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帖 | 在法国最大翻译社工作是怎样的体验?翻译社是如何运作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Multilingual俱乐部 Author Lotus


 
Lotus
中英法口笔译 | 语言爱好者 | 吐槽少女
法国巴黎高翻笔译硕士,在法国度过了四年时光,对法语和牛角包满怀热爱。

Lotus之前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应聘翻译社in-house译员、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和华为口译部的经历,今天准备跟大家详细分享一下在翻译社的工作经历。因为这段经历已经是快要三年前的事了,现在分享的话比较能够prendre le recul,也就是能够退一步用比较客观的态度来看待。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翻译行业以及翻译社的运作方式,了解in-house翻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体验,让没入行的同学心里有个底。


法国翻译社介绍

在法国,大家最为熟悉的两家大型翻译社就是Technicis和SDL了,其他中小型翻译社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其中,Technicis是法国最大的翻译社,在经过rebranding之后,集团更名为Acolad,目前在世界上14个国家有分部。由于说习惯了,下文还是把这家翻译社称为Technicis吧。


如果大家曾经在LinkedIn上看过法国各家翻译社员工的profile,就会发现他们常常会在一家公司工作几年,然后跳到另外一家公司,也就是说这些公司的人员流失率较高,而且人员流动性较强

翻译社员工类别

在一家比较大型的翻译社中,员工一般可以分成四个类别:

>> 联系、发展客户的销售(commercial)
Lotus作为翻译,不会直接和销售人员对接,所以对这一块的业务不算特别了解。销售人员大致需要负责回复客户的询价、参与大企业翻译项目的招标等,和语言本身的联系不算密切。

>> 分配翻译项目、联系外部译员的项目经理(CDP,即Chef de projet)
项目经理需要直接与客户和翻译对接。在收到客户提供的待翻译文档后,项目经理需要把文档加入Trados,为各种语言寻找合适的翻译,并把相应的文档发给翻译。收到翻译的回稿之后,需要把稿子放到系统中,等审校校对。如果翻译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还需要与客户联系,组织答疑。在翻译完成后,需要把稿子统一返回给客户。


>> 负责翻译和校对译文的翻译和审校
与其说是traducteur(翻译),更不如说是relecteur(审校),因为翻译公司往往不会雇全职翻译(不过为了叙述方便,下文还是把traducteur+relecteur简称为翻译)。除了那些字数少、时间紧的翻译项目外,大多数项目一般会被分包给外部翻译,并由内部审校进行最后的校对。
in-house翻译的翻译:审校时间比例一般是3:7,不过对于在法国比较“非主流”的语言组合(比如法/英-中或者是法/英-荷兰语),翻译:审校时间比例则为1:9,因为整个公司往往只有一个人负责这些语言对,不能大量占据这个人的时间,否则难以应对紧急需求。在完成校对后,还需要把对译员和译稿的评价反馈给质量经理(Quality manager)。

>> 其他支撑性员工(质量经理、HR、IT、Finance等)


in-house翻译应聘

想成为一名in-house翻译,其实关注LinkedIn上的招聘信息就基本够用了。现在LinkedIn越做越好,基本上所有公司都会优先选择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不过,翻译公司人员流失率较高,一般常年都在招聘,所以也可以直接搜索翻译公司名录并主动给他们发送简历,不用太在意他们到底是不是在招人(广东话谚语说得好: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简历初筛时需要提供的内容很少,一般只需要填写一份个人信息表格就可以了。翻译公司的HR如果对你的简历满意,会联系你进行一次试译。以Technicis为例,试译共两个半小时,其中包含200字法译中、150字英译中还有1200字的英译中校对,都是偏商业宣传类的文本,而且只需要在家完成并在指定时间内返回即可。当时Lotus提交的翻译,一字未改。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基本够用,提交了之后就等结果啦。
试译通过后就是面试,内容也比较基本,例如介绍一下自己,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都是应聘问答老一套了。不过因为翻译是比较技术的工种,只要性格没有太大问题,同意接受公司提出的薪水,一般都是按照试译的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工资方面,法国in-house翻译junior级别(也就是硕士毕业生)的税前起薪为1600-2200欧元(折合人民币大概12-17k),每年涨幅低得惊人,能超过3%就算你赢。虽然数额看起来不算太差,但要在巴黎活下来,税前2000欧只有月光的份。

翻译团队的人员构成

在法国,最常用的语言对就是英语-法语了,所以,Technicis的翻译的绝大多数都是法语或英语母语者。当时我们的团队大概有15个法国人,4-5个美国人,4-5个英国人(因为某些客户来自美国或者英国,会要求译文使用美式或英式英语)。
第二梯队是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这三种欧洲语言,一般会有2-4个以这三种语言为母语的翻译。
第三梯队则是荷兰语和中文这类语言,一般只会有1个人。
公司虽然有很多俄语、葡萄牙语、波兰语之类的项目,但是in-house翻译并不能覆盖这些语言,所以翻译&校对都是外包的(有时候不一定有校对这一道工序,嘘...)。

需要强调的是,国外的翻译公司和客户不会要求翻译译入外语,这点与中国非常不同。以中国人为例,如果你的语言组合是中文-英语,你在国内大多数时候都是译入英语,而在国外则是100%译入中文

in-house翻译的一天

(下面将以小剧场方式呈现in-house翻译的日常。
不过不是每天都会有这么多drama的哈哈)

9:30
来到公司,第一件事是泡一杯咖啡。当年申领咖啡的时候,我一口气拿到了940个咖啡胶囊,经过计算,每天需要喝10杯,才能够在一个季度的周期内喝完。
(这一点是我在来到华为后觉得悲伤的,因为哪怕华为有著名的“一杯咖啡吸收宇宙力量”,但是宇宙能量要自费吸收...)

9:45
打开翻译组的任务表,里面会标注好今天需要完成几个翻译项目。Technicis一般会有一两个人专门负责分配任务,是的,这一步骤并没有实现人工智能,需要按照语言对、回稿时间和交付时间等进行安排,而且万一遇到紧急项目,还要把整个表格重新调整。
打开内部翻译平台,里面会按交付的时间列出需要完成的项目的列表,包括项目的名称、字数、语言(中文的话会有简体和繁体)、外部翻译姓名(偶尔会让人产生“怎么又是你,求你别乱来”的感叹)、翻译回稿时间、最终交付时间等关键信息。
打开Trados按照最终交付时间的先后次序,开始进行一天的校对工作。所幸大公司分工细,翻译只需要打开项目经理已经创建好的翻译项目就可以了,以至于我现在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创建翻译项目...

10:15
面对着两块电脑屏幕,一块屏幕是Trados,一块屏幕是Google、Linguee、百度等一切查资料必备网页
校对完之后要用QA checker进行自动检查,每次都会报一堆错,比如你把原文的18 ice creams翻译成“十八个雪糕”,它就会报“译文缺少数字18”。如果文章长的话,光是排查报错就要看好久,心累。
所有字段都valider之后,生成译文,再看一下有没有划红线蓝线的地方(Word的自动语法检测)需要改,都ok的话就可以上传到系统里面了。
校对一篇“有十年翻译经验”的译者的文章,每一句话都要修改是常态,一篇看过去只需要改几个字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10:30
说是10:15就可以收到外部翻译的回稿,结果等了很久都没收到,偏偏还是10:45就要交付给客户,心累。我再怎样也不可能15分钟看完1000字啊

14:00
来了一个第一次合作的外部翻译的稿子,1000字改了我三个小时,原文压根都没有理解,基本上就是全文重新翻译了。本来留了一个小时应该能够看完,结果因为翻译质量太差,不仅赶不上交稿时间,要狂向项目经理道歉,而且午饭都只能随便吃两口。给Quality manager写了封邮件,结果收到的回复是“再给TA一次机会吧”,潜台词是,“拜托,TA单价比较便宜唉”。

14:15
又有同事要生日了,又要在办公室传递生日卡写祝福了,又要传递小信封集资买礼物了。社恐

15:30
被安排了一个挪威语的check-list。对的,我不懂挪威语。
Technicis的校对分为几个级别:relecture(正常的审校)、check-list(全文审校但是只查一些特定的内容)和échantillonage(文本字数多,只抽检部分段落)。Check-list挪威语的话,只需要在Trados里面一行一行地对比原文和译文,看看译文有没有漏掉一句话、数字明显出错、专有名词明显拼写错误等问题就可以了。嗯,真的有那种把客户品牌名称拼写错的人。

负责一个多语种项目的统稿。在客户需要把同一篇文章翻译成多个语种的情况下,除了每个语种的同事负责自己语种的校对外,还需要有一个人负责收集所有译文,统一上传到交稿的系统中。上传之前还要每篇都点进去看一下有没有什么格式错误,毕竟排版出问题也是要被diao的。

16:15
前辈们“警告”过的季度大项目又来了...
一个几万字300多页的PPT需要翻译成简体、繁体、日语、韩语四种语言,因为字数太多,所以压根来不及审校,只需要一个翻译负责把翻译好的PPT按照原版进行排版就可以了。
可是PPT又不能像Word一样选择两篇文章并排比较,所以只能摊开在两个屏幕上,不断切换着点来点去。而且连续好几天都只能困在这个毫无脑力投入的排版项目中,我...
更悲伤的是,哪怕整个办公室就我一个亚洲人,但这也不意味着一定要把1000多页的PPT都给我啊!!

18:00
反正这个项目也不是一天能做完,还是回家吧明天再战。

在Technicis的工作体验

其实在这种“流水线”式翻译公司工作的体验算不上很好,也算不上很糟。大多数人在这种公司能够干三五年,但要想做上十几二十年,确实需要一点毅力。

>> 先说说好的方面吧。

做in-house翻译的工作内容比较单纯,没有太多需要额外承担的责任,除了直接面对项目经理之外,不需要直接面对客户和外部翻译,不用花太多时间在沟通和扯皮上。

比较大的翻译公司一般都会强制要求使用Trados,所以许多长期客户的词库都比较大,可以省下不少查资料和查字典的时间(除非前面翻译的那个人是个渣渣,which also happened...),方便快速上手某一个自己本身不怎么熟悉的领域。另外,Trados用熟了真的能够提升效率,虽然软件中一些比较好的功能对于中文来说有点鸡肋(比如说数字和标点的检测)。

身处多语言多文化团队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很方便地请教某种语言的母语者,比自己在网上查半天资料要有效多了。团队的氛围也比较好,如果手头上任务太多,可以群邮请大家帮忙,一般都能收到响应。

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非常细心的人。说实在,如果你见到我本人,并不会把我和“细心”这个词扯上什么关系,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没有耐心的人。但是,两年巴黎高翻笔译系的经历加上四个月在翻译社的工作经历,让我成为一个看文章看得很细的人,完全不能原谅双空格、拼写错误和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等非常基础的错误,而现在市面上很多翻译压根就做不到这么严谨。不过,他们敢这么不严谨,纯粹是因为审校替他们背锅,或者是客户压根不care质量。


>> 然后是不好的方面。

在翻译公司工作,免不了有翻译字数的压力。一般来说,公司的基线是大家可以达到的,也就是说能够填满上班的7-8个小时。但是如果上班的时间都用在完成字数的任务上,就会没有时间总结提升,成为“翻译累计字数多但是没有什么进步”的翻译机器。

公司的基线能规定每个小时需要校对的字数,但却不能规定你需要校对的译文是什么质量。举例来说,一般1小时我们可以校对900字,但是如果遇上前文提到的“译文的1000字都是胡说八道”,那么1小时的校对时间就会变成3小时,所有项目的进度都要整体推后。如果是多语言项目,还要向负责统稿的人道歉,因为你会拖慢整个项目的进度。哪怕不是你的错,但你还是会很愧疚,毕竟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翻译,宁可加班或者不吃饭,都不愿意交一份狗P不通的稿子(如果外部翻译也有这个觉悟就好了)。

有一些外部译员哪怕号称“有xx年经验”,但仍然翻译水平低,而且翻完的文章自己也不看一眼,低错语法错误一大堆。哪怕向Quality manager反映这种情况,要求停止跟这些译员的合作,Quality manager也会因为这些译员的单价低而要求in-house翻译克制。这种反馈长期没有得到回应,也会让人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以及自己工作的意义

除了负责自己的语种以外,还需要负责快速校对一些自己不懂的语种,比如说以check-list的方式抽查挪威语。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完全锻炼/发挥不了你的翻译能力。更有甚者,前面描述的PPT排版更加无聊,更加不用动脑子(这类工作在华为这种大公司都有专门的文员负责),totally not what I signed up for。

审校时间远远大于翻译时间,容易让人觉得没有什么成就感(毕竟译稿不是你“写”的),而且对思维和遣词造句的锻炼会略为少一点。当然,我也蛮经常遇到全篇文章都需要重新翻译的情况,所以在这四个月中,翻译技巧仍然有不少提升。  


今天的法国in-house翻译经验分享就结束啦!法国翻译公司的工作内容与中国翻译公司工作内容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译入语种、工作压力、翻译和审校的关系等),不能盲目代入,但是可以让大家从整体上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和译员的个人发展途径。希望可以帮到想做翻译的你们:)喜欢文章的话,记得反手点个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