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越焦虑,孩子越受罪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 Author UM心理主笔



9月一到,学校都陆续开学了。


当下妈妈们的焦虑气氛似乎又开始起来了。

 

她们应对着诱发母亲内疚、提升焦虑水平的多重因子,比如,学区房、提分班等等,想不焦虑都难。

 

尽管妈妈情绪越稳定、不焦虑,才可能和孩子有更好的互动,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与健全的人格。

 

但即使大家明白这些道理,过度焦虑的妈妈也依然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No-Child-

01




焦虑的代际传承

过度焦虑确实有现实原因,但其实经由家庭成员代际传承的互动模式,往往也是过度焦虑的重要因素。


我认识一个女孩,身体只要有一点小恙就紧张得不得了,大姨妈的偶尔迟来,竟惊恐到“不孕不育”。

 

那份骨子里的慌张着实令人费解。

 

温尼科特说,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我们看到了婴儿就看到了母亲,看到了环境。

 

翻开她的成长,原来在她之前有一个4岁哥哥意外死亡。

 

于是妈妈极致小心地养育这个女孩,慌张、恐惧的养育,经由生活的点滴渗入女孩的毛孔以至精神。

 

曾老师讲过一个案例,一个女大学生不敢独自过马路。原来是因为女孩2岁时父亲车祸意外身亡,奶奶带着恐惧、担心把女孩养大。

 

当被问及不敢过马路,是奶奶不敢,还是自己不敢时,女孩将自己和奶奶分开了。

 

是老人将失去儿子的经历中内在的焦虑、恐惧不自知地投射、传递给孙女。

 

弗洛姆说: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恐惧都具有传染性,两者都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一个人从小因没有积极的母爱体验和家庭温暖,缺乏安全感,时常处于过度担心、恐惧中,当长大成为妈妈,她会把自己小时没有得到的足够爱,出于补偿心理,投射到孩子身上。


结果妈妈过度付出,孩子却甚少感受温暖。

 

因为她们给予的是儿时的自己,不是自己的孩子。

 

那些从小被自己父母植入、没有被觉察、经由成长中放大并传递到自身的代际传承因子,因此进入到母子互动中。

 

这就是焦虑的代际传承。


每一个焦虑的娃背后可能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后面甚至还有一个焦虑的姥姥……


当然,妈妈们的集体焦虑,也不仅仅是代际传承那么简单。



No-Child-
02
家长面临着教育的集体焦虑

近年来,源自集体潜意识里的“状元情结”,将家长们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更加剧化,加之现行教育体制催生,家长们内心的焦虑又被进一步强化。


于是陷入疯狂鸡娃的境地,开启焦虑教育。


当下,家长们N多教育群,天天看哪班、哪个老师好,天天听、看某娃进某班提分,某名师教的都考985……当妈的能不焦虑吗?

 

甚至还有一个妈妈问,心理咨询包疗程吗?

 

原因是是好友孩子出了状况,听别人介绍找了一个咨询师,包疗程。

 

能让一个妈妈舍了自己智力的判断去轻信心理咨询包疗程,除了焦虑还能有什么?

 

稍微思考一下,不难发现即便打疫苗大家身体反应尚不同的现实。心理咨询如何能包疗程治愈?

 

不得不说,焦虑教育也许短期有用,但终究难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态。

 

被称为福原爱接班人的伊藤美诚,有着一位把超越中国队作为女儿训练目标、极为严厉的妈妈。

 

上幼儿园时,放学后练球就要到晚八九点。

 

长大后,每天训练达7个小时,当训练不小心摔倒,妈妈就责问是不是不想练球。比赛输了,更要被妈妈训话一两个小时。

 

面对媒体,伊藤说:妈妈已经不能算妈妈了,我都想叫她魔鬼。

 

打败中国队是妈妈的夙愿,她将一切希望寄托于女儿。

 

伊藤认为,妈妈眼里唯有金牌。

 

有个段子曾说世上有三种鸟,一种先飞,一种不飞,一种自己飞不起来,在窝里下个蛋,然后想尽一切手段,要下一代使劲飞。

 

第三种鸟最焦虑、最痛苦,而且这种焦虑伤害自己,伤害孩子。

 

早在2012年,伊藤美诚就发誓要在八年后的奥运会,击败中国,且经常放话挑衅。

 

伊藤容易情绪化,赢球蔑视一切,输球满头冷汗。狂妄不尊重人,是外界公认对她的评价。

 

赛场上发挥也是相当不稳定,惨败或大胜于她是常态。

 

本届奥运会,对战孙颖莎被暴扣零比四后,伊藤美诚赛场崩溃。

 

看到女儿狭隘、偏执、内心极度不稳定,不知那禁锢其生命的妈妈的梦想何时能为伊藤松绑。

 

父母的焦虑,绝不是孩子前进的真正动力。

 

想必即使赢了一时,也很难笑到最后。


电影《天才少女》中,因年轻时代为爱情牺牲了数学事业,母亲伊芙琳便把这个愿望寄托在女儿黛安身上。

 

逼迫和斥责下,伴随着母亲无处不在的焦虑:你怎么能享受社交、快乐和休息?你的最终任务是解掉妈妈当年没有解开的数学难题!

 

黛安最终因承受不了这一切,选择用生命反抗母亲。

 

在我们周围,也经常有父母说,不谈学习还好,一谈学习马上翻脸,空气都不同了。

 

如果跟孩子说什么都是学习,如果只在意分数,一心只想抢教育资源、催逼孩子,那这就是焦虑的表现。

 

而且这种焦虑甚至已经不仅仅是单个家庭,单个父母的焦虑,而是演化成父母集体的焦虑,这对孩子们百害无一利。

 

教育专家陈默在一次演讲中就提到,一个人如果长期被焦虑催逼会有两端表现,一端是强迫,比如高焦虑伴随的高目标,这叫强迫追求完美。另一端是内端。就是没动力,什么都不想干。

 

这让我想到徐凯文教授在2016年说到的北大生四成空心病。

 

现实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头脑中远大理想无法落地,拖延、无所事事,对失去的时光后悔自责成常态。

 

当一个人,如果一直被学习,被工作,“被”安排,生活中什么都不想干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No-Child-
03
如何缓解焦虑

教育中的焦虑,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其实是源自家长怕失控、不自信。

 

当父母不笃定自己的人生,不相信自己,在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不知如何培养孩子才能成才,就会疯狂投射孩子,传递焦虑,比如《小舍得》中的米桃妈。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天生的气质类型来到这个世界的,为什么要按照父母的意愿活着?

 

陈默老师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详细解读了高焦虑带来的恶果――高竞争感。

 

一个持续第一名的孩子,高二时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当了第一。这个孩子在日记本里写了半年如何杀掉新同学。

 

这就是高竞争感。

 

高竞争感是一个人可以努力最好,但如果别人比他更好,他就崩溃了。

 

高竞争感不等于高竞争力。高竞争感源于高焦虑。

 

如何缓解焦虑?

 

  • 增加觉察

 

高焦虑源于失控,为缓解焦虑,指责、唠叨。将所有攻击性、情绪通过嘴巴实现,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家庭中的母亲身上非常常见。

 

觉察情绪,觉察嘴巴何时“见诸行动”,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日久的觉察中,我们的情绪一点点被看到,嘴巴自然越来越可控。

 

  • 增加情感连接

 

如父母与孩子最多的连接是学习。其实是躲在学习后面交流。这是情感隔离。

 

开口闭口谈学习,其实为了掩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如果父母把内在修通,增加和孩子的情感连接。


比如,当父母在孩子说到早恋、性等话题时感到不安。需要停下感受,不安极可能是自己的无意识在着急,那里有一个需要被看到和解开的心结。

 

如果父母能看到并处理心结,孩子将获得家族式的解放、终止代际传承。

 

因为这个结,很可能是他自己童年时被父母无意识植入的。


  • 做一个乐观的妈妈

 

美国凯迪克大奖绘本《妈妈的红沙发》,讲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家里发生火灾,东西被烧光了,外婆对她说:“幸好我们还年轻,可以从头开始。”

 

于是外婆、妈妈和孩子三代人开始了重建家园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省吃俭用,她们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个漂亮的、舒服的红沙发!

 

如果妈妈总能向孩子传递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就会在孩子内心播下一颗健康、自信的种子,即便面临人生低谷也有重新开始、自信地面对生活的勇气。

 

  • 自我成长

 

妈妈是给孩子提供能量的人。给力量的母亲本身就是稳定、温暖、抱持的。

 

妈妈是要不断成长的。比如3岁前无条件的爱,4岁就要立规则,青春期不求助不帮忙。父母是要不断调整的。

 

你想让孩子内化什么样的父母,这就是方向。

 

这需要我们不断回到内在,自我成长。让更多情绪、冲突在亲密关系、咨询关系、心理成长小组等诸多成人世界中得到接纳、化解。

 

如此,将过去和现在分开,将儿时的自己和眼前的孩子分开,当下以成人的身份对待孩子。焦虑得到化解。爱得以浮现。



作者:么利华,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心理讲师,热爱精神分析,愿意将精神分析传播进行到底,不让梦想和野心裹足前行。公众号:利华心理





点击预约咨询


关注我,关注儿童青少年,不迷路~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咨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