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12次高考上热搜,千万别让孩子被成绩定义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 Author UM心理主笔
今年高考季,一个33岁、复读11载、参加12次高考的学子上热搜。网友唏嘘不已。
第一次参加高考是2009年,没够三本线。
第二次高考,高出三本线几十分。
第三次:过二本线。
第四次:不够一本,但可以去好二本。
第五次:过一本线,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放弃。
第六次:考上“985”吉林大学,放弃。
第七次:攻击625分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入学报到后退学复读。
……
第十次:考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依旧复读。
这份高考“履历”,我想大家赞许的同时心生困惑,这份坚持怎么有点过了头执念的味道?
这和李雪琴的高考应援短片所述几乎完全相反。
33岁,已过而立之年,却还在高考考场进出。发生了什么?
01
不想长大的学子
唐同学令我想起曾老师在初级视频中讲过的“学习型人格障碍”。
意思是最好一辈子学习。曾老师说,继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后,教育部要增设勇士、圣斗士、烈士......
当然这是玩笑。但何尝不是当下某一群体的写照呢?
这让我想到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她最大的兴趣是写卷子。别的孩子嬉戏玩耍时,她经常独自做卷儿,短暂课间,她也甚少休息,有时被老师硬性叫去操场,依然找个角落做卷。
我想,如果在以前,大家会说这孩子以后有出息。可在当下的社会,我想,大家除了短暂的羡慕一下别人家的孩子,都会有所思考,这孩子怎么了?
就像唐同学,12次高考上热搜,大家对他的不认同却居多。
是的,社会在进步,虽对一考定终身依然尊崇有加,但也有了更多对人性的思考。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更愿与卷子打交道而舍弃与同学间的快乐互动,不知她在做卷时,有哪些愉悦的体验?那份沉浸,是在替自己做,还是部分地替代妈妈做?到底是自己喜欢,还是出于向妈妈认同?
也许唐同学最初也只是想考个好分数进入好大学。身为农民之子,他似乎没有什么可为人羡慕的资源。但高考的好成绩,令他一再成为学校的骄傲、别人眼里的孩子、羡慕的对象。这让他内在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此时高考于他也许是获得爱的方式。那里有他以为的爱与温暖,有他想要的“我是重要的”“厉害的”,有他的位置,甚至是“成就感”与“成功感”的获得。
也许在他眼里,他已经读过了大学,找到了工作。高考成绩就是证明,学校的重资奖励就是薪水......
只要能反复咀嚼同样的知识点、坦然面对每一年同学们不同且越来越年轻的面孔,忽略别人异样的目光,他就可以沉浸其中不管不顾。至于父亲离世、母亲衰老都无法对他产生影响。
既然无法从父母处得到关注、认可,那就从高考成绩中、从别人那获得。我想这也是他一次次留恋高考、止步不前的原因之一。
高考于他不是进入大学校园平台、走向成人世界的起点,是能满足其内在心理需求的慰藉。复读的薪水亦是奶水,复读于他是不想长大的摇篮。
参加高考就表明还是高中生。就可以继续学习、依赖考试、学校,不用踏进社会。
而一次次的参加高考,考上再退出,我想,是不想长大,不想进入成人世界,先躲起来再说的表达。
02
高考是证明?
热播剧《小舍得》中的米桃是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背负全家人跨越阶层希望,硬性进入各提分班,最后因压力过大,成绩下滑而回乡。
多数娃面临的是米桃这样的情况,有着欲壑难填、想要高分的父母。
可唐同学的父母想法很朴实,只要有技能养活自己就好。所以面对不理想的高考成绩,父亲是准备让他去技校的。
可见,许是唐同学自己想要复读,开启12年漫漫高考路的。
唐的执念何来?
我想,要从高考说起。
高考浓缩着国人内心深藏的“状元情结”。长期植根于民族意识中的心理模式、认知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是1300余年科举制下深厚考试文化积淀而来的产物。
尽管经过多年改革开放,教育已逐步走向多元,“状元”也不再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效应。然而现实中大家仍有一个共同感受:分数好,才是真的好。毕竟现实功利仍能给个人、家族、甚至学校带来短暂的光环和荣耀。
如此不难理解唐同学的执念了。读书学习,于他许是离开背朝黄土面朝天的环境、跨越农民这一阶层的最佳路径。
虽然父母对他没有厚望,但他在无意识中向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民族集体潜意识认同了。
当然,唐同学夸张的连续高考12次是个例,但其突显的集体潜意识“状元情结”却是普遍的。
因其被多数国人父母、学校演变成追求高分率和满分率的“追求卓越”,且成为当下驱动全民焦虑的一大主因。
唐同学是如何做到雷打不动的持续参加高考的?
我想,也许唐同学刚开始真的是想提分考入理想大学,但到后来,也许过程中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细节,令唐参加高考的目的为人所用了。
此话怎讲?
其间不乏一些学校为了自己的高考上线率,一本上线率不惜以高额奖学金推动其复读……
我想,唐持续攀升的高考成绩,不只是他的梦想,也是学校、家长的梦想、他们作为孩童时的未竟愿望。
如此,唐不过成为家长、学校参与和实现其状元情结的出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其自身评价系统的一部分——我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别人认为我是什么样的才重要。
国人对高考,是全社会都重视的程度。且不说高考前的种种,就说当天为高考鸣锣开道、人工降雨,考后对高考状元的关注与持续报道......
不管这些状元后来发展如何,但一考定终身的导向,还是占据国人大脑。
高考不仅是孩子所学的答卷,还是人生的答卷,也许还是给父母、学校、家族的答卷。
高考成为最直接量化的证明。
谁说英雄不问出处?
高考就是某些人、某些评价标准认为的出处。别忘了在某些人眼里,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哪里来,是双一流,普通大学,还是没读过大学......
03
一个人真正的出处是什么
可是,一个人来自一流,还是来自普通大学甚至是没读过大学,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一个人的成长,到高考就结束了吗?
尽管头脑知道,高考只是新的起点,读不读好大学,甚至不读大学也都死不了,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但依然躲不过群体性焦虑。
一女孩出生于东北某小镇,背负父母期待考入北京名校,毕业后又被期待拥有北京户口。为了北京户口,不惜留在某景区当了售票员。不久严重抑郁。
人民大学大三某学子高考以一分之差错失心仪的经济学专业,选择辅修经济学学位并储备考研。三年来为着所谓的目标,超负荷运载,一学期暴瘦十几斤。大三期末,他发现自己对经济学专业根本不热爱。深陷抑郁。
从南方某著名高校统计学专业保研到了人民大学的统计学专业的某学子,不想从事和统计相关的任何工作。被问到当初为何选了统计,他说不选,分就亏了……拿着别人艳羡的名校文凭,却“除了统计,不会别的”。抑郁中。
人大心理中心主任胡邓评价这些学子“内在没力量,外在没目标”。
当从小被爹妈训练要出众,成绩要好,要上名校,人生全部意义会被放在某“单一支点”上.......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未来想要做什么。因为他们一直在被动性的被广泛植入,生存和生命的整个意义是被外界赋予的……
这就是天之骄子的价值困境。也是徐凯文教授说的“空心病”。
高考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
我想,不管成绩如何,于更多学子要面对的也许是历经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考试、做题,在被不断强化的“给定唯一结论而忽视选择自由”的思考方式中迷失的自己。
高考结束,一切不OK。
因为:0-6岁儿童创造一个自我,6-12岁发展一个自我,12-18岁建构一个自我,18-40岁,要把此前,创造、发展、建构的自我放到社会中去实施。到40岁,完整的成长才结束。
高考过后,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将此前没有发展、建构好的自我放在社会的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
这是每一个学子此后20年要思考、行动的话题。
父母呢?高考结束,能做的少之又少。也许也真的是做不动了。
我想,如此前大学、专业是你选的,此时但凡和孩子有关,要多听他们意见;如此前太多生活琐事被包办,此时还生活于他们;如此前,你对学习外有诸多禁止,不妨闭上嘴巴,让交友、择偶、是否继续读研,包括今后找工作…..由他们自己去试着做主,你只提供参考。
毕竟不管学习在某一段时间被当成多大、多重要的事。从生命的长河看,应试类的学习只是生活很小的一部分。
当被无限放大,也许会止步于社会,或即便进入也很难适应,或者进入再退出……
亲爱的父母们,那是你所希望的吗?你到底想要一个只会考试的人,还是一个全面的,能在社会上自由出入的人呢?
当然又会考试,又能自由进出社会是最好的。
但我想每一个父母无论是培育一个生命的初衷还是内在的状元情结,其终极指向都是他们的孩子爱生命,爱活着。
你说是吗?
作者:么利华,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心理讲师,热爱精神分析,愿意将精神分析传播进行到底,不让梦想和野心裹足前行。
公众号:利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