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岁宝宝被幼儿园劝退,家长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医生惋惜:错过了最好的干预期

2022年4月2日是第15个世界孤独症日,主题是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



孤独症又名自闭症,经过多年的科普宣传,这种起源于婴幼儿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社交沟通障碍、狭隘兴趣、刻板行为及感知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宁波市儿童生长发育质量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孤独症的筛查阳性率为5.9‰。18岁以下孤独症儿童享受补助救治人数从2010年的29人,上升到2021年的857人。


尽管如此,部分家长对孤独症的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

医生讲述

家长态度不同

两个孩子结果大不相同


因为父母工作忙,小红出生后就被交给了爷爷奶奶抚养。1岁多时,妈妈感觉到小红跟别人家孩子有点不一样,不会叫爸爸妈妈,也没别人家孩子那么灵动,再怎么逗她,好像都引不起她的兴趣。但爷爷奶奶说,开口晚不是啥大事,老底子都说贵人语迟。

2岁时体检,当地卫生院明确告知小红父母,孩子可能是孤独症,要转诊上级医院。县级医院说法也一样,建议到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诊断。尽管这样,家长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及时就诊。

直到3岁多时孩子因为完全不能融入集体生活被幼儿园劝退,夫妻二人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带着孩子到市妇儿医院就诊。当时孩子已经明显具备孤独症典型的“不看、不应、不指、不语、不当”这“五不”症状和行为。

图片来源 包图网

每次说到这个孩子,市妇儿医院儿保科吕兰秋主任医师都唏嘘不已,为孩子错过了最好的干预期而惋惜。

她介绍,随着孤独症科普宣传的加强,公众的认知度的提高,目前到医院来早期干预的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该院接诊的最小的一个孩子只有16月龄

家长发现异样后,带孩子来就诊。医生检查后,高度怀疑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听从医生的建议,参加了该院为期两个月的孤独症家长干预培训课程,又在家结合日常生活训练了两个多月4个月后复诊时,家长一见到医生就说:“我真的太激动了,现在我们说什么孩子都能回应了,以前从没这样的互动!”


直到现在,孤独症依然病因未明,也无特效药物。但幸运的是,随着对孤独症认识的加深和诊断水平的提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孤独症患儿的预后。


多名业内专家建议

1.应加强科普孤独症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的相关知识,同时培训大量的专业诊断人员,避免患儿因未被及时识别、诊断而错过最佳矫治期;2.孤独症的康复应健全干预体系,规范干预技术和方法,提高整体干预水平;3.强化养育人是儿童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图片来源 包图网


家庭康复由养育人来承担儿童的日常康复;社会康复机构以培训儿童的养育人,提高养育人的康复技术为重点,这样家庭干预和机构干预相结合,才能使儿童得到有效的康复。另外,孤独症儿童康复是一个终生康复的过程,需要卫生健康、教育、残联、社区多部门多环节密切配合。



End



作 者:程鑫 王颖 马蝶翼编 辑:曹  歆责 编:孙美星来 源:宁波市健康传播中心

紧急寻人!


星夜集结,使命必达!400名医护人员增援海曙核酸采样!有人脱下防护服就回医院做手术


最新!我市核酸采样点增至276个


   请点击“在看”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