友圈的频率上。
往常,小谢两三天都不发一条朋友圈。26号那天,他连续发了8条。
为了转移注意力,小谢只在每天起床后看一会新闻,其他时间都拿去看书。
他甚至建了个玩笑娱乐群,不谈疫情,只扔段子,但效果有限 ——
“只有疫情真正控制住了,才不焦虑。”
五
学校的流浪猫,没人喂了
@小和
20岁,大三学生
23号早上,小和还在睡觉,朋友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十点钟要封城了。
小和吓了一跳,虽然这些天一直刷新闻,但只有封城,让她切实感受了事态的严峻性。
她立刻退了晚上的机票,发现还有一班九点的高铁,就匆匆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但真的打包好行李后,她又冷静下来了。
最终,她给爸爸打了一通电话,说武汉封城了,走不了。
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后来听宿管阿姨说,很多同学凌晨两点多就提着行李,连夜走了。
空荡荡的校园。受访者供图
小和赶紧去了趟药店,排在前头的阿姨想买十包口罩,店员劝她少买些,留一点给别人。
但大多数人的想法依然是“能多买就多买”。
面对不明朗的未来,只能从和囤积的食品和防护用品中,获得些许安全感。
小和买的抗病毒口服液和消毒液。受访者供图
两天前,小和在宿舍门口遇到一只黑色的小猫,看上去很饿,一直缠着她要吃的。
小和临时掰了点小面包,小猫不吃。
她在朋友圈询问了一圈购买猫粮的途径,无果。
毕竟这个时候了,人人自顾不暇,谁还会关心一只流浪猫呢?
再后来,小猫也不见踪影。
小和的朋友圈
现在,小和每次出门回来都疯狂洗手,宿管阿姨也会每天组织留校学生测量体温。
亲朋好友纷纷打来电话,叮嘱她注意安全。
通过朋友的镜头,小和看见了家乡的烟火。
她不知道,何时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只能独自等待着,阴霾散去的那一天。
小和在宿舍看春晚。受访者供图
今年春节,你是如何度过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文中被访者均使用化名。
头图 阿伟 | 采访 东北旺 慧诗 新雅 | 编辑 小胡
每周一三五 晚九点更新
文章版权为网易看客栏目所有,
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范。
你可能还喜欢
看客长期招募合作摄影师、线上作者,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