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育儿的困难,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帮助 | UM家庭协助计划来访招募

UM心理主笔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5-12


可以这样说,有多少对《小舍得》的热议,就有多少焦虑的家庭。


五一期间,我见了4拨朋友,不约而同的,他们都纷纷向我推荐了《小舍得》,她们说这里面有许多情节都是做父母的心声。


一位二胎家庭的妈妈告诉我,她们有一个由6户人家构成的家庭圈子,如何促进孩子的学习动力,摆脱佛系状态,是他们的苦恼。


曾和UM合作过的一家银行客户,希望我们提供线上线下的内容协助,主题是《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位比我小4岁的未婚男性友人,告诉我,他们的北大同学群里,能够燃爆氛围的,除了2020年的疫情最新动态之外,目前只剩孩子的教育,群里最具有刺激性的话题是——“阶层倒退”,简言之,怕自己的孩子进不去自己曾经读过的学校,因此掉落到比现在更低的阶层,自己多年的奋斗打拼变得毫无意义。


一位孩子即将升初中的妈妈,为了确知可选范围内到底哪家学校教育质量更优,四处求人打听升学率,最后不得已花高昂的咨询费,去求助抖音专家;


……


内卷白热化的时代,家庭被放在通红的炉盘上炙烤,焦虑像糊味一样无孔不入,占领屋檐之下的每寸空间,轻则影响父母,重则让亲子关系剑拔弩张,甚至家庭内部分崩离析。


仅仅教育一个选项,就成为了许多家庭的“情绪绞肉机”。


但养育孩子,构建一个幸福家庭的挑战,又何止在此?


层层叠叠的家庭困难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多个北师大相关单位,与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


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报告。这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计325个区县,11万余名四年级学生、7万余名八年级学生和他们的3万余名班主任参与了调查。


通过报告,我们既看到了社会整体对于家庭教育的意识在加强,但同时仍然有以下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亲子沟通问题:有近1/3的孩子反应家长很少或者几乎不花时间和自己谈心,或细致询问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教育责任问题:超过半数家长认为教育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隔代冲突问题:60.1%的家长在隔代养育中面临与老人的冲突;


过于重智问题:家长90%以上的关注点在于孩子的成绩,近半数的孩子感受到家长希望自己考到前三-前十,仅有3%-4%的家长认为孩子考多少名都可以;同时,多数家长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关注较少;


尊重问题:近1/3的孩子认为父母亲很少能“不打断自己,耐心听自己说完”,“在下达指令时可以耐心的解释原因”。


家庭关系:近50%的孩子认为有一个温暖的家庭非常重要;二胎或多子女家庭中,同胞竞争有时会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也很符合我们机构过去多年的数据积累结果,来访者前来预约咨询的原因里,长期排名前三的正是亲子之间的各种问题。


除去上述报告里触及到的领域,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在近些年里变得越来越凸显——青少年抑郁。


社会新闻里层出不穷的少年少女自杀事件,刺痛和震动到的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


那么到底青少年抑郁的情况有多严重呢?


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显示,有近3000万儿童和青少年曾或正遭受情绪障碍的困扰。青少年抑郁症终身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而有关研究也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发病。美国研究者的调查也显示,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0.4%~2.5%。


2007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样本的6.5%。


广东疾控中心曾对五、六年级小学生共3045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有3.4%的小学生,注意,是小学生,制订过自杀计划,1.3%的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


学者蔡军在长沙市城乡随机抽样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城乡小学生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28.3%。


2016年一项对北京某重点高校的调查显示,该校有3%的新生厌恶学习,4.4%的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青少年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这个数字还在逐年攀升。


这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是一个个令人闻之脊寒的画面,在看起来许许多多个普通又日常的瞬间里,和其他孩子一起欢笑的某个小孩,也许刚刚被死神的袍子轻轻地蹭过。


我的一位亲戚在国外读完心理学的研究生后,进入到某个教育集团工作,介入某个初中班级后发现,班里至少有5位学生曾经或正在自残。


如何去帮助这些孩子,以及相关的家庭,这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


然而,谁来帮助呢?



数量有限的施助通道


首先是心理咨询及治疗资源。


截止到2018年,中国的心理学实际从业者的数量不过只有10万,这不仅包括能够扎实稳定且专业工作的,还包括正在摸索道路的。


分配到7亿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里,意味着7000个人才能分到一个咨询师。


而专业的家庭治疗师,能够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工作的咨询师,数量更是稀少,或许数千个家庭,才能得到1个咨询的资源。


心理方面,对家庭教育有针对性的从业者数量严重不足。


其次是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截止到2019年末,仍有近半数家庭所在的城乡学校和社区,没有建立家庭教育的指导机构,对应的,则是60%的家庭有着程度不一的教育困难。


其实机构不足,本质仍是从业人数的不足。


最后是有效的求助信息的缺乏。


多数心理咨询机构和家庭教育机构,对于业内人是很好查询的,但是非本行业的人,想找到求助通道,得先绕过搜索网站上的各类虚假或非正规宣传的广告,其次是避开良莠不齐的大坑小洞,最后还需要一些运气,才能得到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科学帮助。


我想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说明这个部分的困难:在我来到UM工作两年以后,我才得知我的一位侄女就在一年多前因为抑郁四处求医,先后经历了精神科、社区和社会心理机构,遇到了各种各样不靠谱的人,花掉了近7万多,却没能得到一个像样的、系统且有效的心理咨询,我们在见面之后对此十分感慨,她或许没有怎么看过我的朋友圈,而我也不了解她的境况,这使得即使我是离她如此之近的资源,但她仍然没能轻易的获取到有效资源,因为某种看不见的信息屏障将她隔在了我们的圈子之外。


对于一个受困的人来说,筛选和确信一家机构、医院、某个医生,是需要有大量判断力和精力的工作,恰恰这可能就是对他们来说最难抽出的资源,因此得到有效帮助,总不是特别的容易,或许选择之前,庞大的判断成本已经让他们疲于应付,最终望而却步。


最后,还有可能是价格的门槛。正规的家庭治疗,花费并不见得便宜,对于有些家庭,做好这笔支出的心理建设和经济储备,或许也不是一件容易决定的事情。


种种以上,都是受困的父母和孩子,获取帮助的阻碍。


但是他们可能确实又急迫的需要支持,因为内外交杂的考验,在无力处理的情况下,只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沉重。



我们能有什么解决方案?


帮助一个个具体的家庭,便是帮助一个具体的社会。因为家庭是孕育一切更大组织的土壤。


因此,正视和投入资源去解决一个个家庭的困难,本质上是一件价值和意义都十分巨大的事。它的影响最终将从家庭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然而,除去我们开篇提到的教育问题,社会范围内的影响也在渗透和改变着许多家庭。校园霸凌,青少年暴力,性伤害,社交媒体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还有一些遗传或生物性的问题,例如儿童多动症,自闭症,阅读障碍、社会适应困难、情绪障碍等问题,或许也会因家庭所得信息不足,认知不足,演变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这么多的家庭问题,我想只面对其中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并非家长不愿意努力或不在乎,而是家长或许被工作或是其他的生活任务分去了太多情绪和认知空间,又或是受到自身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信息面的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个受困的家庭,若是无法通过自身力量脱困,最重要的改善途径,恐怕就是外部支援的介入。


而这个外部支援,它最好能够解决上述场景中的困难,能够满足:门槛低,易获得、够专业、资源广等多个条件,这样才有机会成为家庭可使用和信赖的桥梁。


UM看到了这些现状,也从数十年的发展中深切理解到了这样的桥梁的意义。


于是UM决定开始搭建这座桥——家庭协助师。


如同19年启动心理服务一样,在评估了自身的专业程度和资源整合能力之后,UM即将要启动“家庭协助计划”。通过我们过去深耕精神分析数十年的经验,将“认知教育、动力性干预、科普知识和求助通道”等多种功能集合在一起,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轻巧地去为处在危机或困境中的家庭撑起一个能得到有效帮助的空间。


我们已经启动了筛选和培养机制,从受训背景良好的人群里,筛选出一批符合资质标准的成员,并为他们设计对应且严谨的培训计划。


与此同时,我们也想检验一下我们所设想的方式,是否能够真的有效帮助到有需求的家庭。而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招募志愿家庭,来免费参与家庭协助计划,并反馈给我们真实的感受。


我们要想要招募14个志愿来访者——父母,带着自己的困扰,进入“家庭协助计划”,与家庭协助计划发起小组面对面的一起沟通。


小组成员均是经验十分丰富的咨询师,在婴儿观察的受训、青少年工作、成年人的个人成长和家庭工作方面,都有着非常饱满且专业的经验。


志愿来访者不限地域,沟通方式以网络为主,如果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家庭中正有着令人困扰的问题,需要得到优质的专业帮助,欢迎你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回复“家庭协助计划”,获取免费报名方式



专家支持团队





注:适用范围


如果你在育儿过程中,有关于家庭、亲子关系、情绪、人际、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烦恼、希望获得心理支持,希望有个地方可以成为你的情绪垃圾桶,可以联系我们。


协助师服务不适用于处在危机中(当下有自杀倾向或想法)、符合任一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想要寻求精神障碍诊断和治疗(包括询问精神类药物使用的具体建议)以及希望处理重度心理创伤的人群。


以上人群建议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或门诊的帮助。


关注公众号“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回复“家庭协助计划”,获取报名方式


作者:UM心理主笔 李煜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