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陈建斌谈“忘年恋”:为何越来越多的女人,喜欢“爹系”老公?
1.
你痴迷被另一半宠成女儿吗?
最近,我被同事小星安利了一部热剧,叫《爱我就别想太多》。
讲的是陈建斌演的亿万身家的李洪海和李一桐演的女服装设计师夏可可,谈了一段相差20年的“忘年恋”。
剧中,李洪海全身心投入,就像宠女儿一样将夏可可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为了和夏可可父亲拉近关系,不惜挨揍向他“学拳击”。瞧那股宠溺劲,简直让女孩子们尖叫。
你痴迷被另一半宠成女儿吗?
很好奇,索性找身边人做了个小调查。结果却很有意思,连问了三个闺蜜,都没有绝对的答案。
罗漂亮:“幸福是经营自己人生的能力,我希望自己是有能力的、智慧的、有力量的。没有人能真的做到合自己的心意,但自己能。”
李瘦瘦:“我以前向往这种被老公宠成女儿的感觉,现在我觉得生活完全能自理,平等就好。所以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独立而相互支持的,不想给自己找个‘爹’。”
小霍霍:“准确地说,是不希望一直被宠成女儿。偶尔,我是他女儿他来宠我。偶尔,他是我儿子我来宠他,想要一种更相互的关系吧。”
不过,也有人痴迷被另一半宠成女儿。比如,听过一位网友分享:
“男朋友就像我亲爸,什么事情都照顾我,跟他在一起感觉好幸福,根本没办法离开他。”
“家务基本不用做,亲我一下然后说宝贝什么也不用干,看电视就好了。”
“出门永远不用带脑子,本来认识他之前还不算个路痴,现在完全找不到路了。会问我去哪玩,找好周边好吃的,去哪都得牵着手,怕丢,开鞋带了从来都不用弯腰。走路多了腿酸走不动,会蹲下来背我。还挺喜欢这种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感觉。”
同一个问题,答案却如此不同。
为什么?
2.
痴迷做另一半的“女儿”
到底怎么样的女人,会痴迷被另一半宠成女儿呢?
我有一个来访者小雨,跟我做了一年多的咨询。在这么多次的咨询中,她很少提到她的父亲。后来知道,她心里对于父亲的感觉和记忆是非常淡薄的。
“我父亲长年在外工作,回家的次数并不多。而且,因为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从小就被奶奶照顾,所以,哪怕做了父亲,可能也不太知道如何去回应和满足我吧。”
“有一次,我因为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被救护车抬着送进医院。我一个人躺在救护车上,因为没人帮我办理手续,只能被放在过道上等待。打电话给父亲,他大概是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吧,又离我很远,也没有想着来看看我……”她苦笑着说。
“有多远?”我追问。
“大概一个半小时车程。”
她说,“每次看到别的小女孩被爸爸搂在怀里,趴在背上,骑在头上拥抱逗乐,都有一种莫名的心酸。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办法对着父亲撒娇,或者是哭闹耍赖。向父亲伸出手要东西,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在小雨的童年记忆里,父爱的那部分是匮乏的。她没有过这份体验——可以毫无阻滞地向生命中的那个叫“父亲”的男人获得疼爱、保护的体验。
心中留存着这份匮乏的小雨,卡在这份“未完成的愿望”里,长大以后将自己重新投入亲密关系去索取自己缺失的部分,心理学上也称——强迫性重复。
她爱上了一位男士,他有着和自己父亲类似的工作,性格上却刚好与父亲相反。
“跟他在一起我觉得很幸福。工作上出现失误被领导骂了,他会教我方法解决问题,教我人际间的沟通;我对人很容易掏心掏肺,有时候被人利用,他就教我如何保护自己;我有时候梦到失去他会哭,他就给我‘盖章’,一辈子不离开我……”
“跟他在一起,我第一次学会了软萌撒娇。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他抱着我,哄我睡觉。”她说起男友时的神色,就像一只猫咪,向一个男人敞开圆滚滚的肚子,无比地信赖。
那个男人,更像是小雨的父亲,弥补了小雨生命中缺失的,一个提供规则、分化、适应和保护功能的父亲。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做另一半的“女儿”,对小雨来说,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的。
3.
过于痴迷“做女儿”的局限性
有的时候,在两个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中,如果一方过于痴迷做“女儿”,没把握好度,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①会带来自我功能上的限制
比如,那位网友的分享。
找路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作为一种自我功能,都在被慢慢关闭。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就像咬合密切的齿轮,一个无微不至照顾有加,另一个配合着自废武功,生活自理不能。
如果可以一生如此,也是一种幸福。就像亦舒小说《时有女子》中所说,“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可有时,关系会发生变化。
比如,那个将自己宠成女儿的男人忘不了旧爱或者是移情别恋。
再比如,婚后的男人,因为孩子的出生、工作负荷的疲惫、对妻子荷尔蒙的逐渐减少,对于继续将妻子当女儿宠,难免有时间和精力上的难度。
那这个时候,关闭了很多自我功能的“女儿”,该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呢?更别提,拥有一份美好的悦纳自己的体验。
②可能会带来伴侣互动中的错乱感
曾看过一个讲亲密关系的帖子,对一个细节印象深刻。
有一个男生选择和他黏人的女友分手的原因是,“我觉得和她有亲密举动时,感觉像是在乱伦。”虽然看起来有些哭笑不得,但这指的是一种角色上的错位感。
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认为,“一段伴侣关系中的平衡是很重要的。”比如伴侣关系中用父女互动的方式进行,那么作为“女儿”这一方,会依赖“父亲”。如果遇上有一定程度控制欲的“父亲”,她会屈服于他。两者在权力上是不平衡的。
同时,因为“父亲”这一方作为照顾者,长期承担过多责任,也会带来“女儿”内心一定程度上的内疚感,也会给亲密关系带来隐忧。
③这可能会削弱一段亲密关系的广度和深度
被一个人视为掌上明珠是幸福的。但同时,如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提,主动去爱,拥有爱的能力,也是另一种幸福。
如果只是做一个小小女儿,就像小雨,或者那位网友一样,这么看来是幸福的,但是有可能会体验不到亲密关系中的其他角色带来的感受。
当然,在结婚之前,你可以是男友的小小女儿,享受着他对自己360度全方位的照顾。
但是在结婚之后,尤其是孩子出生,如果你可以转而做老公的战友,一起战胜半夜多次起来喂奶粉、换尿不湿、哄睡带娃的难关,“那种在共同分担责任带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真的是坚不可摧。”闺蜜李瘦瘦幽默地说。
当老公工作压力太大时,你也可以做他的知己,倾听他的烦恼。男人习惯了所有的困难自己扛,所有的负面情绪自己消化。可是,如果可以给他一个空间,有一个你,倾听他,理解他,让他自由自在地释放这些压力,那也是很幸福的事。
偶尔,你甚至可以做老公的母亲,在他脆弱时,疲惫时,抱持住他的情绪,接纳他的自我怀疑,给他一份稳而镇定的关系。
这样角色上的拓展和互动模式的延伸,也会让两个人的关系更加地有深度和广度。就像舒婷在《致橡树》中说,“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4.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是否痴迷在亲密关系中做“女儿”,答案没有对错,只是个人需求不同。
有些人固着于早年的匮乏和创伤,所以只能在“女儿”这一种角色里体会到被爱。
有些人人格的成熟度不够,内心保留着比较多的婴儿成分,所以很难在亲密关系中去容纳更多成年人的角色进来,像两人关系更为平等的战友、搭档、知己或者具有抱持性的母亲功能。
这些都没有关系,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重点是与自己契合的另一半。
如果一方只想做个女儿,而另一方刚好渴望做父亲,渴望被需要,那么两人可能会很合适。因为对于他来说,如果有一个女人,像女儿一样需要着他,依赖着他,信任着他,会是他内心的一份极大的滋养。
但是,如果你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小小女儿,你渴望着更多的自我力量和亲密角色互动,那么这里需要的是内心的修通和成长。
找一个心理咨询师,去修通早年的那份匮乏感,或者找一个伴侣,在充分信赖的基础上去慢慢练习其他的角色,比如保留80%的女儿,练习20%的战友,这些都是不错的途径。
最后,愿我们都能被老公宠成女儿。而同时,在有需要时,我们也有能力有魄力,可以像刘诗诗在婚礼上对于吴奇隆的霸气告白:我的肩膀一直给你靠。
* 来访者案例细节均已进行虚构化处理
作者:无限延伸的三角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研究生,新西兰间隔年实践者,痴迷心理学16年,曾花两年结合精神分析写下十万字作品《打工旅行与心理学》。
《精神分析取向长程咨询实务系统课》
年度上新\诚意推荐
原价2580元,活动价1 6 8 0元
目录设有免费试听内容
详情扫描二维码海报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孩子:我爸妈总是能三分钟内,把天聊死 | 漫画
2.“为了40块钱她被性侵了”:多少父母,亲手把自己变成了孩子最恐惧的人?
3.被家暴了还不离开的女人,真的是因为傻吗?| 漫画
4.把儿子废掉的最好方法
最近有些小伙伴来问
怎么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
最近微信改版了
喜欢我们公号的小可爱们
好不容易遇到我不想失去你
打个星标⭐不错过
动图操作如下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