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天迎来45个“抗疫宝宝”!北仑区人民医院不让疫情阻隔抢救生命的脚步




2022年首日疫情突袭,北仑区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作为区域内最大医疗机构,在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基础上,全员动员,强化院内防控,畅通救治流程,倾全院之力救治封控区及管控区急诊患者、特殊患者。




已迎来45个“抗疫宝宝”


因为疫情的出现,北仑区产妇分娩和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都集中到北仑区人民医院。


孕产妇管理的专业性较强,北仑区人民医院产科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调派一名医生、两名护士进驻隔离单元,专职负责封控区的临产产妇、高危孕产妇的诊治。


1月4日晚,隔离单元中的第一个“抗疫宝宝”呱呱坠地,新生儿嘹亮的哭声回荡在隔离单元的走廊上。接生的医生周蕾来不及感受这个幸福的时刻,又马不停蹄地去照顾另一名隔离单元的产妇。大约3小时后,在负压手术室中,这位有着妊娠期高血压、瘢痕子宫的高危产妇,剖宫产分娩出一名健康的新生儿。



“负压手术前期准备与普通手术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做好人员的防护,这些这两年我们在院感老师的指导下,都很熟练了。” 手术室护士长林玲说,负压手术的难点在于术后的消毒、清洁,除了工作量繁杂、穿着防护服打扫体力消耗大之外,“负压手术室一台手术一次消毒,每次使用后消毒流程得3个小时起步。”  



据悉,从1月1日至1月7日上午10点,已有45名“抗疫宝宝”在北仑区人民医院降生,其中隔离单元6名。


封控区脑梗患者重获新生


“现在能说话,也能动了!谢谢你们。”家住北仑封控区的山东大叔为自己的劫后余生连连道谢。

1月3日中午11点左右,这位53岁的大叔在家中一觉醒来竟完全无法说话了。家属立刻拨打120,把他送至北仑区卒中中心——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当时患者神志嗜睡、烦躁不安,眼球出现不规则震颤。

神经内科医生倪华夫穿戴防护服,来到方舱病房进行诊断,推断患者出现后循环梗死,基底动脉病变可能性极大。现场医护人员在完善防护下,立即将患者送去CTA检查,诊断结果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这一情况死亡率极高!



对于脑梗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一面是要在最短时间内让患者接受手术,另一面则是来自封控区隐患和压力。而此时患者病情加重,已经处于浅昏迷状态。


“不能让疫情阻隔抢救生命的脚步!”在方舱诊室里,倪华夫隔着玻璃向患者家属详细说明了病情,在取得家属同意后,启动急诊取栓手术治疗。



N95防护面罩、头戴面屏、两副手套,穿上沉甸甸的铅衣,再套上防护服……当天医生们的“装备”有些笨重和怪异。“内心很紧张!” 倪华夫平素胸有成竹的介入手术操作,因为防护的束缚,显得格外艰难,“但再难也要坚持,每一秒都事关生命。”


好在经过默契配合,医护团队一把就开通了闭塞的基底动脉。大家在手术台上互相点头示意,长吁了一口气。



术后,大叔转入隔离病房封闭管理,进行后续住院治疗。医院还专门组建了钉钉群,尝试通过多科室协作,实现远程治疗。1月5日,大叔复查头颅CT,已经没有明显脑水肿、脑出血,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脱离了呼吸机。

在全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之下,为保障全区产妇、血透病人、慢性病病人、急危重症病人等特殊人群基本医疗需求,北仑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时刻在院待岗。“自己辛苦一点,家里多担待一点,只要患者安全、健康,我觉得值得。”助产士刘金花说。


End



作 者:陆麒雯 杨文颖 杨梦园编 辑:曹  歆
责 编:孙美星来 源:北仑区人民医院


关于宁波市北仑区封控区第六轮核酸检测结果的通报


感谢你们为战疫注入硬核力量!紧急驰援宁波的“病毒捕手”今天回家


这个爸爸在北仑卡口收到一个特殊“包裹”:刚出生15天的儿子!

   请点击“在看”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