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我杀死了你,也杀死了我自己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近日,张扣扣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的新闻在网上传开,比起案件的判决结果辩护律师的辩词更引起广泛热议。
辩护词中多次提到心理学的概念,比如弗洛伊德的“早年发生的创伤很难治愈”,比如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
该律师是想向法庭和大众呼吁:当我们看到张扣扣残忍杀人行为的时候,也应该看到支配此行为背后的幼年丧母的痛苦和屈辱感。
我们之所以关注复仇行为或复仇的动机,因为它如此广泛潜藏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遭遇他人的伤害后,谁又能说自己心里没有燃起过复仇的小火苗呢?
被侮辱 或言语攻击时,我们也想过恶语相向,
遭遇欺骗或背叛时,我们也想过以牙还牙,
被不公平对待时,我们也想过马上还击
……
所以我想延续辩护律师对人的关照,脱离对错评判,脱离法律责任的追究,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窥探一眼复仇者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
1.
存在感遭受威胁
复仇行为有着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自然界中,动物的报复性行为是生存竞争的本能,不具备这种本能的动物终将被淘汰。
人类社会里,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即时采取的反击被认可为合理避险或正当防卫;而复仇就是延迟性的报复性行为,只要“生命受到威胁”这样的生存焦虑仍然存在,复仇者就会采取攻击行动。
比如张扣扣为母复仇案件,他丧母时年仅13岁,亲眼目睹了妈妈死亡的过程,对他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母亲的不存在等同于他的不存在。
对生存的焦虑促使张扣扣杀死他的敌人,如果对方不死,就意味着他随时要像母亲一样消失。
很多为亲报仇的故事都体现了这一点,电影《赵氏孤儿》中赵武在长大后得知了杀父杀母仇人,尽管这个人是教他很多知识和武艺的义父屠岸贾,他也无法抑制在屠岸贾面前感受到威胁,最终将其杀死。
如果不杀死屠岸贾,可能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实际上屠岸贾在最后也将剑指向了赵武。
而屠岸贾当年一定要致赵氏满门于死地,一定要找到被藏起来的婴儿,也有同样的生存焦虑,只要赵家还有一人在,自己也随时有被复仇的生命危险。
复仇,简单地说,就是你死我活,如果我活的条件是你死,首先是你的存在威胁到了我的存在。
2.
死本能的作用大于生本能
一面是对生和存在的渴望,一面也在寻求与对方同归于尽。
不管复仇成功与否,复仇者无疑主动把自己置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有一种极端的复仇行为是自杀性的,比如恐怖分子的自杀性袭击,比如一些反社会人格的人到校园中射杀无辜再自杀,他们没有明确的复仇对象,有的是一种死亡冲动。
他们行动前已经做好了搭上自己生命的准备,这背后是死本能(终结生命的需要)在作祟。
弗洛伊德说,生命有一种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又从有机物向无机物转换的倾向。李孟潮认为,这后半部分之所以会出现,因为死本能的作用大于生本能。
当然,这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人的生本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无法的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到极大的焦虑,为了减轻这种焦虑,生本能转化为其对立面-死本能,这样生本能一方积聚的能量得以减少。
想想我们自己在什么时候报复心最强?通常是发展不如意的时候,如果自己过得春风得意,只会想放人一马。一个人的生存困境会强化他的死本能。
还有一种情况会激活死本能,就是复仇者的内疚感的累积。为亲报仇体现了报仇者作为当年事件的幸存者的内疚心理,“为什么死的不是我?”“如果我足够强大,亲人就不会死”。
这种内疚感会让复仇者在生活中主动寻求惩罚,而死就是最大的惩罚。
所以复仇看似寻求生,实际是寻求死。
3.
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融合欲望
除了为亲复仇和向社会复仇这些极端案例,我们更多体验到的是被身边的人伤害后的复仇情绪。
想到曾经很火的一部韩剧《妻子的诱惑》,妻子遭丈夫背叛并抛弃后,经过脱胎换骨的改变后故意接近已经再婚的丈夫,成功勾引丈夫再次出轨,随即向丈夫展露真实身份并无情抛弃他,这是亲密关系中的复仇。
这部剧后来在大陆被翻拍了一次,影视剧对复仇题材非常追捧,映射出我们内心对宣泄仇恨心理的渴望:
一种是让他人痛着我的痛。
妻子精心策划让丈夫爱上自己后再抛弃他,为的就是让丈夫体会一次她曾经受到的伤害和被抛弃感,观众们要看的也是曾经的施害者如何遭受相同的痛苦,当他人感同身受我们的痛,仿佛我们的痛就会减少。
著名的复仇题材大剧《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唐泰斯,他的复仇行为强调的是让施害者承受种种精神折磨,正如他14年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
他还使其中一位施害者唐格拉斯忍受饥饿的煎熬,正是当初他父亲遭受过的经历。
另一种是重获控制。
我们非常乐意看到复仇成功的那一刻,因为在那一刻,复仇者终于摆脱失控的状态,他重新掌控事态,重新掌控了面前这个施害者。控制是复仇的深层动机。
妻子向背叛她的丈夫实施复仇行为的过程,也是她一步步重新获得控制感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她觉得安全。
基督山伯爵在所有的复仇后认为,上帝让他做的一切他都完成了,上帝指的就是他内心的秩序,复仇是为了恢复内心的秩序,同样是为了控制。
不管是要求施害者对自己感同身受,还是控制施害者,本质上都是将自己置于婴儿的位置,要求和施害者的融合。
复仇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未复仇之前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里,可以没有任何自我的生活和发展,仅用仇恨把自己和对方捆绑在一起。
如果我们还对某人有复仇的怨念,意味着我们在心理距离上和这个人太近。
网上流行一句话,最好的报复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让伤害你的人再也没有资格和你在一起。说的就是距离感,因为报复的关系也是关系,最狠的报复是断开关系。
4.
复仇之后的空无感
复仇是仇者痛,亲者更痛。
电影《一代宗师》里宫老爷子被徒弟马三杀害后,留给女儿宫二一句话:不要报仇。
为什么不要报仇呢?
一是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你报仇的时候,你成为了新的施害者,施害者和受害者总是互相转换。
当我们喊着要报仇的时候,我们和施害者并无二异,我们只是认同了暴力,以此来克服自己的恐惧。
二是因为当我们被复仇的欲望捆绑,就丧失了自由的意志,行为受限,人生只剩报仇,自我等同于仇恨,这样势必造成复仇成功之后,仇恨没有了,自我也就失去了支点。
正如宫二为了给父亲复仇,决心带发修行不婚嫁,亲手杀死马三后,人却也变得萎靡不振。
从决心复仇那一刻,她已经先杀死了自己。
所以,通过复仇来宣泄仇恨对于复仇者本人来讲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5.
宣泄仇恨的途径
根据复仇心理学的研究,复仇情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遭受巨大侵犯后的悲伤情绪,比如亲人失去生命,强烈的屈辱感,“一切因为我不够强大”的认知,以及“总有一天,我要手刃仇人”的想象。
只有从以上几方面排解复仇的欲望,复仇的行为才能被放弃。
这里参考复仇心理学研究者黄永锋的观点,列出以下可能排遣复仇欲望的途径:
① 诉诸神秘力量的报应思想
把“总有一天,我要手刃仇人”的复仇者形象投注给上帝或神灵。
比如寒山与拾得的一则对话: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比如相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② 主动需求帮助
包括亲人、朋友或社会福利团体的帮助,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通过讲述自己的遭遇,把自己不能命名,不能吸收和转化的感受逐渐呈现出来,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学会表达被压抑的悲伤的情绪,以及痛苦和屈辱的感受。
③ 扩大内心的容量
借由不断地发展自己来哀悼曾经的受到的伤害,而不是一直处在“自已不够强大”的自我攻击中。
复仇的行动由自身涵容不了的愤怒支配,如果可以涵容自己的愤怒,就不会把愤怒投射出去从而变成复仇的行动。
并不是每个人在遭受侵犯后都会复仇,《甘地传》中,甘地曾经在狱中被人殴打、辱骂,可是他神色镇定,不失尊严,他和攻击他的人不同,他的行为给了虐待他的人一个反思的机会,最终赢得了施害者的转变。
最后,回到张扣扣为母复仇案件,我们再去争论张的判决是罪有应得还是缺少人伦关照已经于事无补,但是对复仇动机的分析会让我们对此多一份理解,也多一份慈悲。
同时,我们需要看清复仇欲望的人性基础,也看清自己如何被复仇情结裹挟,学会识别这种情结,找到疏导复仇欲望的途径,放弃复仇行为,才能真正获得自由意志。
作者:高高 第三季传播师学员。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入门私教,宝妈。
RECOMMEND推荐阅读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