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起“鸡娃”和“内卷”,适应社会才是更高的段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 Author UM心理主笔


作者:徐亚辉



在一些关于“鸡娃”和“内卷”的文章评论区里,大体可以听到三种声音:一种是感到社会环境所迫,认同“鸡又卷”,相信没有成绩就没有未来;另外一种是不希望孩子内卷,就像自己在工作中无奈被卷一样,上学和上班都是痛苦日常;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在和学校老师、孩子的关系中出现一些困惑,解决方法上不得要领。比如来自老师的压力,要家长配合加入卷的一方;再比如,现在不鸡娃,以后遭到娃的埋怨怎么办?


身处以上情况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轻松。要不要又鸡又卷,也并非那么简单。

No-Child-

01




如果竞争是必须,成绩是唯一?

前几天看了BBC的教育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讲的是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的一所中学接管了一个9年级班级,将进行为期4周的纯中式教育,与其他9年级接受英式教育的学生进行PK。
中式教育强调的是服从权威、纪律、以及竞争;当学生已经做得很好时,总是被告知“你还可以更好”。
英式教育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和自己而不是与别人比较;当学生为自己的不足感到挫败,英国老师会引导其看向自身的优势。
看上去,中式教育更像是“鸡又卷”,而英国方面更接近于躺平。英国学生很难适应中式高强度的教学节奏,声称这不健康并开始反抗。
但试验结果是:在经过数学、科学、普通话三科考试后,中式教育在各科成绩上整体领先于英式教育。最后在总结会上,英国校长承认中式教育的有效性,部分英国学生也爱上了“记知识点”的方式,并且体验了直面挫折的过程,他们觉得这段经历特别又难忘。
此番较量,让中英两方的教育工作者由对立走向靠近和了解,丰富了旧有的理念。鸡卷出来的成绩不是唯一,回避现实也不是躺平的理由。结束时,中国老师道出了真谛:中式教育的确可能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没有英式那样自由灵活,但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适应社会。
适应社会——或许这是一个能够超越成绩、从更大的认知范围去看待和反思当下教育的可操作角度,关乎每一个个体的生存技能和与人连接的生活目标。
大家都在努力参与这个竞争日渐惨烈的社会,失败终归不是愉快的体验,淡定地躺平也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不断变换适应社会的姿势,才能走得更远。
在心理咨询中,很多成年人有这样的困惑:如何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我通常会先让他们理解一件事情,就是:这种平衡,是起伏变化的动态过程,而不是固定下来的一劳永逸。有的来访者会假设:应该有一些方法或某件事的改变,我就可以免受波动之苦,一直幸福。
这其实跟鸡娃内卷和适应社会很相像——成绩好了孩子才快乐,未来才可期,阶层跨越拿到准入,人生有望顺遂。诚然,实现这些都很好。但重点是,成绩好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如果是过度内卷,以更多身心健康代价来换取,无数例子证明,在孩子以后的社会适应中,会阶段性地出现不同的问题;卷得越严重,后期逾越问题就越困难。
换句话说,即使孩子并没有遭受到严重的心理危机,TA适应社会的方式也将单一。如果成绩好是在一个严苛的环境下被培育出来,那么孩子很可能在日后的工作环境中无法忍受自己落后于他人,觉得“不优秀不配活”,始终处在对权威的恐惧中;在宽松的环境中无意识地把工作或感情弄糟糕,不让自己好好生活,与当初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

No-Child-

02




父母拥有“山顶”的眼界,孩子脚下的路将更宽阔

BBC这部纪录片之所以成立,我想应该是中英双方都在各自“单一”的教育方式中触到了盲区。无论中式的竞争,还是英式的尊重天性,在社会适应的复杂体系中,都缺乏一些现实的元素。
在片中,比起中英两国具体的教育方式,更吸引我的是两国老师们的人格魅力,他们让我看到了比成绩更具社会竞争力的部分。直白地讲,塑造坚韧灵活的人格在先,获得好成绩只是过程中的显现;即便达不到塔尖的优异,也可谓生活的勇士和赢家。
五位中国老师,纯正流利的英文,过硬的学科功底,授课交流无障碍;可偏偏卡在课堂纪律问题上。比起中国,英国孩子太散漫了。硬管无效,就想办法进行文化渗透。杨君是位教科学的女老师,她从亲自领早操到讲儒家文化,从教学生包饺子到领跳扇子舞,课堂上古板严肃,可当学生在试验中获胜时,她会为台下的每位学生送上飞吻。
这期间,她因搞不定课堂纪律上火到嗓子说不出话来,在镜头前她哭着坦言:“我已经去世的父亲教给我三件事:知识、品德和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他是我人生中最好的老师。”
透过片子,已经看到杨老师融会贯通地演绎了属于她的“社会适应”精彩剧本,在困境时有能力调整转换,这才是优先或高于学习成绩本身的必备能力。好成绩和适应社会,并不非此即彼,而是并行向前。
再说英国校长史瑞桥,看得出来他对中式教育是持怀疑还有一点不屑态度的。从刚开始对英式教育的自信满满,到学生们对中式教育开始产生好感,他意识到,如果中式教育真的有效,他需要考虑改变自己的方式了。后来干脆进行自我调侃,如果中式教育胜出,为了节省开支,他要解雇掉大批英国老师,跟教数学的中国老师签上十年合同。这种幽默感,意味着相当高程度的人格成熟度,在社会化过程中,非常受欢迎。
人要相对顺利度过一生,需要粘合住每一次起承转合,才不至于让内在散落。这个过程需要养育者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给予支持,即便是在升学的关键点上,真正的爱,也不应被中止而以成绩取代。
从山脚下看往山顶,仿佛只有一条路;从山顶往下看,可以有很多条路。

No-Child-

03




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考验的是父母


在学校和家庭的联合教育中,有一类问题不那么常见但具有代表性,大概是:父母和老师的理念不一致,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施压”,如果不和老师站在一边,担心孩子被“放弃”,对此感到焦虑与困惑。


在本质上,这和成年人在职场中选择“站队”是一样的,很多人自始至终都难以摆脱对权威的渴望和恐惧。如果家长自身对类似的问题很难处理,就要觉察这部分是否在和老师的关系中被启动。被权威认可,获得自己在权威心中的位置,进而更靠近理想的自我,这是每个人内在发展的一条路径。如果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被忽视或打压,那么可能在后期的不同现实中,相似的被挑起;在认知上容易“灾难化”,在情绪和行为上显得无所适从。比如:我不听老师的,我的孩子就没人管了,一切都完了。然后焦灼,束手无策寝食难安。
事实上,真正被老师放弃的概率很小,即使真的发生,最好先安抚好自己的情绪;一个慌乱的父母,是帮不到孩子的。
首先,要看见和处理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在老师的一些方式下感到压力,表达自己很不舒服,要了解清楚孩子不舒服的点,以及相关的想法和愿望是什么。
接下来,如果了解到孩子和大人一样,既想坚持自我又对“失去”权威感到恐惧,那么就把孩子的这种矛盾感受接应过来,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父母理解了。《当尼采哭泣》中有句话说得好:“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孩子在学校里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在一定阶段是很正常的,“老师的话是圣旨”标志着孩子走出家庭,开始进入社会适应。父母要允许这份愿望,同时也承认孩子对挑战权威的担忧。更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孩子保留TA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如果这部分和老师是对立的,也要维护孩子内心可以对老师质疑的权力,让孩子相信,属于自己的部分,不会因权威的存在而消失。
如果孩子在需要时被父母支撑,拥有相当的自信,对外界的影响保持弹性,那么TA将在大部分可以做自己的时候,耐受那些规则与不快的部分,社会适应就会达到平衡。如果父母和孩子都觉得不想被学校教育所卷,不必过多纠结形式上的东西,在内心坚持自己会让事情变得更容易一些。
适应社会,不是被动受制于社会;而是基于自信的前提下,“出让”一部分自由。正如好的婚姻,我本来对自己很满意;但我选择结婚,是因为我可以拿出来一部分让你满意,然后一起嗨皮。
说到满意,最后简单说一个“如果现在不鸡娃,以后娃埋怨怎么办?”——其实你很怕娃对你不满,最大的可能是你已经对自己有很大意见。想想这些意见是什么?然后试着去改善,不用担心结果不理想;你的努力,娃都看得到。

作者: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关注我,关注儿童青少年,不迷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