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岁一事无成,我可不可以只是活着?

哀悼君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12-20


30岁,一事无成,我不配?


最近,一则小视频火了,视频的博主感叹道:


每天打开手机,很多美到挪不开眼的姑娘教你怎么变美;很多看上去就是被老天亲过的人晒幸福;很多年纪轻轻的人教你如何社交牛逼,年入百万。


他们小小年纪什么都有了,反观自己,快到中年,期待的伴侣没有出现;一事无成,甚至连一个可以疯狂的爱好都没有。


于是发出感叹:“我好失败啊!”


视频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而视频的博主也发出了灵魂的质疑和拷问:如果你存在的意义,只是好好活着呢?


只是好好活着,真的可以吗?

 


对失败的需求,让我们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30岁一事无成,真的好失败——这个因果,有可能是相反的。


首先我们来看,为何这些信息令我们焦虑不堪,却又吸引着我们且让我们认同?因为它们满足了我们内心原始夸大自恋的部分。


如今的我们,面对的是工作996 ,房贷车贷各种贷,学业就业和事业、情感家庭与婚姻……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时常让我们感到无处可逃。


而夸大的幻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痛苦的现实。特别是对于早年夸大自恋没有被满足的人,总会闻着味道寻找这些信息。


将这些美好作为奋斗目标激励自己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认为自己必须做到如此,做不到就是失败,就有可能是用夸大幻想来补偿早年自恋未被满足引发的失衡了。


早年没有很好建立稳定自体的人,越容易被这一类信息所吸引。因为他们在早年缺失的,是来自养育者“我是好的、成功的、有能力的”等等这样的回应,导致他们对自我的感觉也是“我不够好”。


长大后,持续地呆在“我不够好”“我很失败”的感觉之中,在潜意识层面也意味着一直跟那些没有给到自己自恋满足的养育者呆在一起。这既是表达对他们的忠诚,也是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肯定,弥补过去的缺失。


而这样用现在弥补过去的潜意识期待,往往都会落空。继而,我们用自己的一事无成表达对养育者的愤怒:都是你让我如此失败。


如果我们无法意识到并放下潜意识中这份无法实现的期待,就会不自觉的呆在失败之中,永无休止的追求那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不是一事无成才失败,而是因为我要持续地呆在失败的境地,才认为自己一事无成。


 

让自己看清:这是一场“无所不能”的把戏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样一些非常“激励人心”的信息,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理想化的无所不能的形象。


我们每个人在年幼的时候,都曾有过一些超级梦想:成为超级英雄拯救人类,梦想成为大科学家探索宇宙,成为伟大的医生消灭世间所有疾病痛苦……通过与这些无所不能的对象进行认同,建立并维护着我们的自尊。


但是,只有当这些超级伟大的偶像形象随着我们的成长,逐步被修正为更加真实的、成熟的理想化形象,才会对我们有所健康的支持。


当我们认同了这些视频里的内容,那也意味着我们认同了那些非常高的标准,并将其内化成会成为我们内心严苛的超我,认为自己必须要功成名就才行。这样的我们不会快乐,因为内心永远难以满足。一味地认同无所不能的高大形象,也只是补偿自恋不足的一种方式。


发展的比较理想的人,在遭遇一些现实挫折,又不至于彻底摧毁自恋,就会慢慢将原始的夸大自恋调整为一个比较稳定现实的水平,拥有一个内在好的自我。


比如:即便没有实现儿时那些伟大的梦想,但做一个普通的警察保一方平安,做一个敬业的工程师、成为一个温暖的医生关心他人疾苦,都会为他们带来内心的满足于自豪。他们不会因为没有完成儿时夸大的梦想而自怨自艾,也不会因自己某些不足彻底否定自己。


让我们再换一个角度去看:对信息发布者而言,发布这样的消息,也是在满足他们的夸大自恋。


其实,这世间哪有不费吹灰之力的成功?那些信息只给我们展现了光鲜亮丽的一面,而背后的过程必不简单。就像是歌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但直面那些并不简单的过程,有可能会激发努力没有结果的失败而带来的羞耻感和挫败感,那样就真的是太伤自恋了。这让我们会自动屏蔽这些理智的思考,陷入不断追求这些光鲜信息的陷阱中。


看清楚这些潜意识层面的“把戏”,会让我们保持一份“人间清醒”:要知道,当我们内在拥有一个对自己满意的自我时,就不会太关注于与其他人的比较,而会更加注重自身的提升与进步,不再为这些让人感到“我很失败”的信息所裹挟。

 


对“一事无成”的焦虑,其实是死亡焦虑


之所以这些激发人们都想要功成名就的信息如此吸引我们,是因为我们需要去对抗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与生俱来,无处不在。就像一些先哲所认为的那样:“人类痛苦的根源,毫无疑问,是无处不在的死亡恐惧。”


之所以要问:我可不可以只是好好活着?是因为,很多时候,只是好好活着,会被我们在内心体验为:没有活过。这会极大激发我们的死亡焦虑。当然,这份焦虑是非常隐秘、不易被我们所察觉到的。


原始的死亡恐惧可以渗透到日常可以应对的焦虑之中。比如:当我们想要换一份更好的工作;想要让自己变得更美;执着地将自己置于竞争的境地之中;或是让自己沉迷于对权利、财富、地位永无休止的追逐中……这一切一切的背后,归根结底不过都是在对抗对死亡的恐惧。


而当我们被各种“激励人心”的视频所裹挟,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成就,甚至名垂青史,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缓解我们的死亡焦虑。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一事无成激发出的死亡焦虑令的确我们不安。但30岁的时候一事无成,真的很失败吗?


我们从呱呱落地的小生命,到一个成年人、老年人直到死去,都要经历和面对最初获得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体验美好的感觉,逐渐发展出独立自主的能力,去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巩固社会角色等阶段的议题。


30岁,生命正处于成年早期的阶段,这一时期我们会更多放弃婴儿式的依赖,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而获得更高的成就,担心自己的创造力停滞不再有所成就一事无成,则是生命进入成年中晚期时所面对的议题。


在30岁时就让自己体会生命更加晚期面临的焦虑,无异于将我们的生命进行了压缩。无法舒展的生命,即使真的功成名就,也无法让自己活得自在舒心。


要知道,那些让我们真实感到活着,且珍惜好好活着的事情,并非只有那些“越来越好”“功成名就”的事情。像是失去亲爱的人、遭遇痛苦与疾病、失业或更换职业、甚至一些传达内心深处信息的梦……这样一些生活中的事件,都能加强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亲密联接。而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才是我们在人生长河中降低死亡焦虑,引发长久改变的法宝所在。


所以,不要再在30岁的年纪对自己的一事无成而自我攻击。不管在什么年岁,我们经历的每一刻,都构成了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谁能决定“我可不可以只是好好活着”?


就算30岁功成名就,我们真的会满足快乐吗?


答案很可能是:不会 。而且,很可能还会感到莫大的空虚。


这样空虚的感觉,可能是在每一个忙碌终于结束的夜晚,看着城市的灯火繁华,内心却泛起一股惆怅: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变得更美,赚更多的钱,做个外向开朗的社交达人……这些究竟是发自内心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还是这个世界潜移默化植入我们心中的“目标”?


如果你也感到这份“空虚”的存在,那么很大程度上我们一直追寻的这一切,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是别人想要我们做到的。


所以,当我们在问“30岁一事无成的我,可不可以只是好好活着?”的时候,首先要问的恐怕是:我们在问谁?我们要得到谁的允许?


事实上,一个人要过怎样的生活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当然是自己说了算。


我们说:要拿回自己的生命力,其实就是要找回对自我的掌控权。人生的过法很多种,找到自己适合的想要的那一种才是最重要的。生命力,就蕴藏在我们投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每一刻中。

 

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把你的不安,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的失望,都放下试试看。


一个允许自己好好活着的人,一定也不会活得差到哪里去。


编辑 | Anny

新课抢先戳👇👇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