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心观察,就是爱

曾奇峰心理主笔团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12-20




这是我曾经听到的一个小案例。
一个过了学步期、已经走得很稳的幼儿,伸出小胳膊想要爸爸抱。爸爸问:你腿呢?孩子看着爸爸一脸懵,继续举着小胳膊喊抱,爸爸仍说:“你腿呢,你腿呢?”
我能理解爸爸,孩子长大了,自己能走得好,爸爸不用抱了。
但我想,这样的对话,无论如何幼儿都是无法理解的。
也许你会说,可能孩子被家人惯坏了,自己能走还让大人抱。不能再惯了,爸爸做得对。
也许你会想,是不是孩子累了。
也许你会说,孩子是想和爸爸亲近一下。这个爸爸可真傻,孩子向他要抱就是在要爱,小时不给,长大了会向别人要。
当然,那时那刻,孩童的内在不得而知。那我们切换一下镜头。
妻子在单位受了委屈,面对丈夫,寻求眼神交流。
一个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生病了,想要被抱。
……
我想,你能猜得到,妻子是想要获得安慰。生病的孩子需要被呵护。开篇伸出手臂要爸爸抱的幼儿想要获取爱。
当然,这些只是生活中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片段。
而这不经意的一瞬却在表达:人们在身心需求的呼唤下想要待在某个重要他人身边。
婴幼儿的语言能力还没有达到直接表达“我想要爱”的能力,成人虽有表达能力,却可能在我们的文化下耻于开口。
岂止是对爱的需求,我们对很多情感都不善于表达,或者表达出来,也没有被重视。
特别是孩童的需求。比如,孩子说怕床下有鬼、怕地震,或在看到某个动画片的场景时害怕,如果成人的回应:怕什么,都是假的。
这既否定了儿童的感受,又拒绝了儿童。
鲍尔比说: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幼崽感到害怕时会跑向一个地方,如窝或巢;而人在感到害怕时会跑向一个人。
就是说,当人恐惧时一是逃离某物或人,二是逃向某人寻求安慰。
这个寻求、逃向某人的行为,是依恋行为。
某人,是特定的,不是随便的一个人,是令儿童内在真切“感受”安全的人。是依恋对象。是安全基地。
如此,当儿童表达怕时,极有可能是在遇到内心无法处理的情感而跑向一个人。当恐惧被接纳,他会“感到”和依恋对象在一起。当被否定,则虽在一起,接受到的却是被拒绝和推开。就不会 “感到”和依恋对象在一起。
“感到”,是在儿童发出情感需求后被重要他人回应的内在情感反应。
感到在一起,是深深的依恋。
仔细想一想,当你悲伤、难过、无助时,有没有想要和某人在一起的想法?而且经常是特定的某一个或几个人。
如果你也对此有渴望,却苦于没有这样一个人,你内心的感受是安全的吗?
如果你仍没找到,你是放弃渴望,还是终其一生寻找让你内心感到安全的情感和人呢?

哭闹、心智化与依恋
克莱茵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求和他人的连接。
研究依恋理论的鲍尔比曾在伦敦塔维斯托克诊所任副所长。那时欧洲刚经历二战,大量儿童沦为孤儿被收入孤儿院。接受世卫组织委托的鲍尔比着手调查无家可归的儿童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母爱对于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必不可少”
失去父母的儿童,如没有替代母亲呵护,会遭受严重心理创伤。
母爱、替代母亲、特殊他人,都直指“依恋对象”。即能让儿童心理“感到”在一起的人。
一本研究爱与依恋心理学的书,一位妈妈分享了在自己婴儿几个月大时的成长记录。下面是一则片段。
6:30大声哭闹6:35中等咩咩叫6:40大声咩咩叫6:45中等哭闹6:50爸爸进屋,安静下来,而后哭闹加剧6:55中等哭闹、大声哭闹、中等时长的一声不吭7:00持续一声不吭7:05中等哭闹、长时间的一声不吭7:10一声不吭7:15大声哭闹、一声不吭、大声哭闹、中等哭闹7:20寂静7:28大声哭闹7:30-8:30寂静
当然,看到这些记录,也许你或后悔于当初对孩子的耐心不足,关注不够。或欣喜于知道如何在养育的同时观察宝宝。
记录中大部分是哭闹。哭闹是婴幼儿向养育者发出请求。
依恋理论说,哭闹是个体早期最为明显的依恋行为。
当婴幼儿无法处理其来自内在、外在的刺激,比如恐惧、悲伤、饥饿、大小便等,通过哭闹要求某个特定成人对他们内在感受给予同频回应,以帮助他们处理其自身无法处理的感受。
这个特定的人,于他们,就是安全基地。
经常有宝妈将自家孩子离乳、上幼儿园时哭闹的时长、强度和别家孩子对比。百思不解。
答案是,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母亲对其哭闹的回应越敏感,父母与他们越同频,他们的哭闹会越少。
这需要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保持敏感。这是非常考验成人心智化能力的。
矛盾的是,即便是最安全的依恋关系,亲子间也只有50%的时间同频。
心智化,是指个体观察自身的外在和他人的内在过程。
这种能力产生于个体在婴儿期被敏感他人看到的经历。
我想起一个25个月的宝妈宝爸,面对孩子的哭闹束手无策,失手打了孩子。震惊、困惑之余的四处求助。
当被问及孩子哭闹时内心可能有的经历时,宝妈无言。
当我拿出一个因为吃糖没被满足的场景和她分享,她沉默许久,泪目。
一句:“宝宝生气了,真希望想吃几块糖果就吃几块啊。”
二句:“可是妈妈不让,宝宝是不是很难过?”
三句:“那你想哭就哭吧,妈妈陪着你。”
第一句,读出其想法。第二句,读出情绪,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认知配对。第三句,接纳情绪。
我们是否拥有心智化的能力,拥有感受他人、环境、他人内在,也包括感受我们自己孩子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被他人心智化的经历。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在他人身上观察自身,在自身中观察他人。日复一日地在一段饱含关爱的关系中形成的能力。
当婴幼儿想要被抱起时抱起他,在其想要探索时放下他。而不是在其饥饿时与其交流,疲倦时与其玩耍,想要交流时给其喂奶…… 
由此,儿童会习得如何安抚自己,而后习得安抚他人。此后和他人共情,揣摩他人视角。
经由此形成的依恋关系,在此长大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值得他人呵护,而且有能力掌控环境。
当长大成为父母,也就轻而易举地读懂孩子在当下打滚哭闹时所面临的内心困境了。
这揭示了哭闹、心智化、依恋间的关系。
如此,当养育孩子时,你还会受“过来人”关于抱起哭闹的婴幼儿会“宠坏”他们这些观念的影响吗?你还会觉得一两岁的娃娃吃饱穿暖就行吗?
我想,也许此刻你内心已经有了新的认知。婴儿一出生,你就要做他稳定的安全基地,给他耐心、爱意的陪伴、观察与共情,与他同频。
这样的依恋,不仅会构筑其一生的安全感。当长大,他的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比率也会非常高。
有证据表明,依恋的代际传递概率高达75%。
即如果父母是安全型依恋,孩子也是的概率在75%,反之亦然。
说到这,你是不是对儿童早年的养育有了新的认知呢?

贝丝妮· 索特曼与《陌生情境实验:爱与依恋的心理学》
贝丝妮· 索特曼在她的处女作《陌生情境实验:爱与依恋的心理学》中写下了电影《伯德小姐》中的细腻、温情的片段。
伯德自称厌恶所在城市,却在大学入学申请时以这座城市为主题写了文章,于是有了如下她和校长的对话。
校长:能看出来,你爱这座城市。伯德:是吗?校长:你在描述这座城市时充满了感情,而且很用心。伯德:我只是想把他描述清楚。校长:嗯,这给人的感觉是爱。伯德:是吗?我想我只是用心观察。校长:你不认为用心观察就是爱吗?……
看得出,伯德对这座城市充满依恋。然而,有时,我们也和伯德一样,对自己的依恋不自知。
索特曼将自己在陪伴女儿成长中,对童年的孤独、青春期的放纵以及步入成年期后对爱的沉溺的思考记录在了《陌生情境实验:爱与依恋的心理学》这本书里。
她一直以为可能是自己早年经历了自己都不知道的创伤,心已经碎了。
直到她走进依恋理论和陌生情境实验。她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真相。
真正对孩子产生影响的,不是母乳喂养和陪伴式睡眠等外在行为,而是内心对爱的认识和感受。
安全型依恋儿童具有的特点:主导感更强;调节情绪的能力更强;自尊心更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更强;学龄前与同龄积极交流的能力更强;童年中期与小朋友关系更紧密;青春期协调朋友关系的能力和群体功能的能力更强;成年期对爱情关系更加信任、没有敌对感;社交胜任力更强;领导才能更强;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关系更快乐、更融洽;在生活中信任感更强。
父母对于自身依恋关系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子女的依恋类型。
身为父母要做的是通过心与心传给下一代我们对爱的认识和感受。
欺负别人、被别人欺负的人都是不安全型的。
一个人过度追求外在、他人的认可、在意他人评价,就属于非安全型依恋关系。
我们完全有能力改变我们内心的认识和感受。
此后,索特曼学习依恋科学,开始对爱、家庭、过往经历乃至对自己的认知都有了质疑、思考与变化。
然后,她发觉自己与两个哥哥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糟。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母亲也是安全型依恋关系。自己也是。
此后,当再次看自己童年时的照片时,她有了不同的感受, 感到自己以前并不孤单。
她发现自己的心没有破碎。
爱,还在。
如果你对依恋类型感兴趣,如果你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母亲的依恋类型好奇,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样的表现能证明自己是安全型依恋关系,如果想知道你的依恋行为表现有哪些,那么请你走进《陌生情境实验:爱与依恋的心理学》
为了让大家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我们邀请了UM独家心理师刘高乐就此展开“养育与依恋”3节系列直播课。课程中我们试图去处理一个忧虑:如果我没有感觉过被爱,那么我是否有爱孩子的能力,我的孩子是否会按照我的模子长下去。
我们还将讨论妈妈早年的内在创伤在养育过程中的重现,依恋类型的呈现、形成及对个体今后发展的深远影响。
最后,我们也会讨论不安全依恋关系向安全依恋关系的转化。
一课一书,带你走进高质量教育的核心。



在今晚,还有一场免费直播对话

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成为妈妈的焦虑】

今晚8点 视频号 不见不散


作者:么利华


“阅读原文”订阅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