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顺?可能是内心“严苛的父母”“抛弃我的父母”在作怪
零·距·离
2021/6/2 总第-10-期
这一期小咨给大家带来了上周五晚邓莹老师直播的文字稿~
如果你现在正在面临职场困惑,
如果你想了解精神分析基础的思维方式,
一定不要错过这篇文章噢~
直播视频见文末~
高梦妮:大家好!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直播的主题是如何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待职场困惑?
先向大家介绍今晚的主讲邓莹老师,邓莹老师是UM心理的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习精神分析8年,并出版过译著《为何母爱会伤人》,今晚邓莹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用精神分析的思维方式逐一解释三个在职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或许这些问题就是你所面临的,又或者从这些解释中你可以对自己有新的领悟。
现在网络上有越来越多关于职场人的搞笑段子,比如很多人都形容自己仿佛得了一种病,只要上班就难受的病,还有各种新创名词,比如:上班过敏、周一综合症、节后综合症等等,可以说职场跟所有人都息息相关,邓莹老师,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中这些职场现象的?
邓莹: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来访者带来工作中、职场上的烦恼。其中主要的烦恼来自工作压力、职业选择和职场人际关系。工作不仅是大多数人生活来源的保障,也占据着我们日常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和我们的情绪及价值感息息相关。工作的不顺心往往让人失去自我肯定,导致心情低落,而且这些糟糕的情绪还可能继续蔓延到生活其它方面,比如家庭生活中。所以,怎么解决这些工作中的苦恼,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当然了,有些烦恼可能是暂时的。有人说,出来工作哪有那么容易,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是难免的。比如说,我原来有个很糟糕的领导,没能力还瞎指挥,现在换了一个有能力又亲和的领导,之前的烦恼就烟消云散了。
但是有的人发现,我怎么总是掉进同一个坑里?比如,我换了几份工作,都碰到奇葩领导,我还不敢得罪他,忍气吞声好难受。再比如,为什么我换了几个岗位,总感觉有同事很擅长在领导面前抢夺注意力,而我只懂埋头做事,每次吃亏受委屈的都是我?
还有人会说,以我的工作经验,大多数情况都能用理智或者经验应对过去,但在某件事上一点就炸,可能过后自己也有些后悔和不理解,但当时的情绪就是那么难以控制;或者我人缘不错,但某个同事就是让我特别难受,看到ta就讨厌……
所以这个人、这件事到底有什么魔力,让我好像变成另一种样子了?
当烦恼不只是跟环境相关,我们就需要更深刻地去看到我们内在的原因了。而精神分析是我们了解人的内在世界的很好的工具。
高梦妮:谢谢邓莹老师~那我们如何借助精神分析理解这些职场现象呢?
邓莹:虽然精神分析的大师们用了不同理论假设和专业术语,但我们可以稍微简单点说,在早年成长过程中,主要照顾者是怎么跟我们互动、怎样对待我们的,会让我们创建出相应的内在客体。同时,跟兄弟姐妹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也会影响内在客体的构建和分类。这些重要他人怎么对待我,又影响了我心目中“我是什么样的人”,这就叫自体。
内在客体和和自体的互动,就叫内在客体关系。客体关系会被我们带到现实人际关系中。某些特定的情形或者某种人格特质的人会激活我们相应的内在客体经验,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个相似的场景里,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常常带着我们儿童时代处理方式的印记。
更有甚者,我们可能会主动创造条件,回到相似的场景中,反复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弗洛伊德曾经发现,孩子在妈妈离开房间后,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里扔出去,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
他认为,孩子是把玩具当成了妈妈的替代品,他们不断扔掉这个玩具再重新得到,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体验妈妈时不时会离开自己所带来的创伤,来把自己不能控制的妈妈的离开变成自我可控的行为。
其实成年人也常常在玩这个游戏,通过重回创伤,试图治愈童年创伤,“掌控”过去的创伤,“重写历史”。当然,这种尝试往往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传说中的“强迫性重复”。
那么我们可以带着这样的理解来觉察一下工作关系中反复出现、困扰我们的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客体关系经验,或者在重复什么样的互动体验。
高梦妮:我这边整理了3个在职场中会出现的普遍问题,请邓莹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来逐一觉察。
01
第一个问题:领导很严苛,我无论多努力都没办法让ta满意,每次汇报都会被ta批。我现在压力很大,做什么都担心做错了,怎么办?
邓莹:常常遇到这种问题的人,如果我们跟他深谈下去,往往发现,他们心里住着一对“挑剔型父母”。
当我们在挑剔严苛的父母身边长大,可能就会内化了这样的“挑剔型父母”,哪怕父母已经不在身边,内心的这个父母会时时监督我们,检查哪里没有做好,用非常高的标准来苛责我们,让我们没有办法放开手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这个时候碰到一个很严苛的领导,对工作事无巨细都要管,对下属的工作时不时挑刺批评,就会进一步卷起我们过去和父母相处中的那些感受和经验。
观察一下也许会发现,同样的领导,那些小时候成长环境比较宽松的员工,虽然也觉得有压力不舒服,但可能会吐槽说这个领导太过分了,完成任务会量力而行,减轻领导带来的压力。
但内心住着“挑剔型父母”的人,除了外部压力,内在的父母也会一起施压,导致更紧张、更容易自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仰仗父母才能生存时,可能为了在那个环境中生存下去,发展出了相应的模式,比如小心翼翼地讨好挑剔型父母,尽量按他们的要求做事情,努力让他们少发火。
因为相比较于这种痛苦,想象中被父母彻底嫌弃甚至抛弃的痛苦是更难以承受的。成年之后,其实我们已经变得比较有力量,对外部环境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但可能我们心里的这个小孩还是执着地用着过去熟悉的方法。
比如,面对领导也是忍气吞声,尽量按照要求努力做好,甚至已经感受不到委屈,只是时间长了有说不出的难受。有些还能感受到委屈的,可能会在积累了太多情绪后,像青春期的小孩那样激烈地突然爆发,甚至带着冲动的情绪离开。
其实,如果内心那个挑剔型父母可以松动的话,或者我们不是习惯了在每一件事上都忍受、讨好的话,能在平时每件小事上释放一些能量,合理提一些要求,就不会积攒那么多情绪能量,导致一次性爆发。即使要离开一个工作,可能也是更理性的选择。
当然,我们并不是在批评爆发或者选择离开,事实上能够表达愤怒也是一种功能,离开也是在保护自己,但如果只是行动而没有去觉察背后的东西,可能就变成同样的剧本反复上演,失去了更好的改变机会。
高梦妮:谢谢邓莹老师,在这个例子中,内心中那个“挑剔的父母”就是内在客体,严苛的老板就是真实的外在客体。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内在客体、外在客体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02
第二个问题:我跟同事关系处不好,感觉被他们排挤,也不知道怎么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我好难受。
邓莹:跟同事的关系往往对应着跟兄弟姐妹的关系。如果是独生子女,情况可能更复杂一些,对应“同胞关系”的,除了亲戚家孩子,也可能是学校的同学,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等。
在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既可能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成长中的危机与挑战;也可能变得充满嫉妒和敌意。同胞之间的竞争是难免的,但如果竞争是良性的,就能内化一种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如果同胞的存在完全被看成一种威胁,这种竞争就变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兄弟姐妹直接关系是什么模式,父母有很大的责任。
事实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本身是非常复杂而且充满焦虑和冲突的,如果父母人格水平不成熟,自己不能够承受跟消化子女指向自己的情绪,就会有意无意地利用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转移焦点,挑起矛盾或者坐视不管。
而成熟的父母能够和子女沟通,涵容子女的情绪,关注并调节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幸遇到那种转移矛盾的父母,孩子心里就会住进“拼命争抢的同胞”,和“不公平的父母”,要么在工作中过度竞争影响人际关系,要么太过回避竞争。
而如果父母特别偏心,有些孩子很难得到资源和照顾,却要承担更多责任,为家庭付出更多,她可能会觉得被父母及其他孩子排除在外了,只能通过付出、讨好获得一点存在感。之后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不公平,他们可能也很难去抗议和争取自己的权利。
即使没有兄弟姐妹,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长大的孩子,内心可能住着“永远在和别人比较的父母”,以及“怎么都比不过的小伙伴”,工作后也很难去肯定自己的成就,在和同事的对比中觉得自己差劲,无法享受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
高梦妮:谢谢邓莹老师,在刚刚的这一段中有很多的关键词,比如“讨好”“竞争”“嫉妒”等等,这些词都会让我最终联想到冲突这个词,自己跟他人的冲突,自己跟内在自己的冲突,人们感受到的所有不舒适的感觉其实都来源冲突,我们只有找到冲突的根源,解决它,才能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顺畅。
03
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工作稳定但不是我喜欢的,纠结了好几年也没能离开,到底是为什么?
邓莹: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不仅可以在和其他人的关系中重现,也可能反应在和工作单位的关系上。
A和B都有一份体制内的稳定工作,但感觉目前的工作缺乏发挥空间,但又很难离开。在了解A的成长经历后,发现他父母都是谨小慎微,一辈子做着一份同样稳定的工作,对A的教育也是要听话、懂事,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从未鼓励他冒险。
在A的心里,安全的范围就只有父母划定的这么大,外面的世界被认为是危险的,现在的工作环境,就是A熟悉的安全环境。虽然他有时也会觉得无聊,但另一种生活是什么样,他心里没有榜样可以学,甚至也很难去想象其它的可能,一直过这样的生活可能也使A失去了风浪中锻炼成长的机会。而B可能明白自己是有能力的,却困在目前的工作中,每次想走又走不了。
原来,B早年有被抛弃的创伤,他心里对被抛弃的恐惧是比一般人大很多的。目前这份工作,虽然也有不满的地方,但起码不会担心哪天突然被炒鱿鱼了。即使他已经是个有能力的大人了,但首先要保护的是内心那个无比恐惧的小孩。
特别要说明的是,内心住着“抛弃我的父母”,可能是字面意义上的遗弃,也可能是父母因为去世或者离婚离开了,还有可能仅仅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比如,即使父母双全,但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威胁说不听话就把他丢掉,也可能被孩子理解为自己真的会被丢掉,形成被抛弃的创伤。
高梦妮:看似差不多的现象,不同的人背后的原因也可能很不一样,每个人内化重要关系的方式不一样,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会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了解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样的状态呢?
邓莹:可能有的人会问:那如果早年经历对成年人的行为模式有这么大的影响,而且我们总是重复过去的痛苦经历又很难自动破解它,那听上去不是很绝望吗?
幸运的是,我们的内在客体关系可以随着人格成熟不断改变。我们是可以主动去做一些事情促进这种改变的。
第一步也是特别关键的一步,是带着觉察去体会这一切,看到现实烦恼对应着这什么样的内在客体关系。如果能看到内在客体关系是用什么方式在影响我们,我们就不会被它推着走,莫名其妙重复相同的困境,而是跟它有了距离。
比如,再次忍受领导的不合理要求时,问问自己:我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我能肯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吗?我委屈吗,愤怒吗?会尝试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吗?如果不能,我害怕什么,又想象了什么可怕的后果?这些情绪里,有多少是这件事引发的,有多少是卷起了从前的创伤经历?……
第二步是理解和接纳自己目前的样子,包括目前正在使用的内在模式。有些人在觉察到自己一些模式后会觉得很羞愧,因为自己好像还在用那么原始的不成熟的方式,并且急于摆脱它,建立一种“正确”的方式。我想说,这种羞愧对于改变其实没有益处。恰恰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去理解和接纳自己,哪怕在用非理性、不成熟的方式应对困难。
过去没有被好好对待不是你的错,在那种困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能够有一定社会功能,能够走进职场,那些不够成熟的方式可能也曾经保护过你。理解自己现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抱抱心里那个受伤的小孩,才有可能超越它,重新长大。如果一味谴责,可能是我们自己再一次做了那个严苛的父母。
比如,明白了自己留在一个稳定的工作里是害怕被抛弃,就尝试去和这种恐惧相处。如果这种恐惧还是占据着你,试着对自己说:如果感到安全很重要,不必勉强自己,可以选择先保护那个脆弱的部分。如果有一天准备好了,做出新的选择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三步是允许新的客体经验进来,重塑我们的内部世界。有人说,能不能碰到对我好的人要一些运气。但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对过去的模式非常执着,即使遇到了善意可能也会感到不熟悉而排斥。但如果已经有了充分的觉察,在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基础上,新的经验才能被我们自然而然地接纳进来。
比如,过去你更注意到那些抢夺资源的同事,当你内心有所松动,或许会发现另一些值得结交的同事会对你有帮助。
而且,当我们真正改变时,也教会了别人用什么方式对待我。比如我不会让别人随便把我当工具用,也会降低被剥削的可能和程度。
如果以上方法做起来还是很困难,你也可以尝试心理咨询的帮助。
心理咨询之所以能够帮到一个人,是一段治疗关系当中,来访者可以有充分的空间去觉察,去探索事件背后的深层动力。而咨询师的回应,跟生活当中的其他重要的人可能是不同的,这种新的体验可以提供给他一种示范。当他内化了这样一个新的客体,慢慢学会了这样对待别人,同时也可以这样对待自己。这时改变就自然发生了。
事实上,工作关系虽然在生活中占的比重很大,相比亲密关系却没有纠缠那么深,其实也是一个更有机会获得改变的地方。
最后还是要说,我们从内在找原因,并不是要苛责自己。首先要承认,工作可能就是很辛苦,工作中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也不是大家的错。
但精神分析能够提供的视角,是看看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是不是配合了这些痛苦的发生?这是我们可以去改变的地方,而且这种改变比单纯的处理某件事,更有意义、作用也更长久。
高梦妮:邓莹老师给到了我们四个很清晰的缓解自己内心冲突的方式,在这里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个觉察自己的小tips,当自己内心感受到冲突的时候,允许自己停下来,给自己5秒钟去感受当下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倒带回去,看看刚才发生了什么,自己一路的感受是怎样的。不要忽视、逃避或压抑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避免自己陷入强迫性重复的状态中。
UM心理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目前有两种咨询模式可以供大家选择:
第一种是可以单次预约的心理服务,更适合没有咨询经验,想尝试体验的小伙伴,或者有紧急的情绪想得到支持的小伙伴。
第二种是长程的心理咨询,更适合可以每周提供固定时间,想深入探讨自我改变自我的小伙伴。具体的预约方式欢迎大家向我们的助理了解噢。
扫码预约
预约UM心理服务 预约UM心理咨询
心理服务预约助理微信:zqfxl010
心理咨询预约助理微信:um19947624914
有问题可加小咨了解。
邓 莹
2020.04 - 2020.06主体间心理治疗理论与个案演示
2020.04 - 2020.09英国儿童治疗精粹课程
2020.04 - 2020.09严和来:拉康精神分析入门20讲
2019.09 - 2019.09麦格“比昂思想中国研讨工作坊”
2019.08 - 2019.11Kim讲斯特恩的发展心理学如何指导儿童养育及与成人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工作
2019.06 - 2020.01UM心理服务师培养计划
2019.02 - 2020.04英国系统“客体关系”45讲:导师Chris Mawson+Rustin夫妇+Lesley Caldwell
2018.09 - 2018.12Kim 讲布洛迪发展心理学如何指导心理咨询和儿童养育
2017.11 - 2018.03Julian Stern“短程动力学治疗”
2017.09 - 2019.07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学院制连续培训项目(婴儿观察小组)
2017.02 - 2017.04丽雅克莱因“梅兰妮·克莱因的主要理论”
2016.11 - 2017.06Jerome Blackman “攻克难题”系统培训
2014.12 - 2016.11李小龙精神分析高级班、自体心理学连续培训
2014.04 - 2014.10曾奇峰精神分析中级培训
从业年限5年
600+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不畅,缺乏安全感,讨好,交往模式,同性朋友
亲子教育
儿童教育,亲子冲突,亲子教育,青春期行为,父母成长,育儿困惑
个人成长
自我探索,依恋模式,心理创伤,自我成长,人格发展,咨询师个人体验,自信建立
咨询方式网络咨询,地面咨询(武汉)
文字编辑:高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