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8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哥斯拉与金刚的前世今生

花月满楼 2021-04-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明白知识 Author 明白知识er

最近热映的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是美国传奇影业「怪兽宇宙」(MonsterVerse)的第四部作品,这种融合超大IP,让不同故事的主角对打的模式我们在「DC宇宙」和「漫威宇宙」的系列电影中已经屡见不鲜。

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剧照

图片来源:IGN Japan
和那些光鲜亮丽的超级英雄们相比,哥斯拉和金刚这两位怪兽主角其貌不扬,电影剧情也比较俗套,乏善可陈,似乎只能凭借精良的特效制作在众多好莱坞大片中立足。
然而,哥斯拉与金刚这两个家喻户晓的怪兽形象在诞生之初,却有着超越电影本身的历史内涵和隐喻色彩,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金刚:「他者」的形象

在1933年最初的电影《金刚》中,金刚作为有着异域风情的骷髅岛(西方人眼中的殖民地)上原住民的崇拜对象,被一队从纽约前往当地拍摄荒野生活的电影剧组所发现。

电影中的金刚和其他原住民可以说是典型的殖民者眼中的「他者」形象:肤色黝黑、野蛮、暴力、未开化,被侵入的外来者所窥视和记录,最终不得不屈服于殖民者的先进武器之下。

他者」是后殖民主义理论(post-colonialism)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这个体系中,西方人被看作是主体性的「自我」(self),殖民地的原住民则被看作「他者」(the other)。「自我」因为意识到与「他者」的不同而开始觉醒,而在觉醒之后,又往往因为这种不同而对「他者」采取恐惧、排斥甚至冲突的态度。

在后殖民语境中,这种自我意识遭到了猛烈的批判,因为它通常意味着西方中心主义和对「他者」的妖魔化。

以金刚为例,它硕大的体型、残暴的习性以及在原住民的献祭仪式中出场的方式无一不在强化其异类特征,而半人半猿的面貌更是延续了殖民时代被用来指代非裔的一种种族刻板印象。

这群闯入者在最初发现金刚的惊吓过后,并没有如原住民般将它奉若神明,反而下定决心要制服它。

尽管金刚体型巨大且刀枪不入,殖民者们还是成功用先进的火力捕获了它,并把它带回纽约,关在笼中供富人们赏玩,满足猎奇心理。

但由于并未被驯化,金刚被记者们拍照的闪光灯所激怒,逃出了牢笼,开始在纽约市大肆破坏建筑物和报复人类。

然而最终,金刚还是在帝国大厦这个代表着美国高度现代化、工业化的标志性建筑顶层,非常有象征意味地被直升机所击落。

金刚在帝国大厦顶端与直升机搏斗

图片来源:RKO Radio Pictures

金刚在电影中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但却两次被拥有先进武器的殖民者所征服,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过去的辉煌不复存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为一个典型的「他者」,金刚非常有讽刺意味地爱上了原住民献给它的祭品,电影的女主角安妮·达罗,一个金发白人女郎,从不忍心伤害她再到保护她。然而,无法与金刚交流的安妮给它的回应注定只有尖叫和恐惧。
金刚与安妮·达罗
图片来源:Wikipedia

金刚的悲剧结局,似乎在暗示着高贵的白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

反观其他「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人猿泰山》中的泰山本就是英国贵族之子,只是被猩群收养,最终回归城市与爱人相伴;《美女与野兽》中的野兽本身也是王子,只是被法术变得面目狰狞,最后也凭借真爱的力量破除了诅咒,回归了本来面貌。

而金刚却是彻头彻尾的「他者」,在一个不属于他的殖民者的世界,只能成为笼中的奇观和暴力的反派,为男女主角的最终相守增添一些涟漪罢了。


哥斯拉:核武器的隐喻

如果说金刚是殖民者眼中的「他者」,那么哥斯拉可以说恰恰相反,象征着被殖民者眼中拥有强大武力、造成毁灭性破坏的帝国主义殖民者。

在1954年的日本电影《哥斯拉》中,有着野蛮外表和高科技内在的哥斯拉本是史前海洋怪兽,因为受到原子弹核辐射而变异获得特殊能量,与金刚(King Kong)类似地被称为怪兽之王(King of the Monsters)。

电影《哥斯拉》剧照

图源:sciencefiction.com

电影《哥斯拉》的灵感既来源于现实中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北部的比基尼环礁进行的原子弹和氢弹实验,也受到了《金刚》中诸多「特殊摄影」方式的启发。

人们普遍认为它隐喻了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进行的打击,影片中哥斯拉对东京大肆破坏的场景折射了现实中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的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日本人对核武器的恐惧。与此同时,哥斯拉的变异也象征着大自然对贪婪的人类所进行的「报复」。

《哥斯拉》被看作是日本怪兽类型片(kaiju)的开山之作,哥斯拉这一怪兽形象也随着不断续出的新作成为二战后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一个标志性角色,以及日本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

值得玩味的是,美国一直在试图减轻自己在这一角色的形成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1956年美国上映的重新剪辑版《怪兽之王哥斯拉》,不仅生硬地加入一位美国记者作为灾难的见证者,还删改了原版中哥斯拉形象背后的政治寓意,故事也变成了喜剧结尾。

更有甚者,在1998年第一部完全由好莱坞制作的哥斯拉电影中,进行核试验、导致哥斯拉变异的罪魁祸首从美国人变成了法国人。

金刚与哥斯拉虽然都是强于作为个体的人类存在的怪兽,但本质上其实都是作为群体的人类破坏性行为的产物,并且在这两个案例中,做出破坏性行为的人类都特指美国人。

然而在今天,以它们为主角的电影却是美国好莱坞所投资拍摄,而最初故事中的殖民主义色彩和政治批判性也被弱化到最低,这不可谓不讽刺。


人们还会为金刚和哥斯拉买单吗?

尽管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大盘低迷,《哥斯拉大战金刚》这部特效大片还是收获了超过3.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其北美票房超越了《信条》,成为疫情以来最卖座的电影;而在中国更是揽获11亿人民币,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票房水平。

早在1933年《金刚》首次上映时,就取得了极大的票房成功,现在看来颇为简陋的特效受到了当时仍处于大萧条阴影中的美国人的极大欢迎,以至于产生了经济越萧条,电影、特别是惊悚片(thriller)越卖座的说法。

这种观点和经济学上的「口红效应」有相似之处,认为经济低迷时,人们会更愿意购买一些价格较低、但又能带来心理慰藉的非必需品来满足消费需求。

而惊悚片带给观众的刺激感恰好满足了在经济不景气时其他娱乐活动无法提供的心理感受,可以让人们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沉浸在电影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中。

疫情期间的票房情况似乎印证了这种观点。作为动作、科幻、惊悚等类型杂糅的产物,《哥斯拉大战金刚》仍然能够通过逼真的特效和感官刺激吸引大批观众;超级英雄电影更是由于数量繁多以及广受欢迎而在IMDB有了专门的类型分区,预计将于今年上映的电影《黑寡妇》,想必也会取得不俗的成绩。
电影《黑寡妇》海报
图片来源:Moviemania

尽管模式化、套路化等批评不绝于耳,人们仍然愿意为这种「英雄历险,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买单(参见《人们为什么就愿意为英雄买单呢?》),本质上还是因为它们满足了平凡的我们对于不平凡人生的向往,让普通人把自我投射在英雄身上,获得激励与自我满足。

而怪兽电影相较于超级英雄电影而言,多了一份现代文明和原始力量对抗的感觉,人类不是依靠超能力战胜反派,而是通过自身的力量守护自己的家园。

此外,怪兽的形象基于现实中的生物,有一定的真实性,而在诸如VR、AR、裸眼3D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很有可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代入感和沉浸感。

但是,影片的口碑不尽如人意,还是影响到了票房的进一步攀升。两大IP的融合,似乎没有碰撞出更好的火花,除了忠实粉丝和IMAX爱好者之外,更多人并不愿意为这种空有特效却故事欠佳的电影买单。

随着更多新鲜靓丽的超级英雄角色涌现,人们是否还需要金刚和哥斯拉这种看起来有些「过时」的怪兽作为电影主角?

金刚和哥斯拉最初的形象都只是咆哮着的怪兽,比较脸谱化,投射的也只是人类内心对于「未知」和超越自身力量的一种恐惧。

但随着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深入人心,二者都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也逐渐发展出更多元化和人性化的人物性格,从一开始的负面角色转变为「反英雄」(anti-hero)或带有英雄色彩的主角。

二者从恐惧的对象转变为人类的守护者,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形象已经从「未知」转化成了「已知」。而诸如机械哥斯拉(Mechagodzilla)这样新的「未知」角色的出现,似乎在告诉我们,怪兽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制造怪兽的人类本身。
当电影、小说等文艺作品不断探索和拓展人类未知的边界时,我们更应该反求诸己,从自己的内心寻找面对世界的勇气与答案。

机械哥斯拉

图片来源:MonsterVerse
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单一的IP越来越不足以吸引观众,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诞生了数十年的经典角色而言。而IP之间的融合交流,或许会成为未来电影业的发展方向。
从这个角度来讲,金刚和哥斯拉的故事也许不会再延续它们诞生之初那些具有政治色彩的隐喻,但仍然可以在新的语境和技术下焕发新的生机。
两位经久不衰的怪兽的「前世」与「今生」,有着不同的精彩,但同样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Robert Stam and Louise Spence, Colonialism, Racism and Representation: An Introduction. Screen 24(2), 1983.

Fatimah Tobing Rony, King Kong and the Monster in Ethnographic Cinema. The Third Eye: Race, Cinema, and Ethnographic Spectacle (Durham: Duke UP), 1996:157-191.

Joe Berkowitz, ‘Godzilla vs. Kong’ reveals America’s conflicted feelings about its monstrous sins. Fastcompany.com, 2021.

▽更多精彩内容▽

人们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常常让大家陷入丧失交易利益的困境。所谓信息不对称,指的是经济关系的双方一方知情一方不知情,知情的一方有利用优势信息行骗讨便宜的动机。

历史上,已有4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了信息经济学的10位经济学者,可见信息经济学是当今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深远影响的新发展。

为此,「大象」与「知鸦」特邀经济学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信息经济学专家王则柯教授,联合推出由王则柯老师亲自讲授的《人人都能懂的信息经济学》视频大课,从最简单易懂的「信息不对称」讲起,让你理解生活中的经济原理,化解困难。


《人人都能懂的信息经济学》这门课要做的,就是帮助大家理解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解生活中的种种经济行为,分析身处这种环境的人们将要面临的问题,从而帮助人们摆脱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境。

你会发现: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程限时特惠,原价99元,现只需69元,扫描上方海报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开启学习之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