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流量正确"
这几年来,互联网的创业思路几乎都是朝“先把流量吸过来,随后再考虑变现的问题”方向行进,这也就导致了互联网流量的争夺以烧钱为前提。
当20年后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然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互联网商业群时,今天需要反思的是,当我们知道如何赚钱之后,或许还要知道的是应该不做什么。
评论员 | 陈白
photo | 图虫创意
流量——这一曾经被用来判断物理世界事物变化的边缘技术名词,却在互联网时代进驻了公共话语舞台的中央。
所谓“武学大师”马保国,最终成名不是因其武学如何高深,而是因其雷人雷语受到了B站up主的关注,随即被改成各种版本的恶搞视频广泛传播。当“马保国现象”被人民日报发文批判后,这些视频被大量下架。
如果不是人民日报的批评,可以想象,闹剧将会持续以各种鬼畜的段子不断次生发酵,一个流量明星或许从其中冉冉升起。
在粉丝经济、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流量几乎成为了评判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流量”从运营商精算话术中脱颖而出,成为互联网产业中最宝贵的资源,而用户的市场角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被动解构,开始被资源化定义。随后,流量明星左右着综艺影视、流量话题造就的热搜影响着公共话题,如今当一些审丑闹剧持续占据公共关注资源,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作为聚集流量的平台,是否应当为流量的去向而负责?
这些年来,各行各业都苦“流量”久矣。从王一博粉丝豆瓣养号激怒图书编辑,到更早的周杰伦上不了超话争议,娱乐圈的流量与非流量暗战其实从未停止过。当流量成为唯一的“政治正确”,乃至于人们逐渐发现在公共社交平台上越来越无法与催生流量的粉丝们沟通时,公共话语的空间也就随之出现了塌方。
当然,这种流量正确、流量至上的倾向并不只出现在娱乐领域。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是围绕着流量的获取和变现展开的。
这几年来,互联网的创业思路几乎都是朝“先把流量吸过来,随后再考虑变现的问题”方向行进,这也就导致了互联网流量的争夺以烧钱为前提。一方面造成的是一批流量型公司的快速诞生和死亡,无论是已然悄无声息的OFO还是深陷造假泥潭的瑞幸,都是其中代表;另一方面,当为了流量的烧钱行为不可持续之时,最后不可避免的往往是向巨头求救站队,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流量汇聚在巨头手里的速度,形成了新的“流量垄断”。
也正因此,如何做好流量这门生意,也就成为了所有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业务所在,所以即使是以小众文化平台而成功的B站,同样需要通过现象级的事件来完成对公域流量的“出圈”。一些全民话题的热点,无疑是流量商业的最好载体。只是,B站没有意识到的是,流量同样需要在公序良俗的基本范围之内:我们固然愿意看到类似丁真式的审美传播,“甜野男孩”通过互联网平台偶然出圈,唤醒的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热情;但如果招摇撞骗也能够通过流量获取全民关注,造假者甚至还能够从中获取流量红利,那么为其推波助澜的平台同样也不能独善其身。
“科技向善”口号的提出者保罗·米勒写道:“希望确保技术公司专注于回馈世界,而不仅仅是占领我们的屏幕时间。”20年前,有中国互联网领跑者之称的瀛海威,内部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知道2000年以后我们会赚钱,可我们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当20年后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然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互联网商业群时,今天需要反思的是,当我们知道如何赚钱之后,或许还要知道的是应该不做什么。
The END
No.2 华为正式出售荣耀,深圳国资携30余家供应商联手接盘,多家公司股价出现异动
No.3 濒临破碎的蛋壳和捆绑租户的“租金贷”,蛋壳公寓资金链危机待解
No.4 中国首张癌症早筛注册证的背后:入组5881例检出肠癌605例 售价1996元
No.5 反垄断下的双十一,巨头们真的赚了吗?反垄断指南影响有多大?
记得扫码关注呦
微信号 | eeojjgcw
新浪微博 | @经济观察报