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要教会孩子拒绝别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 Author UM心理主笔


小品《有事您说话》讲述了一个人带着小马扎和被子连夜排队帮买火车票的故事。

 

上赶着给人帮忙、打肿脸充胖子,招了麻烦一堆又一堆,气坏了媳妇,为难了自己。图啥?

 

大笑过后的思考是,小品的火不但因为郭冬临演得好,更是应了观众的心。

 

现实中有多少人是有拒绝困难的,明明心里有事,不能加班,嘴上却说行。明明心里想往东,人却跟着往西……

 

有人深陷不能拒绝之苦,有人渴望改变学习拒绝,有人不知道还可以拒绝,有的也许一辈子不会拒绝。

 

是什么让拒绝这么难?既然不会拒绝这么痛苦,身为父母该如何教会孩子拒绝?


No-Child-

01




拒绝与融合、分化

婴儿刚出生分不清是妈妈的手臂、乳头,还是自己的小手、外在的奶瓶。他与妈妈是共生的。
 
当然他也无法分清自己的情绪还是妈妈的情绪。
 
当长大到2岁,开始说“不”,即便是自己想要做的,比如睡觉、玩玩具、吃饭,也都先用充满魔性的“不”开头。
 
“不”,是他们在声明主权,将自己和外物分开。
 
如果说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是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不”则代表他们心理来到这个世界。
 
此刻,他们开始逐渐分清,这是你的手臂、我的胳膊,你的玩具、我的玩具,甚至是妈妈的情绪、我的情绪。
 
“不”是拒绝,是推开,是从融合到分化。
 
一直到5岁,儿童物权概念逐渐建立。即5岁前儿童不会分享、也不该被迫分享的。
 
我们看很多宝妈未征得孩子同意随意分享其玩具,实则破坏了他们正在建立的物权。
 
破坏了会怎样?
 
结局是,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
 
因为家长以为的玩具,可能在儿童眼中、心里如成人精心装修的新房。
 
当父母不经同意分享你的房子,你会怎样?
 
也许你会说,这不可比。那么多玩具,不在乎1、2件。
 
然而很遗憾。虽只是玩具,那一刻,儿童内在的感受是真实的被剥夺感。
 
还记得《人民的名义》里的赵德汉吗?清贫的生活与堆积如山的人民币对比鲜明。除了内在匮乏的满溢,我想,还有分不清自己、他人、国家的物权,而这也许早在5岁前就埋下了伏笔。
 
当儿童自我越来越清晰,清楚地分清从外物到内在的情绪的归属,就更能为自己负责。
 
比如,当分清是妈妈的情绪还是自己的,当妈妈生气,他就不会想着要为妈妈情绪负责。
 
我们看有多少孩子,因为情绪没有分化。一看到妈妈生气,就像自己做错事一样不安。当长大,受制于他人的喜怒。总要为他人负责。
 
一个人的自我成长得越好,越能面对分离,越懂得拒绝。
 
因为拒绝代表分开。
 
一个内在分化得够好的人,拒绝起来清爽,不黏腻。
 
而一个内在分化得不够好的人则会无意识散发矛盾信号。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内在的真实。
 
No-Child-
02
拒绝与真实、内疚

李仑老师讲过一个案例。公司职员小A,面临领导布置的额外工作拒绝多次无果。愤怒又苦恼。
 
表面看似不公平、招活体质。实则拒绝中有对别人看不见的“勾引”。
 
当成长中经常看别人眼色,做别人眼里的孩子,忽略自己的内在,当长大,对自己也就有更多的不自知。
 
一个不自知、不真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很难拒绝别人的。即便表面拒绝,内在也藏着诱惑和勾引。因为内疚。
 
我想也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尽管头脑告诉我们拒绝,当内在底气不足,说出来的拒绝也很容易被否定掉。
 
因为此时发出拒绝指令,同时也在向对方发出你不用在意我的拒绝的信号。
 
这需要我们经常向内感受自己,将自己和他人分开,找到自己的真实。
 
越分开,越真实,越能拒绝。既要拒绝,又要承受拒绝后的内疚。
 
比如妈妈带孩子去超市,说好买2样,非要4样,不买就耍赖。
 
如果妈妈温和而坚定地拒绝,规则意识就会慢慢建立。如果妈妈内在不安、惶恐,无法面对拒绝后的内疚。不管嘴上多拒绝,孩子都会闹。
 
因为他要通过哭闹来证实,表面拒绝的和里面已经动摇了的,到底哪个是真实妈妈。这也是有些成人被孩子控制背后的原因。通过引爆成人内疚达到目的。
 
孩子是最能连接到成人潜意识的。面对成人发出的矛盾信息,他们是要一探究竟的。
 
电影《完美陌生人》里,17岁的索菲亚还是处女,她求助父亲该怎样面对与男友可能发生性关系的约会。
 
父亲对她讲:“不要因为他不高兴而去他家,这不该是唯一理由。”
 
父亲的话向她传递着:不要因为在意别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内心。没有什么比你自己更重要,你可以拒绝。
 
学会拒绝,是允许自己成为自己。
 
一个真实的人,不为外事、外物左右,不轻易委屈自己、讨好他人。
 
No-Child-
03
拒绝与攻击、自我保护
 
一次刘墉的儿子向爸爸借刮胡刀,因担心儿子在外借用刮胡刀传染AIDS。即便在家,刘墉也果断拒绝。
 
拒绝代表推开,也会令对方感受被攻击。引起对方愤怒。正因此,大家不愿意拒绝与被拒绝。
 
刘墉的拒绝里虽满是父子深情,但那一刻,儿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拒绝。依然愤怒。
 
理性恢复后,他会看到爸爸的爱的。
 
因为爸爸的拒绝里有爱、有保护。
 
儿童自我保护系列绘本,《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讲述了小小孩的拒绝与自我保护。
 
当然前提要教会孩子认识身体隐私。告诉他们不论是家人、亲戚、朋友、同学、老师以及陌生人都不能随便看或者触摸。
 
“不要随便摸我”“不要老是搂着我”“不要把我压在身子底下玩儿”就是在生活的点滴中教会孩子勇敢拒绝与反抗。
 
此刻,拒绝就是保护。
 
导演王家卫,《 2046 》拍摄周期为5 年,《一代宗师》从策划到拍摄完成用去 10 年。面对所有人对他慢的评价,王家卫说“这么多年来,发现自己一直在说的,无非就是里面的一种拒绝。”
 
这份拒绝既是对自己生命节奏的保护,也是保有自己的内在真实。

No-Child-
04
教会孩子拒绝别人
 
当理清为人父母的拒绝需要不断觉察,从生活中的小事、当下做起,从身边最亲密的人开始表达。越是清爽、自如地拒绝,在与孩子相处中,我们越容易温和而坚定。
 
慢慢放手孩子的生活,先从小事的选择开始,比如面条还是米饭?再由选择过渡到孩子基本自主、遵循其内心、拒绝他人,这是一个过程。
 
也许从下面的小例子,能给你些启发,为你和孩子开动脑筋……找到更多的拒绝办法。

A:你作业做完了吧,借我抄一下。
B:抄作业可以,先办卡一次10元,充100送20,充200送50,充500送200,年卡1000不限次数,请问你要充多少?
A:……
 
A:你学习这么好,考试时给我传答案吧。
B:不可以。
A:不就顺手的事吗,这么点小忙都不帮忙,小气。
B:对不起,我从小接受的义务教育,不允许我做违纪的事。
 
A:你帮我去打饭,打水,拿快递吧。
B:不好意思,我从小没有给别人带饭,打水、拿快递的习惯,你找其他人吧。
 
A:把你的剃须刀借我。
B:不可以,私人物品,不外借。
 
A:我喜欢你,做我的女朋友吧。
B:对不起,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
 
现实生活从不乏A,我们还是期望我们的孩子,可以清爽拒绝如B。
 
当我们能自如地拒绝,会发现拒绝其实是可以没有原因的。就像网购的七天无条件退货退款一样。
 
这点我们要教给孩子,不要因为面子而不好意思拒绝。当内心不愿意,果断说不。
 
当学会拒绝,你会发现,拒绝够爽。
 
在你没有找到真实的自己之前,学会拒绝是持续的功课。


作者:么利华,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心理讲师,热爱精神分析,愿意将精神分析传播进行到底,不让梦想和野心裹足前行。公众号:利华心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