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钱啊:心理咨询一小时800,咨询师只说10句话???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费看曾奇峰&武志红1小时对谈
你是不是真正爱自己?这个将告诉你真相 (点击)
选择心理咨询之前,我们会考虑心理咨询怎么工作的,对我们的问题有帮助吗,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因素,就是收费,对于动辄大几百到上千一次的咨询费,很多人望而却步。
即便是那些付了费用进入咨询的人,也会有类似的质疑:50分钟就800块,总共就给我说了10句话?
曾奇峰老师说,如果想看到一件事情的本质,就先把它推演到极致再说。我按照曾老师的思路,把这个问题换成“免费给你说到100句甚至更多”,你会是什么感受,可能你妈妈就是这样对你的,但对你的问题有帮助吗?
显然这不是少收钱、或者咨询师多回应就能满足到来访者的问题。
而是我们要理解来访者为什么会这样的疑问,让他不满的是什么。
以下我想从钱和咨询师表达的多少这两部分谈起。
1
先谈谈钱。
如果说国人对两个话题难以启齿,一个是死亡,另一个就是钱。
谈钱伤感情这种信念不知何时植入了我们的认知中,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钱在我和你的关系中,是一个第三方,用钱可以区分我和你;反之,不能谈钱,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这是一种边界不清,或者是对共生的需要。
所以,越能够谈钱,边界越清晰。
我想到几个咨询情境:
来访者a不和咨询师谈费用,并且可以按照收费标准来缴费,之后在咨询师涨价时,才发现来访者并非对收费不在意,而是压抑了这种在意来维护和咨询师的关系,好像在说,我们之间没有钱这回事,这就是边界问题。
来访者b和咨询师讲价,他说根据每月自己在学习方面的预算,只能有多少是分配给咨询的,咨询师就了解到他的经济状况并非不能负担这个费用,而是他不愿意支付,他还没有做好准备在这里投入这么多,所以收费多少也意味着来访者愿意为他的心理问题投入的多少,经济上的投入也是心理上的投入。
来访者c抱怨咨询师收费太高,让他觉得自己被剥削,同时,他也觉得咨询师是贪婪的。c有一个匮乏的母亲,不能满足他的很多需要,在他的心里埋下了很多匮乏的体验,向一个匮乏的母亲索取时他也觉得自己是贪婪的。在咨询中,他把这两种感受投射了给咨询师。
总结一下,钱在咨访关系中象征着边界,可以谈钱是有边界感的体现;但纠结于钱的多少,这时钱可能不仅仅代表着费用,而是咨访关系母婴化的呈现。
2
再来看看咨询师表达的多少对来访者的意义。
“他一动不动,含泪坐着,狂饮我说的每一句话,显然还渴望更多。”这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书中描述的一个咨询情境,我曾经为此着迷,作为来访者我也渴望从咨询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回应,作为咨询师,我对自己给予更多回应也有期待。
这时,更多的回应象征着妈妈的乳汁,来访者渴望可以在婴儿的位置上充分地吸吮妈妈的乳汁。如果是一个匮乏的来访者,他会把乳汁体验成越多越好。
来访者渴望更多的乳汁,另一方面也对乳汁有冲突的感受。
来访者d正在进行一个长程咨询,在前十几次的咨询过程中,他都是从开始一直讲述到即将结束,有时需要咨询师打断他才发现时间到了,但到了时间之后,他又会和咨询师说,整个咨询都是他在说,他希望咨询师能够多说一些。
咨询空间象征着来访者的内心空间,他一方面有很多情绪需要表达和宣泄,另一方面对于咨询师进入到他的内心空间还没有做好准备,从而用不停叙述的方式把咨询师隔离在外面。
为什么没有做好准备呢,原因有很多,这里只说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如果来访者早年得到的更多的是否定,蔑视等评价性的回应,那么咨询师的任何回应都可能被他体验成是有毒的乳汁。
这一点也不会影响来访者对好乳汁的深切渴望,但同时咨询师给出的回应也很快被体验成毒乳汁,这时来访者可能就会抗拒咨询师的给予,然后体验成是咨询师不给。
有些咨询师在来访者的压力下,也就是投射性认同的作用下,他就开始给,给了什么呢,在没有充分理解来访者的情况下,咨询师说的越多,越和来访者无关,这时咨询师可能只是在用他的理论工作,这种给予才是毒乳汁。
好的咨询师,不是一味满足来访者,而是在恰当的时候呈现他对咨询师的回应的冲突的感受,这个呈现一定是非常缓慢地展开的,当来访者对回应少了一些冲突,才会和咨询师多一些欧文亚隆描述的相遇的时刻。
再总结一下, 来访者抱怨咨询师给的回应和解释少,可能提示着他的匮乏以及本身对吸收有困难。
3
最后我们把这两个部分合在一起感受一下,如果来访者面对面地问我:我50分钟给了你800元,你为什么只说了10句话?
我应该如何作答?我能否先离开自己的被质疑的感受去理解来访者在表达什么?
显然来访者那里充斥着不满,甚至是怨恨。
来访者e接通视频后一直盯着咨询师看,十几秒之后e开始说话:我不想和你说话,因为我很恨你。
咨询师就问她:“如果让你说一说是怎么恨的,你会说什么呢?”
来访者想了一下说:“为什么你帮不到我?我都给你那么多钱了为什么你帮不到我?是我给的钱不够多吗?还是你能力不行?”
随后来访者很快又觉得自己这样说很不好,会伤害咨询师。来访者恨别人,同时也恨着自己。
咨询师通过和e的讨论,发现她在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模式,她经常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并且会为别人的感受牺牲自己的感受,在关系里她的体验是别人比自己更重要。
她说“我都给你那么多钱了为什么你帮不到我”,或许她想表达的是“我已经对你好了,你为什么不能对我好?”
她说“我给的不够多吗,还是你能力不行”,或许她想表达的是“是你不愿意给,还是你本身就匮乏得给不出来?”
来访者一直有一个想象,她可以通过自己对他人的好唤醒他人对自己的好。
我们都经历过只能依靠妈妈的乳汁存活下来的早年时期,如果妈妈本身就很匮乏,或者在给予时有迟疑,那么我们在索取时就变得自觉,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满足妈妈,来缓解自己索取的羞耻感。
咨询中来访者支付费用,咨询师提供心理帮助,这种方式恰好激活了来访者和妈妈互动中的感受,“我要先满足你,才会让你满足我”,当她付出了金钱,也付出了时间,咨询师还不能满足她,就会激起她的失望和愤怒。
把咨询师投射成全能母亲,也让自己待在那个全能小孩的位置上。
来访者在这样全能幻想里面,渴望着被满足,却忽略了自己满足自己的可能性,或许生活中她对妈妈和他人来满足自己这件事充满了绝望,所以她找到了咨询师。
咨询师要做的是,首先和她一起耐受咨访关系中的挫折,人际关系中的挫折,让来访者体验到在这种挫折中也能存活下来,来访者逐渐增加了对挫折的耐受力,她才有空间发展自己满足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人格。
这样有一天,她才能成为自己的乳房,离开咨询师,离开咨询。
* 来访者案例细节均已进行虚构化处理
《精神分析取向长程咨询实务系统课》
年度上新\诚意推荐
原价2580元,活动价1 6 8 0元
目录设有免费试听内容
详情扫描二维码海报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孩子:我爸妈总是能三分钟内,把天聊死 | 漫画
2.“为了40块钱她被性侵了”:多少父母,亲手把自己变成了孩子最恐惧的人?
3.被家暴了还不离开的女人,真的是因为傻吗?| 漫画
4.把儿子废掉的最好方法
最近有些小伙伴来问
怎么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
最近微信改版了
喜欢我们公号的小可爱们
好不容易遇到我不想失去你
打个星标⭐不错过
动图操作如下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