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依赖、独立并存的青少年

UM心理主笔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6-10



成都49中事件近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由来已久。《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统计,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1000起事故隐患。就是说每一个自杀孩子的背后,可能还有1000个有自杀隐患的孩子。


童俊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说到,青少年处于非常恶劣的社会心理环境中。这说明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一帮除了学习没有任何生存压力的青少年,正面临和经历着成人意识层面无法理解的境遇。


青少年的成长到底遭遇了什么?


高焦虑的父母和丧失童年的孩子


时下有个热词儿“鸡娃”,指的是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拼命学习,给孩子打鸡血,这些孩子就是鸡娃。


与鸡娃相对,普通孩子则被称为青娃,优秀的孩子则被称为牛娃。奥数厉害是奥牛,英语厉害就是英牛,两者兼具是英奥混血牛……


热播电视剧《小舍得》就描述了三个家庭“鸡娃”的现象。


米桃是不上补课班的第一名,肩负家族跨越阶层的希望,被家人拼命往补课班里塞。


田雨岚自幼和妈妈逃荒,后来妈妈重组家庭,条件虽变好,却寄人篱下。脆弱敏感的她认为只有靠自己挣来的才踏实。孩子的成绩成为她要牢牢抓住的东西。


南俪开始重视素质教育,当田雨岚在她面前不断凡尔赛儿子学习成绩,她被迫鸡娃。


“鸡娃”结果:米桃在父母高焦虑期盼中,压力越来越大,成绩下降,被迫回乡。田雨岚逼迫孩子学习,压得孩子没有喘息空间,孩子严重抑郁;南俪的孩子无法适应突然间地快节奏,躯体化症状频现。



《小舍得》热播,应了家长焦虑的内心。


时下别说是娃妈,即便没娃,身边人于孩子的焦虑,也能传染、穿透你。


鸡娃时,且不说付出多少时间、金钱,单是那一份高焦虑,就需要耗掉多少心理能量。


当然不乏家长因为童年高压,自己有了娃倡导快乐教育、佛系育儿的。然而再佛系的家长也经不住自己孩子的分数比大部分同学低。


于是孩子似明星,家长似经纪人,带着孩子辗转于各大培训机构及考场,像极了明星赶通告。一场场战役,人困马乏。


小学刚落定,还未及松口气,新添加的初中微信群,鸡血只多不少: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比起中考,小升初算个啥。


无语。


各中逻辑非常简单:没有好小学,就没有好初中,没有好初中,就没有好高中,没有好高中,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好未来......


鸡娃战线由此形成,不容懈怠。却甚少有人置疑和打破此逻辑。


一位来访者告诉我,她本打算考会计师,可每次报了名,都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看书,总是临考前才能静下心来,结果每次都考不过。


当问及为何报了名,只在临考前才能看,引发她思考,原来妈妈一直唠叨她学习,如果她一直认真学,就是在给妈妈考,而不是给自己学,为证明这是她自己想要考的,不是妈妈让的,只要妈妈唠叨,马上放弃。妈妈眼看无望,她才动手学习.....


多数青少年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学习动机被置换,不知道为什么学、为谁学,只知道拼命跑。一旁跟跑的是比他们还焦虑的父母......


安娜·弗洛伊德说过:青少年时期出现的情绪行为问题放在生命的任何其他时期都可称之为disorder,但出现在青春期就再正常不过了。当然对此我们不能极端的解释和理解,这至少说明就青春期因为心理生理的发育本来就处于非常动荡的心理发展阶段,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是普遍现象。


青少年本需要周围环境特别是父母的真正看见,并以涵容的心态包容和理解,帮助他们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但对于享受了改革开放红利的父母自己对未来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感,丧失的恐惧时刻环绕着他们,当孩子成绩下降时,父母将恐惧自己的前途与孩子的前途叠加。


潜意识里的状元情结和当下教育制度叠加并推波助澜,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孩子像成都49中的学生一样,“一跃解千愁”。



依赖、独立并存的青少年


王浩威老师讲农耕时代,13岁的孩子打死2只兔子,就宣布自己长大成人。儿童在那时是直接过渡到成人的。青少年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指从儿童到成人之间的阶段。一般称青春期,跨度在12到22岁,比较集中发生在13到18岁。这是青少年性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


俄罗斯大马戏团的空中飞人。杂技演员手抓一个秋千,在高空悠荡,借由惯性抓向另一个秋千。稳稳抓住的一瞬好帅。可当他们放手,还没抓到另一个秋千的“瞬间”,手里是空的……



期间看得见的变化是小个子变大高子,声音变粗,脸上长痘,性器官发展发育。看不见的变化,作为总指挥部的大脑像极了大规模的施工现场,大量神经元、神经突触等着被修剪、整合……


人的一生除了刚出生的头一个月,再没有哪一个阶段能比青春期发展得更快的了。


青春期就是每天都有变化、有各种不确定的陌生。


青少年本就是偏激、偏激到走极端。


青少年是矛盾的,他们在冲向下一个秋千时的满怀希望与胆怯和想停留在原地的依赖与渴望间犹疑。


成人对待青少年也如此矛盾,像对待儿童一样管理和控制,做错事了却像对成人一样要求......


青少年是活力的,他们需要要学习建立同伴关系,对那些仍然将他们当小孩子管理并极具控制欲的父母说“NO”。他们需要将攻击性和力比多从劳作与锻炼中释放,在深度情感连接中流淌。他们需要在痛苦、孤独和迷茫时用早年学到的各种特长来消化苦难。


然而现实的他们要早到晚时时“深耕”于书桌前。相当一部分持续累积的攻击性无法在学习、竞争中升华。


他们面临缺失能消减情绪能量的大运动等特长;面临在修复过往时,早年没有被抱持住、退回到幻想的攻击性因为现实的失控被激活;面临每天“受虐”的学习,在现实中失了外在和内在的空间……青少年的攻击调性不断向内。抑郁成为常态。


脑补青春期的画面,背着过去,负重当下,迈向远方。


青春期是段痛苦的心理发育时期,但是,经历这时期的痛苦也是为未来的生活积累能量,积累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痛苦的免疫力。


作为成人的我们不能假装有办法让青少年这段时期活得轻松,或以“好的成绩”来粉饰太平。


但我们可以告知青少年学会接纳这种生活中的不轻松,这是未来生活的常态。正是生活中到处是坑,才教会他们不断地跳跃坎坷的能力。



青少年应如其所示的被对待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2016年11月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设计作品《名校生抑郁,“天之骄子”的价值困境》真实的记录了部分深受郁抑郁症困扰的学子。


这些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都是最好、最乖的学生,未来可以大有所成的“天之骄子”,然而他们却深陷人生价值困境。


一个外人看起来青春美貌的女孩,暗自祈祷自己能在25岁患上重疾,从而“自然”离世。


原来她所有的“优秀”都无法发自内心地拥有成就感,仅仅是为了感受到被别人“看重”。


翻开她的成长史,发现母亲年轻时学习好却没有文凭,她成为母亲的全部希望。当被确诊重度抑郁,母亲认为她“在为不求上进找借口”。


她空心,因为她活成了母亲的延伸物,她重度抑郁,因为她要找寻属于自己生命的意义,不过是她想要被当作一个独立、真实的人被如其所是的对待和养育的极致呐喊。


付丽娟老师说,教育内卷,少有孩子幸免,不知哪天遇难。当父母把孩子成绩好当做合理的期待、要求时,是在把孩子当成学习的苦力在使用。


于是上学于孩子是在打工,给父母赚工分。


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重要时期,当内在被抽空,为别人学,为别人做,为别人活,自己在哪儿?


孩子和成人是两极,成人活在社会价值系统,如职务、地位、薪水,当然也包括分数与大学。孩子活在生命价值系统,比如得到多少爱、尊重、理解、支持。


孩子内在是否充盈、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成长的动荡,一方面看要看此前生命价值系统的存储,一方面要继续从父母那里汲取能量。这需要父母、学校、社会当然主要是养育者给予孩子内在足够的安全和温暖,而不是用社会价值系统功利的对待和衡量尚处于儿童和成人过度期的青少年。


毕竟,最对得起生命的状态,不应该是非凡的成就,不应该是成为了不起的人,不应该是学习成绩顶尖。应该是,爱生命,爱生活,爱活着。


还原青少年的活力,需要走近他们,看看是什么阻止了他们生命的绽放,是什么压抑了他们的心灵,是谁置换了他们活着的动机,偷走了他们内核。


每一个青少年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愿他们带着生命的活力,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真诚的邀请你进入青少年成长课堂,一起走进、走近青少年。看看他们生命的活力和多彩,发现你不知道的他们。


内心敏感但丰富的


青少年 




青少年团体带领者

最了解青少年的导师阵容

一次5节微课,带你走进青少年的世界。

扫码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青少年团体万花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