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道寻踪】浙里余姚,比城市更清净,比乡村更优雅,伸伸手就能触摸到天边那七彩祥云

2017-07-05 Time酱茶水 姚时光

出去一个人,回来一群人

姚时光,遇见风景,遇见你

SEE YOU AGAIN

请输入标题     bcdef

一直很想找一天去爬一爬马渚的渚山古道,但是天公一直不作美,梅雨季持续了半个月,好不容易出了梅,太阳公公终于露出了笑脸,说走就走,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一走渚山古道!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渚山古道穿越渚山、笔架山和峨眉山三座山,整条古道长约为7.5公里。


当你登上此道,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静静聆听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我想你会喜欢上他独有的气质。


登渚山古道可以在渚山公园大门口开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一侧的浮雕,这副浮雕便是秦始皇东巡图。刻画着秦始皇第五次东巡的情景。

 

对于这次东巡,《史记》上是这样记载的:“三十七年十月癸丑,秦始皇出巡,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此行尝驻驾姚西的渚山,饮马于潭,马渚即因此而得名。就连他的马匹曾经饮水之处,也因此得了一个饮马潭、饮马河之名。




古道

古时的道路

他是古代贸易的商队在山水和丛林之间“开拓”而出。后因社会发展逐渐被废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很多著名的古道。如:商於古道、茶马古道、徽杭古道、夏特古道、盘山秀岭古道、羊肠古道、京西古道等等。


古往今来, 古道都是曲折蜿蜒、幽长无尽的。它总能凝成一种特色文化,让人去追忆,去向往。那么渚山古道又能带给人们怎样的收获呢?



这里的空气很清新,也很安静,上山途中时不时的会碰到几个下山的游客,也有不少的登山者从后面追上来......



大概走了200来步,就可以到达山的转弯处。微风拂面,令人倍感心旷神怡。这时候你会觉得眼前豁然开朗,由远而近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杭甬高铁、萧甬铁路,西横河水闸、中河和渚山寺。稍息片刻,继续前进。



路上有说有笑,走走停停,碰到游客互相打个招呼,没过一会,就到了终点,健身步道走完了。



娘娘庙

继续上行,途中可以俯瞰马渚全景。很快便到了渚山顶。上面有一寺庙,香火旺盛,人们常来这里祈福祝愿。这座庙便是高庙,里面供奉着高庙娘娘。我们走到时,里面正好在做早课,我想这些信徒天没亮就已经上山了吧。在庙旁有一石碑,是清朝时候所立,可见此庙的历史悠久。据说每逢4月17,善男信女到高庙山上祈福,当天香火十分旺盛。




象鼻山上望奈何

从高庙西下几十米,有一巨石与大象鼻神似,大家都叫它“象鼻山”。象鼻山凌空着地,形成一个石洞和一座天然石桥。这座桥高约3-4米,被当地人称为“奈何桥”。佛教传说这是由人间通往地狱的必经之途。奈何桥在传说中可通神通仙通天国,也可以通鬼通冥府通地狱。凡人到此攀崖过桥,或可感受生死交替的转化,感叹人生如梦的真谛……




茶色生香

在庙里往下看,不远处有一片茶园,茶园青青,绿色藴郁,深呼吸中,透着淡淡的茶香。我们加快了脚步,穿过小路,来到了这个叫“茗茶园”的地方。

 


茶园中有一亭子,亭子旁边有一个水潭,当地人称它为“仰天温”,这里的潭水冬暖夏凉,民间传说是高庙娘娘洗漱的专用之水。




笔架山

照着路标牌,继续往前走,越过象鼻山,往西北方向走一段路,就到了水石洞。洞中山水沿石壁下滴,汇成一泉。这汪泉水称作“小天池”,这里终年不干涸,也算一奇。

 


前行百米,就到了笔架山。

笔架山,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笔架。远远望去,只见山脊上有两块巨石对峙相立,高数十米,中间凹陷,真的就像笔架一样。据说马渚因有此风水而得以名宦硕儒辈出,除了虞舜,历史上还出过明代状元韩应龙、礼部尚书陈汉章、名医滑寿等人物。更有倪宗正、邵晋涵等文儒大家曾在此抚今怀古,流连于江南水乡的清丽与柔美之间。

 



峨眉山

过了笔架山,继续往前走,峨眉山就近在眼前了。

峨眉山海拔有260米左右,它是三座山最高之峰,也是姚西地区的最高之峰。从笔架山到峨眉山这段路是最陡峭的,也是最耗气力的一段山路。



这段路也是我休息最多的一段路,大概每走100来米就要休息一会。但我心里始终相信“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抱着必胜的决心,和同伴走走停停。沿路都有红线绑着,估计是上来过的人怕我们走错路,所以用来标记路线。



登上山顶那一刻,我也终于领会到了杜甫诗中的“一览众山小”的意境。目光向北是马渚集镇的全貌,更远处便是高楼林立的余姚城区,秀丽无限的姚西平原装满双眼。转过身,向西望,便是波光潋滟的牟山湖,渔船在金色的湖面上星星点点。此刻,劳累一散而尽。只因眼前的美景让你目不暇接,恍若梦中。

 


下山,我们选择了另外一边的路,很是陡峭。因为前几天下雨,又没有多少人行走,所以路还是有点滑。但是很快就下了山,足足比上山少了一半时间。山下有一座叫不上名字的村庄,坐拥一个池塘。池塘边,几位健硕的老奶奶洗着衣服,热情的跟我们打招呼。

  7月

5日


其实人生就像登山。无限风光全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那时我们已经历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看破了红尘名利的角逐;感悟了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所以我能尽情的享受这份美好,它带给你的不仅是心旷神怡,而是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历尽艰辛后的享受,一种激烈竞争后的平静。


手机横过来,看全景......


Time酱猜你喜欢

曾经高僧云集,佛音袅袅,余姚这座千年古刹来头不小,但很多余姚人都不知道!

放弃城里优越生活,在四明湖畔租个农舍,过起浪漫栖居生活,这对余姚夫妻够潇洒!

余姚竟然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周末不去看看真是太可惜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