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延迟满足”教育,被误解最深的育儿概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 Author UM心理主笔



No-Child-

01




父母对人性的态度,影响教育的方式

斯坦福的“棉花糖实验”,想必很多家长都听过。其实实验的过程很繁复,样本和变量都有不断调整,并不是“幼儿能够忍住不吃第一颗棉花糖,15分钟后可以得到两颗;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儿童,成年后的表现更佳”的简单结论。


然而急不可耐的商家刚好抓住了父母心切的软肋,把实验结论变成了育儿成功的法宝,习惯性地先拒绝孩子的需求,不予回应或者不能及时满足。他们以为,这才是锻炼孩子的忍耐力的好办法,这样磨炼出来的抗挫力能让孩子日后更成功。


在这些父母的心中存在一种“人性恶”的基本假设,好像直接满足孩子,TA就会被纵容,以后变得无法无天。殊不知,这种“以恶制恶”,父母“人为”的设置障碍,后果很可能变成:不仅仅没有淬炼孩子的心智,相反却摧毁了幼儿的内在安全基地。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有一段话大意是:如果父母不进行过度“干涉”,绝大多数孩子都将更好地朝着更符合社会主流的方向发展。


虽然说孩子步入社会都免不了遭受各种打击,但这打击不应来自父母,更没必要提前演练。要知道,能承受打击的前提是,孩子一想到身后有父母做后盾,才可能迎接挑战。在成年之前,TA和父母打交道的时间最久,从父母身上汲取爱的营养和力量,才能去应对外部世界的不友好。


不能一哭就抱,拒绝给孩子买玩具,或者要做一些事情来交换你的愿望,这并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其中还与先天气质、年龄、养育环境、父母人格、家庭经济等等诸多因素相关。



No-Child-

02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被即时满足过的“福利”


对婴幼儿来说,饿、身体不舒服、感到孤独和恐惧的同时,TA的内部已经感受到最大的“恶意”了,如果父母相信所谓的“哭声免疫法”而不去及时回应,相当于雪上加霜,孩子将重复体验内在的崩解,对人格的顺利发展无疑是一记重创。


我相信已经很少有父母这么做了,三岁前尽量为孩子提供各种满足,已经成为知识型父母的普遍共识。只要大人不“作”,对孩子的需求保持敏感,规避可能的危险,就是合格的养育。


当然,现实的情况总不那么简单。网上有一个育儿小视频,一个三岁半左右的小女孩正百无聊赖地盯着手里的气球,妈妈气鼓鼓躺在沙发上看手机,爸爸憋着笑问女儿为何这般消停。原来,妈妈带女儿出去路过卖气球的,应允回来的路上给买,但孩子就地躺倒撒泼打滚,妈妈无奈只好买下。没想到即刻满足的代价是,妈妈惩罚女儿三天假期不能出去玩,只能在家看气球。


“棉花糖实验”表明,大多数不满4岁的孩子都无法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在30秒内就会停止等待。而60%以上的12岁孩子能够等待约25分钟。


如果这位妈妈要刻意训练女儿的延迟满足能力,显然是无效的,反而耐受不住孩子哭闹匆匆满足了事。正常来看,即刻满足孩子想要一只好看气球的愿望没什么问题。即使不能马上满足,也要在情感上去做到回应,从“妈妈知道你很喜欢很想要这只气球”开始,理解孩子的需求,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


对这么大的孩子进行惩罚并不明智,真的禁足三天也过于严重。在意识层面,她还不能完全理解妈妈的用意;在潜意识里,她会觉得有欲望就会被惩罚,可能在成年后不敢提要求或者限制自己成功。


可见,不考虑年龄,不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只一味简单粗暴的行为训练,没办法帮助孩子建立结实独立的主体。TA的精力会用在如何躲避父母挖的坑,怎么能说服父母同意自己;最终也许愿望实现了,但这个愿望本身的意义和带来的快乐,却消失了。


这跟乞讨一样,无法在自己的人生中学习和发展创造,满足只靠旁人施舍,看人脸色。应该没有人愿意过这种处处提防,失去自我主张的生活。


所以,该满足的和能满足的,不用犹豫;无法即时满足的,先做到回应。取代惩罚的是,逐渐教会孩子用语言去好好表达需求。



No-Child-

03




延迟满足能力和日后成就,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谁为发起主体是关键


进行实验的Mischel教授自己在书中提到,他的一位科学家朋友的4岁儿子,始终拒绝延迟等待更多的饼干,延迟满足的假设对这个孩子不奏效,朋友担心儿子会有一个艰难的未来。


Mischel教授对此澄清:实验结果并不能对个体进行准确的预测,只是宽泛地对一类人在延迟满足能力和日后成就的显著相关性上,给出了概括性的描述。也就是说,能够通过等待得到两颗棉花糖的孩子,在特定的条件下具备了延迟满足的能力;如果TA做不到等待,也说明不了什么。


我们知道,小学是培养习惯的重要阶段;先完成作业再玩,这个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在实践延迟满足能力的过程。在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孩子慢慢接受,要得到作业以外的快乐,先完成学习分内的事情。这项能力将延伸到成年以后 ,在升学、工作、组建家庭的各个人生阶段,变得有章可循,循环良性的自我肯定。


另外,大龄儿童的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得非常好,理解和共情能力不断增强。如果想让孩子配合延迟,父母同样是先同理感受,然后试着和孩子一起分析等待的利弊。


比如,孩子已经有了不少玩具,最近出了新款还想要,价格也不便宜要大几百块。父母一方面觉得有点贵,又考虑到家里有类似的没必要买,但也不想让孩子失望,总之没想好。


这时不妨直接告诉孩子:我还没想好要不要给你买,你也可以再想一想。然后可以建议孩子上网多了解一下新旧款的差异,买了会不会后悔等问题。


如果父母决定不买,就清晰告诉孩子不买的理由。爱和教育不是对立的,爱孩子也不是全然地满足,也包括向孩子表明父母的局限;同时帮助TA体验到自己的边界。


玩具究竟买不买,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不是决定要不要延迟满足的主体,而是在过程中将主动权交给了孩子。只有孩子成为决策的主体,延迟满足的能力才对TA本身具有意义。


被迫的,总是不长久的;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反抗。那时,和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初衷,南辕北辙。



No-Child-

04




关于延迟满足,划重点


“棉花糖实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最终的定论,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是随着成长而发展的,父母不能把这项能力单独拎出来,主观地把它变成教育的手段。急切的父母,养不出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


对婴幼儿时期的即时满足,才能提供以后具有延迟满足的基础。满足的意思不是全部的代替包办,而是根据年龄特点去顺应和管理。比如刚学走路的幼儿,有离开母亲怀抱走向独立的需要,如果为了照顾方便去阻止孩子,就是没满足发展的需求。大一些的孩子对审美、社交等需要,也都要靠父母去理解和协助满足。


孩子会将这些被满足过的体验内化为心灵的资源,TA就可预期安全和等待,相信愿望会实现,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更好。相反,如果功利性地培养延迟满足,结果可能导致孩子丧失自尊,变得不爱自己。不认为自己值得被爱,就不值得为自己等待,延迟满足就愈发困难。


当孩子作为主体,自觉自愿延迟满足,才能让其真正受益。父母在习惯性地拒绝或延迟满足孩子时,要留意是否是自己未曾被满足过留下的伤,在当下的反应。然后确认自己和孩子是分别独立的个体,再决定怎么做。


答应孩子的事情,尽量不食言。当父母变得不可信任,孩子就很难耐受等待。


最后,如果父母很在意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还是要将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背景。也就是,孩子通过得到父母的爱练就了好钢,然后用在发展自己的这个“刀刃”上,成为日后行走江湖所怀揣的与社会协作的能力。


所谓的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目标也在于此。



作者: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预约心理咨询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

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情绪管理


关注我,关注儿童青少年,不迷路~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咨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