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传播师

UM心理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12-20



很多人都喜欢精神分析,感觉这玩意儿有毒,一碰就上瘾。有时听到一个解释,醍醐灌顶,让迷茫打浑的人眼前一亮,感觉像过电一样刺激。心里尘封的某处突然照进了阳光,泪水决堤般涌出,感受到温暖。


尝过精神分析甜头的人,找到了对应心里苦楚的新良方,于是他们想把这样的方法分享出去,让身边更多人尝到喜悦。


但亚亚在分享时,却常常遭遇难堪。


比如,亚亚在公共场合直接指出某人和父母吵架是象征层面的性行为,引发乱伦焦虑什么的……被别人认为是耍流氓,满口胡言;


再比如,面对一个喂奶困难的新手妈妈,亚亚直愣愣地冲过去给出一个解释:“你这是超越母亲后的自我惩罚”……搞得新手妈妈一头雾水,“和孩子外婆有什么关系?”


分享的知识不仅没发挥作用,有时反而还折损了人际关系。热爱精神分析的亚亚,却苦于不知如何分享。


这可不同于复制粘贴的逻辑——“我做可乐鸡翅好吃,分享制作过程,你就会做好吃的可乐鸡翅”。换句话说就是,知道精神分析的知识点,和用精神分析去帮助他人,不是一回事。


怎么才能很好地把精神分析传递出去呢?——其实,咨询师们也有同样的困惑。


咨询时,对的感觉,对的关系,对的解释,如同“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少个案脱落率很高的新晋咨询师,就是不经意间错过了“对的”。


咨询师小鲁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发现来访者的症状后,一顿猛分析,自认为给出了好几个漂亮的解释,言语间还夹带着武汉口音,有点曾老师“附体”的即视感……但来访的症状没有一点变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从此没有再见过这个来访者。


小鲁不解地问:“为啥曾奇峰老师上课动不动就给出10个解释,现场氛围高潮迭起,而我给出10个解释就一片狼籍呢?”


亚亚和小鲁一样传递内容失败,要想知道原因,就得去看看背后的动力。


如果“好心分享”背后的动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那么听分享的人,如同看了一场表演,看的时候还不忘奉上掌声。除非情况完全和你一模一样的人可以借鉴,否则奈何对方找不到感觉,毕竟没有根据别人的需求对症下药。


曾奇峰老师在传播师课里带着大家针对某一症状给出10个解释是常事。他教传播师们从“四个轮子”的不同角度去解读,且每一个都是双向动力解释。

比如:“你觉得别人强大,是因为你认同了弱小”属于单向解释,这可能会强化弱小的状态。而“你把自己强大投射给了别人”属于双向动力解释,能引导本觉得自己弱小对方,看见了强大的部分。


有人追问,这不是一个意思吗,感觉更像是玩文字游戏呢?


你还别说,语言文字就是传播精神分析常用且重要的工具。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语气说,会呈现出天差地别的结果。


这何尝只是文字游戏?而是一场潜意识探索之旅。


从力比多的、自恋、客体关系等角度出发,慢慢地勾画出一张立体的潜意识地图。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对一个人的了解过程,


在课堂的训练中,大家给出的解释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有感觉。有时何止10个解释,一不留神还超出好几个来。然而这些训练可不是为了满足自恋的炫技,而是让大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以便于在传播精神分析的过程中,能精准地给出对方需要的回应。


“本次传播师课,其中演讲课共给出216条解释,写作课给出了313条解释……”每次看着传播师课程统计出的解释数据,都令人唏嘘赞叹,原来阻碍我们传播的动力有那么多……


张老师是中学教师,很多人觉得老师职业应该是口才好,文笔好的,她自己却为写作和说话感到吃力。话虽然说得多,但有时一句话重复好几遍,却讲不到重点。她虽觉得自己能理解孩子们的一些心理活动,可是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以及家长们沟通。


大家一起为“讲话无重点”找出了11个解释,张老师对其中“有一个严肃的客体在批评”的解释很有感觉。她说:“我母亲和很多妈妈不一样,是从不啰嗦的人,她年轻时曾是发电报的,所以她要求我们说话不能说废话,要简明扼要,她也从来不看什么小说,电视剧,觉得啰嗦,看不下去……可是我就恰恰相反,看来我是投射性认同了。”


遥遥是报社的编辑,写作是她的本职工作,她来报名传播师,就是感觉写作也是她最大的困惑。时常找不到灵感,工作效率变得越来越低,特别是只能写短小精悍新闻类型的文章,一旦写长的文章,她就感觉吃力,无从拓展。


“短也是象征意义上对男性的阉割,写不长就是把对男性敌意投射在文字上的结果。”当同学给出这个解释时,遥遥点头说:“我家就是这样,爸妈觉得儿子就啥都好,即使我考100分,也不如弟弟的80分。可我从来没想过对性别的敌意会在写作上表现出来。”


就这样群策群力工作出的几百条解释,属于每一个传播师。大家在潜意识寻找堵塞我们传播道路上的石块,再一块块地搬走。那一条条解释如同种类繁多的山间药草,在场的人甚至都没意识到,就被悄悄地温暖治愈了。


曾式风格就是一句话讲清楚,讲老百姓都能听懂的精神分析,那话虽一针见血,但句句都工作于潜意识,只要细心品一品,定能在精准的用词之中感觉到温情和悲悯。


现在再看小鲁的问题——为什么我和曾老师都给出10个解释,结果却不一样?


曾老师讲人格鉴赏时说:“作品与作品之间,差别是人格。”,同样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解释与解释之间,亦如此。


我们的语言透露着人格的魅力,同样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别人的。通过传播师课,每一个人都更了解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也会被别人的人格扩充精神规模。


一名来报名传播师的电视台记者说出了他的困扰,“我做人物专栏节目,可我却不知道怎么去理解这个人,只能看到一部分光鲜的面,但又能感受到另一面沉重的东西,很羡慕那些厉害的记者,采访能步步深入,而我好像很片面,对人物理解很肤浅。


我特别能理解他的苦恼,因为我曾经也在电视台工作过,人物采访是最难做的节目,特别考验一个人的提问技术。要会共情,懂观众想看什么,还要和嘉宾快速建立关系,有节奏地、递进式地发问等等。曾经年少的我反复看那些优秀主持人和记者的节目,却始终很难找到感觉。


直到在传播师课程里感受到了“人格鉴赏”,不是点评一个人,不是想改变一个人,而是欣赏理解一个人,用精神分析的眼光。每一个人都有一双鉴赏的眼睛,让你发现另一个角度的美景,于是,你不再是过去的狭隘眼光,而是将带着其他传播师的眼睛去生活。


这样的眼光可以用来看每一个人,看自己、伴侣、孩子、同事、客户……精神分析被实实在在地运用于生活之中。

电视台记者一点也不担心对人物做深度采访,他把精神分析呈现于荧幕之上;咨询师小鲁把精神分析送进了来访者的心里;张老师把精神分析带进了师生关系中;亚亚的分享让精神分析走进了家庭……


经过几次课程,传播师们都开始在各自的领域生根发芽了,我在很多心理学的平台上看见了他们的作品:有的直播课程;有的撰写文章,洋洋洒洒的样子,很是吸引目光。


生活中无处不在人格鉴赏、演讲、写作。律师更理解他的客户,老板更游刃有余地参与谈判,妈妈们更淡定地面对孩子的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传播师,如果你爱上了精神分析,就将它用于生活,传播得更远。


# 10月传播师班开班啦! #

如果你也想成为传播师,快来报名叭


名额有限,仅剩7席扫码私信小助了解详情


想要了解传播师的面试中的更多细节吗?我们采访了两位助教老师,助你更快通过面试。


HAPPY 


作者:谭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第三季传播师助教,公众号、视频号:妈的心理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