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的心理学解释 | 孤岛困境
一个人的耳朵不用手也能自动关上吗?
答案是:可以
我亲眼见过,是我曾经的一位来访者,经她同意,可以跟你讲讲。
自我功能抑制:冲突导致本能关闭。
她来时说,自己5岁时得过中耳炎,今年三十岁了,还有后遗症。
我问:“那我们工作时得谈话啊,你能听得清楚吗?”
她说:“啊?你说什么?”
我下意识提高了音量:“那我们说话,你听得清楚吗?”
她把脸凑近,侧过来,指了指对着我的耳朵:“你说什么?”
我气沉丹田,用我最大的音量道:“你听得见吗——!?”
她肩膀一松,点点头,又困惑地摇摇头。
我有点喘息,头一次冲来访者这样大吼,感觉好极了这样不对。
一个很隐蔽的念头出现:以后的咨询中我可以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冲她吼,就像吼一个听不见的人,不用内疚。
我当然不能这样做,让我的咨询变成一场嚎叫。
精神分析的重要训练,就是捕捉这稍纵即逝的反移情(即时感受),来侦查那个精神世界里,来访者究竟在做着什么。靠着反移情提供的线索,可以迅速“破案”。
这个来访者可能在“引诱”我冲她吼叫,若我不从,我就陷入被“听不到”的郁闷状态;是典型的“孤岛困境”带来的反移情。
想“冲她吼”是互补性的反移情,在扮演她的原始客体;被“听不到”是一致性的反移情,在扮演她早年的自己。当然,在确认这些信息之前,还需要慎重排除一些器质性的可能……
她喃喃自语般说起,老公总是吼她,指责她,用简单粗暴甚至恶毒的语言,她害怕又气愤,却又离不开家里,很无助。
我轻声问,小时候家里人也有会这样对你的吗?她说是的,她爸爸经常这样,她曾经是个过于听话的孩子,从小遭受着父亲的语言暴力,5岁得了耳病之后,就经常听不到了。
听到“过于听话”,让我有点心酸,聊这段经历的时候,她似乎能听得到我说话,耳聋的人多少会读点唇语,我观察她一直低着头,没有看着我,我时而降低我的音量,发现在她不刻意的时候,听力似乎毫无问题。
当她努力要“听见”的时候,就会听不见。
我用手比划着,让她跟我做个动作,用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我们正常说话。
我说:“是不是我现在说什么都很清楚了?”
她说:“是啊,可这很奇怪啊。”
她放开双手,试了试,说:这时候你说的话我就又听不到了,再用双手捂住耳朵,发现反而能听得清楚。
自我功能抑制
果然是心因性,简单来说,患者“听力”这个本能,与内心的某种力量发生了冲突,比如内疚,导致本能关闭。
什么力量呢?
对一个渴望与爸爸链接的小女孩来说,被“语言暴力”也是链接的一种,带有施虐色彩,这让这种对链接的渴望变为近乎受虐的冲动,而更容易引发冲突,“想和爸爸链接”的渴望被识别成“想被爸爸语言暴力虐待”的念头而不被允许,渴望又无法消除,于是发生了本能关闭。
每当“听不见”时,既“引诱”了别人对她吼叫,也防御了吼叫带来的冲突感受,症状的背后,是享受与抑制享受并存。
这是生命的韧性。
我们意识不到的身体开关,掌握在潜意识中,找到密码才能开关自如。
为满足她的好奇,我做了简单的解释:“也许,你的耳朵在替你关闭了听话的功能,以免“过于听话”的你被别人粗暴的话所伤害。你主动捂住耳朵,代表你能行使拒绝,你的耳朵才放心地把听力还给了你。”
她觉得这很神奇,而我更惊叹的是,人的自我保护可以这样下意识。
我跟她约定,每当她听不到,或是不想听我讲话的时候,就可以用双手捂住耳朵,而我也会接受她有时候“听不到”的情况,绝不提高音量吼她。
这让我们的咨访关系顺利地继续下去,在听不到与听得到之间,我的“不被理解和听到”的感觉得以安放。当然,这感觉其实是她早年经常的感受。
我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教她学会主动拒绝。
我发现,这让我格外珍惜她能听得到的时间,拒绝本身,也会让连接变得更难得与宝贵。
当然,这只是目前她能接受的程度,咨询的布局是漫长而充满反复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什么是孤岛困境?
小时候过于听话的孩子,要避免听话带来的情绪过载,就需要对外人际隔离,内心形成孤岛。
在艰苦的养育环境下,忙碌的父母难以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要求不被听到,感受不到自己被在乎,会形成多种防御性反应,“过于听话”是其中一种,一个过于听话的孩子,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那过载的情绪垃圾?
只好过度的使用自己,比如早熟,是以压抑孩子自己的真实需求为代价,发展一个假性自体,一种“貌似大人”的假成熟。
这种所谓的成熟,不过是牺牲了为自己打算的能力,才处处为他人考虑,往往顾此失彼,人际中不能两全;
两个典型表现:
1、 过度牺牲,这让人际常常变为负担,不敢正常提出自己的需求,除非别人主动来满足你。
2、 道德绑架,在这样的困境中,觉得让别人充满内疚,才会主动来关心自己的需求,于是想方设法加重别人的内疚感,关系中彼此都感觉别扭。
孤岛困境:他们虽对人际强烈渴望,却处处自我设限,形成人际隔离,严重时,连一些基本的本能都会被限制,比如正常流畅地说话,和人熟络交往的能力等等,日积月累,感到极难被人理解,也无法走进别人的内心。
如果你在人群中也会感到孤独,内心像孤岛,可能正处于孤岛困境。
有人说现代人活的像一座座孤岛,彼此难以连接。
连接之道,隐藏在水面之下。水面下,都一样的渴望理解,尊重和爱。
费尔贝恩提出力比多受阻,会转变为攻击性。
当渴望变成奢望,呼唤爱就变成了拒绝爱。
久而久之,拒绝成了下意识。
如何才能走出孤岛困境?
孤岛是一种自困的困局,是以封闭来被动地拒绝关系;走出孤岛,第一步要化被动为主动,学会主动拒绝。
这位来访者回去后,跟吼她的老公大吵了一架,分居了一阵,再见面时,老公没有吼她,开始和她理论。
而她能听得到了。
我看到孤岛打开了大门,虽然门上有些防御性武器,不一定让别人更舒服。
但学会主动拒绝,就迈出了困在孤岛的第一步,主动的拒绝不会让孤岛更封闭,拒绝你不想要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前提。
提笔写这篇文章,我征求她的意见,如果她拒绝,会不会是更好的?
她说希望她的故事有人能理解,如果还能带给别人启发,她会很乐意。
在一座座孤岛的水面下,都一样的渴望理解,尊重和爱。
海底深处是联结。
主动的拒绝,是为你扫除挡住心门的障碍。
作者 | 吴小进
编辑 | 怡安
UM咨询师包俊君说:
“人到中年的叛逆,本质上终究是一场关于迷失的‘自我’的找寻之旅。”
“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许从来不存在什么‘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