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严重,家长累,孩子苦,没有留白的人生随时会脱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 Author UM心理主笔
江湖中有一本葵花宝典,人人都想得到。
如果一个人有,练不练是一个人的事。但如果宝典被公开,那么人人都要练。因为如果仇家练了而你不练,仇家会来杀你。
可是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这是全输的结局,无人受益于额外付出。
补课是公开的葵花宝典,你不学会落后。你学了要自宫掉童年。
如果所有人都学,所有人都将损失童年……
这就是内卷。
才刚5月,劳动节的累还没有消退,暑假怎么安排的焦虑已然萌芽。且不说现实层面的种种,单是背负假期弯道超车的责任,就够家长们难捱的了。
而事实上,假期能不能超车、怎么超,自己说了都不算……
焦虑加无力,再没有比这更让人焦虑、无力的组合了。
为了缓解焦虑,做点什么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把时间安排紧凑、把班报满、把钱花到位……
凡此种种,脑补一下都累……
父母们觉得假期辛苦,孩子们假期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一声叹息。
01
假期用来弯道超车 学也功利
近年来,源自集体潜意识里的状元情结已将家长们底层于孩子未来的担忧和焦虑塞得满满,而在现行教育体制催生下,又被进一步强化。
家长对假期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一面庆幸假期的到来终于可以不用每天关注微信群里孩子的成绩、老师的训诫,一面又在暗自希望孩子们弯道超车。
培训机构、专家此时几乎无一例外的向家长们传递着让人无从辩驳、无处卸载的焦虑和压力,它常以励志语的形象出现,瞬间激发和抓牢父母们的恐惧和担心-:你以为你自己很努力的时候,放眼望去,才发现有更多的人比你还要努力......家长们于是更加焦虑和失控。
前阵子一对考进清华双胞胎学霸的演讲被各种”励志”转载,摘录片段感受一下。
初二周末每天学习8小时,初二假期10小时。高中13小时……与对手的差距时刻逼迫自己保持紧张。
每次从外地比赛或培训回来,上学期间,下了车就直奔教室,从不回家;年三十,吃完饺子就看书;大年初一鞭炮响起时还在做题。生病输液结束返校,哪怕只剩最后一节……
这样的生活,开始是约束,后来是习惯,最后是麻木……
清华校园是全球十大最美校园之一,可惜没有时间欣赏……
假期吃过早饭就开始学习。除了吃饭、上厕所以及饭后简短休息,从不离开学习桌......
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反超的......
读到这,我想会有很多感受出来,有赞许,欣赏,有那是别人家孩子的感慨,也有身为父母的内在深深的焦虑。
请问当你焦虑时会怎样?
孩子是家庭中的情感洼地,父母的焦虑如果流动出来,孩子的内心就会被塞满,情绪容器就会被撑破。如若此时父母还有成长中未完结的伤,儿童连结到父母的潜意识,会自动将自己内在的感受和需求压抑和隐藏,转身照顾父母。
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在会感受到被剥夺,他们会自动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不值得被爱,而在内在形成深深的匮乏感。
这篇演讲令我想起20多年前,一本被誉为育儿宝典、影响一代人的《哈佛女孩刘亦婷》。
妈妈写到,为让女儿做题不算错数,罚她抄成都市电话号码簿,为不让因美貌骄傲,书桌前贴满红颜薄命的教条,为让意志坚定,让她手握比一号电池还要大的冰块......
很多父母效仿之,为提高孩子专注和意志,扔掉玩具,手握寒冰......
表面是模仿,实则是容纳不下焦虑后的行动。
尽管20多年后哈佛女孩被翻了出来,入了美籍泯然众人。但看起来似乎并没有激发父母们更多思考,父母们依然在高焦虑状态下去追寻其他效仿、膜拜的对象。
当焦虑存在于无形,孩子的内心不宁,无法安驻当下。知识星球里有个异常焦虑的妈妈问李仑老师,孩子如此聪明为何成绩这么差。李仑老师的回答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聪明和成绩没有必然联系,而内心的宁静程度才成绩紧密相关。
而当孩子对现实焦虑到了无法耐受的程度,潜意识会出来保护自己并伺机而逃。比如弃学就是从学业、师生关系中逃跑......
如此一来,让原本调整再出发的假期套上弯道超车的魔咒,父母们不敢、不能停歇,心比平日不知累多少倍。
孩子们呢,貌似有好的学习环境、玩的机会,但在当下学不能输、玩不放松;学也功利、玩也功利、焦虑的时代中,失去了于他们更为重要的自主的时空。
02
假期游学,言说玩的功利
再焦虑也不会影响出行,毕竟是亲爸妈,知道娃辛苦,趁疫情好转一起放松吧。然而,玩不能白玩,要是“玩”和学能结合……
于是许多家长盯上了游学,因为如果别人家孩子游学后视野变宽了,学习动力足了……内卷。
搜索百度“游学”数量高达1亿个。
其实早在10年前,北京边关数据就显示年龄在10至20岁之间的青少年出境人数占假期游学学生近五成。尽管社会上对游学项目价格过于高昂、含金量不高持续争议,可疫情前十年间,报名至少提前3个月,热门游学线路团团爆满从未停歇。
游学自古有之。古人侧重寻访师友,切磋学问。当下有传统文化游或国外游。
从哈佛、耶鲁等名校以旅游胜地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校园旅游成为美国名校新收入来源……也许能帮助你从某种程度上了解游学。
我相信家长们不会忘记游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然而受控于状元情结的集体潜意识,将游学变成关于孩子学习的群体性焦虑的承载和投注,部分地影响了孩子不敢、不能自由而充分玩是不争的事实。
说到底,是在给假期“上价值”。是焦虑的父母的见诸行动。
温尼科特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父母造就孩子的内心。高焦虑的父母造就高焦虑的娃。
当超负荷的焦虑见诸行动,无法当下,就只好与过去和未来在一起,而一个时刻活在过去和未来的人,能很好的适应和享受生活吗?
03
给假期上价值潜藏着父母对孩子的攻击
无法适应和享受生活,不能体会价值感和幸福。我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长大后孩子的样子,可我们也许正在制造这样的人。
小A年纪轻轻是一家大公司的中层,与同龄相比高薪、高职,可她困惑着每当一个大的项目落地,她只有逃过一劫的侥幸,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
小B从小到大都是团队的佼佼者,开始工作后,因为一次失误他失去工作,退回家中,一退就是几年,至今无法重新回到职场,父母为此愁白头。
小C按她自己的话讲,每天把自己透支到极致,不管头脑多明白,但是就是停不下来,因为一停下来就伴随很强的内疚。
小D海龟,归国后放弃了高薪高职,开了一家蛋糕烘焙店。
小E夫妻俩名牌大学毕业。可为人母的小E只愿意在孩子学习时出场,其他心安理得的扔给老人。小E爱人也是经常性缺席。二人像商量好的一样,各种不在场。他们在外出赚钱、教文化课上有分工,唯独在给孩子的情感上没有……
这些学习很好,但是生活不快乐的真实的案例还可以列出来不计其数。
这让我想起可汗学院的创始人,麻省理工毕业一口气拿了三个学位的萨尔曼可汗,创办了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的免费教学资源的可汗学院,放弃了巨额风投利益,经常性的参加各种演讲,但只要演讲一结束就迫不及待和大家道别,赶着回家陪娃......
同样是学习优秀,能不能好好生活的差异非常明显。
曾老师在初级视频里讲到,很多人一辈子不想离开校门,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鉴于有更多的人想继续学习,教育部正在研究授予圣斗士,勇士......头衔。
虽是玩笑,却道出了一种无奈。
为何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
为何从忙碌中停下来会内疚?
为何从工作中退出?
为何……
答案是:一个人如果被活着,不能做自己,活着就没有意义了……
孩子小,父母是天,他们听父母的,当长大,他们听自己的。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一边依赖一边想要独立,逐渐脱离父母的过程,父母是一边给予支持,一边撤退,逐渐失控的过程。
如若父母没有觉知的持续焦虑,无边界的掌控,那么,为假期上价值、为孩子报班不过是付诸行动最小的事,后面还会干预孩子选学校、找工作、找配偶……
然而,越焦虑越控制,越控制对其生而为人的攻击就越大,以后孩子脱缰的机会就越大,有的是在事业上脱缰,有的在生活上脱缰,最让人难过的是在生命中脱缰……当然,攻击发生在父母潜意识层面。
成人和儿童是两极,爱孩子,就不要以爱的名义,仅其成为父母的延伸,孩子不活在成人的社会价值系统里,他们活在生命价值系统中,那里储存着从小到大得到多少爱,多少尊重,多少理解和积极正向关注。
他们成人后是否能感知幸福,而不是得了多少分,考上哪个大学,拿到几个证书和学位,赚了多少钱。
在假期中刻意设计在玩中学,甚至为学而玩,为假期上价值,那是成人世界的价值,潜藏着成人的无意识攻击。
04
在现行社会文化背景下,把时间用来学习的学子们很多,但他们会不会保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会不会感知生命?会不会允许自己闲下来?闲下来时是不是可以允许自己做或不做点什么……活出他们想要的样子?
一个生活中没有留白的人,会活的很痛苦。
假期不是不可以安排学习,多跑几圈、超车也不是不可以,重要的是要理解假期的意义――它不是学期的“增生组织”,它是调整待出发的缓冲窗口。
和孩子们多一些情感连接,少一些讲道理,给孩子们多一些自主,少一些被动与功利,让他们成为假期的真正主角。
我想,当充分尊重孩子并与之协商,孩子们会逐渐发展出对假期相对合理的安排,而这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主体,他们的假期,这样他们在未来学习生活中脱缰的机会也许就会少一点点,而我们距离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可能会近一点点。
毕竟,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纪伯伦
你说是么?
作者:么利华,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心理讲师,热爱精神分析,愿意将精神分析传播进行到底,不让梦想和野心裹足前行。
公众号:利华心理
关注我,关注儿童青少年,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