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享 | 国资报告刊发宋志平国家发展论坛创新演讲(附刊发全文和演讲完整视频)

2017-01-26 中国建材集团

日前,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国家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出席并发言。演讲内容被广泛关注,并被国资报告整理后全文刊发。下面,将现场完整视频和刊发文章分享给大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60yl16q5&width=500&height=375&auto=0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谈企业创新与转型的误区和对策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 宋志平


本文根据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首届国家发展论坛上的发言编辑整理。文章刊登于2017年第1期《国资报告》杂志。



自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企业不断创新和转型的过程中优化升级。同时,一些企业在创新与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比如,过于强调自主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在转型过程中盲目“转行”到不熟悉的领域。


企业创新应是持续性的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模仿创新不好,只主张自主创新。其实企业的创新方式应结合国家经济和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选择。过去我们大多经历了模仿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模仿创新是我们的基本创新方式,然而现在更多的是集成创新,即把模仿创新和自身创新的相关内容集成起来。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几乎没有可参照的模仿对象,这样就要强调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独立创新。而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一个过程。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不同创新方式的优势。模仿创新并不是落后的创新方式。比如把一架波音787飞机摆在面前,也并不容易模仿成功。模仿创新是企业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选择的一种创新模式。就如同人类成长的过程,我们从婴儿时代得先学会爬,然后再慢慢学会走路,之后能稳健跑步,这是一个常识。大家不要一听到“山寨”就摇头,中国企业或者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很多都经历过模仿创新的阶段,我们要客观看待这些创新方式,不要开始就想着去颠覆性创新。

国际上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才有一次颠覆性创新的机会,企业并不是每天都要颠覆性创新。相比而言,企业做得比较多的还是持续性创新。比如水泥,有人可能会认为水泥是传统产品,不值一提,但我国水泥年产量24亿吨,占全球总量的60%。如果没有水泥,像房地产等行业就缺少了建设基础。今天我们生产水泥的工艺和装备已经与20年前完全不同,而且每天都在创新。因此,对创新的理解要实事求是,全面考量,不要听到企业有“山寨”、企业模仿创新就持排斥的态度。当然企业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资金实力,可以把精力相对集中在自主创新上。但目前看,模仿创新对大多数企业还是很有必要的。


转型并不是盲目“转行”


“转型”是当前大家关注的话题。企业转型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转行”,并不是舍弃现有主业进入全新领域,而是立足本行去转型。记得2000年我到各地调研时,发现很多企业都在做纳米,现在还记忆犹新。最近我到各地出差,发现大家又都在做石墨烯,有些企业没有什么技术基础,现在居然准备一年做5000吨的石墨烯,不太现实。其实这些高科技并不容易做。

企业要立足本行,在熟悉的领域力争做到最好。大家一定也很关心水泥能不能做得最好。以前我国建设高铁、石油钻井用的油井水泥几乎都靠进口,每吨两千元,现在中国建材集团可以生产这些特种水泥,水泥产业向着“高标号化、特种化、商混化、制品化”的方向延伸发展。以前手机显示屏的玻璃都从美国康宁或日本旭硝子等地进口,现在中国建材集团突破技术壁垒也可以生产。美国可以生产0.2毫米厚的薄玻璃,而中国建材集团能够生产0.12毫米厚的极薄玻璃,我们取得成绩就是源于立足本行业、抓住转型的机遇。

在我看来,企业转型的方式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高端化。是指技术高端和产品高端。企业力求向高端化发展。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技术和水平已经从中高端迈向高端,由过去的“跟跑型”、“并跑型”成为“领跑型”,力争做到世界一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建材领域,像水泥、玻璃等成套装备,过去是我国企业向跨国公司购买,而现在很多跨国公司纷纷来中国购买。

二是智能化。是指互联网、大数据在生产线的广泛使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尤其是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快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以中国建材集团水泥厂为例,包装都是机器人来操作,一个日产5千吨的水泥厂最初约需要500人,后来是200人,现在仅需50人就能完成作业。智能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基本可实现无人化工厂。

三是绿色化。是指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企业转型的方向,企业要站在道德高地,从原料选择到工厂制造,再到产品应用,都加强节能环保。以前提到建材,大家容易把“水泥、雾霾、过剩”三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中国建材的水泥厂采用静电和袋式双收尘和脱硫脱硝技术,现在是无尘化工厂,是花园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和草原上的工厂。

四是国际化。是指按照“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加快“走出去”步伐。最近中国建材集团在美国八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的项目已正式奠基,过去我国玻纤行业是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现在我们的技术领先于国外同行。最近我在荷兰考察现代农业时发现,当地到处都在用玻璃大棚种地。如果大棚都用七米高的白玻璃大棚,那么白玻璃销量会呈现几何式增长的态势。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不仅要“走出去”,同时要把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文化等精髓引进来,促进本土和外来多方面经验的相互融合,使之更适用于中国企业的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