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惊喜!余姚竟藏着这么一个清凉秘境:自驾一小时,凉爽一周末!

2017-07-10 Time酱小小酥 姚时光




我见过你的眉眼

胜过世间所有的亲切

这里风声焕然 飞鸟聚散

我慕名而来

只为拾得 你每一个温柔的瞬间






晓云村


晓云曾又名晓岭。相传八仙中吕洞宾与张果老云游至此,拂晓时分见山间云雾缭绕,便取名为“晓云”。整个村庄被南北两面逶迤起伏的群山裹挟,一条宽阔的大溪由西而东贯穿其中,两旁民居粉墙黛瓦,依水傍山。



晓云深处,探宗祠文化



褚氏宗祠位于晓云村上村东溪西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

上村,因地处晓云村上段而得名,村名多褚姓,据宗谱记载,晓云村褚氏为唐代永徽四年(653)宰相、书法大家褚遂良后裔迁居晓云的族群。



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李世民临死时,授予他托孤重任。然而,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他,在政治上却经历了大起大落,最后客死他乡,过了100年后,他的忠诚才得到认可。




就在竹林深处,有一座名叫忠清堂的祠堂残影。

据说,这里是褚氏为纪念先祖而建的家庙。

大宗祠正殿上方,“忠清堂”三字由宋代大儒朱熹所写。

望着这座行将坍圮的古典建筑,那些将先祖故事熟记心中的褚氏后人或许会浮想联翩。



除了朱熹的墨迹,还有历代褚氏后人挥毫留下的字迹,共有七八通匾额,对先祖书迹的思慕在这些坚定地撇捺中沉淀,进而浸透着祠堂的木构和砖瓦。


晓云深处,寻红色古迹



位于晓云村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方医院,始建于1944年。解放后,为保存后方医院的革命史迹,当地政府于1997年拨出专款建造了晓云卫生院,院内设立了近20平方米的陈列室。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鹿亭这块红色土地上曾先后建立过后方医院、织工部、修械所等组织,特别是位于晓云村的后方医院在当时影响较大,为救治、护理伤员发挥过重要作用。



晓云深处,风景这边独好



晓云村,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它奇异地收藏着世间最绝佳秀色,

它日夜白云缠绕,与日月并不遥远,

它时而端庄时而妩媚,

将对古昔的怀想凝结在这片松竹成林的土地上。


大方桥

大方桥横跨晓鹿大溪,初建于请乾隆55年(1790),重修于光绪乙己年(1905)。桥孔两侧边墙上镌有寓意丰富的两幅楹联,拱券采用纵联砌置法,体现出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整座桥梁飞跃腾势,气势雄伟,为余姚古代大跨度单孔石拱桥的典型代表。


云河漂流

云河漂流景区地处著名的四明山北麓,鹿亭乡境内,是丰富的生态旅游圈腹地。漂流所在的晓鹿大溪古称长涧。发源于777米高峰白岩尖,自西向东横贯鹿亭乡全境约15公里。可让你在跌宕起伏的激流浪尖中感觉前所未有的巅峰体验。



在晓云,没有来往不息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晓云村总是给世人淳朴、清芬之感,娴静而又安详。


晴天和日,就淡赏闲云;风雨敲窗,就且听风吟;

这里便是片与世无争、自由安宁的净土,

便是你身体和灵魂可以寄托的地方。


Time酱猜你喜欢

曾经高僧云集,佛音袅袅,余姚这座千年古刹来头不小,但很多余姚人都不知道!

放弃城里优越生活,在四明湖畔租个农舍,过起浪漫栖居生活,这对余姚夫妻够潇洒!

余姚竟然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周末不去看看真是太可惜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