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桂东 || 首届“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研讨会”综述
作者简介:
2021年5月29日-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主办、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首届“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研讨会在山东省泰安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与会专家围绕“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课程思政建设”“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学术生产”“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教师发展”“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人才培养”“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教材建设”“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课堂建设”“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国家话语建构”“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跨文化互鉴”等多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认为当前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即外语教育教学重高校外语教育,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则相对不足;重英语教育研究,对非通用语种教育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外语教育研究中重文献资料的搜集,深入一线的实地调查则相对不足;各领域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现象突出,系统的、合力的研究则相对不足。王文斌教授结合国家意识的培养问题,强调了实施“中国的外语教育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符合中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外语教育学的设想。
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从外语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理念出发,提出外语学科不仅要培养语言技能人才,更应该发挥语言优势,去关注和研究关系到人类命运和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凸显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建设的使命担当。他还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经历,提出了服务国家战略的外语学科交叉发展路径,即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用中国知识体系去解释和描述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山东农业大学石运章教授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探讨了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外语教育既是实现国家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手段和载体,也是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家意识是大学外语教育的基础目标之一,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则是大学外语教育的更高目标。
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角度,着重阐述了国家意识培养的新时代要求、内涵提升和重要战略意义,强调外语教育要在增强和培养国家意识中发挥其作用,这需要我们结合时代需求提升培养目标定位,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光耀中华的“新文科”人才。
吉林大学潘海英教授结合其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实践,围绕新时期大学外语课程建设中的文化认同与国家意识问题,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评价、教师发展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在大学外语课程建设中通过深度教学,一方面以“思辨”打开辩证文化价值的思维,使学生既具备世界格局,又增强本民族意识;另一方面以“思政”帮助学生树立中华文化情怀、提升文化自信,使学生在中西交流语境中展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崇外的文化自觉及文化修养。
上海交通大学甄凤超副教授基于对国家意识文本视角的解读,从国家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发,结合外语学科的特点对国家意识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提出了开展增强学生国家意识的教学活动、测评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效果的实践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杨明明教授结合苏联科学院《俄国文学史》的编撰探讨了文学史编写中的国家意识问题。她指出苏联科学院主持编写的各部《俄国文学史》具有国家知识属性,体现了苏联的民族文化政策,在培育国民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增进国家认同以及国民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功效。
江南大学包通法教授分享了其在翻译中就如何构建国家意识与文化认同所做的一项个案研究。他尝试将翻译所涉及的一般问题纳入到中国诗意哲学的问题框架和知性范式内,提出既不要走传统翻译研究的老路,也不应该盲从西方翻译研究范式,从而为建构具有中国文化智慧构式和话语形态的翻译诗学知性体系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家圣、华东政法大学宋丽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韩淑芹、内蒙古工业大学张红、江苏警官学院潘艳艳等教授参与了大会主持和研讨。最后, “第二届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研讨会”承办方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文旭教授致闭幕词,欢迎大家2022年4月15-17日聚会重庆,就“新时代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与国家叙事”展开系统学术研讨,对国内外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认知进行调查与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构建我国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话语体系,为新时代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做出学术上的探索和贡献。
编者注:
本文原文选自《当代外语研究》2021年第3期
《当代外语研究》
主编丨杨 枫
副主编丨甄凤超 杨明明
编辑部主任丨杨 丽
编辑 | 邓梦寒
本刊网址:
http://ddwyyj.cbpt.cnki.net本刊邮箱:ddwyyj@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