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都市里的“辋川别业” | 中建宸庐建筑照明设计赏析
中建宸庐,复制了辋川别业的精神内涵,以点、线、面的园林布局形式,打造九景五境的诗画园林,再现当年辋川,引领闲适生活新趋势,将当代国人的归心住居审美淋漓铺陈,可谓俯仰皆自然,闲拾皆诗意。
项目位于北京顺义新城第13街区,东至乾安东路,南至龙苑路,西至乾安路,北至健盛街。地上建筑面积约为 1295 ㎡,景观面积约为 8850 ㎡。
灯光设计利用线条和点来呼应建筑的起伏形态,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的层次,突出了建筑的美学细节。
设计师在分析夜间建筑与景观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建筑与景观的主次照明关系,准确确定灯具安装节点。不同强度和形式的灯光附在各种景观元素上,实现了照明效果、美学、功能和成本的平衡。
设计手法
尊重建筑与景观的“之”形蜿蜒形态,照明设计运用线形、点状表现方式,烘托不同部位的形态起伏感,赋予建筑丰富的层次及细部之美。
推敲景观与建筑的夜间关系及建筑局部与景观的主次氛围关系,精准落位照明灯具节点,不同强弱、形态的光差异化附着于景观各元素,实现照明效果、美学、功能、成本的平衡。
迂回蜿蜒的“之”字形起伏,在景观与建筑上都有运用,照明设计运用线形、点状的表现方式来烘托不同部位的形态起伏感,也让整个建筑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关系,并彰显了建筑细节的美。
从 0m 的景观入口至石阶踏步再到浅滩叠水中的建筑;从室内向外游走,通过-0.8m 的景观步道蜿蜒走向 7.5 米高的丘陵,回首叠水、绿洲、飞檐,不同强弱、形态的光附着在不同的元素上,塑造了更为自然的层次关系,也为游人带来了更好地沉浸体验感。
鉴于观赏视线除了远近,还有高度上的游移,照明灯具节点的安装极为考究,不断推敲景观与建筑的夜间关系,明确建筑的局部与景观的主次氛围关系,最终满足观赏者从园区每个角落都不会看到灯具本身。
所有现代元素的照明器具都较好地隐藏在构筑物里,人们看到的仅仅只是光,它在烘托着水、飞檐、格栅、汀步,让繁忙的都市人慢下来,在闹中取静里小憩一下。
照明的解读:“适”——建筑照明需由内而外,而不是刻意的给建筑穿上一层光的外衣;“风雅”——从“人”的需求出发,可以让人们放松下来。因此建筑的屋顶并没有用大功率的灯具洗亮屋顶来强化建筑的造型,而是使用外形小巧,功率低的灯具对建筑外表皮的独特之处进行烘托,还原空间隐逸的本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